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676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电机介由缓冲部件而安装在外壳主体上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将现有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构成示例(例如,参照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0-255639号)在图3进行展示。在图3中,空调机具备填埋在天花板面中的外壳主体1,在外壳主体1的下面中央设置着进气口2,在其下面周边上设置着吹气口3。在外壳主体1内配置着风扇电机4、由风扇电机4的驱动轴所驱动的送风风扇5、配置在送风风扇5与吹气口3之间的热交换器6、以及设置在送风风扇5与进气口2之间的导流构件(airguider)7。风扇电机4设置在将进气口2和吹气口3进行连结的空气通路上并与进气口2相对面,具有上下方向的驱动轴。
风扇电机4,在构成外壳主体1的部分的天花板1a和风扇电机安装部10之间通过由柔软的合成橡胶等所成型的橡胶衬套(gum bushing)8,被安装部件的螺钉9安装在天花板1a上。
图4A至图4D,是表示风扇电机4和送风风扇5的安装状态的图。图4A表示空调机中的风扇电机4、送风风扇5、及导流构件7的关系。再有,如果也一并参照图4B则可知,在底座10和送风风扇5之间置有间隔;在图中,这些被表示为水平距离10a、及距离10b。再有,在送风风扇5和导流构件7外周部之间,也置有间隔;在图中,其被表示为距离7a。
进而,如果也一并参照图4C则可知,天花板1a和风扇电机4通过风扇电机安装用的柔软的缓冲部件8(橡胶衬套等(参照图4D))而相连结。根据如图4C可清楚地知道,在现有技术中,安装部10的外缘部与缓冲部件8的外缘部相比位于更外侧。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以下的问题,即,当缓冲部件不能完全吸收由外壳主体的落下、振动碰撞等引起的风扇电机及送风风扇的振动的情况下,有可能由送风风扇的摇动而引起安装部和送风风扇相接触,使送风风扇产生损伤或使天花板变形,或者导流构件和送风风扇相碰撞而损伤该处。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回避或至少减轻起因于过激的运送、或落下碰撞等引起的风扇电机、送风风扇等的振动带来的天花板及送风风扇等的损伤。再有,提供一种将吸收在落下、振动时带来的对送风风扇和风扇电机的冲击的缓冲构造,在低成本下进行设置的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的缓冲构造。
再有,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具有送风风扇、驱动该送风风扇的风扇电机、和外壳主体,所述风扇电机利用缓冲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主体上,在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风扇电机的安装部进行嵌合,且夹隔在所述风扇电机和所述空调机的外壳主体之间而被安装在外壳主体上的状态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缘部位于与所述安装部的外缘部相比更远离所述风扇电机的中心轴的位置。
再有本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在所述送风风扇的近旁安装有导流构件,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送风风扇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导流构件和所述送风风扇的距离短。
根据本发明,对有可能由空调机主体的落下、振动冲击而引起送风风扇、导流构件等存在碰撞之虞的各处通过柔软的衬套(bushing)的缓冲作用而被保护,由此起到降低该各处中的损伤的效果。
再有,在不需要追加包括在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的其他的部件等的情况下,也能仅通过衬套形状的变更而实施本发明。由此,具有廉价地保护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使其免受主体落下碰撞等的效果。


图1A是本发明的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的横断面详细图。
图1B是图1A的主要部分放大横断面图。
图1C是图1A的风扇电机的俯视图。
图1D是本发明涉及的橡胶衬套的俯视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缓冲部件及风扇电机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3是以往例的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的横断面图。
图4A是以往例的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的横断面详细4B是图4A的主要部分放大横断面图。
图4C是图4A的风扇电机的俯视图。
图4D是以往例的橡胶衬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图面进行说明。
图1A及图1B是本发明的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的室内机部分的断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和图3所示的现有型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同样地具备填埋在天花板面的外壳主体1(只图示主要部分),在外壳主体1的下面中央设置着进气口2,在其下面周边上设置着吹气口3。在外壳主体1内配置着风扇电机4、和由风扇电机4的驱动轴所驱动的送风风扇5、和配置在送风风扇5与吹气口3之间的热交换器6、和设置在送风风扇5与进气口2之间的导流构件7。风扇电机4设置在将进气口2和吹气口3进行连结的空气通路上并与进气口2相对面,具有上下方向的驱动轴。
风扇电机4,在构成外壳主体1的部分的天花板1a和风扇电机安装部10之间通过由柔软的合成橡胶等所成型的橡胶衬套8,利用作为安装部件的螺钉9安装在天花板1a上。
如此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的构成,虽然和图3及图4A至图4D所示的根据现有技术的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的构成相类似,但是在橡胶衬套11上具有不同点。
本实施方式的橡胶衬套11(参照图1D)按照其外缘部比风扇电机4安装部底座10的外缘部更大的方式形成。如图1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柔软的橡胶衬套11的外缘部与安装部10的外缘部相比位于更外侧。由此,即使在由落下等冲击而引起在风扇电机4、送风风扇5等上产生摇动的情况下,也由于送风风扇5是与橡胶衬套11碰撞,所以能回避与风扇电机4的碰撞,并通过橡胶衬套11的缓冲作用,降低送风风扇5受到的冲击。
通过采用以上的橡胶衬套11,如图1A及图1B所示的送风风扇5和橡胶衬套11之间的水平距离11a及距离11b,分别比图3及图4A至图4D所示的以往例中的水平距离10a及距离10b更短。
再有,在送风风扇5和导流构件7接近配置的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按照使距离11b、与送风风扇5和导流构件7之间的距离7a相同或比其更小的方式构成。这是因为,通过将距离11b设定在距离7a以下,能在由摇动引起的送风风扇5和导流构件7相碰撞前,使送风风扇5和橡胶衬套11相碰撞,因此可通过橡胶衬套11间接地回避送风风扇5和导流构件7的碰撞。
而且,还可以将水平距离11a设置为与距离7a相同、或比其更小。其原因是,因为送风风扇5的方式不限定于所图示方式而是多样的,而且基于振动碰撞的摇动方式也根据其碰撞的方向性是多样的,因此通过将水平距离11a采用在距离7a以下,能更确实地保护导流构件7,使其免受冲击引起的损伤。
图2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柔软的橡胶衬套11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的图。橡胶衬套11具有仅通过插入到风扇电机安装部底座10的动作而容易安装的构造,并具有与风扇电机安装部底座10的周围相比外周更大且覆盖底座10的一部分以及外缘部的形状。因为橡胶衬套11具有这样的构成,在受到由外壳主体1落下等引起的冲击的情况下,即使送风风扇5上下左右地摇动,送风风扇5也不与风扇电机4的安装部底座10直接接触。另外,橡胶衬套11的形状不限定于本图所示的方式,即,只要是在风扇电机4或送风风扇5摇动的情况下,送风风扇5和安装部10不直接接触的形状即可。
根据以上的构成,本实施方式如图1A及图1B所示,其构成为风扇5和导流构件7的距离7a也与水平距离11a、距离11b相同或比其更大。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回避如所述的以往例那样的,由外壳主体1的落下、振动冲击等而在天花板1a产生的变形、以及送风风扇5和导流构件7相碰撞而产生的该处的损伤。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思想不用说即使对其他形式的空调机也能适用。
本发明通过风扇电机安装用的缓冲部件能更加确实地保护风风扇、导流构件等有可能通过摇动引起碰撞的各处,具有避免该各处损伤的效果,例如,对天花板填埋型空调机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具有送风风扇、驱动该送风风扇的风扇电机、以及外壳主体,所述风扇电机利用缓冲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主体上,在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风扇电机的安装部进行嵌合,并夹隔在所述风扇电机和所述空调机的外壳主体之间而被安装在外壳主体上的状态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缘部位于与所述安装部的外缘部相比更远离所述风扇电机的中心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在所述送风风扇的近旁安装有导流构件,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送风风扇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导流构件和所述送风风扇之间的距离相比更短。
全文摘要
一种空调机,具有送风风扇(5)、风扇电机(4)和外壳主体(1),风扇电机(4)利用缓冲部件(11)被安装在外壳主体(1)上。在缓冲部件(11)与风扇电机(4)的安装部(10)进行嵌合,且夹隔在风扇电机(4)和外壳主体(1)之间而被安装在外壳主体(1)上的状态下,缓冲部件(11)的外缘部位于与安装部的外缘部相比更远离风扇电机(4)的中心轴的位置。
文档编号F24F1/00GK1829884SQ200480021669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1日
发明者大久保喜四男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