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930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电热水器实用新型至今已有差不多一个世纪,由于现有市场上销售的包括上述
的热水器,都是釆用手控混水阀或机械式恒温器控制使用水温,相信使用者感觉极 之不方便,尤其普通恒温器,当水箱温差低于所需时,则恒温控制顿时失效,跟操作 手控混水阀没有分别,所以不大流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市售的热水器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根据一种全新设计的 安全及使用概念,防止恒温控制失效,集环保型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之功能及使用 之优点再附加新的设计,创造性地提供一种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参照附图 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加热器、冷进水管ll、热出水管12、储水箱 1及热水器外壳2,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所述储水箱1内设置有恒温加热器5及热 辐射收集器IO,在所述热辐射收集器10内设置有保温加热器4,热辐射收集器IO
的水流出口通向一混合限温器6,混合限温器6的出水口经进水管15通向恒温加 热器5,恒温加热器5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保温加热器4设置有水流传感器8, 一电子恒温控制装置7分别与温度传感器9及水流传感器8控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所述热辐射收集器10内设置有出水管 13,所述出水管13的高位处于所述热辐射收集器10的顶端,所述出水管13的出 口即为热辐射收集器10的水流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冷进水管11连接热辐射收集器10及混合 限温器6。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冷进水管ll通过三通管连接热辐射收集 器10及混合限温器6。
所述混合限温器6采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1200420047315. 3,实用新型名称 为"预调恒温出口热水器安全阀"所披露的结构。参照上述实用新型专利及图3, 所述混合限温器6设有冷热水进出水口,混合限温器内设混合室,在所述混合室一 侧设有阀门18,在所述阓门的相对一侧设有热膨胀活塞,热膨胀活塞的后部与热 水出口存在可变水流通道,热膨胀活塞17前端有一推杆16,冷水进口与阀门后部 及冷水出口相通,所述混合室通过旁路通道与热水进水口相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恒温加热器5的出水管连接温度传感器9, 保温加热器4的进水口连接有水流传感器8。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电子恒温控制装置7连接有超温断路 装置。
所述电子恒温控制装置7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电子恒温控制装置或数 子电子恒温控制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直接接驳太 阳能热水器。
所说的恒温加热器,内部装有发热体,发热体选择由电阻性裸露浸水式电热组 件,磡装浸水式电热组件,镀膜式电热组件,裸露空气式电热组件等加工制作而 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热水器外壳2内设有保温层。
经混合限温器混合后的中温水,即约34"C左右的水输出至恒温加热器5进行 加温,出水口接上花洒可即时使用.使用时的水温可通过电子恒温控制装置调节至 舒适温度,不受水箱里20-99'C水温的限制,此实用新型更可直接接驳太阳能热 水器,能解决太阳能热水器在夏季过热或冬季及阴天过冷的问题。 所述的恒温加热器的口径由20毫米至300毫米。 所述的恒温加热器的高度由30毫米至500毫米或储水箱高度。 所述的恒温加热器、接头由合金铜,如紫铜,黄铜,磷铜或由合金钢,如不锈 钢,低碳钢或由合金,如镁铝,钛或由耐热,耐腐蚀性的材料制作而成或由工程塑料, 如聚碳酸酯PC加纤维,PA加纤维,ABS加纤维,赛钢加工制作而成. 所述的混合限温器的口径由10毫米至150毫米。 所述的混合限温器的长度由20毫米至200毫米。
所述的混合限温器设有冷热水进出水口,混合限温器内设混合室,在所述混合 室一侧设有阀门,在所述阀门的相对一侧设有热膨胀活塞,热膨胀活塞的后部与热 水出口存在可变水流通道,活塞前端有一推杆,紧接冷进水阀门,冷水进口与阀门 后部及冷水出口相通。
所述混合室通过旁路通道与热水进水口相通。
所述的混合限温器温度膨胀范围可调范围为25-100摄氏度,当热水温度高于 设定温度时,推杆往前,增加冷水混合比例而达恒温效果。
所述的混合限温器、接头由合金铜,如紫铜,黄铜,磷铜或由合金钢,如不锈钢, 低碳钢或由合金,如镁铝,钛或由耐热,耐腐蚀性的材料制作而成或由工程塑料,如 聚碳酸酯PC加纤维,PA加纤维,ABS加纤维,赛钢加工制作而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确保启动即有恒温热水供应及储 水箱加温后有源源不绝的热水享用,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混合 限温器的采用可以准确地调整进入恒温加热器的水温,便于后续的加热及温度控 制,热辐射收集器10及其保温加热器4的组合设置可以提高加热效率,防止浪费 能源。极具革命14新创意之概念,推翻传统恒温式电热水器之基本设计思维。


图1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恒温加热器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限温混合器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加热器、冷进水管ll、热出水管12、储水箱 1及热水器外壳2,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所述储水箱1内设置有恒温加热器5及热辐 射收集器10,在所述热辐射收集器10内设置有保温加热器4,热辐射收集器10 的水流出口通向一混合限温器6,混合限温器6的出水口经进水管15通向恒温加 热器5,恒温加热器5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保温加热器4设置有水流传感器8, 一电子恒温控制装置7分别与温度传感器9及水流传感器8控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所述热辐射收集器10内设置有出水管 13,所述出水管13的高位处于所述热辐射收集器10的顶端,所述出水管13的出 口即为热辐射收集器10的水流出口 。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冷进水管11连接热辐射收集器10及混合 限温器6。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冷进水管ll通过三通管连接热辐射收集
器10及混合限温器6。
所述混合限温器6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1200420047315. 3,名称为"预调恒 温出口热水器安全阀"所披露的结构。或者,与上述实用新型专利类似地,所述混 合限温器6设有冷热水进出水口,混合限温器内设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一侧设有阀 门18,在所述阀门的相对一侧设有热膨胀活塞17,热膨胀活塞的后部与热水出口 存在可变水流通道,热膨胀活塞17前端有一推杆16,冷水进口与阀门后部及冷水通过旁路通道与热水进水口相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恒温加热器5的出水管连接温度传感器 9,保温加热器4的进水口连接有水流传感器8。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电子恒温控制装置7连接有超温断路装置。
所述电子恒温控制装置7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电子恒温控制装置或数
子电子恒温控制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直接接驳太 阳能热水器。
所说的恒温加热器,内部装有发热体,发热体选择由电阻性裸露浸水式电热组 件,磡装浸水式电热组件,镀膜式电热组件,裸露空气式电热组件等加工制作而 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热水器外壳2内设有保温层。 限温器混合器混合后的中温水,即约34'C左右的水输出至恒温加热器5进行 加温,出水口接上花洒可即时使用.使用时的水温可通过电子恒温控制装置调节致 舒适温度,不受水箱里20-99'C水温的限制,此实用新型更可直接接驳太阳能热水 器,能解决太阳能热水器在夏季过热或冬季及阴天过冷的问题。
进一步说,其操作原理及机械结构如下实现;恒温出水调节在42°C,把容水量 20升的储水箱1注满冷水,通过热辐射收集器10中的保温加热器4通电加热至预 设温度,如55-99°C,热辐射收集器10的水流出口通向一混合限温器6,混合限温 器6的出水口经进水管15通向恒温加热器5,混合限温器6连接一冷进水管14, 此时恒温加热器5进行加温,把进入之35r温水加温到42°C,而加温是通过温度 传感器9及水流传感器8之数据再输入电子恒温控制装置7控制加热实现的,此时 热水器之热出水管12接上花洒配件后马上可享受舒适的沐浴,而享受时间可超越
60分钟,水温不变。
以上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叙述,但在不脱离由本实 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种种变换和改型。然 而,此变换和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加热器、冷进水管(11)、热出水管(12)、储水箱(1)及热水器外壳(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水箱(1)内设置有恒温加热器(5)及热辐射收集器(1),在所述热辐射收集器(10)内设置有保温加热器(4),热辐射收集器(10)的水流出口通向一混合限温器(6),混合限温器(6)的出水口经进水管(15)通向恒温加热器(5),恒温加热器(5)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保温加热器(4)设置有水流传感器(8),一电子恒温控制装置(7)分别与温度传感器(9)及水流传感器(8)控制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辐射 收集器(10)内设置有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的高位处于所述热辐射收 集器(10)的顶端,所述出水管(13)的出口即为热辐射收集器(10)的水流出口。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冷进水管(11) 连接热辐射收集器(10)及混合限温器(6)。
4、 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冷进水管 (11)通过三通管连接热辐射收集器(10)及混合限温器(6)。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限温器(6)设有冷热水进出水口,混合限温器内设混合室,在所述混合室 一侧设有阀门,在所述阀门的相对一侧设有热膨胀活塞,热膨胀活塞的后部与热水 出口存在可变水流通道,热膨胀活塞前端有一推杆,冷水进口与阀门后部及冷水出 口相通,所述混合室通过旁路通道与热水进水口相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恒温加热器(5) 的出水管连接温度传感器(9),保温加热器(4)的进水口连接有水流传感器(8)。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恒温 控制装置(7)连接有超温断路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直接接驳太阳能热水器。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恒温加热器,内部装有发热体,发热体为电阻性裸露浸水式电热组件或磡装浸水式电热组 件或镀膜式电热组件或裸露空气式电热组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外壳(2)内设有保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恒温加热器及热辐射收集器,在所述热辐射收集器内设置有保温加热器,热辐射收集器的水流出口通向一混合限温器,混合限温器的出水口经进水管通向恒温加热器,恒温加热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保温加热器设置有水流传感器,一电子恒温控制装置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及水流传感器控制连接。所述混合限温器可以采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1200420047315.3所披露的结构或类似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确保启动即有恒温热水供应及储水箱加温后有源源不绝的热水享用,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混合限温器的采用可以准确地调整进入恒温加热器的水温,便于后续的加热及温度控制,可以提高加热效率,防止浪费能源。
文档编号F24H1/20GK201007549SQ20062006595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3日
发明者陈继雄 申请人:陈继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