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式室内采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857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互补式室内采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装置,尤其是一种互补式室内采暖 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釆暖装置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散热器和明装管道 组成的室内采暖装置,另一类是由埋于地面下的热辐射管道 组成的地板采暖装置。前者的优点是各种造型优美、缺点是 室内管道较多,会给居室装修、装饰造成困难,使用寿命因 环境的优劣而变化;后者的缺点是地板采暖系统需要在现浇 层上,铺一层大于20 mm的泡沫隔热板、管材和砂灰找平层 等,合计厚度大于lOOmm,所以地板采暖相应地降低了室内
空间的净高度;其次,地板采暧的管道分布广泛而密集,一 旦出现堵塞、泄漏等意外事故,维修起来耗时、耗资,十分 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采暧装置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将室内采暖装置与地板采暖装置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体现两者优点于一体的互补式室内采暖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互补式室内采暖装 置,包括散热器、分水器、集水器、暗装管道,所述散热器、 分水器、集水器分别安装于室内明处,三者之间通过埋于地 面下的暗装管道组成供热环路,分水器的供水管和集水器的 回水管分别与埋于地面下的主供水管道和主回水管道连接, 所述暗装管道为热辐射管道,嵌入置于楼板表面的豆石混凝 土覆盖层内。
依照上述方案实现的互补式室内采暖装置,与传统的室
内采暖装置和地板采暖装置相比,除具有两者之优点外还具 有如下特点
① 利用分/集水器通过埋于地面下的热辐射管道,向设 置于各个单元房间内的散热器输出一-个供热环路,此环路能 够分别调控各房间的用热量;
② 散热终端以房间内的散热器为主,热辐射管道沿一
定走向从地面散发热量,从而兼有了一定的地暖效果;
③ 相对传统的地板采暖装置,极大地减少了地下管道 的数量,能够在地面上准确勾划出地下暗装管道的具体位 置,避免了其它工序施工时误伤地下管道;
地下管道敷设时,不需要铺隔热泡沫及较厚的砂石 找平层,对室内净高无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集水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给出的互补式室内采暖装置,由散热器1、进
水管4、出水管5、分水器6、集水器7、过滤器8、分水器 供水管11、集水器回水管12、热辐射管道17等部件组成。
本实施例所述分水器6和集水器7以垂直位置安装,一 般置于卫生间内并由支架22固定于合适位置,分水器供水 管11和集水器回水管12分别与主供水管道13和主回水管 道14连接,分水器供水管11上装有过滤器8、供水阀门9, 集水器回水管12上装有回水阀门10。
本实施例所述散热器1按国家标准设计安装于居室内, 其进水管4和出水管5上分别装有进水阀门2和出水阀门3 。
本实施例所述热辐射管道17包括供水管和回水管,一 般沿内墙敷设,用豆石混凝土层15掩埋于楼板16之上,其 供水管的进水口通过短管18及其上的阀门21与分水器6的
分水口连接,其供水管的出水口与散热器1的进水管4连接;
其回水管的进水口与散热器l的出水管5连接,其回水管的 出水口通过短管19及其上的阀门20与集水器7的集水口连 接。由此,散热器l、分水器6、集水器7与热辐射管道17 之间组成供热环路,其中散热器1及其敷设的明装管路属于 传统的室内采暖装置部分,热辐射管道17则属于传统的地 板釆暖装置部分,两部分有机结合,形成互补式室内采暖装 置。
权利要求1、一种互补式室内采暖装置,包括散热器、分水器、集水器、暗装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分水器、集水器分别安装于室内明处,三者之间通过埋于地面下的暗装管道组成供热环路,分水器的供水管和集水器的回水管分别与埋于地面下的主供水管道和主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暗装管道为热辐射管道,嵌入置于楼板表面的豆石混凝土覆盖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补式室内采暖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分水器和集水器以垂直位置安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装置,尤其是一种互补式室内采暖装置。包括散热器、分水器、集水器、暗装管道,所述散热器、分水器、集水器分别安装于室内明处,三者之间通过埋于地面下的暗装管道组成供热环路,分水器的供水管和集水器的回水管分别与埋于地面下的主供水管道和主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暗装管道为热辐射管道,嵌入置于楼板表面的豆石混凝土覆盖层内。本采暖装置的散热终端以房间内的散热器为主,热辐射管的地暖效果为辅,相对传统的地板采暖装置,极大地减少了地下管道的数量,能够在地面上准确勾划出地下暗装管道的具体位置,避免了其它工序施工时误伤地下管道;地下管道敷设时,不需要铺隔热泡沫及较厚的砂石找平层,对室内净高无影响。
文档编号F24D19/00GK201014642SQ20072010068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
发明者滨 姜, 辉 张 申请人:辉 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