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水蓄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746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用水蓄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用水蓄冷装置。
技术背景水蓄冷空调系统以冷水机组作为制冷设备,空调主机在用电低谷时间将约4 7'C的冷水存储于蓄冷装置中,空调工作时将存储的冷水 抽出使用。常用的蓄冷装置的结构有自然分层式;多槽式;迷宫式 隔膜式。自然分层式的原理根据冷冻水的物理特征,水在3.95° C时的 比重最大,在蓄冷罐体的下部,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温水在越上部。 按照此物理特性,形成了水的按温度不同所形成的自然分层。由于采 用这种方式的结构简单,被广泛采用。但水蓄冷在工作过程中,水是 流动的,而且很易形成漩涡及紊流,破坏水的自然分层,影响到水蓄 冷的效果,这就是很多水蓄冷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均匀分 层,斜温层的厚度小,运行稳定的空调用水蓄冷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调用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及连通于罐内外的输水管 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包括设置于所述蓄冷罐内部上方的高温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蓄冷罐内部下方的低温水管;所述蓄冷罐内部上方设有布水箱,与所述高温水管相连通;所述蓄冷罐内部下方设有 布水箱,与所述高温水管相连通。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温水管包括互相连通的水平管 和竖直管,竖直管上端封闭,在竖直管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布水箱连通 的小孔;所述低温水管包括互相连通的水平管和竖直管,竖直管下端 封闭,在竖直管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布水箱连通的小孔。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布水箱包括中央水筒以及设置在 中央水筒上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数个呈放射状分布 的隔板,将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空间分隔成数个小室;各小室的顶板上 设有数个水孔,各间隔小室的底板上设有数个水孔;中央水筒上设有 与底板上未设置水孔的小室相通的小孔。在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上的小孔 与所述中央水筒上的小孔相错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蓄冷罐内水按照温度的差异均匀分层、 均匀流动;斜温层厚度小,设备运行稳定;蓄冷效果好。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水蓄冷装置的充冷过程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水蓄冷装置的放冷过程示意图。图3为A-A剖面图。 图4为B-B剖面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水蓄冷装置的布水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5, 一种空调用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10、两个 布水箱20、高温水管30、低温水管40、支撑块50、支撑杆60及支撑 杆70。高温水管30包括竖直管31及水平管32。竖直管31竖直地设 置于蓄冷罐10上部中央,其一端与水平管32相连通,另一端封闭。 水平管32水平地设置于蓄冷罐10中部,其一端与竖直管31相连通, 另一端伸出蓄冷罐10与空调管路相连接。低温水管40包括竖直管41 及水平管42。竖直管41竖直地设置于蓄冷罐10下部中央,其一端与 水平管432相连通,另一端封闭。水平管42水平地设置于蓄冷罐10 中部,其一端与竖直管41相连通,另一端伸出蓄冷罐10与空调管路 相连接。 一个布水箱20套接于竖直管31上部,在连接处的竖直管31 的管壁上间隔地设有小孔311,使竖直管31与布水箱20连通。另--布水箱套接于竖直管41下部,与上述布水箱呈对称分布,在连接处的 竖直管41的管壁上间隔地设有小孔411,使竖直管41与布水箱20连 通。布水箱20与蓄冷罐10内壁及竖直管31或41外壁紧密配合,其 下部由支撑块50支撑。支撑杆60及支撑杆70供设备检修或安装时使 用。布水箱20包括中央筒21、顶板22、底板23及多个隔板24,顶 板22及底板23平行地设置于中央筒21上,隔板24呈放射状地分布 于中央筒21外壁上并与顶板22及底板23分别连接,隔板24将顶板 22及底板23之间的区域分隔成数个小室25。各小室25的顶板22上 设有数个水孔221,每两相邻小室25中的一个小室25的底板23上设 有数个水孔231,另一小室25的底板23上不设水孔。在底板上不设 水孔的小室25的中央筒23部分上设有小孔211,将中央筒21与下底 板上不设水孔的小室25连通。竖直管31上设置的布水箱20的顶板22在上方,底板23在下方, 小孔311与小孔211相错分布。竖直管41上设置的布水箱20的顶板 22在下方,底板23在上方,小孔411与小孔211相错分布。充冷流程低温水由空调管路经水平管42输入,流经竖直管41, 由小孔411进入中央筒21,再由小孔211进入下底板上不设水孔的小 室25中并由顶板22上的水孔进入蓄冷罐20中,将蓄冷罐20中的高 温水压入下底板上设有水孔的小室25中并由底板23上的水孔进入蓄 冷罐20中,继续向蓄冷罐10上部移动,由底板23上的水孔进入小室 25中,再经顶板22上的水孔排出,然后由顶板22上的水孔进入下底 板上不设水孔的小室25中,由小孔211进入中央筒21,由小孔311 进入竖直管31,最后由水平管32排出。放冷流程高温水由水平管32输入,流经竖直管31,由小孔311 进入中央筒21,再由小孔211进入下底板上不设水孔的小室25中并由顶板22上的水孔进入蓄冷罐20中,将蓄冷罐20中的低温水压入下 底板上设有水孔的小室25中并由底板23上的水孔进入蓄冷罐20中, 继续向蓄冷罐10下部移动,由底板23上的水孔进入小室25中,再经 顶板22上的水孔排出,然后由顶板22上的水孔进入下底板上不设水 孔的小室25中,由小孔211进入中央筒21,由小孔411进入竖直管 41,最后由水平管42排出。以上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任何修改和变动均属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用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及连通于罐内外的输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包括设置于所述蓄冷罐内部上方的高温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蓄冷罐内部下方的低温水管;所述蓄冷罐内部上方设有布水箱,与所述高温水管相连通;所述蓄冷罐内部下方设有布水箱,与所述高温水管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调用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水管包括互相连通的水平管和竖直管,竖直管上端封闭,在竖直管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布水箱连通的小孔;所述低温水管包括互相连通 的水平管和竖直管,竖直管下端封闭,在竖直管上设有用于与所述 布水箱连通的小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用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布水箱包括中央水筒以及设置在中央水筒上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 底板之间设置有数个呈放射状分布的隔板,将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空 间分隔成数个小室;各小室的顶板上设有数个水孔,各间隔小室的 底板上设有数个水 L;中央水筒上设有与底板上未设置水孔的小室 相通的小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用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 水管和低温水管上的小孔与所述中央水筒上的小孔相错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制冷水蓄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空调用水蓄冷装置。这种空调用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及连通于罐内外的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包括设置于所述蓄冷罐内部上方的高温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蓄冷罐内部下方的低温水管;所述蓄冷罐内部上方设有布水箱体,与所属高温水管相连通;所述蓄冷罐内部下方设有布水箱,与所述低温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用水蓄冷装置,能在水流动的状态下,按照温度的差异均匀分层、均匀流动;斜温层厚度小、斜温层均匀,形成一道无形屏障。该布水装置运行稳定;出水温度稳定,蓄冷效果好。
文档编号F24F5/00GK201093654SQ20072012198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6日
发明者唐东风 申请人:唐东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