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107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技术,尤其涉及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太阳能集热器通过辐射吸热涂层对太阳光的光辐射能量进行吸收,并利用 温室效应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平板型太阳能集 热器,真空管式集热器与聚焦式太阳能集热器等。太阳能集热器的原理为通过 吸热涂层或吸热膜,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热能,同时利用温室效应将转化的热 能收集,并通过导热流体,通常为水或乙二醇,将热能传输到需要利用的场所。
在太阳能集热器大面积应用的场所,例如太阳能小型供热站,太阳房间供 热系统等热水需求较多的场所,太阳能光热转换系统往往由一块以上的太阳能 集热器组成。而在现有技术中,在同一太阳能集热系统采用多块太阳能集热器 的情况下,既需要对各块太阳能集热器进行安装和固定,还需要对每两块太阳 能集热器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的流动通道与外部管道的流动通道之间进行连 接和密封。通常,每块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紧固件被安装在建筑外表面或支撑架 上,而两块太阳能集热器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之间的安装和密封往 往采用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快速接头对接、或者焊接等方式。采用这些连接 方式往往需要在太阳能集热器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之间留有扳手、 焊枪等工具的作业空间,从而使得太阳能受光面积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此外,
现有的连接方式造成了大量人力和时间的消耗,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 两块太阳能集热器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之间实现简单、快速地连接的太 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用于相邻两个太阳能集热器 之间的连接,各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紧固件被固定在建筑物或固定支架上,其特点是, 在两个太阳能集热器的边缘分别凸设有一接头,在各接头的装配面上设有流道口, 其中一个流道口朝上,另一流道口朝下,各流道口连通于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流动通 道;在其中一个接头的流道口的周围设有密封圈;装配时,两个接头上下相向地相 互搭接在一起,两个流道口相互对接;设置在其中一个接头上的流道口周围的密封 圈被设置另一个接头上的压紧结构压住,压紧结构通过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力压紧密 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用于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 管道的连接,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紧固件被固定在建筑物或固定支架上,其特点是, 在太阳能集热器的边缘凸设有一接头,在太阳能集热器的接头和外部管道的装配 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流道口,其中一个流道口朝上,另一流道口朝下,太阳能集热器 的接头的流道口与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流动通道相连通;在太阳能集热器的接头或外 部管道的流道口的周围设有密封圈;装配时,接头与外部管道上下相向地相互搭 接在一起,两个流道口相互对接;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的接头上或外部管道上的流 道口的周围的密封圈被设置在外部管道上或太阳能集热器的接头上的压紧结构压 住,压紧结构通过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力压紧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用紧固件将各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固定到建筑物或固 定支架上的同时,就能够使相邻两个太阳能集热器的流动通道之间、或太阳能集热 器的流动通道与外部管道的流动通道之间实现对接和密封,从而节省了人力和工 时,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效率。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0部分的放大示意图2A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P部分的放大示意图3A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Q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A和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
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两个太阳能集热器100、 200,集热器100、 200分别通过穿 过紧固件安装孔51和61的紧固件固定在建筑物或固定支架上,紧固件可以是螺栓 等。在其中一个太阳能集热器100的边缘凸设有接头l,在另一个太阳能集热器的 边缘凸设有接头2,在接头1的装配面上设有与太阳能集热器100内的流动通道11 相连通的流道口 12,在接头2的装配面上设有与太阳能集热器200内的流动通道 21相连通的流道口22。其中,流道口12的方向朝下,流道口22方向朝上,在流 道口22的周围设有一圈凹槽23,在凹槽23内设有密封圈24。在接头1的装配面 上与凹槽23相适配的凸起13。装配时,接头1与接头2上下相向地相互搭接在一 起,接头1的流道口 12与接头2的流道口 22相互对接。接头1上的凸起13嵌在 接头2上的凹槽23内并压在密封圈24上,通过紧固件与建筑物或固定支架之间的 紧固力压紧密封圈24。较佳的是,在接头2的流道口22的周围还设有一用于容放 垫片的垫片凹槽25,在垫片凹槽25内设有垫片26。并且,紧固件穿过并连接接头 l和接头2,以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也可以不在流道口22的周围设置凹槽,而采 用其它方式将密封圈定位在流道口 22的周围。
图2A和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 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似,其区别在于密封圈24的压 紧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24高于接头2的凹槽23的口部,在第一接头的 装配面上设有与密封圈24相匹配的上凹槽17;装配时,上凹槽17压在密封圈24 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头1和接头2的装配面也可根据流道的情况设计成与太阳 能集热器的紧固件的压力方向成一定角度,只要紧固件的紧固力可以传递并形成使 两个接头的流道口压紧密封的压力即可。也可以不在流道口 22的周围设置凹槽, 而采用其它方式将密封圈定位在流道口 22的周围。
图3A和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 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外 部管道3仅仅作为太阳能集热器100A和太阳能集热器200A之间的连接管道使用,然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部管道3还可以是一个太阳能集热器与其余几个太阳 能集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起到流量分配的作用。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外部管
道3还可以是水箱的管道。如图所示,在一个太阳能集热器100A的边缘凸设有接 头1A,在另一个太阳能集热器200A的边缘凸设有接头2A,接头1A和接头2A水平 相向设置,接头1A和接头1B的装配面上分别设有与各自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流动通 道相连通的流道口 12A、 22A。其中,流道口 12A、 22A均朝上设置,在流道口 12A、 22A的周围分别设有一圈凹槽13A、 23A,在凹槽13A内设有密封圈14A,在凹槽23A 内设有密封圈24A。密封圈14A高于凹槽13A的口部,密封圈24A高于凹槽23A的 口部。外部管道3压设在接头1A、 2A上,与接头1A、 2A上下相向地相互搭接在一 起。在外部管道3的装配面(本实施方式中为下表面)上设有两个流道口 35A、 36A, 流道口 35A、 36A通过U形通道31相互连通。在外部管道3的装配面上还设有上凹 槽32、 33,上凹槽32与接头1A的密封圈14A相适配,上凹槽33与接头2A的密 封圈24A相适配。在本实施方式中,太阳能集热器100A的流道口 12A与外部管道 3的流道口 35A之间、以及太阳能集热器200A的流道口 22A与外部管道3的流道 口 36A之间的密封和连接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相似。装配时,外部管道3的流道口 35A与接头1A的流道口 12A相互对接,外部管道3的流道口 36A与接头2A的流道 口 22A相互对接。上凹槽32压在接头1A的密封圈14A上,上凹槽33压在接头2A 的密封圈24上,并通过紧固件的紧固力压紧密封圈。本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与实 施方式l相类似的密封圈压紧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好是,穿过紧固件安装孔 51A的紧固件穿过并连接外部管道3和接头1A,穿过紧固件安装孔61A的紧固件穿 过并连接外部管道3和接头2A。实施方式3仅仅是一种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 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也可以将接头1A和2A设置在外部管道3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在用紧固件将各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固定到建筑物或固定支架上的 同时,就能够使相邻两个太阳能集热器的流动通道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的流动通道 与外部管道的流动通道之间实现对接和密封,节省了安装中相邻太阳能集热器管道 连接或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连接的工序,而且为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的结合和 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结合了特定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 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并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用于相邻两个太阳能集热器之间的连接,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紧固件被固定在建筑物或固定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太阳能集热器的边缘分别凸设有一接头,在各所述接头的装配面上设有流道口,其中一个流道口朝上,另一流道口朝下,各所述流道口连通于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流动通道;在其中一个接头的流道口的周围设有密封圈;装配时,所述两个接头上下相向地相互搭接在一起,两个流道口相互对接;设置在其中一个接头上的流道口周围的密封圈被设置另一个接头上的压紧结构压住,所述压紧结构通过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力压紧密封圈。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朝上的流道口的周围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压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口朝下的接头的装配面上并与所述凹槽相 适配的凸起;装配时,所述凸起嵌在所述凹槽内并压在所述密封圈上。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朝上的流道口的周围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高于所述凹槽的口部;所述压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口朝下的接头的装配面上并与所述密封圈 相匹配的上凹槽;装配时,所述上凹槽压在所述密封圈上。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朝 上的流道口的周围还设有一用于容放垫片的垫片凹槽,在所述垫片凹槽内设有垫 片。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穿 过并连接两个所述接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 螺栓。
7. —种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用于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的连接,所述 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紧固件被固定在建筑物或固定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边缘凸设有一接头,在太阳能集热器的接头和所述外部管道的装配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流道口,其中一个流道口朝上,另一流道口朝下,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接头的流道口与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流动通道相连通;在太阳能 集热器的接头或外部管道的流道口的周围设有密封圈;装配时,所述接头与所述外部管道上下相向地相互搭接在一起,两个流道口 相互对接;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的接头上或外部管道上的流道口的周围的密封圈被 设置在外部管道上或太阳能集热器的接头上的压紧结构压住,所述压紧结构通过所 述紧固件的紧固力压紧密封圈。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朝上的流道口的周围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压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口朝下的接头或外部管道的装配面上并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装配时,所述凸起嵌在所述凹槽内并压在所述密封圈上。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朝上的流道口的周围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高于所述凹槽的口部;所述压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口朝下的接头或外部管道的装配面上并与 所述密封圈相匹配的上凹槽;装配时,所述上凹槽压在所述密封圈上。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 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过并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接头和所述外部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用于相邻两个太阳能集热器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的连接,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紧固件被固定在建筑物或固定支架上,其特点是,两个太阳能集热器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的流道口上下相互对接,在其中一个流道口的周围设有密封圈,装配时,该密封圈被一压紧结构压住,压紧结构通过太阳能集热器的紧固件的紧固力压紧密封圈。采用本实用新型,在用紧固件将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固定到建筑物上的同时,就能够使相邻两个太阳能集热器的流动通道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的流动通道与外部管道的流动通道之间实现对接和密封,从而使两块太阳能集热器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之间实现了快速连接。
文档编号F24J2/46GK201138097SQ20072019858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
发明者阳 徐 申请人:阳 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