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8231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为了在室内机现有的尺寸基础上获得更高的热交换效率,多数厂家的做法是将热交换器制成多折式结构,如中国专利号ZL00227621.6中公开了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座、机壳,底座上装有贯流风轮,热交换器支撑、热交换器、电辅助加热部件。其中热交换器是三段以上多折式热交换器。在三段以上多折式热交换器上方形成的倒V形空间内或其外侧安装有电辅助加热部件。又如中国专利号ZL200420117984.3中公开了一种高效空调器,其室内侧换热器是由第一、第二、第三换热器构成,其中,第三热交换器为一双列三折式热交换器,且分成串联的两段;于第三热交换器外侧设有第一和第二单列热交换器,第一和第二单列热交换器串联后连接第三热交换器;于压缩机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室外机、室外机的换热器、室内机、室内机的换热器上分别设有感温器;感温器连接控制电路,控制压缩机、风机及电子膨胀阀。
因此,常见的热交换器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将多件直片式热交换器分别单独组装后再相互拼接而成,见附图1,A和B处为组装配合处。第二、将直片式热交换器折弯后再同其它直片式热交换器相互拼接而成,见附图2,C为组装配合处,D为折弯处。这种多折式结构的热交换器在组装配合处和折弯处是断开的且有缝隙,当空调器制冷运行时,热交换器2产生的冷凝水在以上各处就会凝结并形成水滴,阻碍冷凝水顺畅流下,而且,对于该处的缝隙漏风需要加贴海绵等密封件,这些密封件将产生风堵,以上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另外,多折式热交换器结构需要制造多件直片式热交换器进行组装或折弯,生产效率较低。第三、将热交换器制成圆弧形结构,再进行折弯而成,见附图3,这种圆弧倒V形热交换器由圆弧形热交换器在E处折弯而成,避免了多折式热交换器存在的问题即组装配合处和折弯处流水不顺畅及产生风堵。与其它多折式热交换器相比,其制冷换热效果好而且生产制造效率高。但是,由于不同尺寸的圆弧倒V形热交换器制造时,需要一整套专用设备和模具,其设备和模具的投入费用很大,加之缺乏灵活的设计性能及生产制造的通用性。因此,圆弧倒V形热交换器目前极少在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上采用。图1-图3中,1为风轮,2、4和5为热交换器,3为空调机外壳,2.1、4.1和5.1为散热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效率高、风堵小、设备改造投资少、三折式结构的空调器热交换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贯流风轮和热交换器,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的热交换器的散热片呈类似V字形或L字形,散热片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冲裁口,经过折弯后组装成三折式热交换器。
上述的折弯冲裁口分设于散热片两侧,相向设置。
按此目的设计的另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贯流风轮和热交换器,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的热交换器为拼装式结构,一侧热交换器的散热片呈类似V字形或L字形,另一侧的散热片为直片式,二散热片相互搭接,组装成三折式热交换器。
上述的V字形或L字形散热片设置在贯流风轮的上方,直片式散热片设置在贯流风轮的侧面;或者V字形或L字形散热片设置在贯流风轮的侧面,直片式散热片设置在贯流风轮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冲裁成形的热交换器散热片即不是直片形又不是圆弧形,而是呈类似V字形或L字形;将其进行一次折弯或者与另一件直片式散热片组装,便成为一种新型三折式热交换器。
这种新型热交换器,提高了空调器的性能和生产效率;既具备了多折式倒V形热交换器设计及制造的通用性很好的特点,又避免了多折式倒V形热交换器在组装配合处流水不顺畅及产生风堵、影响换热效果的问题,还具备圆弧倒V形热交换器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并且利用现有直片式热交换器的全套设备和模具进行很少的改造就可实现,设备改造投资很小,益于推广。


图1-图3为现有技术三个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冲裁成形的V字形散热片。
图6为V字形散热片在冲裁时的排列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冲裁成形的L字形散热片。
图9为图8在冲裁时的排列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4-图6所示第一实施例,空内机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机壳23内的贯流风轮20和热交换器6,热交换器6的散热片6.1呈类似V字形,散热片6.1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冲裁口F,折弯冲裁口F分设于散热片6.1两侧,相向设置。根据需要,散热片6.1上可设置有一至二十列换热管装配孔,本实施例中采用一至二列的结构。先将散热片冲裁成类似V字形,然后沿图5中折弯箭头在虚线处进行折弯,最后组装成三折结构的高效热交换器。散热片6.1的折弯处设置在贯流风轮20的上方。
参见图7-图9所示第二实施例,热交换器7的散热片7.1呈类似L字形,散热片7.1的折弯处设置在贯流风轮20侧面。图中,G为折弯冲裁口。其余未述部分与前述相同,不再重复。
参见图10所示第三实施例,设置在机壳23内上方的散热片8呈类似倒V字形,根据具体需要,散热片上可设置有一至二十列换热管装配孔,本实施例中,类似倒V字形结构的散热片上设置有二列换热管装配孔。直片式散热片9设置在机壳23内的右侧,该散热片上设置有一列换热管装配孔,倒V字形散热片8和直片式散热片9在H处进行拼装。贯流风轮20置放在倒V字形散热片8的下方。
参见图11所示第四实施例,设置在机壳23内右侧的直片式散热片11上设置有二列换热管装配孔。图中,I为拼装处。其余未述部分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相同,不再重复。
参见图12所示第五实施例,设置在机壳23内右侧的散热片13呈类似V字形,该散热片上设置有一至二列换热管装配孔;直片式散热片12设置在机壳23内的左侧,该散热片上设置有二列换热管装配孔,二散热片在上方J处进行拼装。贯流风轮20置放在拼装处的下方。
参见图13所示第六实施例,V字形散热片15上设置有二至四列换热管装配孔,二散热片在上方K处拼装。其余未述部分与前述第五实施例相同,不再重复。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机壳(23)内的贯流风轮(20)和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热交换器的散热片呈类似V字形或L字形,散热片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冲裁口,经过折弯后组装成三折式热交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折弯冲裁口分设于散热片两侧,相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片上设置有一至二十列换热管装配孔。
4.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贯流风轮和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热交换器为拼装式结构,一侧热交换器的散热片呈类似V字形或L字形,另一侧的散热片为直片式,二散热片相互搭接,组装成三折式热交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V字形或L字形散热片设置在贯流风轮的上方,直片式散热片设置在贯流风轮的侧面;或者V字形或L字形散热片设置在贯流风轮的侧面,直片式散热片设置在贯流风轮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V字形或L字形散热片或直片式散热片上设置有一至二十列换热管装配孔。
专利摘要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贯流风轮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散热片呈类似V字形或L字形,散热片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冲裁口。折弯冲裁口分设于散热片两侧,相向设置,经过折弯后组装成三折式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空调器的性能和生产效率;既具备了多折式倒V形热交换器设计及制造的通用性很好的特点,又避免了多折式倒V形热交换器在组装配合处流水不顺畅及产生风堵、影响换热效果的问题,还具备圆弧倒V形热交换器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并且利用现有直片式热交换器的全套设备和模具进行很少的改造就可实现,设备改造投资很小,益于推广。
文档编号F24F13/30GK2916525SQ20062006087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3日
发明者邓明义, 吴文新 申请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