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0936阅读:9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属家用空调装置类。
技术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空调器已进入城乡居民的千家万 户,目前广泛使用的家用空调器都是通过压縮机与安装在压縮机输送管中 的制冷剂,在压縮机的高压工作前提下,通过压縮制冷、蒸发散热的旧交 替作用下实现冷热交换,使空调器一方面向居室内供应冷空气,另一方面 又将制冷、蒸发吸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排向室外。因此,目前所有的空调 器都必须要有一个与室内机相配合的室外散热装置。这种安装于室外的散 热装置,的确起到了散热的目的,但也给室外局部小环境带来了两种现代 化污染 一是散热器风机带来的燥声;二是压縮机散热排出的余热污染空 气。以致于形成现代化城市中局部小环境中盛夏季节的"热岛效应",应该 说炎热盛夏中心城区内大量空调器的散热排放,与城市"热岛效应"也有 一定的相关关系,因为空调室外散热器装置普遍悬挂于建筑物外墙。 技术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不需要室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既可避 免室外安装、维修中带来的诸多不安全隐患,又可减少对室外小环境的污染。这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由箱体15、以及置于箱体内的压縮机制冷机构、加热取暖机构和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压縮机制冷机构由压縮机8、分别与压縮机连接的压縮机制冷盘管3、压縮机散热器6,以及储冷液箱体10构成,并且所述压縮机制冷盘管3的盘 管主体部置于储冷液箱体10内、并和与压縮机配套的散热器6、毛细管7、 过滤器9组成压縮输液管高压循环制冷、蒸发散热循环回路;所述的冷热 交换送风机构由输液盘管2和翅片1-1及风机17组成,其中的输液盘管2 的上部盘旋管体与翅片组成冷热交换器1,而下部的盘旋管体则置于构成压 縮机制冷机构之一的储冷箱10内,并与上部盘旋管体构成同一循环输液回 路;所述的加热取暖机构,由包裹在组成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的一截输液盘 管2上的电加热器11及设于组成冷热交换送风机构中部两输液盘管2之间 的一截输液管14构成。所述盘旋管2组成的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的输液盘管回路中设有一输液 循环泵13。所述的加热取暖机构的输液盘管2组成的回路中设有一组三通接头4, 并有电加热器11、以及循环输液泵13和盘旋状输液管2组成加热取暖循环 回路。所述的三通接头4的下部各设有一个控制阀5。 所述的冷热交换送风机构中还设有一风机17。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这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与目前广 泛使用的传统空调机相比,不需要配置外置散热装置,因此在结构上更为 紧凑,这不仅可以避免安装维护带来的不安全隐患,而且还可减少对局部 小环境的余热和滴水污染。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本发明的一种示意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热交换器2-输液盘管3-压縮机制冷盘管4-三通接头 5-阔门6-散热器 7-毛细管8-压縮机9-过滤器10-储冷液箱体11-电热器12-进水口 13-输液循环泵14-输液管 15-箱体16-出水口 17-风机 18-保温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这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它是对现有传统空调 机的一种创造性改进,它由箱体15、以及置于箱体15内的压縮机制冷机 构、加热取暖机构和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縮机 制冷机构由压縮机8、分别与压縮机连接的压縮机制冷盘管3、散热器6, 以及储冷液箱体10构成,并且所述压縮机制冷盘管3的盘管主体部置于储 冷液箱体10内制冷、储冷,并和与压縮机8配套的散热器6、毛细管7、 过滤器9组成压縮输液回路;所述的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由输液盘管2和翅 片1-1及风机17组成,其中的输液盘管2的上部盘旋管体与翅片组成冷热 交换器1,而下部的盘旋管体则置于构成压縮机制冷机构之一的储冷箱10 内,并与上部盘旋管体2组成同一上下流通的循环输液回路;所述的加热 取暖机构,由包裹在组成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的一截输液盘管2上的电加热 器11及设于组成冷热交换送风机构中部的两输液盘管2之间的一截输液管 14构成。所述盘旋管2组成的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的盘管回路中设有一输液泵13。所述的加热取暖机构的输液盘管2组成的回路中设有一组三通接头4, 并有电加热器11、以及输液循环泵13和上部盘旋状输液管2组成加热取暖 回路。所述的三通接头4的下部各设有一个阀门5。 所述的冷热交换送风机构中还设有一风机17。在实际设计制作时,由压縮机引出的散热器6以及毛细管7、过滤器9 直接与该压縮机8上设置的另一根置于储冷液箱体10内的压縮机制冷盘管 3连接,组成压縮机工作回路;其中的散热器6可以采用传统冰箱散热器的 结构形式直接置于箱体15的背面。而毛细管7和过滤器9则可因地而宜进 行安置。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它与传统的空调机相比较,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将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改成两个独立 的工作系统;即在制冷时采用压縮机制冷、储冷,而在制热时完全不用压 縮机,仅仅只用加热器对局部管路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循环流动,而后从 冷热交换器散发热量。既省去了传统空调器的外挂装置,提高安装使用的 安全性,同时也不会造成局部环境中由于"热岛效应"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大大提高了电能、热能的利用效率。上述这两种工作形式的具体过程如下在夏天高温季节需要该装置进行制冷工作时,随着电源的导通压縮机 进入工作状态,由于致冷剂的不断作用,使设置着压縮机制冷盘管3的储 冷液箱体10内的液体提前进行制冷储冷,直至箱内的液体部分或绝大部分 成冰状态。而与此同时或者在压縮机启动后的短暂时间后,启动设于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管路中的输液泵13,由于该管路下部的输液盘管2也同样设 于压縮机制冷机构的储冷液箱体10内,随着储冷液箱体10内液体温度的 不断下降使输液盘管2内的液体的温度也会同步下降,并在输液循环泵13 的循环流动作用下,这些已致冷的液体就会在输液盘管2内向上流动,将 冷源带到上部由翅片1-1和另一部分输液盘管组成的冷热交换器l中进行了 冷热交换,由于翅片1-1具有较好的传导作用,并且又在风机17的作用下, 因此就会将压縮机8及储冷液箱体10中形成的低温冷源源源不断地由空调 装置的出风口送入需要降温的居住空间。而后,已完成冷热交换、并且温 度已升高的管内液体又会向下流动,重新进入储冷液箱体10内,再次获得 冷能; 一边进入下一循环。在寒冷的冬天,如果需要提高居住空间的室内温度时,只要将设于冷 热交换机构中下部输液盘管2的一组阀门5关闭,即切断整个输液盘管与 压縮机制冷机构的联系。此时启动电热器11及输液泵13,由于设于冷热交 换送风机构输液盘管2中部、位于电加热器11和输液泵13下部的管路中 通过两个三通接头4连接的一根输液管14组成了另一个输液回路。随着加 热器11不断地对管路中的液体的不断加温,并又有输液循环泵13的循环 流动工作,所以该管路中的已加温液体就会循环流动,在进入上部冷热交 换器l以后在翅片l-l及风机7的作用下将以加热空气送入居住空间,从而 起到局部空间的升温保暖作用。压縮机也可以与储冷液箱并排设置,总的来说压縮机、电加热器、风 扇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外型、规格选择不同等设置方式。
权利要求
1. 一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由箱体(15)、以及置于箱体内的压缩机制冷机构、加热取暖机构和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制冷机构由压缩机(8)、分别与压缩机连接的压缩机制冷盘管(3)、散热器(6),以及储冷液箱体(10)构成,并且所述压缩机制冷盘管(3)的盘管主体部置于储冷液箱体(10)内、并与压缩机的散热器(6)组成压缩输液回路;所述的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由输液盘管(2)和翅片(1-1)组成,其中的输液盘管的上部盘旋管体与翅片(1-1)组成冷热交换器(1),而下部的盘旋管体则置于构成压缩机制冷机构之一的储冷液箱体(10)内,并与上部盘旋管体构成同一输液回路;所述的加热取暖机构,由包裹在组成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的一截输液盘管(2)上的电加热器(11)及设于组成冷热交换送风机构中部两输液盘管(2)之间的一截输液管(14)构成。
2、 如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旋管组成的冷热风交换机构的输液盘管回路中设有一输液泵(13)。
3、 如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热取暖机构的输液盘管(2)组成盘管回路中设有一组三通接头(4),并由电加热器(11)、以及输液泵(13)和上部盘旋状输液管(2) 组成加热取暖回路。
4、 如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三通接头(4)的下部各设有一个阀门(5)。
5、 如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热交换送风机构中还设有一风机(17)。
全文摘要
一种不需要外挂装置的节能空调,由箱体、以及置于箱体内的压缩机制冷机构、加热取暖机构和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制冷机构由压缩机、分别与压缩机连接的压缩机制冷盘管、压缩机散热器,以及储冷液箱体构成,并且所述压缩机制冷盘管的盘管主体部置于储冷液箱体内、并与压缩机的散热器组成压缩输液回路;所述的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由输液盘管和翅片组成,其中的输液盘管的上部盘旋管体与翅片组成冷热交换器,而下部的盘旋管体则置于构成压缩机压缩制冷机构的储冷箱内,并与上部盘旋管体构成同一输液回路;所述的加热取暖机构,由包裹在组成冷热交换送风机构的一截输液盘管上的电加热器及设于组成冷热交换送风机构中部两输液盘管之间的一截输液管构成。
文档编号F24F5/00GK101261025SQ200710037880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7日
发明者张楠希 申请人:张楠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