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125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200720302868.2说明书第l/6页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二) 技术背景排油烟机的效果与吸气口到油烟发生源的距离有关, 一般的油烟 机都是上排式,排油烟机安装在灶具上方,吸气口到油烟发生源的距离通常有50-100CM,容易造成油烟散出,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卫生。 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是排油烟机与灶具的结合体,特点是吸气口设 置在灶具的油烟发生源附近,其优点是减少了油烟自由扩散的距离,提高了油烟的吸净率。但此种油烟机目前尚处于原理研究阶段,在具 体实现的结构上尚不完善,特别是油烟机与灶具、橱柜的具体结合结构一直没有一种简单、实用、可靠的解决方案,风道布置复杂,占用 体积大,容易泄露,可靠性、可维修性差。中国专利ZL02234971.5公开了一种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但 是该文献没有解决多个灶口的集气腔的连通问题。在设置多个灶孔的 情况下,需要布置连通管使多个集气箱与风机连通,使风道布置复杂 化,不光增加了泄漏油烟的可能性,还造成容易被油污堵塞,降低了 整体的可靠性。此外,风机离开吸气口距离远,而且转弯多,使风压 损失过大,影响排烟效果。最后,风道的复杂还造成清洗困难、除油 烟积垢难度增大。(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多孔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风道布置复 杂、可靠性差、清洗难、吸排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易 于制造和维护、吸排效果好的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包括柜式机身,机身 的面板上设有多个下凹的筒形的灶孔,灶孔的底板上设置有灶具,灶 孔壁面的上部设置有优弧状的吸气口,所述的灶孔朝向人的一侧开有 把手孔,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总体上与所述的面板平行的底板,所述 的底板延伸到柜式机身的四个侧壁;面板架设在所述的侧壁顶部上; 灶孔嵌入所述的面板和底板组成的双层结构中,灶孔的壁面与面板和 底板均密封连接,所述的面板、底板、灶孔的壁面与柜式机身的四个 侧壁围合成一连通的密闭集气腔;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底板的开孔 上,风机还连接排气管。进一步,所述的面板的反面附着有遮住面板与柜式机身的侧壁顶 部的结合部的挡条。进一步,所述的灶孔的筒形壁面与底板上的环状凸边扣合,所述 的筒形壁面包在所述凸边外。进一步,所述的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两个灶孔的中间。更进一步,灶孔的上部设置有正压吹风口,所述的吹风口与吸气 口相对,所述的吹风口斜向下,吹风口通过输气管连接正压风源,使用时,面板和底板之间构成巨大的负压集气腔,各个灶孔的吸 气口都被包含在该集气腔内,无需专门的集气腔和连接风管,风道结 构得到简化,多个灶口的吸气口的连通问题也得到解决,无需另设连接管道。风机的进风口直接开在底板上,距离吸气口很近,有利于增 强吸气口的吸力。集气箱和风道结构规整简明,不容易被油污堵塞, 可靠性高并且容易制造,去除油烟结垢方便,容易维护。炙热的油烟进入集气腔后被迅速冷却,大量的油滴冷凝在集气腔 的壁面上,在侧壁顶部面板与底板的结合部容易被集气箱内的冷凝油 所渗透,造成漏油。油滴冷凝在面板的反面后,会流向四周,再沿侧 壁流下,现有的集气箱的对策主要是提高焊接精度,尽管成本提高许 多,却没有明显效果,实践证明焊接缺陷是难以避免的。本实用新型 在面板的反面附加遮蔽面板与底板的结合部的挡条,油滴在流到结合 部前就被挡条引导向下,落入集气箱底板,可以有效地防止油从面板 与底板的结合部渗出,低成本地解决了集气箱漏油的难题。双层板的结构还构成灶孔的有效支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 构非常适合于灶具、油烟机、橱柜一体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集气箱和风道结构规整简明、排油烟性好、不易被油污堵塞、可靠性高、拆洗方便、易于制造和维护、不漏油, 整体结构紧凑、实用性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底板、侧板的结合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掉面板后的立体图图5面板的底面的示意图图6是所述的灶孔的筒形壁面与底板上的环状凸边的连接结构 示意图图7是图6的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附图附图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包括柜式机身,机身 的面板1上设有2个下凹的筒形的灶孔2,灶孔2的底板上设置有灶 具4,灶孔2壁面的上部设置有优弧状的吸气口 8,所述的灶孔2朝 向人的一侧开有把手孔3。设有一总体上与所述的面板1平行的底板9,所述的底板9延伸 到柜式机身10的四个侧壁11;面板1架设在所述的侧壁11顶部上。灶孔2嵌入所述的面板1和底板9组成的双层结构中,灶孔2的 壁面与面板1和底板9均密封连接,所述的面板1、底板9、灶孔2 的壁面围合成一连通的密闭集气腔5;风机6的进风口设置在底板9 的开孔上,风机6还连接排气管7。所述的风机6的进风口设置在两个灶孔的中间。使用时,面板和底板之间构成巨大的负压集气腔,各个灶孔的吸 气口都被包含在该集气腔内,无需专门的集气腔和连接风管,风道结 构得到简化,多个灶口的吸气口的连通问题也得到解决,无需另设连 接管道。风机的进风口直接开在底板上,距离吸气口很近,有利于增 强吸气口的吸力。集气箱和风道结构规整简明,不容易被油污堵塞,可靠性高并且容易制造,去除油烟结垢方便,容易维护。炙热的油烟进入集气腔后被迅速冷却,大量的油滴冷凝在集气腔 的壁面上。已有的集气腔采用不锈钢平板焊接构成,实践证明,油的 渗透性极强,能够从焊缝中的微小缝隙中渗透出来,造成漏油。本实 用新型的底板采用锅底状结构,可以采用单板拉伸制造,避免了焊缝, 防漏油性得到提高。双层板的结构还构成灶孔的有效支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 构非常适合于灶具、油烟机、'橱柜一体机。实施例二参照附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面板1的反面附着有遮 住面板1与所述的侧壁11的结合部的挡条12。在侧壁顶部面板与底板的结合部也容易被集气箱内的冷凝油所 渗透,油滴冷凝在面板的反面后,会流向四周,再沿侧壁流下,现有 的集气箱的对策主要是提高焊接精度,尽管成本提高许多,却没有明 显效果,实践证明焊接缺陷是难以避免的。本实用新型在面板的反面 附加遮蔽面板与底板的结合部的挡条,油滴在流到结合部前就被挡条 引导向下,落入集气箱底板,可以有效地防止油从面板与底板的结合 部渗出,低成本地解决了集气箱漏油的难题。实施例三参照附图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增加了如下结构所述的灶孔2的筒形壁面13与底板9上的环状凸边14扣合,所述的筒形壁面13 包在所述凸边14外。灶孔2的筒形壁面13上也会凝结油滴,如果灶孔2的筒形壁面 13与底板的接缝暴露在外,也容易被油所渗透。采用本实施例的结 构可以避免接缝接触油滴,防止渗漏。实施例四参照附图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增加了灶孔上的吹风口灶孔2壁面的上部设置有正压吹风口,所述的吹风口与吸气口相对,所述的 吹风口斜向下,吹风口通过输气管连接正压风源。吹风口与吸气口配合使用,有利于在油烟产生源上方形成流体包 络面,提高油烟吸净率。
权利要求1.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包括柜式机身,机身的面板上设有多个下凹的筒形的灶孔,灶孔的底板上设置有灶具,灶孔的壁面上部设置有优弧状的吸气口,所述的灶孔朝向人的一侧开有把手孔,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总体上与所述的面板平行的底板,所述的底板延伸到柜式机身的四个侧壁;面板架设在所述的侧壁顶部上;灶孔嵌入所述的面板和底板组成的双层结构中,灶孔的壁面与面板和底板均密封连接,所述的面板、底板、灶孔的壁面与柜式机身的四个侧壁围合成一连通的密闭集气腔;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底板的开孔上,风机还连接排气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面板的反面附着有遮住面板与所述的侧壁的结合部的挡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灶孔的筒形壁面与底板上的环状凸边扣合,所述的筒形壁面包在 所述凸边外。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灶孔的筒形壁面与底板上的环状凸边扣合,所述的筒形壁面包在 所述凸边外。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两个灶孔的中间。
6. 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其特征在于:灶孔的壁面上部设置有正压吹风口,所述的吹风口与吸气口相对,所述的吹风口斜向下,吹风口通过输气管连接正压风源。
专利摘要下排油烟式灶具一体机,包括柜式机身,机身的面板上设有多个下凹的筒形的灶孔,灶孔的底板上设置有灶具,灶孔的壁面上部设置有优弧状的吸气口,所述的灶孔朝向人的一侧开有把手孔,设有一总体上与所述的面板平行的底板,所述的底板延伸到柜式机身的四个侧壁;面板架设在所述的侧壁顶部上;灶孔嵌入所述的面板和底板组成的双层结构中,灶孔的壁面与面板和底板均密封连接,所述的面板、底板、灶孔的壁面与柜式机身的四个侧壁围合成一连通的密闭集气腔;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底板的开孔上,风机还连接排气管。
文档编号F24C15/20GK201149309SQ200720302868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7日
发明者夏志生 申请人:夏志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