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54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块化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电磁炉,特别是指一种将传统电磁炉的各 个组成部件按功能和类别模块化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磁炉已经渐渐成为厨房中重要的一个炊 具,其安全、高效、清洁以及较小的体积备受人们青睐。但多年来电磁炉 的原理和基本结构几无改变, 一些故有的不足之处,如整体结构看似紧凑 实则处于分立松散状态、结构不利于散热、风道设计困难等并未得到有效
解决。由于结构松散,特别是电路结构松散,使生产效率难以有效提高; 且整机工况较为恶劣,器件分散给维修造成了不必要的难题;同时,结构 松散使改型周期过长,即造型或机壳设计稍有变动,整个控制面板器件、 电子电路部分、电器发热部分和风道设计都必须重新进行,需时往往在三 个月以上,人力物力浪费过巨。
另外,现通行的常规面板结构组合为,不论是单头或多头炉均以使用 时承载锅具的玻璃板为中心,该承载玻璃板镶嵌在坡璃面板或塑胶面板 中,面板安设在炉壳上。在曰常使用中,炉具处于恶劣的工况下,其表面 应具有很强的抗划、抗刮、抗冲击、抗温度骤变等能力,以此高要求玻璃 面板实在是勉为其难,塑胶面板则存在抗划、抗刮能力差的问题;综合性 能最好的当然是金属材质的板材,但黑色金属天然具有磁性,在交变磁场 的涡流效应下钢板会成为一个火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各个组成部 件按功能和类别模块化设计和定位的电磁炉。
根据上述需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模块化电磁炉,包括炉壳,炉壳内 设有线圈盘和线圈盘上方的承载坡璃板、散热风扇及电路总成,在炉壳表 面开有控制面板安装位,控制面板与电路总成联接,控制面板为一个标准 件模块;电路总成也为标准件模块;线圈盘、玻璃板、散热风扇组成另一
个标准件模块;各模块间依序装配和电联接,且各个模块间通过通用插口
实现电联接。
具体实施时,电路总成也由各个独立的模块电路组成,包括主电源分 配模块电路、整流及功率模块电路、低压电源适配模块电路、功率驱动模 块电路,电源电路向各电路提供动力,实现功能控制的控制面板模块则向 各电路发出指令并控制其执行。装配时,由线圈盘和线圈盘上方的承载玻 璃板及其支架、散热风扇组成的执行总成及主电源分配模块电路、整流及 功率模块电路、低压电源适配模块电路、功率驱动模块电路统一装配在标 准件底盖内,且各模块电路均独立设置和装配,相互间通过通用插口实现 电联接,各自独立地安装在标准件底盖内的预留位处。
在此,所述的支架为一设置在金属材质的炉面板与承载玻璃板之间的 工程塑料材质隔离圏或隔离带,承载玻璃板安设或镶嵌在隔离圈或隔离带 上。而隔离圈或隔离带的内缘或一侧与承载玻璃板固定连接、外缘或另一 侧与金属材质的炉面板固定连接,在隔离圈或隔离带及承载玻璃板的下方 炉壳内设置有托架结构。另外,在承载板的内侧附着有一缓冲衬板,在衬
板的中央开有供感温器件穿过的通孔;标准件底盖安装在炉壳上预留的安 装位处。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电磁炉划分为炉壳、控制面板(总成)、电路总 成和加热器件总成几大部分,再把电路总成部分细分为主电源分配模块 电路、整流及功率模块电路、低压电源适配模块电路、功率驱动模块电路。 这些总成和电路全部经封装处理并将其制造成互相独立但又可以互相配 合的各种规格的标准件模块,经初步组装后形成炉壳、控制面板总成和由 电路总成、加热器件总成组成的机芯总成三大件,这样方便生产、库存及 维修更换等问题,从而提高生产、维修工作效率。装配时,可根据需要直 接将控制面板总成和机芯总成镶嵌到不同形状的单炉、双炉的炉壳内,柜 内使用时则制成内藏式电磁炉。故而,在设计时不论是单炉、双炉或多眼
炉,均可只针对炉壳进行必要的造型设计,然后组装即完成整个产品的生 产;当然也可根据设计,把控制面板总成和机芯总成镶嵌到普通厨柜和整 体厨柜中的安装位,制成内藏式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标准件模块与炉壳组合的灵活化,令整个生产更适合现代 生产管理要求,产品组装拆卸简单、方便、快捷、维修容易;而纳入了电 路总成与加热器件总成几部分的机芯,由于各器件的位置几乎不变,变的 仅仅是功率及配套器件,因而风道设计等结构设计几乎一成不变,大幅度 降低了新款型推出时的设计难度、设计周期和成本投入,为大规模工业化 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当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材质面板时,借助"绝缘" 区一一隔离圈或隔离带限制涡流效应的发生区域,极大地拓宽了电磁炉面 板材料的选择范围,使产品造型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而成本却得到了有 效控制,提高了产品的竟争力。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一块衬板,可有效地 接收和分散外界的各种意外冲击对微晶玻璃板(当然也包括其它玻璃板) 的作用力,使衬板实质上成为一块名符其实的缓冲板,大幅度地减少了微 晶玻璃板的破损和由此给用户及运输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l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标准化 模块分解示意图;附图3、 4是附图2中机芯总成的零部件分解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圈或隔离带的装配关系示意图;附图6是本实用 新型电路原理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是对现行电磁炉作结构方面的进一步优化,既满足 使用中维护的需求更满足保质保量生产的需要,更为了大幅度缩减改型设 计的周期和成本,次要的主旨是充分利用金属质面板的可塑性,以克服现 巿售电磁炉的大平面造型所带来的呆板、缺少变化。为了便于理解,下面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设计方案并未针对传统电磁炉的基本零部件(仍釆 用常规零部件),基础结构仍为电磁炉炉壳1、控制电路及器件和加热器件
三大部分,只是将处于分散状态的电路及器件集成为控制面板(总成)2、
电路总成33和包含线圈盘35和线圈盘上方的承载玻璃板36及隔离圈37 或隔离带、散热风扇32的加热器件总成。 一般情况下,都将控制面板制 成规格统一的、通用的板条形,加热器件则通通装配进一个规格统一的、 通用的标准件底壳31内并与电路总成一起形成机芯总成,控制面板与机 芯总成间通过线路联接,线路间则以插口对接。如图所示,在炉壳上预留 有安设承载玻璃的通孔和放置控制面板的凹槽。另外,为了增强承载玻璃 的抗冲击性能,还可在承载玻璃的内侧增设一缓冲衬板38,在衬板的中央 开有供感温器件穿过的通孔。
具体实施时,加热器件之间及各总成之间通过插口实现电联接,并且 加热器件统一装配在标准件底盖内。而各标准件总成则镶嵌在标准件底壳 的预留位内。须说明的是,承载玻璃板用托架既可采用专用托架,也可直 接固设在炉面板上而统一以炉壳为支架,必要时该支架也可由扩大了的缓 冲衬板替代。
具体装配时,除控制面板总成和炉壳外,其它所有的器件均属加热器 件,都集成为一体形成机芯总成。图3给示了装配后的机芯总成的零部件 分解示意,包括专设的标准件底盖31,外壳内预设有安装用定位架和安装 位,并借助这些定位架和安装位在其内依序安设有电路总成33、散热风扇 32、线圈盘35、承载玻璃板37及隔离圈36或隔离带。这时的电路总成还 可根据电磁炉的基本原理电路,裁分为主电源分配电路331、整流及功率 电路332、低压电源适配电路333和功率驱动电路334等基本功能电路(见 图4),并将这些基本功能电路分别进行封装和模块化,将其制造成互相独 立但又可以互相配合的各种规格的标准件模块,相互间通过通用的电路插 口实现电联接,装配中只需选用相应规格的模块直接插装即可,装配人员 无需培训。由图5可见,主电源分配模块电路根据需装配的电磁炉的功率 选定后,通过低压电源适配模块电路向功率驱动模块电路和控制面板模块 提供电源,整流及功率模块电路则直接从主电源分配模块电路获得电力并 接收来自控制面板和功率驱动模块电路的指令使线圈盘进行工作;这时,
整流及功率模块电路还可细分成整流模块电路、功率模块电路和线圈电路 三部分。由于电磁炉电路早已成熟,电路均为传统经典电路,在此就不在 对具体的电路结构进行叙述,而仅是按功能做单元模块式说明。
至此,上述的标准件底盖及其所含有的机芯除需要功率设置和调整 外,可装配进任意造型的电磁炉炉壳内。于是,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实现了 整齐划一,结构设计流畅、简洁,避免了改型过程中风道设计和电器元件 重新排布、匹配所带来的难题,改型时仅需设计出心仪的电磁炉造型即可, 大幅度缩减了设计周期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另外,在常规情况下,电路总 成往往设计在一块电路板上;这时,控制电路总成可以集成为一块芯片, 但电路总成因散热的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故电路总成中各功能模块相互 间的分离更利于器件性能的稳定和发挥,只是图3中为绘制方便给出了将
电路总成设置在一起的方案,图4则是分置方案,在此将各功能模块电路 分隔设置是简单易行和自然而然的;同时,电路总成即可单列设置在炉壳 内,还可与控制面板集成在一起,这些都可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单头炉型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此结构形 式可自然的推广到各种功率的炉型和双头、多头炉型上。其中,控制面板 可直接固设在炉壳上,也可设计成翻盖式,甚至设计成可隐藏的滑轨式结 构。另外,隔离圈36或隔离带的结构方案更适宜于选用黑色金属面板时, 如不锈钢面板、彩色钢板面板等;如是传统的玻璃面板或有色金属面板时, 附加隔离圈或隔离带的结构并不见得实用和必要。
权利要求1、一种模块化电磁炉,包括炉壳,炉壳内设有线圈盘和线圈盘上方的承载玻璃板、散热风扇及电路总成,在炉壳表面开有控制面板安装位,控制面板与电路总成联接,其特征是控制面板为一个标准件模块;电路总也为标准件模块;线圈盘、玻璃板、散热风扇组成另一个标准件模块;各模块间依序装配和电联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块化电磁炉,其特征是各个模块间通过 通用插口实现电联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电磁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电路总成 由主电源分配模块电路、整流及功率模块电路、低压电源适配模块电路、 功率驱动模块电路组成,电源电路向各电路提供动力,实现功能控制的控制面板则向各电路发出指令并控制控制其执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电磁炉,其特征是由线圈盘和线圈 盘上方的承载玻璃板及其支架、散热风扇组成的执行总成及主电源分配模 块电路、整流及功率模块电路、低压电源适配模块电路、功率驱动模块电 路统一装配在标准件底盖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电磁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各模块电路均独立设置和装配,相互间通过通用插口实现电联接,且各自独立地安 装在标准件底盖内的预留位处。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电磁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为一 设置在金属材质的炉面板与承载玻璃板之间的工程塑料材质隔离圈或隔 离带,承载玻璃板安设或镶嵌在隔离圈或隔离带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电磁炉,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离圈或 隔离带的内缘或 一侧与承载玻璃板固定连接、外缘或另 一侧与金属材质的 炉面板固定连接,在隔离圏或隔离带及承载玻璃板的下方炉壳内设置有托 架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电磁炉,其特征是在承载板的内侧 附着有一缓冲衬板,在衬板的中央开有供感温器件穿过的通孔。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电磁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标准件底 盖安装在炉壳内预留的安装位处。
专利摘要一种模块化电磁炉,在炉壳内设有由线圈盘和线圈盘上方的承载玻璃板、散热风扇等承载件组合和电路总成,控制面板总成设在炉壳表面,其控制面板总成及电路总成内的各电路均为封装好的标准件模块,承载组合为另一个标准件模块。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电磁炉划分为炉壳、控制面板总成、电路总成等部分并将其制造成互相独立但又互相配合的各种规格的标准件模块,实现了各总成和部件在生产上的标准化,使改型设计及装配简易快捷,标准件模块与外壳组合的灵活化,整个生产更适合现代生产管理要求,产品组装拆卸简单、方便、快捷、维修容易,并大幅度缩减了改型设计周期和资金投入。
文档编号F24C7/06GK201000115SQ20062015471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6日
发明者刘文斌 申请人:刘文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