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085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颖涉及一种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属于空调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家用空调器,其不足之处在于 一.空调器不能自由移动,使用时需要将室外机和室内机固定安装在墙上或者室内,不适应于一些流动性大 的场所使用。二.没有充分利用空调的冷凝水,使冷凝水中的能量白白浪费。三. 没有废气能量回收装置,节能不显著。四.由于是全新风,空调长时间在满负荷 状态下运转,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特别在炎热季节,管路内的冷媒压力会迅速 超常升高,迫使压縮机过压保护而经常停机,以至损坏或者縮短压縮机的使用 寿命。发明内容本实用新颖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空调器的不足,釆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 一种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来实现。一种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包括箱体1,内部用隔板6将箱体分成上下二层,中间由热交换芯体7隔断,组成E和F风道,风道中装有常规空调结构;其特征是箱体1底部装有轮子定位两用装置14;常规空调结构中设有双重能量回收节能装置,它由冷凝器23上设置的渗水装置26;以及热交换芯体 7,过滤棉8构成。本实用新颖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轮子定位两用装置14为常规导轮1401,角形支架1402,主轴1403,定位销1404防震垫1405 构成。固定在箱体1的底板槽钢101上。箱体1上装有推手10,推手为一个或对称的两个。空调器可以象小推车
一样移动和搬迁。目的是解决流动性工作场所和临时办公场地或家庭的使用方 便。例如建筑工棚,交警岗亭,临时医护所,现场办公室,家庭等等场合。本实用新颖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双重能量回收节能 装置为a,回风能量回收由箱体l内装有的热交换芯体7,构成F和E风道,F风道中装有冷凝器23;室内回风经过热交换芯体7,能量被E风道中的新风 吸收以后,再通过冷凝器23,第二次热交换,能量被冷凝器内的冷媒吸收,回 风中的能量被两次回收以后,残余的废气由排风机22,经过排风口27排出室 外;b,冷凝水能量回收由箱体1内的蒸发器3装在冷凝器23上部的隔板6 上,隔板6开有水通道,水通道下面设有渗水装置26,紧贴安装在冷凝器23 的散热翅片2301上部,制冷时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隔板的水通道,渗水 装置26,扩散在冷凝器上,与冷凝器散发的热量结合,回收了冷凝水中的冷能 量后,汽化成水蒸气,由排风机22,排风口27,将能量被回收利用后的水蒸气 以及废气一起排出室外。实现双重能量回收节能的目的。所述的水通道为装置蒸发器的隔板6上,开有与渗水装置26的接口相吻 合的槽或孔。利用箱体内蒸发器和冷凝器安置的高低位子差异,顺利地将冷凝 水流入装在冷凝器上的渗水装置26中,实现冷凝水能量回收,改善了空调管路 系统的工况压力,提高了空调的能效比。使用上述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制冷时不用装提升水泵,不耗电,方法简便 实用,而且冷凝水得到充分利用和散发,有效地提高了冷凝水的能量回收效率。本实用新颖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渗水装置26为海绵 状纤维层制成,四周有密度较细的海绵状纤维层裙边2602,中间的海绵状纤维 层2601密度较大,可供向下均匀渗水。
使用渗水装置26的优点是,能使流入的冷凝水迅速扩散到冷凝器的每一 个散热翅片上,有利于汽化成水蒸气,进一步提髙冷凝水能量回收效果。本实用新颖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能量回收节能装置 是在风道中设有热交换芯体7,在热交换芯体7的进风侧和回风侧装有过滤棉 8。所述的过滤棉8为阻燃型过滤棉制成,贴近在热交换芯体7上安装,可以 吸收并延缓回风废气中的能量和时间,提供更佳的热交换能力,所以具有不可 忽视的保护热交换芯体的作用和提高废气能量回收效率的功能。本实用新颖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热交换芯体7为用纸 制成的全热交换器芯体或者用铝箔或铝合金箔或涂铝纸片制成显热交换芯体, 其形状为正方体,或长方体,或六角体,或菱形体。具有良好的回收显热和潜 热性能,同时实现全新风换气和废气能量回收功能。由于本设计的风机风向是朝冷凝器和蒸发器吹的,热交换芯体7,只承受 负压,减少了风速冲击压力对芯体的损伤,所以可适宜使用纸质芯体和各种类 型的热交换器芯体,增强了互换性能,扩大了使用范围,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颖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特征在于常规空调结构中装有 可保护压縮机的自动卸荷装置18,自动卸荷装置由卸荷阀1801串连毛细管1802 和液气分离器19构成。毛细管1802的直径和长度可根据所用压縮机20的功率大小和卸荷阀 1801的流量配比来选择。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管路内的冷媒压力迅速超常升高时,卸荷阀1801,会 自动瞬间旁通卸荷,抑制冷媒压力超常升高,自动限制高压压力,保护压縮机 在正常工况下运行;以克服由于是全新风,空调压縮机长时间在满负荷状态下运转,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特别在炎热地区或炎热季节,管路内的冷媒压力会 迅速超常升高,迫使压縮机经常停机,以至损坏或者縮短压縮机使用寿命的缺 陷。本设计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合理使用了液气分离器19,液气分离器 管路接于压縮机吸气侧,平时有利于稳定管路系统的工况,同时还有储液器的 作用,可缓冲压縮机的吸气能量,当卸荷阔释放的高温高压混合气体通过毛细 管限流进入液气分离器降低了压力,再经过液气分离缓冲以后,被压縮机吸收, 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高温高压混合气体不经过处理直接冲击压縮机吸气 侧,造成液击损害的缺陷,进一步达到压縮机安全运行的目标。本设计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进风口设有常规空气过 滤网15或者静电除尘过滤网。本设计所述的节流装置21,由常规的毛细管,单向阀,过滤器组成也可 以用电子膨胀阀或膨胀阀或外平衡双向热力膨胀阀组成。具体可以根据制造空 调的功率大小而选择决定, 一般功率在5匹机以下的空调器选用毛细管,单向 阀,过滤器组合比较经济。本设计所述的风机4,排风机22为常规的可以调速的离心式风机,在制造 小型空调时,可使用涡旋式外转子电机风机,以求体积小,高静压,省电,还 可以利用其90°转角送风的特点,改变进风口方向与回风口方向的位置相一 致。本设计所述的电控系统是将回风温度传感器9,化霜温度传感器25,压 縮机20,风机4,排风机22,四通换向阀17等的电路分别接至电控器5;实现 常规的遥控或手动自动控制。当空调器工作时,室外新鲜空气由室外进风口 13,经过空气过滤网15,
热交换芯体7, E风道,风机4,蒸发器3,出风口2,进入室内;室内的回风 废气由回风口 12,经过回风过滤ll, F风道,热交换芯体7,排风机22,渗水 装置26及冷凝器23,经过冷凝水能量回收后,由排风口27,排出室外。上述两种不同温差的空气在进过热交换芯体7内部层层交叉重叠排列,又 互相隔绝的瓦楞气孔隔层时,其室内排出的废气与室外排入的空气之间的温差 能量会被吸收和释放,实现废气能量回收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颖的特征,优点和目的将显得更加明确和突出;特 别是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实用意义和经济效益。本实用新颖的有益效果是l.空调器可以自由移动,克服了现有空调难于 移动搬迁的不足,更适应于一些流动性较大的场所使用。2.空调结构中设有双 重能量回收节能装置,将冷凝水和废气的能量一起回收,所以空调能效比高, 节能显著。3.全新风换气,使输入室内的空气更加新鲜。4.空调结构中装有可 保护压缩机的自动卸荷装置,保证了压縮机安全运行,提高了压縮机的使用寿 命。


附图l, 一种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2, 一种单冷型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3,轮子定位两用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4, AA,渗水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5, BB,热泵型自动卸荷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6, BB01,单冷型自动卸荷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颖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参照附图1,所示, 一种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结构原理示意图。 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包括金属箱体l,内部用隔板6,将箱体分成上下二层, 中间由热交换芯体7,相互隔断,组成E和F风道E风道,开有室外进风口13,有装有常规空气过滤网15,风机4,蒸发器3,前面开有室内出风口2; F 风道,开有室内回风口12,装有回风过滤网ll,排风机22,冷凝器23,前面 开有排风口27;冷凝器23分别用管路连接节流装置21,四通换向阀17,四通 换向阀分别连接压縮机20,液气分离器19,三通阀16,进过蒸发器3以及截 止阀24,回至节流装置21,与电控器5,组成热泵空调回路系统。其中箱体1上装有轮子定位两用装置14,具体实施参照附图3,所示,附 图3,是轮子定位两用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有:角型支架1402制成90'直角7字形状, 一端装带有转轴的小轮1401, 或者市售的导向轮,另一端装防震垫1405;中间有主轴1403将角型支架固定 在箱体1的底板槽钢101上,扳动角型支架,可以方便地改变为小车方式或者 落地角型支架固定方式,定位销1404,用于锁定角型支架的定位位子。箱体1上装有对称的两个推手10,空调器可以象小推车一样移动和搬迁。 目的是解决流动性工作场所和临时办公场地的使用方便。本设计在冷凝器上部增设有渗水装置26,具体实施参照附图4,所示,附 图4, M,是渗水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渗水装置26为海绵状纤维层制成,紧贴在冷凝器23上的散热翅片2301 上安装。渗水装置26的四周为密度较细的海绵状纤维层裙边2602,使冷凝水 只能从中间密度较大的海绵状纤维层2601向下均匀渗透。水通道为装置蒸发器的隔板6上开有与渗水装置26的接口相吻合的槽或 孔,孔直径为2.5 25MM,或者槽形接口其槽宽为2 25MM,长度《冷凝器。作
为优选,2. 5匹空调孔径为IOMM或者槽宽为2. 5MM。利用箱体内蒸发器和冷凝 器安置的高低位子差异,顺利地将冷凝水流入装在冷凝器上的渗水装置26中, 实现冷凝水能量回收,改善了空调管路系统的工况压力,提高了空调的能效比。本实施例在常规空调结构中装有可保护压縮机的自动卸荷装置,具体实施 参照附图5所示,附图5, BB,是热泵型自动卸荷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热泵型自动卸荷装置由卸荷阀1801串连毛细管1802和液气分离器19构成。毛细管1801的直径范围为1 25MM,长度范围为100 2000MM,可以根据 压縮机的功率和自动卸荷阀流量配比来选择,以限制释放流量,防止液击。作 为优选,1.5匹空调毛细管1802的直径为3MM,长度为300MM。卸荷阀1801为市售。附图5,朋中卸荷阀1801的输出端焊接一段可限制释放流量,防止液击 的毛细管1802;卸荷阀1801并联接在节流装置21和冷凝器23的管路上,毛 细管1802并联接在四通换向阀17和液气分离器19的输入端上,液气分离器的 输出端与压縮机20的吸气管连接。工作时高压混合液气体流向正常压力时,压縮机20排出的液气体通过 四通换向阀17,冷凝器23,节流装置21,截止阀24,至蒸发器3,三通阀16, 四通换向阀17,液气分离19,回至压縮机20,正常制冷循环运行。当压力异 常时,由卸荷阀1801自动释放一高压混合液气体经过毛细管1802限流一 液气分离器19降压,液气分离,缓冲以后——压縮机20吸收,以抑制冷媒压 力超常升高,自动限制高压压力,保护压縮机在正常工况下运行。克服了在炎 热地区或炎热季节,由于管路内的冷媒压力会迅速超常升髙,迫使压縮机经常 停机,以至损坏或者縮短压縮机使用寿命的缺陷。 本实施例所述的自由移动空调器其废气能量回收装置为风道中装有热交换芯体7和过滤棉8。过滤棉8为阻燃型过滤棉制成,装在距热交换芯体7的 5 50MM处,具有有滤尘,吸收并延缓空气中的能量,保护热交换芯体的作用和 提高废气能量回收效率的功能。所述的热交换芯体7为用纸制成的全热交换器芯体或者用铝箔或铝合金 箔或涂铝纸片制成显热交换芯体,其形状为正方体,长方体,六角体,菱形体。 过滤棉8,具有保护热交换芯体的作用和提高能量回收效率的功能。本实施例所述的风机4,排风机22为常规的可以调速的离心式风机。 本实施例的电控系统是将回风温度传感器9,化霜温度传感器25,压縮 机20,风机4,排风机22,四通换向阔17等的电路分别接至电控器5;实现常 规的遥控或手动自动控制。电控器5还可以通过电线插脚件移至室内安装,便 于操作使用。当空调器工作时室外新鲜空气由室外进风口 13,经过空气过滤网15,热交 换芯体7, E风道,风机4,蒸发器3,出风口2,进入室内;室内回风由回风 口12,经过回风过滤网ll, F风道,热交换芯体7,排风机22冷凝器23,排 风口27,排出室外;使两种不同温差的空气同时进过热交换芯体内层层交叉重 叠排列,互相隔绝的瓦楞气孔隔层吸收和释放能量,实现废气能量回收功能。 实施例参照附图2所示, 一种单冷型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结构原理不意图。单冷型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包括金属箱体l,内部用隔板6,将箱体分 成上下二层,中间由热交换芯体7,相互隔断,组成E和F风道E风道,开有 室外进风口13,装有进风空气过滤网15,风机4,蒸发器3,前面开有室内出 风口2; F风道,开有室内回风口12,装有回风过滤网ll,排风机22,冷凝器
23,前面开有排风口 27;冷凝器23分别用管路连接节流装置21和压縮机20 的髙压排气管,压縮机的吸气侧连接液气分离器19的输出管,液气分离器的输 入端连接三通阀16,进过三通阀连接蒸发器3,进过蒸发器连接截止阀24,进 过截止阀回接节流装置21,组成单冷空调回路系统。参照附图6所示,BB01,单冷型自动卸荷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自动卸荷装置18的卸荷阀18011连接在冷凝器23与节流装置21 中间的三通上,毛细管18022,连接在三通阀16与液气分离器19中间的三通 上,液气分离器的输出端和压縮机20的吸气管连接。卸荷时高压混合液气体流向:系统压力正常时,压縮机20排出的液气体通 过节流装置21正常运行,当压力异常时,由卸荷阀18011自动释放——经毛细 管18022限流一液气分离器19降压,液气分离,缓冲以后——压縮机20吸 收,以抑制冷媒压力超常升髙,自动限制高压压力,保护压縮机在正常工况下 运行。附图2的1001是箱体1的推手,推手可以是1个或2个,也可以不装。 其出风口2,回风口12,排风口27,可以是圆形或方形或者长方形,数量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上述附图2,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附图1相同。箱体1上备置有风道软管。风道软管可以是一支或若干支,当空调器放置 在室外使用时,将风道软管接在出风口 2和回风口 12上。风道软管通过预留的 壁孔与墙上或吊顶的出风栅和回风栅连接,即可使用。根据上述实施例和工作原理,有些聪明的制造商稍微改变或试图减少某一 另件而制造的雷同产品,例如,不使用轮子定位两用装置14,只采用双重能量 回收节能装置;等也属于本实用新颖的保护范畴之例。
权利要求1.一种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包括箱体(1),隔板(6),热交换芯体(7),常规空调结构,其特征是箱体(1)底部装有轮子定位两用装置(14),常规空调结构中设有双重能量回收节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轮子定位两用 装置(14)为常规导轮(1401),角形支架(1402),主轴(1403),定位销(1404) 防震垫(1405)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双重能量回 收节能装置为a,回风能量回收由箱体(1)内装有的热交换芯体(7),构 成F和E风道,F风道中装有冷凝器(23);室内回风经过热交换芯体(7),能 量被E风道中的新风吸收以后,再通过冷凝器(23),第二次热交换,能量被冷 凝器内的冷媒吸收,回风中的能量被两次回收以后,残余的废气由排风机(22),经过排风口 (27)排出室外;b,冷凝水能量回收由箱体(1)内的蒸发器(3)装在冷凝器(23)上部 的隔板(6)上,隔板(6)开有水通道,水通道下面设有渗水装置(26),紧贴 安装在冷凝器(23)的散热翅片(2301)上部,制冷时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 通过隔板的水通道,渗水装置(26),扩散在冷凝器上,与冷凝器散发的热量结 合,回收了冷凝水中的冷能量后,汽化成水蒸气,由排风机(22),排风口 (27), 将能量被回收利用后的水蒸气以及废气一起排出室外。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渗水装置(26) 为海绵状纤维层制成,四周有密度较细的海绵状纤维层裙边(2602),中间的海 绵状纤维层(2601)密度较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能量回收节能 装置是在风道中设有热交换芯体(7),在热交换芯体(7)的进风侧和回风侧装 有过滤棉(8)。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热交换芯体(7) 为用纸制成的全热交换器芯体或者用铝箔或铝合金箔或涂铝纸片制成显热交换 芯体,其形状为正方体,或长方体,或六角体,或菱形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特征在于常规空调结构中 装有可保护压縮机的自动卸荷装置(18),自动卸荷装置由卸荷阀(1801)串连 毛细管(1802)和液气分离器(19)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全新风自由移动空调器,属于空调电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内部用隔板将箱体分成上下二层,中间由热交换芯体隔断,组成E和F风道,风道中装有常规空调结构;特征是箱体底部装有轮子定位两用装置;常规空调结构中设有双重能量回收节能装置。有益效果是1.空调器可以自由移动,克服了现有空调难于移动搬迁的不足,适应于流动性较大的场所使用。2.将冷凝水和废气的能量一起回收,节能显著。3.全新风换气,使输入室内的空气更加新鲜。4.空调结构中装有可保护压缩机的自动卸荷装置,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相比,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价值。
文档编号F24F1/02GK201028700SQ20072010574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2日
发明者陈国宝 申请人:陈国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