用来使物体的由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硬化的材料,特别是由uv油漆或热硬化油漆组成的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675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来使物体的由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硬化的材料,特别是由uv油漆或热硬化油漆组成的涂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使由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硬化的材料,特别是由UV(紫外线)油漆或加热硬化的油漆组成的物体-特别是汽车车身-的涂层硬化的装置,具有a)至少一个产生电磁辐射的发射器;b)一个引导物体接近并又离开发射器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UV光作用下硬化的油漆迄今为止主要用来油漆敏感物体,例如木材或塑料。那里这种油漆的优点特别在于,它们可以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聚合。由此防止物体材料分解或气体排出。但是涂层材料在UV光作用下硬化还有其它优点,这使得这种涂覆方法现在也可用于在其它领域的应用。这里特别是牵涉到短的硬化时间,这特别是在用连续通过的方法工作的涂覆方法时直接表现在设备长度的缩短方面。这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约。同时可以缩小用来调节加入装置空腔的气体的装置,这同样有助于节约成本。最后即使对于那种能够经受较高的硬化温度的物体由于节省能量,而且特别是热能,低的工作温度也是有利的。
多个人们喜欢用UV硬化材料涂覆的物体,例如汽车车身,具有相当不平的、常常是三维弯曲的表面,因此难以做到将这种物体放入UV发射器的辐射区内,使得所有表面离UV发射器具有大致相同的距离,并且使UV射线大致以直角施加到物体上相应的表面区。
开头所述类型的已知的迄今为止用在木材和塑料工业中的那种装置,对此并不适用,因为这里UV发射器设置得不能运动,并且物体由输送系统沿基本上固定的方位从UV发射器旁通过。
为此在最近开发了一种油漆,它们在热作用下在惰性气体气氛中硬化,形成非常硬的表面。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例如通过对流或通过红外线发射器输入热量。在后一种情况下存在类似于前面对于采用UV发射器所述的问题,也就是说待油漆物体的所有表面应该以大致相同的距离从红外线发射器旁经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地设计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使得可以以良好结果硬化在复杂成形的、强烈不平的物体特别是汽车车身上的涂层。
按照本发明这个目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即可机动地改变至少一个发射器或一个配设给所述发射器的反射器的空间位置。
至少一个发射器或一个配设给所述发射器的反射器空间位置的可改变性允许,射线源—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反射器—的位置与所涂覆的物体的空间形状相匹配,从而即使是复杂的三维表面也均匀地经受辐射量和辐射强度,如材料硬化所需要的那样。也就是说只有在电磁辐射一方面以超过一阈值的强度照射涂层,另一方面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保持这个强度时,才会出现完全硬化。在强度太低时不发生或者只是不完全地进行聚合反应;在照射时间太短时—即使在强度足够的情况下—同样只达到不完全的硬化。
现在按照本发明如果借助于输送系统引导被涂覆的物体从一个或几个发射器旁经过,那么最好在程序控制下使一个或几个发射器和相配的反射器的空间位置自动跟踪物体的外形轮廓。由此可以简单地使相关物体所有的表面区域在电磁辐射的作用区内均匀和完全地硬化。
第一发射器最好在一基本上平行于输送系统输送平面分布的平面内延伸,其中第一发射器可沿垂直于输送平面的方向机动地行驶,许多待涂覆的物体—例如小型客车的车身—具有至少近似于平行的平坦侧面,而背向输送平面的边界面则有强烈的轮廓变化(konturieren),从而是不平坦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涂覆和因此硬化物体平行的侧面,则所述装置最好包括至少另外两个设置在输送系统输送路径的两侧的发射器。
但是如果这些侧面同样有强烈的轮廓变化,则至少另外两个发射器可沿垂直于输送系统输送方向的方向机动地行驶是更为优选的。这样可以使在物体从发射器之间穿过时可自动改变物体侧面和所述至少另外两个发射器之间的距离。
如果所述至少另外两个发射器可以分别绕一平行输送方向的轴线机动倾斜或摆动,则可以实现与物体侧面外形轮廓更好的匹配。
如果所述发射器固定在一桥式跨接输送系统的一输送路段的龙门架上,最简单地,可以将发射器设置在装置内。这样可实现类似于例如由洗车设备已知的结构布置。
如果在物体从至少一个发射器旁经过时由操作者观察物体,原则上也可以手动控制所述装置。然而所述装置优选包括一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或配设给所述发射器的反射器的空间位置可自动地与物体的轮廓相匹配。
最好是通过控制装置可以这样地改变至少一个发射器或配设给所述发射器的反射器的空间位置,使得在物体的输送运动在至少一个发射器旁经过期间到达材料上的单位面积电磁辐射量及其强度分别不低于硬化所需要的可规定的阈值。所述量在光学计量学中称为照射量,并用单位Ws/m2或J/cm2表示。例如对于常用的UV漆,所需要的照射量为少数几个J/cm2。
因为对涂层少量的“过照射”通常不会对涂层造成损害,这种控制标准对于整个表面的均匀硬化是足够的。然而对于特别敏感的涂层也可以适宜地将控制装置设计成,使到达材料上单位面积辐射量基本上是常数。如果这个常数值仅略微超过硬化所需要的阈值,则可以避免可能导致例如脆化或变色的强烈“过照射”。
为了使控制装置能够按上述方式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或配设给所述发射器的反射器的空间位置,必须使控制装置知道物体的空间形状数据。所述空间形状数据例如可以由上一级的数据处理设备提供。但是控制装置也可以包括一用来存储物体空间形状数据的存储器,从而也在本地提供所述数据。
为了获得空间形状数据,可以沿输送方向设置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之前—有时也可紧靠发射器—的测量工位,通过测量工位可测量物体的空间形状数据。
在一种特别简单的实施形式中,测量工位仅仅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栅,所述光栅最好直接装在至少一个发射器附近,并与控制装置共同作用。如果待处理物体配置一个光栅,则会触发相关发射器相应的偏移运动,如由洗车或防撞设备所知的那样。
物体视频图像的数字图像处理和识别提供了精确测量空间形状的一种较精确的可能性。此时测量工位具有摄像机和用于数字图像识别的装置。
如果测量工位具有至少一个光学探测器(Abtaster),则可以更精确地测量空间形状,所述探测器例如可以包含一个红外线光源,通过所述红外线光源可以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扫描式地探测物体。
本发明的这样一种实施形式是特别优选的,其中所述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接近气密的、电磁辐射不能穿透的壳体,可将物体导入所述壳体的内腔,并且所述壳体内设置至少一个发射器。这个壳体用来使电磁辐射和气体不能从侧向逸出,由于操作者健康的原因这是必要的。
如果给壳体的内腔输入保护气体,则是特别有利的。保护气体首先有这样的功能,即防止在发射器的辐射区内存在氧气,因为氧气特别是在UV光作用下会转变成有害的臭氧,此外它在聚合反应中也是有害的。
保护气体比空气重,特别是二氧化碳,或者也可以比空气轻,特别是氦气。
如果在紧靠至少一个发射器的附近有一个保护气体入口,则它同时可以用作发射器的冷却气体。但是可选地或除此之外附加地还可这样地布置至少一个入口,使得从入口出来的保护气体直接对准当时正在照射的表面。用这种方法保证,在电磁辐射促使硬化的反应部位不希望的杂质气体非常少。
壳体可以在至少一个发射器附近在其内表面上设有反射层。由此可以采用较小功率的发射器。
这样来加强反射作用,即反射层具有大量的不平度(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以非常多的不同角度进行反射,由此避免不希望的射线集束。
这里如果反射层由铝箔组成,则特别有利。这种反射层对于电磁辐射具有非常好的反射效果,并且可以经济地得到。此外铝箔可以容易地弄皱,由此可以简单地实现上面所述的不平度。
代替用保护气体填充整个壳体的情况,还可以在壳体内设置一朝输送平面开口的容器,所述容器可以填充有保护气体。在容器朝上开口时保护气体应该比空气重;在采用朝下开口的罩壳形容器时,应该比空气轻。在具体情况下是采用朝上开口还是朝下开口的容器,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输送系统的类型。例如对于悬挂轨道,朝上开口的容器比较有利,因为物体可以比较方便地从上方放入容器内。
在壳体的入口和出口处可以分别设置一用于放入或取出物体的闸门。所述闸门防止在将物体放入壳体和从壳体中移出时大量空气从外部大气进入壳体。此外闸门还保护操作者免受有损健康的射线,例如UV光的危害。
此外,对于带有空腔的物体适宜在入口侧的闸门内这样地设置另一个保护气体入口,使得可以用保护气体冲淋空腔,由此可以排出包含在空腔中的空气。
但是因为用闸门也不能完全避免空气特别是氧气进入舱壳的内腔,设置一个用来从位于舱壳内部的气氛中排出氧气的装置是适宜的。这种装置可以包括用来使氧气催化结合的催化器,用来吸收或吸附氧气的过滤器。
代替移动至少一个发射器本身、摆动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发射器位置的情况,也可以改变配设给该发射器的反射器的形状以改变射线集束(Strahlungsbündelung)。这种反射器例如可以由多个可以单独地调整的反射区构成。
如果给至少一个发射器在背向物体的一侧上配设一个可移动的反射器,可以附加地使发射方向与待处理物体表面的变化分布(曲线)相匹配。
如果在开始时涂层材料像在例如水基漆的情况那样还包含比较多的溶剂,则该装置可以具有一预热区以从涂层材料中去除溶剂。
与此不同,如果需要处理粉末状材料,则该装置可以具有一个相应的预热区以使这种粉末材料凝胶化。
装置可以在出口侧具有一后加热区,以实现完全硬化。
电磁辐射最好是UV光或红外线。


由借助于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得到本发明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以一非常简化的和不按比例的纵向剖视图示出一用来硬化UV漆的装置;图2示出图1所示的装置的龙门架的正视图;图3示出一UV发射器连同配设的反射器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的非常简化的和不按比例的纵向剖视图示出一用来硬化UV漆的装置,其总体用10表示。举例表示的硬化装置10是油漆设备的一部分,此设备用来在预装的汽车车身12上喷涂多层油漆。
硬化装置包括一用于汽车车身12的本身已知的输送系统,在所示实施例中此系统包括一滚道14,安装在滚道上的滑动板支承16以及一第一升降台18和第二升降台20。借助于这个输送系统将汽车车身12输送给硬化装置10,并输送它穿过硬化装置10的各个工位。所述工位是一预热区22,一测量工位19、一照射通道24和一后加热区26。
预热区22和后加热区26分别包含用28和30表示的做成热空气加热器的加热装置,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可提高预热区22和后加热区26中的温度。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考虑通过红外线发射器或借助于用来产生微波的磁控管加热。预热区22可以根据涂层材料种类的不同设计成不同的功能。如果这些材料是以溶剂为基的材料,例如水溶漆,在这里基本上完全去除溶剂。如果是粉末材料,则预热区22用来使粉末凝胶化,并用这种方法使其为聚合作好准备。
照射通道24是一对于空气和UV光完全密封的舱,汽车车身12只有通过入口闸门34和出口闸门36才能接近其内腔32。在所示实施例中入口闸门34和出口闸门36分别设计成具有两个可运动的滚动门341,342和361,362的双重闸门。
照射通道24的内腔32可填充保护气体,所述保护气体储存在一气体容器38内,并可通过一通入内腔32底部的管道40导入内腔。在所示实施例中保护气体是二氧化碳。因为气态的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它完全是从下向上填充照射通道24的内腔32。如果采用比空气轻的气体,例如氦气,作为保护气体,则保护气体最好应该从上方导入内腔32。通过管道14输入的保护气体的量与主要通过入口和出口闸门34和36逸出的保护气体的量处于动态平衡。
此外,内腔32与一再生回路42连接,利用所述再生回路可以从包含在内腔32中的气氛中去除氧气。
此外在内腔32内设置一龙门架44,它在滚道14上方桥形地延伸。在龙门架44上固定多个UV发射器,即一水平走向的顶发射器46以及多个垂直走向的侧发射器48,下面借助于图2说明UV发射器46、48的布置。
图2以非常示意性的正视图示出带有固定在其上的UV发射器的龙门架44。龙门架44桥式地跨越滚道14,滑板支架16连同固定在其上的汽车车身12可以在滚道上穿过龙门架44。顶发射器46、一对设置在滚道14两侧的下部侧发射器48a、48b以及一对设置在滚道14两侧的上部侧发射器52a、52b固定在龙门架44上。顶发射器46以及四个侧发射器48a、48b、52a、52b分别包含一棒状光源53,该光源配设一设置在其后的反射器55。
如由图2中双箭头所示,可以借助于未详细示出的调整马达按不同的方式改变下部的侧发射器48a、48b和上部的侧发射器52a、52b的空间位置。这可以用右下方表示的侧发射器48b为例子来说明。该侧发射器48b既可以沿垂直方向—即双箭头54方向,又可以平行于汽车车身12的横轴的方向—即沿双箭头56方向调整。此外侧发射器48b可以绕一平行于输送方向的轴线摆动,这通过双箭头58表示。
顶发射器46可沿垂直方向(箭头62)移动,此外还可绕轴线64旋转,如双箭头66所示。顶发射器46的侧向悬挂装置保持在一垂直分布的槽形导轨内,并用带子68a,68b悬挂在一在龙门架44整个宽度上延伸的轴70上。通过驱动装置72可以使轴70绕其纵轴旋转,从而使带子68a,68b卷到轴上或从轴上退绕,由此可以改变其长度。这时顶发射器46相应地下降或向上移动。
代替做成一体的顶发射器46,也可以设置一分成两个或几个单个段的顶发射器。通过使单个段的布置与汽车车身12朝上的表面的变化过程相匹配,即使所述表面强烈地拱起,也可以保持基本上恒定的照射距离。
如果应该硬化位于汽车车身12内表面上的、从外面不能通过UV发射器46、48a、48b、52a、52b到达的UV漆,则可以采用一位于一可运动的、可移入汽车车身12内腔内的臂上的附加UV发射器。
通过一通过在图2中用虚线画出的总体用76表示的控制线与各个调整马达连接的控制装置74使UV发射器46、48a、48b、52a、52b可以这样地相对于汽车车身12布置,从而使车身的外部轮廓在每一侧都用UV光均匀地照射。这里这样选择汽车车身12的外部轮廓与UV发射器46、48a、48b、52a、52b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油漆表面受到的UV光总量—即照射量超过油漆表面发生聚合所需要的阈值,因为现代的汽车车身12常常具有比较剧烈地波动的外部轮廓,顶发射器46,侧发射器48a、48b和52a、52b以及有时还有反射器54的位置在汽车车身12穿过龙门架44期间连续地与穿过龙门架44的汽车车身12的外部轮廓相匹配。
在控制系统74内在一存储器78中储存为此所需要的汽车车身12的空间形状数据。这些空间形状数据例如可以从上一级的数据处理设备中调出,在它里面储存有与穿过硬化装置10的整个汽车车身12相关的数据,如油漆的种类和颜色,车身的型号和形状。因此只需要一个读取器,该读取器识别进入照射通道24的汽车车身12的型号,从而可以调出与这个型号对应的空间形状数据。
可选地或者为监控的目的对此附加地,也可以用安装在龙门架44前面的测量工位19测得必要的空间形状坐标值,测量工位设置在入口闸门34之内(见图1)。测量工位19同样具有一龙门形的架子,在所述架子上沿垂直方向和横向于输送方向82都固定有多个具有红外线光源的光学探测器80。这些探测器80在车身穿过测量工位19时扫描式地测量汽车车身12的外部轮廓。
下面说明硬化装置10的工作原理。
假设在一前置的油漆设备的涂覆装置中已经施加了多个油漆层。最外面的一个油漆层是清漆,它作为粉末施加在已经存在的油漆层上。在UV光作用下清漆聚合并用这种方式硬化。对此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是,粉末状油漆事先转变成一种近于液态的凝胶状态。为此采用预热区18,在这个区内放入的汽车车身12被加热到约90℃的温度。在这种软化温度下粉末转变成所述的凝胶状态。
滑板支架16连同安装在它上面的汽车车身12从预热区22通过第一升降台18下降,放在滚道14的一个铺设得较低的段上。通过依次打开和关闭入口闸门34的滚动门341,342使汽车车身12进入照射通道24,而不让包含在通道内的保护气体向外漏出明显的量。
在照射通道24的内腔32内借助于UV照射进行现在已经是凝胶式的清漆的固有的硬化。保护气体排出原本存在于内腔32中的空气,从而防止UV光使分子态空气氧分转变成臭氧,臭氧使聚合反应变慢。
因为特别是由于入口闸门34和出口闸门36的开启会损失保护气体,在硬化装置10运行期间通过气体通道40不断地向内腔32输入保护气体。
再生回路42的作用是,从内腔32的气氛中除去由汽车车身12带入内腔32的或在开启入口闸门34或出口闸门36时进入的氧气。为此通过管道90不断地从内腔32中提取保护气体,并引导所述保护气体例如通过一使氧气催化结合(binden)的催化器。这些保护气体的一部分通过管道94重新输入照射通道24的内腔32,而另一部分经过管道96排到外部大气中。
取代催化器90,再生回路42也可以包含一吸收氧或吸附氧的过滤器。
汽车车身12在穿过龙门架44后离开照射同道24,并通过第二升降台20将其上升到滚道14的一个铺设得较高的段上,并送入后加热区26。在存在约为105℃的温度的后加热区内汽车车身12逗留约5至1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聚合反应完全结束。
图3以放大的横向剖视图示出顶发射器46。配设给顶发射器46的反射器55在本实施例中分成多个单个段100,所述单个段可借助于图3中未详细示出的调整驱动装置单独调整。这样,就可以按要求地改变顶发射器46的方向特性(Richtcharakteristik),由此可以使顶发射器46的辐射作用与例如不同的表面斜度相匹配。
上述实施例用来在UV光作用下硬化油漆。但是它们也可以用于在热作用下、特别是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即例如在CO2或氮气气氛中硬化的油漆中。这时基本上只需要将所述的UV发射器用IR发射器代替。与电磁射线的更换有关的其它结构调整对于专业人员是众所周知的,这里不需要详细说明。
权利要求
1.用来硬化物体、特别是汽车车身(12)的由一种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硬化的材料、特别是由UV漆或由热硬化漆组成的涂层的装置,具有a)至少一个产生电磁辐射的发射器(46、48a、48b、52a、52b);b)一输送系统(14、16),所述输送系统引导物体(12)接近并又离开发射器(46、48a、48b、52a、52b);其特征为可机动地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46、48a、48b、52a、52b)或配设给所述发射器的反射器(55)的空间位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一第一发射器(46)在一基本上平行于输送系统(14、16)的输送平面分布的平面内延伸,并且第一发射器(46)可沿垂直于输送平面的方向(62)机动地移动。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装置包括至少另外两个发射器(48a、48b、52a、52b),所述另外两个发射器设置在输送系统(14、16)的一输送路段(14)的两侧。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至少另外两个发射器(48a、48b、52a、52b)可沿垂直于输送系统(14、16)输送方向的方向(54、56)机动地移动。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至少另外两个发射器(48a、48b、52a、52b)可分别绕一平行于输送方向的轴线机动地倾斜或摆动(58)。
6.按权利要求3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发射器(46、48a、48b、52a、52b)固定在一龙门架(44)上,所述龙门架桥式跨越输送系统(14,16)的一输送路段(14)。
7.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装置包括一控制装置(74),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可使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46、48a、48b、52a、52b)或配设给所述发射器的反射器(55)的空间位置自动地与物体(12)的轮廓相匹配。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通过所述控制装置(74)可这样地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46、48a、48b、52a、52b)或配设给所述发射器的反射器(55)的空间位置,即在物体(12)的输送运动期间在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46、48a、48b、52a、52b)旁经过时到达材料单位面积上的电磁辐射量及其强度分别不低于对于硬化所需的可规定的阈值。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系统(74)设计成使到达材料单位面积上的电磁辐射量基本上保持不变。
10.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装置(74)包括用来储存物体(12)的空间形状数据的存储器(76)。
11.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沿输送方向在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46、48a、48b、52a、52b)的前面设置一测量工位(19),通过所述测量工位可测量物体(12)的空间形状数据。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测量工位包括至少一个光栅。
13.按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测量工位包括一摄像机和一用于数字图像识别的装置。
14.按权利要求11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测量工位(19)包括至少一个光学探测器(80),通过所述探测器可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扫描式地探测物体(12)。
15.按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特征为光学探测器(80)包括红外线光源。
16.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装置具有一个至少接近气密的、电磁辐射不可透过的壳体(24),物体(12)可进入所述壳体的内腔(32)内,并且在所述壳体中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46、48a、48b、52a、52b)。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壳体(24)的内腔(32)可输入保护气体。
18.按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特征为保护气体比空气重,特别是二氧化碳。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保护气体比空气轻,特别是氦气。
20.按权利要求17至19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保护气体的入口(68a、68b)在紧靠至少一个发射器(46、48a、48b、52a、52b)的附近。
21.按权利要求16至20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46、48a、48b、52a、52b)的附近用反射层覆盖所述壳体(24)。
22.按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反射层具有大量不平度。
23.按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反射层由铝箔制成。
24.按权利要求16和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壳体(24)中设置一朝输送平面开口的、可填充保护气体的容器。
25.按权利要求16和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壳体(24)的入口和出口处设置一用于移入和移出物体(12)的闸门(34、36)。
26.按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入口侧的闸门内部设置一用于保护气体的入口,使得用保护气体冲淋存在于物体中的空腔。
27.按权利要求16和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设有用来从位于壳体(24)内部的气氛中除去氧气的装置(42)。
28.按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用来除去氧气的装置(42)具有使氧气催化结合的催化器(92)。
29.按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用来除去氧气的装置(42)具有一吸收氧气的过滤器。
30.按权利要求27至29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用来除去氧气的装置具有一吸附氧气的过滤器。
31.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给至少一个发射器(46)配设一用于射线集束的反射器(55、100),所述反射器的形状是可变的,以改变射线集束。
32.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给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46、48a、48b、52a、52b)在其背向物体(12)的一侧配设一可运动的反射器。
33.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装置具有一预热区(22)以从涂层材料中去除溶剂。
34.按权利要求1至32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装置具有一预热区(22)以使粉末状材料凝胶化。
35.按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装置具有一后加热区(26)以实现完全硬化。
36.按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电磁辐射是UV光。
37.按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电磁辐射是IR射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使物体的、特别是汽车车身(12)的由UV漆或由热硬化漆组成的涂层硬化的装置,它具有至少一个产生电磁辐射的发射器(46、48a、48b、52a、52b)以及一输送系统(14、16),它引导物体(12)接近并又离开发射器(46、48a、48b、52a、52b)。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器(46、48a、48b、52a、52b)或配设给它的反射器(55)的空间位置可机动地改变。用这种方法也可以使具有剧烈不平并且三维弯曲的表面的物体(12)这样地进入发射器(46、48a、48b、52a、52b)的辐射区,以使表面均匀地经受对于硬化所需的辐射量和辐射强度。
文档编号F26B3/28GK1829888SQ200480021416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4日
发明者W·斯沃博达, W·弗洛特曼 申请人:艾森曼机械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