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862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控装置,特别是一种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庭或宾馆客房用的封闭式贮水热水器供水系统中,包括水箱、 冷水管、热水管和出水闳,其中冷水管连接水箱与自来水管、热水管连接 水箱与出水阀,水箱内盛有热水,该热水是致热元件(如电热管、电磁场 涡流发热体一一利用电磁灶的原理、徼波发生器一一利用徽波炉的原理对 水进行加热、冷媒体制热系统一一制冷系统的逆向工作即将制冷系统的冷凝器作为发热体)或者经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升温而得;常态时,自来水管、 水箱、热水管、出水阀(或混水阀)构成一个封闭体,热水管可与多个出 水阀(或混水阀)相接以实现中央水控;使用时打开出水阀(或混水阀), 水箱中的热水在自来水管内的水压作用下将水经出水阀压出;这种封闭式 热水器的优点是可实现远距离中央水控,但缺点是水箱寿命短、安全性差, 原因是水箱长期承受髙水压,水箱用材料较厚,成本髙,金属水箱在髙滠 髙压作用下极易被锈蚀,从而缩短了其寿命,而当水压过髙或温控器、泄 压阀失灵时会发生爆炸,从而造成危险。鉴于现有热水器存在的上述问题, 在2001年5月2曰公告的中国专利公告CN2428724Y中,公开了 一种"阀 控型的低压封闭胆体电热水器",该电热水器的胆体底壁上分别设置进水接 口、出水接口及排污接口,在进水接口串连设置一个电磁阀和一个压力开 关,在出水接口外设一个单向阀和电磁闽,胆体内设一个溢流管,排污接 口设置一个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状态,保证胆体始终能与大气 连通,从而实现胆体在低压状态下工作;这种电热水器使用了多个电磁切 换阀实现胆体与进、出水口、大气之间的切换(其切换动力为电磁铁),其
缺点是结构复杂、停电时不能使用热水,而且成本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封闭式贮水热水器的供水系统中存 在的水箱成本髙、寿命短、安全性差的问题,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安全、可延长水箱寿命的贮水式热水器的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的 一种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包括阀 体、连接支架、膨胀壁和切换闳,其中切换阀为被控通道上的阀门,被控 通道可以是从进水管到热水器水箱的通道、从热水器水箱到溢水管出口的 通道、从水箱到混水阀的通道,切换阀的外壳与阀体相对静止,阀体与膨 胀壁围成一个膨胀腔;阀体设有进水腔和出水孔,其中进水腔接自来水管, 与膨胀腔相通的出水孔接热水器的出水阀,所述进水腔与膨胀腔之间设有 阀孔,使进水腔内的水可以流入膨胀腔,所述膨胀腔内位于阀孔处设有可 滑动的阻水块,该阻水块的滑动受所述膨胀壁控制;所述膨胀壁与连接支 架之间设有弹簧,其弹力方向使所述膨胀腔收缩;所述切换阀的控制杆设 置在膨胀壁一側并受膨胀壁控制。膨胀壁控制切换阀和所述阻水块的顺序 是膨胀壁从最外处向最内处运动时,带动所述控制杆控制切换阀从待机 状态转入使用状态,然后,膨胀壁控制阻水块与所述阀孔分离,以增大所 述进水腔到所述膨胀腔的进水通道的截面,而膨胀壁从最内处向最外处运 动时,膨胀壁控制阻水块复位到阀孔处将阀孔挡住,使进水腔内的水只能 经阻水块与阀孔之间的间隙进入膨胀腔,然后,膨胀壁带动所述控制杆控 制切换阀从使用状态返回待机状态。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所述膨胀壁是被夹在阀体内腔开口处 与连接支架之间的胶膜。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所述控制杆位于所述胶膜外側,控制 杆靠胶膜的端面为凸向胶膜的弧面,所述弹费设在控制杆与连接支架之间。 其弹簧力通过控制杆传递给胶膜。 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限位块以限定控制杆向外运动的最外位置;连接支架内側设有环形弧面,当控制杆向外运 动到最外位置时,该环形弧面内围与所述控制杆的弧面外圃大致相接而成 一流线形曲面。当胶膜运动到最外处时,该流线形曲面对胶膜起承托保护 的作用,此时,胶膜在不变形状态下的外壁形状最好与该流线形曲面相配。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所述膨胀壁是一个活塞,该活塞与阀 体内腔之间设有密封圉。密封圈的截面为"U"形,而且开口向阀体内腔。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所述阀孔的出水方向与所述阻水块的 运动方向垂直。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所述咀水块受自身的重力或浮力或设 置在阻水块与阀体之间的弹簧的弹力作用而被定位在所述阀孔处。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所述阻水块一端与所述膨胀壁相连。 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所述阀孔的出水方向与所述阻水块的 运动方向相同或者平行,阻水块在所受外力作用下其前部可伸入阀孔内。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所述阀孔设有可沿阻水块运动方向活 动的滑块,该滑块靠其与阀体之间设置的复位弹黉或自身重力或浮力复位。 当阻水块复位时被水中杂质卡在阻水块与滑块之间时,滑块随阻水块运动 以防止控制杆被卡住而不能运动。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热水器上时,切换阀内设有三个待机状态如下的阀 门水箱冷水管与溢水管之间的常开溢水闽门、冷水管与所述阀体的出水 孔之间的常闭进水阀门、水箱热水管与出水阀之间的常闭阀门;待机状态 时,水箱与溢水管相通、与阀体的出水孔和热水管不通,所以,水箱是经 溢水管与大气相通的,水箱处于敞开式工作状态;而对应此时的贮水式热 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待机状态是,阀孔被阻水块挡住,自来水只能经阀孔与 阻水块的间隙进入膨胀腔,膨胀壁被水压顶到最外处,膨胀腔内压与自来 水压相同;使用热水时,打开出水阀,因阻水块与阀孔之间的间隙较小,
膨胀腔内的水压急剧下降,廖胀壁在弹黄力作用下向内运动,带动控制杆 将切换阀转换到使用状态,即水箱冷水管与溢水管之间的常开溢水阀门关 闭、水箱热水管与出水阀之间的常闭阀门打开、冷水管与阀体的出水孔之 间的常闭进水阀门打开,水箱处于封闭式的使用状态,此时,膨胀腔内的 水压与膨胀壁的正压受力面积和弹黉力、摩擦力有关,只要设计好各个力 的大小,即可在使用状态时使膨胀腔内压恒定在一较低的适当值内,使贮 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具在减压恒压器作用,水箱所承受的压力可大大减小;当然设在冷水管与所述阀体的出水孔之间的常闭进水阀门,也可以改 为直接设在冷水管与自来水管之间,但这时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减 压恒压作用对水箱不起作用。热水器中可设置多个与出水孔相通的出水阀 同时使用,而且,任一出水阀均可控制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所以, 可以多点供水,即与封闭式热水器一样可以实现中央供水。由于釆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在 出水闽关闭时,水箱与大气相通,只在其出水时,水箱才承受经减压恒压 的水压,水箱由原来的长期承压工作制变为短时承压工作制,而且该水压 较低,可以降低水箱的耐压标准,从而降低水箱壁厚而节省成本和资源, 水箱不用长期工作在髙压状态,不易被锈蚀,延长水箱的使用寿命,提髙 其安全性能;这种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虽然在不出水时为敞开式状态, 但同样可以实现中央供水,所以,不但寿命长、安全,而且使用方便、结 构简单。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方案可以在水质极差的情况下使用。


图l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内部结 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例二的内部结 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安装在热水器上时的
一种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安装在热水器上时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图5是图3所用的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切换阀定片的放大图。 图6是图3所用的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切换阀动片的放大图。 图7是图4所用的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切换阀定片的放大图。 图8是图4所用的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切换阀动片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例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io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例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ll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例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例六的内部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见图l,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处于待机状态,它包 括连接支架3、阀体l、切换闽7和作为膨胀壁用的胶膜2,阀体l的内腔 开口处与连接支架3之间夹有胶膜2和纤维布5,阀体1与胶膜2围成膨胀 腔10;纤维布5外側设置头部401,该头部401面向纤维布的一面为弧面, 头部401固定在控制切换阀7的控制杆4上,控制杆4与连接支架3之间 设有弹簧8,弹簧8的弹力通过控制杆的头部401、纤维布5传递给胶膜2, 也即控制杆4安装在弹簧8与胶膜2之间,所以胶膜2上下移动时,通过 胶膜2与弹簧8、连接支架3的相互作用使控制杆4也跟着运动,胶膜从而 实现对控制杆的控制;阀体1上设有进水腔100和出水孔102,进水腔IOO 与膨胀腔IO之间设有阀孔101,进水腔IOO接自来水管、出水孔102接出
水阀;阀体l内设有靠弹簧9的弹力作用而挡住阀孔101的阻水块6;连接 支架3上设有与头部401外围相配的凹位以限定头部401向外(图中为向 上)运动的最外位置,该凹位到连接支架外缘之间的内側为环形弧面301, 当控制杆向外运动到最外位置(如图1所示位置)时,环形弧面301的内 圈与控制杆头部401的弧面外圈大致相接而成一流线形曲面,对胶膜2和 纤维布5起承托定位作用,提髙胶膜和纤维布的耐压能力,阀体中的导向 块103和限位块104对阻水块6起限位导向作用,控制杆上的凸台402与 连接支架3外側一道对控制杆4的下限位置起限定作用;控制杆上的齿条 403与切换阀7的开关杆上的齿配合,使切换阀随齿条动作。胶膜2控制切 换阀7和阻水块6的过程是打开出水阀时,膨胀腔内的水经出水孔102 流出,进水腔内的水只能靠阻水块6与阀孔101之间的较小的间隙向膨胀 腔内补水,所以,膨胀腔10内压下降,图1所示状态中的弹簧8通过控制 杆4的头部401推动胶膜2向下运动,控制杆4控制切换阀7从待机状态 转入使用状态,然后,胶膜2与阻水块6上部接触并推动阻水块6向下运 动而打开阀孔IOI,增大进水腔100到膨胀腔10的进水通道的截面,此时, 阻水块与阉孔之间的开口大小与弹簧8的弹力和膨胀腔内压及胶膜的正压 受力面积有关,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相当于一个减压恒压阀,其原理 可参照,2000年6月14曰公告的中国专利公告CN2382909Y中公开的"进 水阀",当关闭出水阀时,膨胀腔内的水压增大,而胶膜2向上移动,控制 杆也跟着上移,阻水块6在弹簧9的作用下上移复位到如图1所示,将阀 孔101完全挡住,此时因阻水块与阀孔之间存在间隙,胶膜继续上移,控 制杆4使切换阀7从使用状态复位到待机状态。图1实施例中也可将弹簧9 拿走后,如果阻水块6的比重小于水,则可如图中控制杆向上、阀体向下 放置,阻水块在浮力作用下被定位;如阻水块的比重大于水,则可反过来 放置,阻水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定位到图示位置;也即用重力或浮力代替 弹力,是一般常识,在此不作多述。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安装在热水器上时的 一种连接示意图。图3中的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31即为本实用新型所 述的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它所使用的切换闽40由外壳、开关杆、定 片和动片构成,其中定片固定在外壳中,动片盖在定片上側并与开关杆连 动,定片、动片的外观分别如图5、图6所示;以图3中的贮水式热水器用 水控装置31采用实施例一所示结构为例作进一步说明,所以,图l中的切 换阀7与图3中的切换闽40为同一切换阀,图5中定片181的孔182接冷 水管35、孔183接混水冷管33、孔184接溢水管34,出水孔102经混水冷 管33接混水阀37的冷水进口,热水管36连接在水箱39和混水阀37的热 水进口之间,进水管32接在进水腔100与自来水管之间;图6中的动片191 面向定片181 —側设有槽193,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31处于图1所示 待机状态时,动片191的槽193将孔182和孔184连通,即切换阀7将冷 水管35与溢水管34相通、而冷水管35与混水冷管33不通,混水阀37关 闭,冷水管35、水箱39和热水管36内的水经溢水管34与大气相通;溢水 管34的最髙点髙于水箱39的最高点;当打开混水阀37时,第一路水流经 进水管32、进水腔100、阀孔101、膨胀腔10、出水口 102、混水冷管33 进入混水阀37的冷水进口后沿混水阀的出口流出,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 置31动作,控制杆4在弹黄8的作用下下行并带动切换阀动作,动片191 顺时针转动,使槽193与孔184分离、反而连通孔182和孔183,切换阀进 入使用状态,胶膜2继续下行时将挡住阀孔101側面的阻水块6压下而打 开阀孔101,这时,第一路水流得到加强,同时第二路水流从混水冷管33 经孔183、槽193、孔182、冷水管35进入水箱39后经热水管36流入混水 阀37的混水腔内与第一路水流混合后变为暖水经混水阀的出水管38流出, 热水器进入使用状态;用完水后,只需关闭混水阀37,贮水式热水器用水 控装置31内的胶膜2在水作用下克服弹肇8的弹力向上移动,阻水块6在 弹簧9的作用下上行复位到图1所示状态挡住阀孔101,进水腔100内的水
只能经阻水块6与阀孔101之间的微小间隙向膨胀腔内补水,胶膜继续上 移推动控制杆4上行的速度虽然下降但还在不断向上行直到返回到图1所 示状态,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复位到待机状态,热水器也进入待机状态。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安装在热水器上时的另 一种连接示意图,它是在图3所示基础上增加一个切换阀42,将出水管45 与混水冷管43之间的连接改为水流截面较小的节流管44,混水阀的热水进 口接出水管45、冷水进口接自来水管。以图4中的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 置41釆用实施例一所示结构为例作进一步说明,将图4中的切换阀49和 42合成在一起后,所使用的切换阀的定片和动片的外观图如图7和图8所 示,其中图7中的孔282、 283、 284分别对应图5中的孔182、孔183、孔 184,图8中的槽293对应图6中的193,其对应连接的管道与图3相同; 而图4的切换阀42反应在图7中定片281上的孔285和286、图8中动片 291面向定片281 —侧的槽292上,其中孔285接热水管46、孔286接出 水管45,出水管45与混水冷管43之间接节流管44,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 装置41处于图1所示待机状态时,动片291的槽292将孔285和孔286断 开,在使用状态时,动片291的槽292将孔285和孔286连通,即热水管 46与出水管45连通;图4的使用状态与图3的使用状态中水路的控制有所 不同,在图4的使用状态中的第一水路因节流管44内径较小(但也不能太 小,因为当其流量小于阻水块与阀孔之间的流量时则膨胀腔内的压力不会 下降而造成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失灵),其流向出水管45的冷水量不 大,对由热水管46流入的热水降温极小,所以可以认为出水管45内流动 的是热水,将出水管45内的水向各用水点输送后再在各用水点送入混水阀 调温即可。图4中的切换阀42也可以用经热水管46流向出水管45的单向 阀代替,但因单向阀必须损失水箱内一定的内压(即必须增加水箱的内压 才能将单向阀顶开),所以,与本方案相比,是一种较劣的方案。如果在出
水管45下端接电动混水阀后再将暖水送至多个用水点,则各用水点上只需 接水龙头即可实现中央供水,有关电动混水阀的资料在2000年11月29曰 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408396Y中公开过,在此不作多述。当然,以下各实施例中;如果热水器的管道连接方法如图3所示,则 其对应的切换阀均可使用图5和图6所示结构的定片和动片,其原理相同; 如果热水器的管道连接方法如图4所示,则其对应的切换阀均可使用图7 和图8所示结构的定片和动片,其原理相同。实施例二,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它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只在于阻水块26与阀孔 2101的相对位置,进水口 211接自来水管使进水腔200与自来水管相通, 进水腔200与膨胀腔210之间设有阀孔2101,轴截面为"丄,,形的自闭式 阻水块26上部穿过阀孔2101伸入阀体21内的导向块2103和2104之间, 阻水块26靠自身浮力使其冠部卡住闽孔2101,阻水块26紧贴阀孔2101时 两者留有泄水间隙,阀体21上同样开有接出水阀的出水孔2102,其胶膜 22以上的部分与图l相同,其工作原理与图1的相同,只是当胶膜22被压 下并完成对切换阀的切换后,胶膜22克服阻水块26所受的浮力和自来水 压力将阻水块向下压而将阀孔2101与阻水块26之间的间隙增大,其它动 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的相同;在此不作多述。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例三的内部结 构示意图,从图9中可见,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包括连接支架 53、阀体51、切换阀57和作为膨胀壁用的活塞52,活塞52与阀体51之 间设有截面为"U"形的密封圈521,控制杆520和阻水块54直接固定在活 塞52上,活塞52与连接支架53的内简之间设有密封围541,连接支架上 端固定有带进水腔550的副阀体55,进水腔550内设置可活动的滑块56, 进水腔550与膨胀腔510之间的阀孔5101开设在滑块56上,阀孔5101与 膨胀腔510之间用连管58相通,图示状态为待机状态,膨胀腔的内压与自
来水压相同,活塞52受连接支架53下端限位于最外处,阻水块54的上部 伸入阀孔5101内且两者之间存有间隙,进水腔550经进水管551与自来水 管相通,打开与出水孔5102相接的出水阀后,膨胀腔内的水经出水孔5102 流出,阀孔5101与阻水块前部542之间的间隙较小,膨胀腔内的水压下降 到一定后,活塞52在阻水块54前端所受自来水向下的压力大于活塞52所 受向上的水压力时,活塞向下移动,控制杆520带动切换阀57转换到使用 状态,活塞继续下移,阻水块前部542与阀孔5101分离,进水腔经阀孔进 入膨胀腔的水流速增大,阻水块与阀孔之间的距离被平衡在某一位置以保 持膨胀腔内水压平衡在某一值,当然,因为连接支架与活塞间没设弹黉, 所述膨胀腔内水压平衡在某一值随时跟随自来水压的变化,忙水式热水器 用水控装置进入使用状态;关闭出水阀时,其过程相反;滑块56的作用是 防杂质,阻水块复位过程中,当杂质卡在阻水块前部542与滑块56之间时, 阻水块推动滑块向上运动,使控制杆可以继续控制切换阀复位到待机状态, 下次打开出水阀时,因阻水块前部已与滑块接触,所以阻水块与阀孔之间 的间隙不会增大太多,而且在膨胀腔内压下降后,滑块所受向下的水压力 也加在阻水块前部,补偿了阻水块与闹孔之间因卡有杂质,使间隙略有增 大而造成进水腔与膨胀腔之间的压力差减小的问题。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 在于活塞与连接支架间不用设置弹簧,而是利用阻水块所受的自来水压力 作为活塞向膨胀腔内运动的动力,但其缺点是当自来水压力较小时经出水 孔流出的水量也较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滑块56上的阀孔5101的 内径设计为小于阻水块前部542的外径,使每次阻水块复位时将滑块56向 上顶而滑行一段距离;但是,最好还是在连接支架与活塞间加设弹簧。实施例四,图io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倒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从图10中可见,作为膨胀壁的活塞62与阀体61围 成膨胀腔610,阀体上设有进水腔600和出水孔6102,在活塞与连接支架 64之间设有弹黄63,固定在活塞上的控制杆620与切換阀67的开关杆齿 合,切换阀的开关杆位于阀体61内,进水腔与康胀腔之间设有阀孔6101, 控制杆上还设有导向杆651和限位块621以对套在导向杆外的阻水块65起 导向和限位作用,控制杆与阻水块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52,当活塞从最下处 复位到图示状态的过程中带动控制杆上行时,如有杂质卡在阻水块与阀孔 之间,则阻水块压缩弹簧652,使控制杆可以继续上行而不至受阻,其工作 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作多述。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活塞62与连 接支架64之间的空间设置成密封气室以作为弹簧63的辅助力。实施例五,图ll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例 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它包括阀体71、连接支架73、切換闳77和作为膨 胀壁的活塞72,活塞72与连接支架73之间设有弹黄74,固定在活塞上的 控制杆720控制切换阀77的切换动作,活塞与阀体间围成膨胀腔710,阀 体上还设有进水腔700、出水孔7102、对阻水块75起导向限位作用的导向 限位块751,弹簧752的弹力使阻水块75定位在阀孔7101处;本实施例的 特点是,当阻水块75在弹焚752作用下复位时,如果有杂质卡在阀孔7101 与阻水块75之间,则阻水块不再上移,同样不会影响控制杆控制切换阀的切换工作,其使用过程与其它实施例的动作原理相同,在此不作多述。实施例六,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的实施例 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它实际上是将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阻水块821移 到控制杆820下部,本实施例同样包括阀体81、连接支架83、控制杆820、 切换阀87和用作膨胀壁的活塞82,阀体上同样设有进水腔800和出水孔 8102,阀体与活塞之间围成膨胀腔810,进水腔800与膨胀腔810之间设有 阀孔8101,其使用过程与图9实施例相同,所以,在此不作多述。
权利要求1、一种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包括阀体、连接支架、膨胀壁和切换阀,其特征在于阀体与膨胀壁围成一个膨胀腔;阀体设有进水腔和出水孔,其中进水腔接自来水管,与膨胀腔相通的出水孔接热水器的出水阀,所述进水腔与膨胀腔之间设有阀孔,所述膨胀腔内位于阀孔处设有可滑动的阻水块,该阻水块的滑动受所述膨胀壁控制;所述膨胀壁与连接支架之间设有弹簧,其弹力方向使所述膨胀腔收缩;所述切换阀的控制杆设置在膨胀壁一侧并受膨胀壁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壁 是被夹在阀体内腔开口处与连接支架之间的胶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 位于所述胶膜外側,控制杆靠胶膜的端面为凸向胶膜的弧面,所述弹簧设 在控制杆与连接支架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 架上设有限位块以限定控制杆向外运动的最外位置;连接支架内側设有环 形弧面,当控制杆向外运动到最外位置时,该环形弧面内圈与所述控制杆 的弧面外圈大致相接而成一流线形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壁 是一个活塞,该活塞与闳体内腔之间设有密封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孔的 出水方向与所述阻水块的运动方向垂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块 受自身的重力或浮力或设置在阻水块与阀体之间的弹簧的弹力作用而被定 位在所述阀孔处。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块 一端与所述膨胀壁相连。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孔的 出水方向与所述阻水块的运动方向相同或者平行,阻水块的前部可伸入阀 孔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孔 设有可沿阻水块运动方向活动的滑块,该滑块靠其与阀体之间设置的复位 弹簧或自身重力或浮力复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包括阀体、连接支架、膨胀壁和切换阀,阀体与膨胀壁围成一个膨胀腔;阀体设有进水腔和出水孔,其中进水腔接自来水管,与膨胀腔相通的出水孔接热水器的出水阀,所述进水腔与膨胀腔之间设有阀孔,所述膨胀腔内位于阀孔处设有可滑动的阻水块,该阻水块的滑动受所述膨胀壁控制;所述膨胀壁与连接支架之间设有弹簧,其弹力方向使所述膨胀腔收缩;所述切换阀的控制杆设置在膨胀壁一侧并受膨胀壁控制。本实用新型贮水式热水器用水控装置在出水阀关闭时,水箱与大气相通,只在其出水时,水箱才承受经减压恒压的水压,水箱由原来的长期承压工作制变为短时承压工作制,延长水箱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F24H1/18GK201053743SQ20072002282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6日
发明者赟 韩 申请人:青岛凯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