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制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53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强制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用于各种强制循环风道的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有吸附、静电、负离子、 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以及臭氧等。但采用以上技术进行净化的设备,或需要 常更换内胆并易产生二次污染,或其杀灭机理不能人机共处,或杀灭效果不理 想,或采用多种净化材料叠加而致增加通风阻力,因此,很难满足医院等大型 公共场所需杀灭高浓度多品种细菌与病毒的要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420095397.9公开了一种强氧化还原电位离子水空气 净化机,虽然其空气净化机中风道内的净化结构能够实现人机共存,风道内过 滤材料相对较少,减少了通风阻力,弁可向封闭空间内补充经消毒净化的新鲜 空气,但其杀菌能力、通风能力以及杀菌的彻底程度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消毒效果好,净化功能全面,通风阻力 小,并且成本低的强制循环风道的空气净化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强制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结构,包括一臭氧水雾发生装置,该装置的出口 端设于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强制循环风道中,在所述臭氧水雾发生装置的 出口端与强制循环风道的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中,设置一紫外光发生装置。 上述强制循环风道可为空调风道、空气净化机风道或其他强制通风的风道。 上述紫外光发生装置可由边框、紫外灯和紫外灯支架组成,边框固定于风道
壁或与相邻边框连接,紫外灯通过支架固定在边框中,边框内壁由反光材料制 成。上述紫外灯为紫外灯管,灯管与风向平行或垂直设置,在灯管的迎风端垂直 设有清洁刷。上述紫外光发生装置靠近强制循环风道的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遮光板以防 止紫外光外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利用了臭氧水的光催化作用,由臭氧水雾生 成装置产生的臭氧水雾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使水中的臭氧快速转化为羟基自由基(-0H),这种具高度化学活性的羟基自由基,能够大量分解风道空气中的甲 醛、苯、氨等有害气体;羟基自由基能够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菌死亡; 羟基自由基还能够直接凝固病毒的蛋白质,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从而 达到破坏病毒的效果。另外,采用该装置的循环风道可以不用过滤器,从而减 低了风阻,节约了能耗,有效降低了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的硬件成本。

图l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紫外光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强氧化还原电位离子水生成器的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臭氧水雾发生装置2和一紫外光发生 装置3组成。臭氧水雾发生装置2的出口端设于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强制 循环风道1中;紫外光发生装置3设置于臭氧水雾发生装置2的出口端和强制 循环风道的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中。该强制循环风道1可为空调风道、空气净化 机风道或其他强制通风的风道。臭氧水雾发生装置2是采用中国专利200420095397.9所公开的结构,其包 括一水雾生成器21和一强氧化还原电位离子水生成器22,水雾生成器内设置雾 化器;强氧化还原电位离子水生成器的出水口与雾化器连接,雾化器为超声波 雾化器或高压雾化器;水雾生成器的入口连接一与室外连通的管路,其出口接 不少于一条雾气输送管,雾气输送管另一端接入强制循环风道内。所述强氧化 还原电位离子水生成器有一上水箱及一下水箱,上水箱与下水箱之间设有一回 流管及一上水气管;上水箱内装置一超声雾化器及设置出水口;回流管内设置 生物活性碳过滤网;上水气管内置光源及填充光触媒材料,其开口端及封闭端 分别置于上水箱及下水箱中,且其封闭端分别与一水泵及臭氧发生器连接。紫外光发生装置3由边框31,紫外灯32,紫外灯支架33,遮光板34和清 洁刷35组成。边框31与风道壁或相邻边框紧密连接。紫外灯32靠支架33固 定在边框31中央。边框31内壁可采用反光材料以增强紫外光强度。紫外灯可 在风道31中与风向水平安装,也可垂直安装,为保证灯管表面的清洁可安装清 洁刷35。紫外灯32与边框31的距离可根据采用的紫外灯的紫外光的能量来设 计,较大截面的风道可采用多个此装置并用。若紫外光发生装置3安装位置接 近风道出风口,则可在出风口与装置之间加遮光板34避免紫外光泄露。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臭氧水雾发生装置产生之臭氧水水雾进入风道内与风 道内的空气混合,在通过紫外光发生装置时,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水中的臭氧 转化为羟基(-0H)自由基,由于羟基自由基具有强大的杀灭细菌病毒及降解大 多数有害气体的能力,因此使通过风道的空气得以彻底净化。空气净化后,对尘有特定要求的用户可根据需要在风道内加装适用的过滤器。
权利要求1.一种强制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结构,包括一臭氧水雾发生装置,该装置的出口端设于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强制循环风道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臭氧水雾发生装置的出口端与强制循环风道的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中,设置一紫外光发生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制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 制循环风道为空调风道、或空气净化机风道。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强制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紫外光发生装置由边框、紫外灯和紫外灯支架组成,边框固定于风道壁或 与相邻边框连接,紫外灯通过支架固定在边框中,边框内壁由反光材料制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制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紫 外灯为紫外灯管,灯管与风向平行或垂直设置,在灯管的迎风端垂直设有清 洁刷。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强制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紫外光发生装置设置于强制循环风道的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遮光板以防 止紫外光外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制循环风道空气净化结构,它包括一臭氧水雾发生装置,该装置的出口端设于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强制循环风道中,在所述臭氧水雾发生装置的出口端与强制循环风道的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中,设置一紫外光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利用了臭氧水的光催化作用,由臭氧水雾生成装置产生的臭氧水雾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使水中的臭氧快速转化为羟基自由基(-OH),羟基自由基能够大量分解风道空气中的甲醛、苯、氨等有害气体,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菌死亡,且直接凝固病毒的蛋白质,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从而达到破坏病毒的效果。
文档编号F24F3/16GK201007533SQ20062015434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5日
发明者曹仲文, 曹孟华, 曹柏实 申请人:曹柏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