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电磁炉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54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型电磁炉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良型电磁炉散热结构。
技术背景
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产生磁力线使金属烹调器皿产生涡流发热 将食物煮熟的炉具,由于它没有火焰,很受人们的欢迎。在使用过程, 电磁炉内部的电子元件,如IGBT、桥堆等均会发热,而如何给予散 热则为业界普遍考虑的问题, 一般较为成熟的做法是直接在IGBT、 桥堆等上侧面叠加一散热器,并配合有散热风扇,利用空气流动给予 散热,以确保IGBT、桥堆等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然而,随着 电磁炉技术的发展,现有叠加散热器的结构模式,由于其散热面积有 限,散热速度较慢,效率低,时常导致局部温升过高,以致电磁炉工 作稳定不佳,实际加热温度与设定温度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 凑,制作简单,可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速度及功效的电磁炉散热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给电磁炉发热元件散热的
散热器,在散热器上结合有制冷装置。
所述制冷装置为一制冷板(片),其侧立设置在散热器的一侧, 并在制冷装置的外侧还另设有另一散热器。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散热器上加设制冷装置,由 制冷装置给予强制冷却,辅助散热器进行散热,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速 度和效率,从而避免电磁炉内局部温升过快或过高的现象,以致电磁 炉工作性能稳定,达到节能环保的功效。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5,电磁炉的发热元件1设 置在炉体5的底壳内,,在底壳上还设有进出风口及散热风扇。发热 元件1包括IGBT、桥堆等电子元件,在发热元件1上侧面设置一散 热器2,散热器2底面贴靠发热元件1,而散热器2的上侧面为规则 或不规则的散热面。
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的侧面结合有制冷装置3,制冷装置3采 用市售的制冷板(片),制冷板(片)侧立设置在散热器的一侧,在 制冷板(片)的外侧还另设有另一散热器4。
使用时,通过制冷装置3给予散热器2强制冷却,加快散热,使 IGBT、桥堆等电子元件本身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避免IGBT、桥堆 等电子元件局部温升过快或过高,维持正常的工作温度,保护电子元 件的同时,也有效改善电磁炉的工作性能,使电磁炉实际加热温度与 设定温度更为接近。
本实施例中,在制冷装置3的外侧还另设有另一散热器4,该散 热器4主要起到给制冷装置3散热的目的。众所周知,制冷装置3在 工作中同样也会产生热量,如不及时散热,同样也会影响到电磁炉内 部环境的温升,因而采用散热器4给予制冷装置3散热,改善电磁炉 的工作环境,提高电磁炉的工作性能,达到节能环保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磁炉可为台面式或嵌入式,因而,凡依本实 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改良型电磁炉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给电磁炉发热元件(1)散热的散热器(2),其特征在于在散热器(2)上结合有制冷装置(3)。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良型电磁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装置(3)为一制冷板或制冷片,其侧立设置在散热器(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型电磁炉散热结构,其特征 在于在制冷装置(3)的外侧还另设有另一散热器(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良型电磁炉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给电磁炉发热元件散热的散热器,在散热器上结合有制冷装置,在制冷装置的外侧还另设有另一散热器。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散热器上加设制冷装置,由制冷装置给予强制冷却,辅助散热器进行散热,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速度和效率,从而避免电磁炉内局部温升过快或过高的现象,以致电磁炉工作性能稳定,达到节能环保的功效。
文档编号F24C15/00GK201000122SQ20062015472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8日
发明者李荣明, 袁灿荣 申请人:东莞市前锋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