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327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具有例如由压缩装置、放热 装置、减压机构和吸热装置等构成的热泵、和使用吸附剂或吸收剂进行 吸放湿作用的除湿转轮等吸放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具有热泵和吸放湿装置的除湿装置,例如日本特开
2006-130466号公报中公开了没有循环路径的简单结构的装置。
下面,参照图23 图25对日本特开2006-130466号公报中公开的除 湿装置进行说明。
图23所示的现有的除湿装置是在除湿装置的主体101内设置通过配 管将压縮装置102、放热装置103、膨胀机构104和吸热装置105连接起 来的制冷剂回路106,在制冷剂回路106内填充制冷剂110。并且,在主 体101内设置除湿转轮109,该除湿转轮109具有从供给空气吸湿的吸湿 区域107和向供给空气放湿的放湿区域108,从而进行吸放湿作用。另外, 在主体101上开设有吸入口 111和排气口 112,通过主送风机113和副送 风机114的运转,从吸入口 111向主体101内供给除湿对象空气115和加 热对象空气116。
从吸入口 111供给到主体101内的除湿对象空气115通过主送风机 113依次供给放热装置103、放湿区域108、吸热装置105和吸湿区域107 后成为低温低湿空气,并从排气口 112排出到主体101外部。另外,供 给到主体101内的加热对象空气116通过副送风机114从与除湿对象空 气115相同的方向供给放热装置103而成为高温空气,并从排气口 112 排出到主体101外部。放热装置103和吸热装置105相对于除湿转轮109 的通风面在同一侧,例如将吸热装置105设置在放热装置103的下方,以便从水平方向观察时放热装置103和吸热装置105不重叠。
这种结构的除湿装置利用压縮装置102压縮制冷剂110,从而使制冷 剂110按放热装置103、膨胀机构104、吸热装置105的顺序在制冷剂回 路106内进行循环。放热装置103对从外部供给来的除湿对象空气115 和加热对象空气116进行加热,并且吸热装置105从供给来的除湿对象 空气115吸热,从而使热泵117工作。并且,在放湿区域108被放湿的 除湿对象空气115成为高湿空气后被到供给吸热装置105。供给到吸热装 置105的高湿的除湿对象空气115由于制冷剂110的吸热被冷却到露点 温度以下,从而使空气中的水分饱和。该饱和了的水分凝缩并向下滴入 到排水箱118中,储存在该排水箱118中的凝缩水的量成为除湿装置的 除湿量。
图24是表示主送风机113和副送风机114的结构的图。如图24所 示,主送风机113和副送风机114分别具有电动机113a、114a和叶片113b、 114b。主送风机113和副送风机114并列设在由容纳容器119和电动机 支撑体120构成的送风机容器内,并一体化。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由于需要使从吸入口 111经由放热装置103 后从除湿转轮109的放湿区域108流出的室内空气,再次返回到放热装 置103的吸入口 111侧并供给吸热装置105,所以具有风道结构变得复杂 并且压力损失增加的课题。
在日本特开2006-130466号公报中也公幵有能够使风道结构简单并 且能够抑制压力损失增加的除湿装置。用图25说明这种除湿装置。
在图25中,对于与图23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25所示的除湿装置与图23所示的除湿装置不同,放热装置103和吸 热装置105相对于除湿转轮109的通风面分别配置于相反侧。并且,为 了使放热装置103和吸热装置105从水平方向观察不重叠,例如将放热 装置103配置于吸热装置105的下方。排气口 112形成于主送风机113 上方的主体101上,并且在副送风机114上方的主体101上也形成有吹 出口 121。
在由这种结构构成的除湿装置中,除湿对象空气115由吸入口 111供给,经由放热装置103、放湿区域108、吸热装置105和吸湿区域107 并由主送风机113升压后,从吹出口 112排出到主体101的外部。加热 对象空气116由吸入口 111供给,由放热装置103进行加热,并由副送 风机114升压后,从吹出口 121排出到主体101的外部。
由于图25所示的除湿装置以隔着除湿转轮109的方式配置放热装置 103和吸热装置105,所以风道结构简单并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另 外,由于能够分别接近地配置放热装置103和放湿区域108、吸热装置 105和吸湿区域107,所以具有能够降低热损失的优点。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由于需要配置成放热装置103和吸热装置105 从水平方向观察时不重叠,所以需要抑制高度并增加进深。然而,放热 装置103、吸热装置105和除湿转轮26的进深尺寸大。因此如图25所示 的除湿装置是将它们沿水平方向配置的结构,所以具有装置主体的厚度 增加而变得大型化的课题。
另外,需要将主送风机113和副送风机114配置于主体101的两侧,
所以具有装置主体的厚度进一步增加而变得大型化的课题。
并且,在图23 图25所示的现有结构中,无论是在哪一种除湿装 置中,都需要将按放热装置103、放湿区域108、吸热装置105和吸湿区 域107的顺序供给的低温低湿状态的空气和仅供给放热装置103而被加 热的高温空气各自分开来供给到装置外部。因此,需要具有用于仅提升 高温空气压力的排热用的副送风机114和用于仅提升低温低湿空气压力 的除湿用的主送风机113这两个送风机,因而具有装置大型化且结构也 变得复杂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除湿装置,使得风道结构不复杂,结构简单,而且装置主体的厚度不会 变大,能够使产品小型且薄型化,并进一步实现高性能。
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主体进气口和主体排气口的装置主体; 热泵,该热泵在装置主体内通过配管将压縮制冷剂的压縮装置、制冷剂向供给空气放热的放热装置、使制冷剂膨胀以减压的减压机构以及制冷 剂从供给空气吸热的吸热装置连接起来;吸放湿装置,该吸放湿装置具 有从供给空气中吸收水分的吸湿区域和向供给空气放出水分的放湿区 域;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内置有由电动机驱动的叶轮,并具有在两个 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入口的送风装置容器;排热风道,其 由送风装置使从主体进气口抽吸到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通过放热装置后 从主体排气口排出到装置主体外部;以及除湿风道,其由送风装置使抽 吸到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依次通过放热装置、放湿区域、吸热装置、吸 湿区域后从主体排气口排出到装置主体外部,在送风装置的第一吸入口 侧配置放热装置,在送风装置的第二吸入口侧配置吸放湿装置和吸热装 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在两侧面形成有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入口的两 吸入型的送风装置分开连接排气风道和除湿风道,从而能够以紧凑的风 道结构实现除湿效率高、小型且薄型的除湿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除湿转轮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分解图。 图5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6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的莫里尔图。 图8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空气状态的变化的潮湿空气线图。 图9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放湿区域出口的空气状态变化的潮湿空气 线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该除湿装置的通风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送风装置容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送风装置容器的侧面结构图。
图14是表示该除湿装置在各运转模式下的动作状况的表。
图15是表示该除湿装置在除湿干燥模式下运转时的空气状态的变
化的潮湿空气线图。
图16是表示该除湿装置在冷风除湿模式下运转时的空气状态变化
的潮湿空气线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送风装置容器的
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空气状态变化的潮湿空气线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空气状态变化的潮湿空气线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通风方向上的侧 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现有的除湿装置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该除湿装置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5是现有的另一除湿装置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1:主体进气口;
12:第一主体排气口;
13:装置主体;
14:热泵;
15:压縮装置;
16:放热装置;
17:减压机构;18:吸热装置19:叶轮;20:送风装置容器;21:送风装置;22:第一吸入口;23:第二吸入口;24:吸湿区域25:放湿区域26:除湿转轮27:排热风道28:除湿风道29:加热对象空气;30:除湿对象空气;31:分隔壁;32:第二主体排气口;33:切换装置;34:风向板;35:泄水盘(drain pan);36:排水箱;37:第一送风装置容器;38:第二送风装置容器;39:风扇电动机;40:主板;41:第一叶片;42:第二叶片;43a:基体部;43b舌状部;44:凹部;45:驱动装置;46:白色箭头; 47:第一容器; 48:第二容器; 49:加热装置; 50:迂回风道; 51:汽化器罩; 52:侧面开口部; 53:迂回空气; 54:开关面板; 55:切换位置; 56:切换位置; 57:点; 58:点; 59:点; 60:排出口; 61:驱动轴; 62:隔板; 63-第一吸热区域; 64:第二吸热区域; 65:叶片内径; 66:叶片内径; 67:叶片长度; 68:叶片长度; 69:叶片内周面积; 70:叶片内周面积; 71:涡旋; 72:涡旋; 73:排出口宽度; 74:排出口宽度;75:排出口高度;76:排出口高度;77:叶片外径;78:出口角;79:出口角;80:相对速度;81:相对速度;82:绝对速度周向分83:绝对速度周向分84:除湿干燥模式;85:冷风除湿模式;86:迂回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开设有主体进气口 11和第一主体排气口 12的装置主体13内,设有蒸汽压縮式热泵14。热泵14构成为 通过配管将压縮制冷剂的压縮装置15、使制冷剂对供给空气放热的放热 装置16、使制冷剂膨胀以减压的减压机构17、和使制冷剂从供给空气中 吸热的吸热装置18连接起来。并且,在装置主体13内设有构成为将叶轮19容纳于送风装置容器 20内部的送风装置21。送风装置21是两吸入型的,在送风装置容器20 的两个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吸入口 22和第二吸入口 23。另外,在装置主体13内设有作为吸放湿装置的除湿转轮26,该除 湿转轮26具有从供给到装置主体13内的供给空气吸湿的吸湿区域24和 向供给空气放湿水分的放湿区域25。在主体进气口 11与送风装置21的第一吸入口 22之间配置有放热装 置16,在吸热装置18与送风装置21的第二吸入口 23之间配置有除湿转 轮26。艮P,除湿转轮26的通风面、吸热装置18的通风面、放热装置16的 通风面,与送风装置21的第一吸入口 22和第二吸入口 23的面配置成大 致平行。另外,从装置主体13的上方观察,送风装置21配置成在左右 方向(在图中为近前与内部的方向)的大致中心上。另外,在装置主体13内分开形成有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排 热风道27是将室内空气从主体进气口 11供给到放热装置16,此后,使 从第一吸入口 22吸入送风装置21后的加热对象空气29通过的通风道。 除湿风道28是将室内空气供给到放热装置16、放湿区域25、吸热装置 18、吸湿装置24,此后使从第二吸入口 23吸入送风装置21后的除湿对 象空气30通过的通风道。在送风装置21的内部,在与叶轮19之间沿着 涡旋曲面立设有带状的分隔壁31,分隔壁31具有划分排热风道27和除 湿风道28的作用。在装置主体13上,在不同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的位置上开设第二 主体排气口 32,在送风装置21的排出侧设置有能够使排热风道27与除 湿风道28连接的切换装置33。该切换装置33设置成可对使排热风道27 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连通的情况和使排气风道27与除湿风道28合流的 情况进行切换。另外,在第一主体排气口 12的上方设有能够改变风向的风向板34, 在装置主体13的内部,在吸热装置18的下部设有接受凝縮水的泄水盘 35和可相对于装置主体13进行装卸的排水箱36。接近吸热装置18配设 有汽化器罩(evaporator cover) 51。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21的结构的分解图。在图2中, 送风装置21的送风装置容器20 (未图示)是由开设有第一吸入口 22的 第一送风装置容器37和开设有第二吸入口 23的第二送风装置容器38构 成。叶轮19由与风扇电动机39的驱动轴连接的圆盘状的主板40以及分 别等间隔地配设在该主板40的两个面上的多个第一叶片41和多个第二叶片42构成。第一叶片41的倾斜角度和安装间距与第二叶片42的倾斜 角度和安装间距设定得不同。送风装置容器20的第一吸入口 22和第二 吸入口 23分别相对于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开口。另外,送风装置21的送风装置容器20呈由基体部43a和从基体部 43a伸出的舌状部43b构成的涡旋形状,在该舌状部43b的里侧具有由基 体部43a和舌状部43b形成的凹部44。由凹部44和图1所示的装置主体 13的侧壁所形成的空间成为除湿风道28的一部分,从而能够使除湿风道 28中的通过放热装置16后的空气通过。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转轮26的结构的分解图。在图3中, 由电动机45沿白色箭头46的方向旋转驱动的除湿转轮26,被容纳在由 第一容器47和第二容器48构成的容器中。第一容器47配置于送风装置 21侧并具有加热装置49,该加热装置49对除湿转轮26的再生区域即放 湿区域25 (未图示)进行加热。通过将加热装置49容纳在送风装置容器20的凹部44中,从而能够 使除湿转轮26与送风装置21接近,以使加热装置49和送风装置21不 在厚度方向(装置主体13的前后方向)上重叠。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分解图。加图 4所示,将图2和图3那样的结构一体化而成的送风装置21和除湿转轮 26配置在放热装置16与吸热装置18之间,并且配置于排水箱36的上方。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在图 1和图5中,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中,白色箭头所示的迂回风道50 与排气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分开设置。即,迂回风道50是这样的通风 道从主体进气口 11导入的室内空气不通过放热装置16,而在送风装置 21的送风装置容器20与装置主体13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并从汽化器罩 51的侧面开口部52到达吸热装置18。通过吸热装置18后的空气通过吸 湿区域24,并从第二吸入口 23被吸入到送风装置21中。另外,将此时 在迂回风道50中流动的空气称为迂回空气53。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除湿装置成薄型 长方体的形状,暴露在外部的有装置主体13、主体进气口 11 (未图示)、第二主体排气口32、风向板34、排水箱36和开关面板54。排水箱36设 置成可以从装置主体13的侧面自由地拆卸。第二主体排气口 32、风向板 34在图中处于被关闭的状态。接着,对由以上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的莫里尔图 (压-焓线图),使用图1 图7进行说明。用箭头连接点A、点B、点C 和点D的循环,表示在制冷剂回路内循环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制冷剂 在压縮装置15中被压縮,从而压力和焓上升,进行从点A到点B的状 态变化。接着,通过在加热装置16中对供给到装置主体13的除湿对象 空气30和加热对象空气29进行加热,从而使烚减少并成为从点B变成 点C的状态。接下来,在减压机构17中膨胀而减压,从而使压力下降并 进行从点C到点D的状态变化。接下来,在吸热装置18中从供给来的 除湿对象空气30中吸热,从而使焓增加并成为从点D返回到点A的状 态。通过这种制冷剂的状态变化,使在吸热装置18中吸热并在放热装置 16中放热的热泵14工作。此时,点B和点C的焓差乘以制冷剂的循环 量所得的值,成为放热装置16中的放热量。并且,点A和点D(点C) 的焓差乘以制冷剂的循环量的所得值,成为吸热装置18中的吸热量。另 外,放热量和吸热量的差即点B和点A的焓差乘以制冷剂的循环量所得 的值,成为压縮装置15的压縮做功量。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除湿对象空气30和加热对象空 气29的状态变化的潮湿空气线图(Psychometric Chart)。使用图8对各 空气状态的变化进行说明。首先,点a状态的除湿对象空气30和加热对象空气29供给到放热 装置16,并由制冷剂的放热而被加热,从而变成点b的状态。此处,加 热对象空气29成为点b的状态后被排出到装置外部,除湿对象空气30 供给到除湿转轮26的放湿区域25。将载置在除湿转轮26上的吸附剂所 含有的水分脱去,从而将供给到放湿区域25的除湿对象空气30加湿, 使湿度上升并且温度下降,从而成为点c的状态。成为点c的状态的除湿对象空气30接下来被供给到吸热装置18,并由制冷剂的吸热而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从而成为点d的饱和状态。此时,饱和了的水分作为凝縮水被回收到排水箱36中。最后,除湿对象空气30被供给到吸湿区 域24,水分被吸附剂吸附从而被除湿,使湿度下降并且温度上升,成为 点e状态的干燥空气并排出到装置外部。另一方面,点a的状态的迂回空气53也被供给到吸热装置18,由制 冷剂的吸热而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从而成为点d的饱和状态。此时, 饱和了的水分作为凝縮水而被回收到排水箱36中。最后,迂回空气53 被供给到吸湿区域24,水分被吸附剂吸附从而被除湿,使湿度下降并且 温度上升,从而成为点e状态的干燥空气并被排出到装置外部。在以上的除湿对象空气30和迂回空气53的状态变化中,在吸热装 置18中被回收的凝縮水的量成为这样两个值的相加值点c和点d的绝 对湿度差乘以除湿对象空气30的重量换算风量所得的值,以及点a和点 d的绝对湿度差乘以迂回空气53的重量换算风量所得的值。放湿区域25 中的放湿量成为,点b和点c的绝对湿度差乘以除湿对象空气30的重量 换算风量所得的值。另外,吸湿区域24中的吸湿量成为,点d和点e的 绝对湿度差分别乘以除湿对象空气30和迂回空气53的重量换算风量所 得的值。在以上的动作中,在理想状态下,表示放湿区域25的出口空气状态 的点c接近点c',该点c'是相对湿度与表示吸湿区域24的入口空气状 态的点d的相对湿度相同的点;表示吸湿区域24的出口空气状态的点e 接近点e',该点e'是相对湿度与表示放湿区域25的入口空气状态的点 b的相对湿度相同的点。因此,使点d的相对湿度上升并使点b的相对湿 度下降,这可提高吸放湿量。即,增大点d所示的向吸湿区域24供给的 空气与点b所示的向放湿区域25供给的空气之间的相对湿度差,这样会 提高吸放湿量,结果提高了除湿效率。另外,除湿对象空气30的重量换算风量和加热对象空气29的重量 换算风量的相加后乘以点a和点b的焓差所得的值,成为放热装置16中 的放热量。点c和点d的焓差乘以除湿对象空气30的重量换算风量所得的值、与点a和点d的焓差乘以迂回空气53的重量换算风量所得的值, 这两个值的相加值成为吸热装置18中的吸热量。该放热装置16中的放热量和吸热装置18中的吸热量,等于从图7 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得到的放热量和吸热量。因此,在放热装置16中仅 利用除湿对象空气30不足以充分消耗的制冷剂的放热部分靠加热对象空 气29消耗掉,从而能够将除湿对象空气30的风量设定为放湿区域25中 的放湿、吸热装置18中的冷却、吸湿区域24中的吸湿过程中的最佳值。 另外,a、 b、 c、 d、 e各点在风道上来讲与相邻的风道之间相互泄漏当 然会使除湿效率降低。在上述结构中,在进行冷风运转的情况下,如图l所示,将切换除 湿风道28的切换装置33切换到实线的切换位置55上,以便使在除湿风 道28中流动的空气从第二主体排出口 32排出。由此,从主体进气口 11 吸入室内空气并分别通过放热装置16、除湿转轮26、吸热装置18后的 风从上方的第一主体排气口 12作为暖风吹出。另外,与此同时,冷风从 位于前方(图中为左侧)的第二主体排气口 32吹出。因此,使用者位于 第二主体排气口 32的前方就能够感受到除湿后的冷风。另一方面,在进行除湿运转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通过将切换除 湿风道28的切换装置33切换到虚线的切换位置56上,从而能够将暖风 和冷风混合后的干燥风从位于上方的第一主体排气口 12吹出。另外,借 助能够改变风向的风向板34的动作,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干燥风吹向对象 物。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放热装置16中利用热泵14的放热对 除湿对象空气30进行加热,接下来在除湿转轮26的放湿区域25中进行 加湿。接下来,在吸热装置18中通过热泵14的吸热进行冷却,接下来 在除湿转轮26的吸湿区域24中通过吸湿进行除湿。由此,能够增大供 给到吸湿装置24的除湿对象空气30和供给到放湿区域25的除湿对象空 气30之间的相对湿度差,从而能够以不设置循环路径的简单结构来增加 除湿转轮26的吸放湿量。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加热对象空气29供给放热装置16,从而能够消除适于热泵14放热的风量与适于除湿转轮26吸放湿和热泵14 吸热的风量之间的不平衡,从而进行高效的除湿。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的风量不平衡的消除方法,例如列举以 下等方法。使送风装置21的叶轮19的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叶 片长度比为例如2: 1,从而达到基本的风量平衡。利用第一叶片41和第 二叶片42的叶片倾斜角度相差的角度,来对第一吸入口 22侧和第二吸 入口 23侧各自的压力损失进行微调。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叶片的倾 斜角度是相同的。另外,调节迂回风道50的汽化器罩51的侧面开口部52的开口面积, 由此能够调节整体的风量平衡。另外,使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之间的间距,成为错开半个间 距的形式,能够减少叶片产生的特有噪音。另外,从装置主体13的上方观察,送风装置21相对于左右方向(图 1中的近前和内部的方向)配置于大致中心,所以能够在装置主体13的 中央部分上设置第一主体排气口 12。因此,在进行干燥衣物的运转时, 干燥风合为一股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吹出,使用方便,能够毫无浪费地 利用干燥风。迸而,能够借助风向板34使干燥风均匀地接触作为对象物 的洗涤衣物,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衣物干燥。像这样,通过改变风道,具体而言,干燥风的风量本身也能够增加 约20%,能够得到在2(TC、 70%的JIS基准条件下衣物干燥所需的时间 能够从60分钟大幅縮短到50分钟的效果。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放湿部出口空气状态和混合空 气状态的潮湿空气线图。如图9所示,在室内空气为干球温度10°C、绝 对湿度60%的低温条件时(点57)供给吸热装置18的放湿区域25的出 口空气状态,在使用500w的加热器作为加热装置49的情况下是,干球 温度约45'C、绝对湿度约55% (点5S)。另外,迂回空气53和放湿区域 25的出口空气混合后的空气状态处于干球温度约22°C、绝对湿度约90% (点59)。因此,如果用是否存在迂回空气53做比较,当对比点58和点 59的空气状态时,点59的空气状态下的吸热装置18中的吸热量作为显热变化的使用较少。即,点59的空气状态总计上更多地用于潜热变化, 因此能够进行高效的除湿运转,借助于迂回空气53能够得到大幅提高低 温时的除湿能力的效果。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效果。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3,其具有主体进气口 11 和第一主体排气口 12;热泵14,其在装置主体13内通过配管将压縮制 冷剂的压縮装置15、使制冷剂向供给空气放热的放热装置16、使制冷剂 膨胀并减压的减压机构17、使制冷剂从供给空气吸热的吸热装置18连接 起来;除湿转轮26,其具有从供给空气吸收水分的吸湿区域24和向供给 空气放出水分的放湿区域25;送风装置21,其内置有由风扇电动机39 驱动的叶轮19,并具有在两个侧面上形成第一吸入口 22和第二吸入口 23的送风装置容器20;排热风道27,其由送风装置21使从主体吸气口 11抽吸到装置主体13内部的空气通过放热装置16后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排出到装置主体13的外部;以及除湿风道28,其由送风装置21使抽 吸到装置主体13内部的空气依次通过放热装置16、放湿区域25、吸热 装置18、吸湿区域24后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排出到装置主体13外部, 在送风装置21的第一吸入口 22侧配置放热装置16,在送风装置21的第 二吸入口 23侧配置除湿转轮26和吸热装置18。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在两个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吸入口 22和第二吸入 口 23的两吸入型的送风装置21分开连接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从 而形成了毫无浪费的紧凑的风道结构,且能够提高除湿效率。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还具有迂回风道50,该迂回风道50 从主体进气口 11不通过放热装置16而通过吸热装置18和除湿转轮26 的除湿区域24到达第二吸入口 23,迂回风道50的一部分由送风装置容 器20、除湿转轮26、吸热装置18各自与装置主体13的侧壁之间的空隙 形成。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装置主体13内多余空间,从而节省空 间地设置迂回风道50,并且在室内温度低的情况下能够借助于从迂回风 道50供给来的空气大幅提高除湿能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中,叶轮19由与风扇电动机39的 驱动轴连接的主板40、以及配设于主板40的两个面上的多个第一叶片 41和多个第二叶片42构成,使第一叶片41与送风装置容器20的第一吸 入口 22对应,使第二叶片42与送风装置容器20的第二吸入口 23对应, 并且送风装置容器20在内部具有划分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的分隔 壁31。根据该结构,送风装置21能够由一个风扇电动机39和一个叶轮19 构成,由于部件数目少且部件结构也能够简化,所以能够得到轻型小型 且细长的风道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中,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 倾斜角度或安装间隔各不相同。根据该结构,送风装置21能够由一个风扇电动机39和一个叶轮19 构成,并且能够对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的各风量平衡进行微调, 能够避免送风装置21的共振,因此能够构成低振动且高效的风道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中,送风装置容器20具有基体部 43a和从基体部43a伸出的舌状部43b,利用由基体部43a和舌状部43b 形成的凹部44与装置主体13的侧壁之间的空隙来形成除湿风道28的一 部分,除湿风道28的一部分供通过放热装置16后的室内空气通过。根据该结构,縮短了风道并优化了放热装置的风速分布,能够构成 除湿效率高的风道结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还具有对除湿转轮26的吸湿区域24 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49,送风装置容器20具有基体部43a和从基体部 43a伸出的舌状部43b,并且加热装置49容纳于由基体部43a和舌状部 43b形成的凹部44中。根据该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多余的空隙来容纳加热装置49, 还能够将送风装置21和除湿转轮26接近主体的深度方向进行配置,从 而能够将主体形状细长化。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中,除湿转轮26的通风面、吸热装置 18的通风面、放热装置16的通风面、送风装置21的第一吸入口 22及第二吸入口 23的开口面平行地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成为风的流动顺畅的风道结构,能够降低送风损失。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吸热装置18和送风装置21之间配 置除湿转轮26。根据该结构,不需要连接在吸热装置18和除湿转轮26之间、以及 送风装置21和除湿转轮26之间的多余的管道,从而能够构成低廉且小 型的风道结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中,从装置主体13上方观察,送风装 置21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中心。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装置主体13的中央部分上设置第一排气口 12, 特别是在干燥衣物时使用方便,能够高效地干燥衣物。 (第二实施方式)图IO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混合(hybrid)型除湿装置 的示意结构和风的流动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 的除湿装置在形成装置外轮廓的大致长方体状的装置主体13的一侧面上 开设有主体进气口 11,在该主体进气口 11的上部开设有第一主体排气口 12。另外,在装置主体13的与开设有主体进气口 11和第一主体排气口 12的面不同的面上开设有第二主体排气口 32。在该装置主体13的内部设有通过配管将压縮装置15、放热装置16、 减压机构17和吸热装置18连接起来的封闭回路。在该封闭回路内作为 工作流体的制冷剂,例如填充有HCFC类制冷剂(在分子中含有氯、氢、 氟、碳各原子)、HFC类制冷剂(在分子中含有氢、碳、氟各原子)、碳 氢化合物、二氧化碳等天然制冷剂中的任意种类来形成蒸汽压縮式的热 泵14。放热装置16和吸热装置18由在U形管(hairpintube)中嵌入多 片散热片构成为空气可以流通的翅片管型的热交换器构成。在连接放热 装置16和吸热装置18的配管中途例如夹设有毛细管(capillary tube)或 膨胀阀等作为减压机构17。此处,放热装置16是冷冻循环中所谓的凝縮 装置,吸热装置18是所谓的蒸发装置。该放热装置16和吸热装置18各自的通风面配置成与主体进气口 11对置,并从主体进气口 11依次配设放热装置16、吸热装置18。另外,在放热装置16和吸热装置18之间可转动地夹设有能沿轴向 通风的圆盘状的除湿转轮26作为吸放湿装置。该除湿转轮26配设成其 通风面朝向与放热装置16和吸热装置18的通风面对置。并且,在除湿 装置26的外周侧配设有驱动装置45,该驱动装置45使除湿转轮26沿周 向以每小时10转到50转左右的速度进行旋转。该驱动装置45具有配设 在除湿装置26外周上的齿轮和与该齿轮啮合的驱动电动机,通过驱动电 动机的工作向齿轮施加回转力从而使除湿转轮26旋转。另外,除湿转轮 26是能够沿轴向通风的蜂窝结构或波纹结构的圆筒结构体。而且,除湿 转轮26构成为在该圆筒结构体上载置有一种或多种例如硅胶、沸石等无 机性的吸附型吸湿剂、或有机高分子电解质(离子交换树脂)等吸湿剂、 或氯化锂等吸附型吸湿剂,并具有吸湿量根据周围的环境而变化的特性。另外,在放热装置16和除湿转轮26之间配设涡旋形状的送风装置 21。该送风装置21在送风装置容器20上,在放热装置16侧和除湿转轮 26侧分别开设有喇叭口形的第一吸入口 22和第二吸入口 23,并且在上 方开设有连通第一主体排气口 12和第二主体排气口 32的排出口 60。在 该送风装置容器20的内部容纳有叶轮19,在该叶轮19的与风扇电动机 39的驱动轴61连接的圆盘状的主板40的两个面上分别呈环状地周向设 有多个第一叶片41和多个第二叶片42。该叶轮19配设在第一吸入口 22 与第一叶片41的内周侧相对、第二吸入口 23与第二叶片42的内周侧相 对的位置上。因此进行这样的送风动作当驱动风扇电动机39时,叶轮 19旋转,从第一吸入口 22将空气吸入并由第一叶片41升压后从排出口 60排出,并且也从第二吸入口 23将空气吸入,并由第二叶片42升压后 从排出口60排出。另外,在送风装置容器20的内部,相对于主板40的外周设置了分 隔内部的分隔壁31,以便从第一吸入口 22和第二吸入口 23抽吸来的空 气能够尽量不混杂地从排出口 60排出。在排出口 60的上方配设有用于 在从第一吸入口 22吸入的空气和从第二吸入口 23吸入的空气的合流或24分离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33。该切换装置33具有滑动式风门 (damper)结构。切换装置33的风门设定在排出口 60的整个开口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连通的切换位置56 (虚线)上时,由第一叶片41升压的空气和由第 二叶片42升压的空气一起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排出。另外,在切换装置33的风门设定在与分隔壁31对应的切换位置55 (实线)上时,被排出口60的分隔壁31隔开的第一叶片41侧的部分与 第一主体排气口 12连通,被排出口 60的分隔壁31隔开的第二叶片42 侧的部分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连通。因此,从第一吸入口 22抽吸来并 由第一叶片41升压的空气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排出。与此同时,从第 二吸入口 23抽吸来并由第二叶片42升压的空气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排 出。这样,切换装置33执行对从第一吸入口 22吸入的空气和从第二吸 入口 23吸入的空气的合流或分离进行切换的切换动作。进而,在除湿转轮26的通风方向的前后(图的左右)形成有隔板 62,用以将除湿转轮26的通风面分隔成两个区域。该隔板62以在通风 方向上包围吸热装置18的一部分的方式与吸热装置18抵接,并且以包 围送风装置21的第二吸入口 23的方式也与送风装置21抵接。因此,驱 动风扇电动机39时叶轮19旋转,形成箭头所示的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 道28这两个送风风道。艮P,排热风道27是这样的送风路径从主体进气口 11流入装置主 体13内,并通过放热装置16,然后被吸入到第一吸入口 22中由第一叶 片41升压后,从排出口 60排出。除湿风道28是从主体进气口 11流入 装置主体13内,并通过放热装置16,然后依次通过由隔板62划分出的 除湿转轮26—侧的区域即放湿区域25 (再生区域)、由隔板62划分出的 吸热装置18—侧的区域(以下称为第一吸热区域63)。此后,通风道反 转,进而依次通过由隔板62划分出的吸热装置18另一侧的区域(以下 称为第二吸热区域64)、由隔板62划分出的除湿转轮26另一侧的区域即 吸湿区域24,并且被吸入到第二吸入口 23中由第二叶片42升压后,从排出口60排出。像这样,除湿风道28具有在通过第一吸热区域63之后 反转并通过第二吸热区域64的反转风道。这样,在排热风道27中流动的空气仅通过放热装置16,在除湿风 道28中流动的空气依次通过放热装置16、放湿区域25、吸热装置18、 吸湿区域24,所以除湿风道28的通气阻力大于排热风道27的通气阻力。此处,当压縮装置15运转时,制冷剂按放热装置16、减压机构17、 吸热装置18的顺序在封闭回路内进行循环,被压縮装置15压縮后的高 温高压的制冷剂在放热装置16中向在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流动 的空气放热。进而,在减压机构17中膨胀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吸热装 置18的第一吸热区域63和第二吸热区域64中从在除湿风道28中流动 的空气中吸热,从而使热泵14工作。另外,当关注除湿转轮26时,向放湿区域25供给有在除湿风道28 内的放热装置16中被加热的高温低湿状态的空气。进而,向吸湿区域24 供给有在除湿风道28内的吸热装置18中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的低温 高湿状态的空气(基本接近饱和状态的空气)。载置在该除湿转轮26上 的吸湿剂具有从相对湿度高温度低的空气吸湿、向相对湿度低温度高的 空气放出水分的特性。因此执行这样的吸湿动作在放湿区域25中,与 加热后的高温低湿空气接触而放出水分进行再生,在吸湿区域24中,从 被冷却增湿后的低温高湿空气吸湿。另外,由于驱动装置45驱动除湿转 轮26旋转,所以载置在除湿转轮26上的吸湿剂在放湿区域25和吸湿区 域24上连续地移动,连续地反复进行吸湿区域24中的吸湿动作和放湿 区域25中的放湿动作。含有在放湿区域25中被放出的水分的高温高湿的空气供给到配设 于风道下游的吸热装置18的第一吸热区域63。该高温高湿空气的焓也上 升,所以与吸热装置18内的制冷剂的焓差增大并进行高效的吸热动作, 从而将供给空气冷却到其露点温度以下。在第一吸热区域63中被冷却减 湿的空气的送风方向反转,从而供给到吸热装置18的第二吸热区域64。 在第二吸热区域64中与第一吸热区域63同样,通过制冷剂的吸热使供 给空气过冷却,成为温度进一步下降的接近饱和状态的空气。由于该被过冷却的饱和空气供给到位于第二吸热区域64的风道下游的吸湿区域 24,所以其与要通过放湿区域25的已被加热的高温空气之间的相对湿度 差增大,从而高效地进行除湿转轮26的吸湿再生动作。在该第一吸热区 域63和第二吸热区域64内的冷却过程中,供给空气中饱和了的水分作 为凝縮水滴到下方,用泄水盘(未图示)接住,然后回收到配设于装置 主体13下部的排水箱36中。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通风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表示 从除湿转轮26的通风面向吸热装置18方向观察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 示,以覆盖除湿转轮26的外径的方式配设有吸热装置18,除湿转轮26 和吸热装置18以各自的通风面对置的方向在通风方向上接近地并列设 置。另外,以将除湿转轮26大致对半划分的方式形成有隔板62,该隔板 62延长为与吸热装置18抵接。进而由未图示的放热装置16加热的室内 空气,在由隔板62划分出的除湿转轮26的上侧区域中从图中的近前朝 内部的方向流入,并且就这样进入位于通风方向下游的吸热装置18上侧 的区域中。此后,通风方向朝下反转,沿图中的内部朝近前方向通过由 隔板62划分出的吸热装置18下侧的区域后,就这样通过位于通风方向 下游的除湿转轮26下侧的区域。因此,除湿转轮26的由隔板62划分出 的上侧区域成为放湿区域25,下侧区域成为吸湿区域24。并且,吸热装 置18的由隔板62划分出的上侧区域成为第一吸热区域63,下侧区域成 为第二吸热区域64。
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的莫里尔线图(压-烚线图)与图7示出的相同,进行与图7中说明的相同的状态变化。
因此,由于放热装置16中的放热量大于吸热装置18中的吸热量, 所以向放热装置16供给的空气流量必须大于向吸热装置18供给的空气 流量。即,需要设定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的风量,以便使该风量 适当地平衡。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排热风道27中以每分钟两立方米左右、 在除湿风道28中以每分钟一立方米左右的风量进行流动的条件,最适于 使热泵14在适当的动作循环下运转。
图12和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送风装置容器2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和侧面结构图。如图12所示,在涡旋状的送风装置容器20 内部经由风扇电动机39的驱动轴61容纳有叶轮19,在送风装置容器20 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喇叭口形的第一吸入口 22和第二吸入口 23。第 一吸入口 22开口于排热风道27侧,第二吸入口 23开口于除湿风道28 侧。另外,在送风装置容器20的涡旋出口部分开设有排出口60,并配设 有在送风装置容器20内部划分除湿风道28和排热风道27的分隔壁31。
另外,在叶轮19上配设有与驱动轴61连接的圆盘状的主板40、 环状地周向设在主板40的第一吸入口 22侧的多个第一叶片41、以及在 与第一叶片41的相反侧周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叶片42。将第一叶片41的 叶片内径65设为dl、第二叶片42的叶片内径66设为d2,则满足dl>d2 的关系。另外,为了降低流入阻力,将第一吸入口 22和第一叶片41的 叶片内径65的直径尺寸设定为大致相等,并且将第二吸入口 23和第二 叶片42的叶片内径66的直径尺寸设定为大致相等。因此,第一吸入口 22的开口直径大致为dl,第二吸入口 23的开口直径大致为d2,则第一 吸入口 22和第二吸入口 23也满足dlXi2的关系。
另外,设第一叶片41的叶片长度67为L1,设第二叶片42的叶片 长度68为L2,则满足L1〉L2的关系。另外,根据第一叶片41的叶片长 度67与叶片内径65的积所算出第一叶片41的叶片内周面积69,和根据 第二叶片42的叶片长度68与叶片内径66的积所算出第二叶片42的叶 片内周面积70,这两个值满足这样的关系第二叶片42的叶片内周面积 70小于第一叶片41的叶片内周面积69。
另外,如图13所示,形成为涡旋状的送风装置容器20由排热风道 27 (未图示)侧的涡旋71、和展开角小于排热风道27侧的涡旋71的展 开角的、除湿风道28 (未图示)侧的涡旋72构成。伴随于此,在送风装 置容器20上开设的排出口 60的被分隔壁31隔开的排热风道27侧的排 出口宽度73,比除湿风道28侧的排出口宽度74宽。因此,当将排热风 道27侧的涡旋71的排出口高度75设为Hl,将除湿风道28侧的涡旋72 的排出口高度76设为H2时,则满足H1〉H2的关系。另外,第一叶片 41和第二叶片42的叶片外径77都为相同值F。将第一叶片41的出口角78设为P1,将第二叶片42的出口角79设为3 2,则满足31>32的关 系。并且,将周向设在主板40上的第一叶片41的数目设为nl,将第二 叶片42的数目设为n2,则满足nl>n2的关系。
在上述结构中,从主体进气口 11流入到装置主体13内的室内空气 向排热风道27侧和除湿风道28侧分流,从而分别从第一吸入口 22和第 二吸入口23流入送风装置容器20内。但是,相对于除湿风道28,由于 排热风道27的空气通过部件少所以压力损失小。另外,由于使图7所示 的热泵14以适当的周期工作,所以需要将约两倍于除湿风道28风量的 风量分配给排热风道27侧。
此处,设由第一叶片41升压的流体即供给排热风道27的空气的相 对速度80为wl,设由第二叶片42升压的流体即供给除湿风道28的空 气的相对速度81为w2。并且设圆周速度为u。另外,如图13的速度三 角形所示,设第一叶片41侧的排出气流的绝对速度周向分量82为cul, 设第二叶片42侧的排出气流的绝对速度周向分量83为cn2,则以下情况 皆有可能。
艮卩,能够使在排热风道27中流通的风量除以第一叶片41的叶片内 周面积69近似求得的流体的相对速度wl,与在除湿风道28中流通的风 量除以第二叶片42的叶片内周面积70近似求得的流体的相对速度w2相 接近。因此,在绝对速度周向分量82、 83中,cul接近cu2,从而使利 用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 确保各风道中的所需风量。
艮卩,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叶片内径65、 66设定为第一吸入口 22和 第二吸入口 23的开口直径满足dl〉d2的关系。由此,能够使在排热风 道27中流通的风量除以第一吸入口 22的面积近似求得的流体的相对速 度wl,与在除湿风道28中流通的风量除以第二吸入口 23的面积近似求 得的流体的相对速度w2相接近。因此在绝对速度周向分量82、 83中, cul接近cu2,从而使利用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总压上升均匀化, 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确保各风道中的所需风量。
另外,以叶片长度67、 68满足L1>L2关系的方式,使提升除湿风道28的空气压力的第二叶片42的叶片长度68的尺寸,比提升排热风道 27的空气压力的第一叶片41的叶片长度67的尺寸短。由此,能够使压 力损失大的除湿风道28侧的流体的相对速度w2接近排热风道27侧的流 体的相对速度wl。因此,在绝对速度周向分量82、 83中,cul接近cu2, 从而使利用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不增大叶轮 19就能够确保各风道中的所需风量。
另外,以叶片数目满足nl〉n2关系的方式,使提升除湿风道28的空 气压力的第二叶片42的叶片数目,少于提升排热风道27的空气压力的 第一叶片41的叶片数目。由此,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除湿风道28侧的 流体的相对速度w2接近排热风道27侧的流体的相对速度wl。因此,在 绝对速度周向分量82、 83中,cul接近cu2,从而使利用第一叶片41和 第二叶片42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确保各风道中的 所需风量。
另外,以叶片的出口角78、 79满足P1〉P2关系的方式,使提升除 湿风道28的空气压力的第二叶片42的出口角79,小于提升排热风道27 的空气压力的第一叶片41的出口角78。由此,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除湿 风道28侧的第二叶片42进一步具有高静压的特性,从而使利用第一叶 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确保各风 道中的所需风量。
另外,使除湿风道28侧的涡旋72的展开角小于排热风道27侧的涡 旋71的展开角。由此,能够根据除湿风道28侧的流体的相对速度w2小 于排热风道27侧的流体的相对速度wl来适当地设定展开角,从而能够 在确保各风道中所需风量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即,优选为针对相对速 度大的wl,将涡旋的排出口高度设定在H1-1.4 1.8F的范围内,从而排 热风道27侧的涡旋71的展开角为7 9° 。优选为针对除湿风道28侧的 相对速度小的w2,将涡旋72的展幵角较小地设定为5 7。。
另外,将吸入口的开口直径设定为以满足dl〉d2关系的方式使第一 叶片41的内径65大于第二叶片42的内径66,从而能够减小第一吸入口 22中的流入阻力,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确保各风道中的所需风量。另外,由于将风扇电动机39配设于排热风道27侦lJ,所以缓和了除 湿风道28和排热风道27的通气阻力的不平衡,使利用第一叶片41和第 二叶片42进行的总压上升易于均匀化。因此,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确 保各风道中的所需风量。
图14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各运转模式下的动作状况的 表。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至少具有除湿干燥模式84和冷风除湿模式85 这两个运转模式。除湿干燥模式84是适用于干燥要在房间内晾干的衣物 或者将房间除湿来防止发霉的情况下的运转模式。冷风除湿模式85是适 用于在刚洗完澡或者用吹风机吹干头发时直接接触冷风而获得凉风感的 情况下的运转模式。并且,如图14的表所示,在除湿干燥模式84下运 转时,驱动压縮装置15、风扇电动机39和驱动装置45,将切换装置33 设定在图10所示的切换位置56上。另一方面,在冷风除湿模式85下运 转时,驱动压缩装置15和风扇电动机39而使驱动装置45停止,并且将 切换装置33设定在图10所示的切换位置55上。接下来,利用图10、图 15和图16对各运转模式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除湿干燥模式84下运转时的 空气状态变化的潮湿空气线图。图15所示的点a表示作为除湿对象的室 内空气的状态,该点a的空气从主体进气口 11被抽吸到装置主体13内 部,并通过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后被供给到放热装置16。在放热 装置16中供给空气由于制冷剂的放热被加热,只有温度上升,从而变成 点b所示的状态。成为点b所示的状态的排热风道27内的空气被第一吸 入口 22抽吸并由第一叶片41进行升压,基于切换装置33的切换状态, 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或者第二主体排气口 32排出到装置主体13外部。
另一方面,成为点b所示的状态的除湿风道28内的空气接下来供给 到放湿区域25,并通过脱去载置在除湿转轮26上的吸湿剂所含有的水分 而被加湿,使湿度上升并且温度下降,从而成为点c所示的状态。成为 点c所示的状态的除湿风道28内的空气接下来被供给到吸热装置18的 第一吸热区域63,由于制冷剂的吸热而被冷却减湿到露点温度以下,从 而成为点f所示的饱和状态。成为点f所示的状态的除湿风道28内的空气的送风方向反转,接下来被供给到吸热装置18的第二吸热区域64,并 由于制冷剂的吸热被过冷却,从而使温度降低,成为点d所示的饱和状 态。在该第一吸热区域63和第二吸热区域64内的冷却过程中饱和了的 水分作为凝縮水被回收到排水箱36中。成为点d所示的饱和状态的除湿 风道28内的空气接下来被供给到吸湿区域24,水分被载置在除湿转轮 26上的吸湿剂吸去而被除湿,从而使湿度降低且温度上升,成为点e的 状态的干燥空气。成为点e所示的状态的除湿风道28内的空气从第二吸 入口 23被抽吸并通过第二叶片42进行升压,从而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 排出到装置主体13外部。
在除湿干燥模式84下,由于切换装置33被设定在虚线的切换位置 56上,所以分别从由分隔壁31划分出的排出口 60排出的排热风道27中 的空气和除湿风道28中的空气,都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排出到装置主 体13外部。该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排出的空气是点b所示的被放热装 置16加热后的高温低湿的空气和点e所示的在除湿路径中水分被吸去的 干燥空气的混合空气,所以能够得到将该混合气体供给到洗涤衣物等的 极高的干燥效果。
在以上的空气状态的变化中,在吸热装置18中被回收的凝縮水的量 是在点c和点d的绝对湿度差乘以在除湿风道28内流动的空气的重量换 算风量所得的值。并且,放湿区域25中的水分的放出量是点b和点c的 绝对湿度差乘以在除湿风道28内流动的空气的重量换算风量所得的值。 吸湿区域24中的吸湿量是点d和点e的绝对湿度差乘以在除湿风道28 内流动的空气的重量换算风量所得的值。此处,放湿区域25中的水分的 放出量和吸湿区域24中的吸湿量在原则上相等,所以优选为将除湿转轮 26和吸热装置18的规格设计成使吸热装置18中的凝縮水回收量(即, 除湿装置的除湿量)大于除湿转轮26的吸湿量。因此,需要尽量增大吸 热装置18的通风面积来提高吸热装置18的冷却效率。所以,在图10所 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将除湿风道28形成为使在吸热装置18的第一吸热 区域63中流动的空气和在第二吸热区域64中流动的空气的送风方向反 转。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受限尺寸的装置主体13内有效地确保吸热装置18的通风面积,从而能够应对装置主体13的薄型化。
另外,在图中,放热装置16中的放热量为点a和点b的烚差乘以在 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流动的空气的重量换算风量所得的值。吸 热装置18中的吸热量为点c和点d的焓差乘以在除湿风道28中流动的 空气的重量换算风量所得的值。该放热装置16中的放热量和吸热装置18 中的吸热量等于根据图7中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能够算出的放热量和吸热 量。在制冷剂的状态变化中,由于放热量大于吸热量,所以如上所述在 供给到吸热装置18的空气的焓高的情况下,即制冷剂与空气的焓差大的 情况下,需要降低供给放热装置16的空气的焓,即增大制冷剂与空气的 烚差。但是,由于在放热装置16中供给点a所示的状态的室内空气,所 以难以特意地控制烚差。另外,由于室内空气的状态使放热装置16中放 热不足,有时不能使热泵14以最佳的周期工作。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 使室内空气通过排热风道27供给到放热装置16,借助于增加供给放热装 置16的供给空气量,来控制放热装置16中的放热不足,从而使热泵14 以适当的周期工作。
在以上的空气状态变化中,理想的是,如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 样,点c所示的放湿区域25的出口空气接近点c',点c'是相对湿度与 在等烚线上吸湿区域24的入口空气(点d)的相对湿度相同的点。另外, 点e所示的吸湿区域24的出口空气接近点e',点e'是相对湿度与在等 烚线上放湿区域25的入口空气(点b)的相对湿度相同的点。因此,随 着点d所示的向吸湿区域24供给的空气和点b所示的向放湿区域25供 给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差的增大,放湿区域25的出口空气(点c)和吸湿 区域24的出口空气(点e)的相对湿度差也增大,结果能够增加除湿转 轮26的吸放湿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假定点a所示的室内空气处于温度27"C、 相对湿度60%的状态,则点d所示的向吸湿区域24供给的空气成为相对 湿度大约接近100%饱和的状态。另外,点b所示的向放湿区域25供给 的空气由于放热装置16的加热而成为相对湿度约为20% 30%的干燥空 气。因此,点d和点b的相对湿度差约为70% 80%,相对于就这样将
33点a所示的室内空气供给到除湿转轮26进行吸湿的普通结构,本实施方 式增大了相对湿度差。因此,除湿转轮26中的吸放湿量增加,且吸湿效 率提高。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冷风除湿模式85下运转时的 空气状态变化的潮湿空气线图。图16所示的点a表示作为除湿对象的室 内空气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驱动压缩装置15和风扇电动机39而使驱 动装置45停止,将切换位置33设定在图10中实线所示的切换位置55 上。当通过风扇电动机39的驱动使叶轮19旋转时,与图15所示的情况 相同,点a所示的室内空气从主体进气口 11被抽吸到装置主体13内并 供给到放热装置16。在放热装置16中由于制冷剂的放热而被加热并仅使 温度上升从而成为点b所示的状态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排热风道27, 并从第一吸入口 22被抽吸到送风装置容器20内,从而由第一叶片41进 行升压后从排出口60排出。另一方面,成为点b所示的状态的室内空气的剩余部分通过除湿风 道28而供给到放湿区域25,但是由于驱动装置45是停止的,所以除湿 转轮26不进行吸放湿作用,而在图16中点b的状态下供给到吸热装置 18。供给到吸热装置18的除湿风道28内的空气由于制冷剂的吸热而被 冷却减湿到露点温度以下,从而成为点g所示的饱和状态。在该吸热装 置18中的冷却过程中饱和了的水分作为凝縮水而被回收到排水箱36中。 成为点g所示的饱和状态的除湿风道28内的空气接下来被供给到吸湿区 域24。但是,由于与放湿区域25的情况同样,驱动装置45是停止的, 所以除湿转轮26不进行吸放湿作用,而是在点g所示的状态下将空气从 第二吸入口 23抽吸到送风装置容器20内部,由第二叶片42进行升压后 从排出口 60排出。由于切换装置33设定在了实线所示的切换位置55上,因此从由分 隔壁31划分出的排出口 60分别排出的排热风道27的空气和除湿风道28 的空气不会混合,而是分别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和第二主体排气口 32 分开排出。即,在排热风道27中流动的空气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排出 到装置主体13外部,在除湿风道28中流动的空气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排出到装置主体13外部。由于该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排出的空气是点g 所示的在吸热装置18中被冷却的低温的空气,所以当该低温空气供给人 体时,例如在刚洗完澡后感觉会很舒服,能够获得凉风感。另外,在以上的空气状态的变化中,在吸热装置18中回收到的凝縮 水的量为点b和点g的绝对湿度差乘以供给吸热装置18的空气的重量换 算风量所得的值。另外,放热装置16中的放热量为点a和点b的焓差乘 以供给放热装置16的空气的重量换算风量所得的值。吸热装置18中的 吸热量是点b和点g的焓差乘以供给吸热装置18的空气的重量换算风量 所得的值。该放热装置16中的放热量和吸热装置18中的吸热量等于, 根据图7中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能够算出的放热量和吸热量。在制冷剂 的状态变化中,放热量大于吸热量,但是相对于图16中的吸热装置18 中的供给空气的烚变化的值,放热装置16中的供给空气的焓变化的值较 小。因此,通过排热风道27而向放热装置16供给室内空气,并增加向 放热装置16供给的供给空气量,从而能够确保放热装置16中的放热量。 另外,冷风除湿模式85与除湿干燥模式84相比,在吸热装置18中的空 气状态变化的绝对湿度下降得小,因此回收到的凝縮水的量是较小的值。 但是,在冷风除湿模式85下,主要目的是为了分开供给低温的空气,因 此只要点g所示的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排出的空气温度低就没有问题。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除湿转轮26和吸热装置 18并列设置成各自的通风面对置,并且使通过放湿区域25后的室内空气 通过构成吸热装置18 —部分的第一吸热区域63,然后将送风方向反转, 通过构成吸热装置18的除第一吸热区域63以外的第二吸热区域64后供 给吸湿区域24。由此,利用使除湿转轮26和吸热装置18接近且折弯次 数少的风道结构,来降低通风道的压力损失。而且,由于扩大形成吸热 装置18的通风面积以覆盖除湿转轮26,所以能够縮短吸热装置18的通 风方向的进深尺寸,能够实现产品的薄型化。即,例如能够缩短翅片管 型热交换器的列方向的尺寸来实现产品的薄型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吸热区域63至少包含将除湿转轮26 的放湿区域25大致投影到吸热装置18上的区域。由此,从放湿区域25说明书第30/45页 到第一吸热区域63的通风道不会突然缩小,能够降低通风道的压力损失。 进而,由于第二吸热区域64也包含大致投影除湿转轮26的吸湿区域24 的区域,所以能够构成从第二吸热区域64到吸湿区域24的通风道也不 会突然扩大的压力损失低的风道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划分出吸湿区域24和放湿区域25的隔 板62抵接在吸热装置18上而划分出第一吸热区域63和第二吸热区域64。 由此,借助于隔板62分别进行吸湿区域24和放湿区域25、第一吸热区 域63和第二吸热区域64的划分,并且形成连接放湿区域25和第一吸热 区域63的通风道、以及连接第二吸热区域64和吸湿区域24的通风道。 因此,部件数目变少,能够简化结构并实现小型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吸热区域63和第二吸热区域64的通 风面积相等。由此,能够以均匀的风速向第一吸热区域63和第二吸热区 域64供给室内空气,能够毫无浪费且有效地将吸热装置18的整个通风 面用作传热面积来提高使用吸热装置18的冷却效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装置主体13上幵设第一主体排气口 12 和第二主体排气口 32,并具有用于对第一排出通风道与第二排出通风道 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33,该第一排出通风道使在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 28中流动的空气双方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或第二主体排气口 32中的任 一方排出,该第二排出通风道使在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流动的 空气分别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或第二主体排气口 32分开排出。由此, 能够进行两个排出通风道的切换,能够应对多样的用途。第一排出通风 道是将适于干燥衣物的在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流动的空气双方 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或第二主体排气口 32中的任一方排出的通风道。 第二排出通风道是将适于供给冷风的在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流 动的空气分别从第一主体排气口 12或第二主体排气口 32分开排出的通 风道。利用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切换装置33,并且能够应对多 样的用途,例如可以容易地进行衣物干燥运转和定点(spot)冷风运转的 切换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叶轮19容纳于内部,并在叶轮19的第 一叶片41侧和第二叶片42侧分别开设喇叭口形的第一吸入口 22和第二 吸入口23。还具有涡旋状的送风装置容器20,其上开设有将在第一叶片 41和第二叶片42中被升压的空气吹出的排出口 60。在送风装置容器20 内部还具有划分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的分隔壁31。由此,能够抑 制在除湿风道28中被冷却除湿的低温空气和在排热风道27中被加热的 高温空气在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中的升压过程中混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风扇电动机39配设于排热风道27中, 从而缓和了除湿风道28中的通气阻力和排热风道27中的通气阻力之间 的不平衡,能够在确保各自的风道中所需风量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的所需风量 大的风道侧的叶片的内径即第一叶片41的叶片内径,大于另一侧的叶片 即第二叶片42的叶片内径。由此,能够减少所需风量大的风道即排热风 道27侧的流入阻力,从而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确保各风道中的所需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的通气阻力 大的风道侧的叶片的内周面积即第二叶片42的叶片内周面积,小于另一 侧的叶片的内周面积即第一叶片41的叶片内周面积。由此,能够使压力 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即第二叶片42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和另一恻的叶 片即第一叶片41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因此,能够使第一叶片41 和第二叶片42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从而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确保各风 道的所需风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的通气阻力 大的风道侧的叶片长度即第二叶片42的叶片长度,比另一侧的叶片长度 即第一叶片41的叶片长度短。由此,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 即第二叶片42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和另一侧的叶片即第一叶片41中的 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因此,能够使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总压 上升均匀化,从而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确保各风道的所需风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的通气阻力大的风道侧的叶片数目即第二叶片42的叶片数目,少于另一侧的叶片数 目即第一叶片41的叶片数目。由此,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 即第二叶片42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和另一侧的叶片即第一叶片41中的 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因此,能够使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总压 上升均匀化,从而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确保各风道的所需风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的通气阻力 大的风道侧的叶片的出口角即第二叶片42的出口角,小于另一侧的叶片 的出口角即第一叶片41的出口角。由此,具有使压力损失大的风道侧的 叶片即第二叶片42的总压上升变大且高静压的特性,从而不增大叶轮19 就能够确保各风道的所需风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的通气阻力 大的风道侧的送风装置容器20的涡旋展开角即除湿风道28侧的涡旋展 开角,小于另一侧的涡旋展开角即排热风道27侧的涡旋展开角。由此, 与压力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即第二叶片42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小于另 一侧的叶片即第一叶片41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相对应,送风装置容器的 形状能够形成为适合各风量的涡旋展开角。因此,在确保各风道中所需 风量的同时能够实现送风装置容器20的小型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热风道27和除湿风道28中的通气阻力 大的风道侧的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即第二吸入口 23的开口面积,小于另一 侧的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即第一吸入口 22的开口面积。由此,能够使压力 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即第二叶片42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和另一侧的叶 片即第一叶片41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因此,能够使第一叶片41 和第二叶片42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从而不增大叶轮19就能够确保各风 道的所需风量。(第三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型除湿装置进行说明。另外, 对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以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送风装置容器20的剖面结构 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不将风扇电动机39配设于排热风道27侧而配设于除湿风道28侦U。通过这样构成,在风扇电 动机39的周围供给有被吸热装置18 (未图示)冷却后的低温的空气,而 且由于与将风扇电动机39配设于排热风道27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温 度上升,因此能够实现风扇电动机39的长寿命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混合型除湿装置进行说明。另外, 对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以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8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示意结构和风的流 动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具有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迂回风道50。该迂回风道50是使室内空气不通过 放热装置16和放湿区域25双方就导入第一吸热区域63的风道。如图18所示,迂回风道50可以形成为从主体进气口 ll将放热装置 16和除湿转轮26的上方作为旁路并与第一吸热区域63连接。或者,也 可以形成为从主体进气口 11迂回到放热装置16的侧面或下方以及除湿 转轮26的侧面或下方并与第一吸热区域63连接。并且,从主体进气口 11供给到迂回风道50的空气在除湿风道28内与通过放热装置16和放湿 区域25后的空气混合,并供给第一吸热区域63。供给到第一吸热区域 63的混合空气由于制冷剂的吸热而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之后依次供 给到第二吸热区域64、吸湿区域24并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排出到装置 主体13外部。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空气状态变化的潮湿空气线 图。图19所示的点a、点b、点c表示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状态。艮口, 点a是作为除湿对象的室内空气的状态。点b是在放热装置16中通过制 冷剂的放热被加热从而仅使温度上升的状态。点c是这样的状态供给 到放湿区域25并通过脱去载置在除湿转轮26上的吸湿剂所含有的水分 而被加湿,使湿度上升并且温度下降。在除湿风道28内的在放湿区域25中被加湿的点c所示的高温高湿 状态的空气,与利用迂回风道50被导入的点a的状态的室内空气混合而成为点h所示的状态。该成为点h所示的状态的混合空气接下来供给吸 热装置18的第一吸热区域63,并通过制冷剂的吸热而被冷却减湿到露点 温度以下,从而成为点f所示的饱和状态。此后,成为点f所示的状态的 除湿风道28内的空气的送风方向反转并供给吸热装置18的第二吸热区 域64,由于制冷剂的吸热被过冷却,从而使温度降低并成为点d所示的 饱和状态。成为点d所示的饱和状态的除湿风道28内的空气与第二实施 方式同样地被供给吸湿区域24,并通过被载置在除湿转轮26上的吸湿剂 吸去水分而被除湿,从而湿度下降并且温度上升,成为点e状态的干燥 空气。此处,相对于点c所示的除湿风道28中的吸热装置18的流入空气, 点h所示的混合空气成为到达饱和空气状态为止的焓减少较少、饱和度 较高的空气状态。因此,第一吸热区域63中的制冷剂吸热量之中用于显 热冷却的比例变少,利用在冷却减湿中的比例变大。因此,虽然在第一 吸热区域63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相同,但凝缩水回收量却增加,从而提 高了除湿效率。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型除湿装置具有迂回风道50,该迂 回风道50使室内空气不通过放热装置16和放湿区域25就供给第一吸热 区域63。由此,能够将在放湿区域25被加湿的高温高湿的空气和从迂回 风道50导入的室内空气混合后的饱和度高的空气供给第一吸热区域63 来提高除湿效率。本实施方式同样也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 (第五实施方式)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混合型除湿装置进行说明。另 外,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以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混合型除湿装置的示意结构 和风的流动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在于具有迂回风道86。该迂回风道86是使室内空气不通过放热装置16、 放湿区域25和第一吸热区域63就导入第二吸热区域64的风道。如图20所示,迂回风道86可以形成为从主体进气口 ll将放热装置16、除湿转轮26以及第一吸热区域63各自的上方作为旁路并与第二吸 热区域64连接。或者,也可以形成为将放热装置16、除湿转轮26以及 第一吸热区域63各自的侧面或下方作为旁路并与第二吸热区域64连接。 而且,从主体进气口 11供给到迂回风道86的空气在除湿风道28内与通 过放热装置16、放湿区域25和第一吸热区域63后的空气混合并供给第 二吸热区域64。供给到第二吸热区域64的混合空气通过制冷剂的吸热而 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然后供给吸湿区域24并从第二主体排气口 32 排出到装置主体13外部。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空气状态变化的潮湿空气线 图。图21所示的点a、点b、点c、点f表示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状态。 即,点a是作为除湿对象的室内空气的状态。点b是表示在放热装置16 中通过制冷剂的放热被加热从而仅使温度升高的状态。点c是这样的状 态供给到放湿区域25并通过脱去载置在除湿转轮26上的吸湿剂所含 有的水分而被加湿,使湿度上升并且温度下降。点f是供给到吸热装置 18的第一吸热区域63并通过制冷剂的吸热被冷却减湿到露点温度以下的 饱和状态。并且,除湿风道28内的在第一吸热区域63中被冷却减湿的点f所 示的低温高湿状态的空气,与由迂回风道86导入的点a状态的室内空气 混合而成为点i所示的状态。该成为点i所示的状态的混合空气接下来供 给吸热装置18的第二吸热区域64,并通过制冷剂的吸热被冷却减湿到露 点温度以下,从而成为点d所示的饱和状态。成为点d所示状态的混合 空气接下来供给吸湿区域24,并通过载置在除湿转轮26上的吸湿剂吸去 水分而被除湿,从而使湿度下降并且温度上升,成为点e状态的干燥空 气。此处, 一般在室内空气为低温的情况下,在第二吸热区域64中被冷 却的点d所示的出口状态的空气温度变为0'C以下,产生在吸热装置18 上结霜而使除湿量下降的现象。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一 吸热区域63中被冷却减湿的点f所示的状态的空气中混合了由迂回风道 86导入的点a所示的室内空气,并将点i所示状态的混合空气供给第二吸热区域64。相对于点f所示的通过第一吸热区域63后的空气状态,该 点i所示的混合空气的状态的焓高。另外,供给第二吸热区域64的空气 流量也增加为在除湿风道28中流动的空气流量和在迂回风道86中流动 的空气流量的相加值。因此,虽然第二吸热区域64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 相等,供给空气的焓却不会过度下降,从而能够确保除湿量。因此,能 够将点d所示的第二吸热区域64的出口空气温度保持在0'C以上,且能 够确保除湿量。其结果是抑制了吸热装置18的结霜现象,即使室内空气 温度低,也能够连续进行除湿运转。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使室内空气不通过放热装置16、 放湿区域25和第一吸热区域63就供给第二吸热区域64的迂回风道86。 由此,能够将在第一吸热区域63被冷却减湿的空气和从迂回风道86导 入的室内空气混合后的焓高的空气供给第二吸热区域64,从而能够抑制 因向第二吸热区域64结霜使除湿量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混合型除湿装置的通风方向 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表示从除湿转轮26的通风面向吸热装置18方向 观察的示意剖面。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 于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形状不同的隔板62。如图2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板62形成为划分除湿转轮26的 大约1/3,并且该隔板62延长成与吸热装置18抵接。另外,与第二实施 方式同样,以覆盖除湿转轮26的外径的方式配设有吸热装置18,除湿转 轮26与吸热装置18以各自的通风面对置的方向在通风方向上接近地并 列设置。而且,被未图示的放热装置16加热的室内空气以图中的从近前朝内 部的方向流入由隔板62划分出的除湿转轮26的下侧的扇形区域,就这 样进入到位于通风方向下游的吸热装置18下侧的扇形区域。此后,通风 方向朝上方反转并以图中从内部向近前的方向通过由隔板62划分出的吸 热装置18的剩余区域,然后就这样通过位于通风方向下游的除湿转轮26的剩余区域。因此,除湿转轮26的被隔板62划分出的下侧约1/3的扇形 区域成为放湿区域25,剩余区域成为吸湿区域24。并且,吸热装置18 的被隔板62划分出的下侧的扇形区域成为第一吸热区域63,剩余区域成 为第二吸热区域64。
通过这样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构成 除湿转轮26和吸热装置18接近且弯折次数少的风道结构,能够降低通 风道的压力损失。另外,由于扩大形成吸热装置18的通风面积以覆盖除 湿转轮26,所以能够縮短通风方向的进深尺寸即混合型热交换器的列方 向的尺寸来实现装置主体13的薄型化。
另外,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第一吸热区域63至少包含大致投影除 湿转轮26的放湿区域25的区域,所以能够构成从放湿区域25到第一吸 热区域63的通风道不会突然缩小的压力损失低的结构。而且,由于第二 吸热区域64也包含大致投影除湿转轮26的吸湿区域24的区域,所以能 够构成从第二吸热区域64到吸湿区域24的通风道也不会突然扩大的压 力损失低的风道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隔板62划分出除湿 转轮26的吸湿区域24和放湿区域25,并且隔板62也与吸热装置18抵 接从而划分出第一吸热区域63和第二吸热区域64。进而,隔板62构成 了连接放湿区域25和第一吸热区域63的通风道和连接第二吸热区域64 和吸湿区域24的通风道。因此,部件数目减少,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 并且能够将产品小型化。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供给第一吸热区域63的风量,在第 二吸热区域64中通过迂回风道86而供给的风量增加。但是,借助于隔 板62使第二吸热区域64的通风面积扩大形成为大于第一吸热区域63的 通风面积。因此,能够实现通过第一吸热区域63的空气和通过第二吸热 区域64的空气的通过风速的均匀化,能够毫无浪费且有效地将吸热装置 18的整个通风面用作传热面积,从而提高了吸热装置18的冷却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也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
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仅对用于实施发明的一个方式进行了说明,
43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切换单元33将排热风道27 的排出位置切换成第一主体排气口 12或第二主体排气口 32,但也可以将 除湿风道28的排出位置切换成第一主体排气口 12或第二主体排气口 32。 另外,将除湿风道28的排出位置设为第二主体排气口 32,但也可以设定 为第一主体排气口 12。
另外,作为通过隔板62划分出的放湿区域25和吸湿区域24的分割 比,示出了 1:1或1:2的结构,但是分割比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通过 产品结构和风量平衡适当地设定为1:3或1:5等。同样,第一吸热区域63 和第二吸热区域64的分割比也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供给空 气的流量适当地设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放湿区域25和第一吸热区域63 配置于上方、将第二吸热区域64和吸湿区域24配置于下方的结构。还 示出了将放湿区域25和第一吸热区域63配置于下方、将第二吸热区域 64和吸湿区域24配置于上方的结构。但是,放湿区域25和第一吸热区 域63的配置、或者吸湿区域24和第二吸热区域64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根据产品结构适当地设计成将放湿区域25和第一吸热区域 63配置于右方、将第二吸热区域64和吸湿区域24配置于左方等结构。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下这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主体进气口和主体排气口的装置主体; 热泵,该热泵在装置主体内通过配管将压縮制冷剂的压縮装置、制冷剂 向供给空气放热的放热装置、使制冷剂膨胀并减压的减压机构以及制冷 剂从供给空气吸热的吸热装置连接起来;吸放湿装置,该吸放湿区域具 有从供给空气中吸收水分的吸湿区域和向供给空气放出水分的放湿区 域;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内置有由电动机驱动的叶轮,并具有在两个 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入口的送风装置容器;排热风道,其 由送风装置使从主体进气口抽吸到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通过放热装置后 从主体排气口排出到装置主体外部;以及除湿风道,其由送风装置使抽 吸到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依次通过放热装置、放湿区域、吸热装置、吸湿区域并从主体排气口排出到装置主体外部,在送风装置的第一吸入口 侧配置放热装置,在送风装置的第二吸入口侧配置吸放湿装置和吸热装 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在两个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入口 的两吸入型的送风装置分开连接排气风道和除湿风道,从而能够形成毫 不浪费且紧凑的风道结构,能够提高除湿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还具有迂回风道,该迂回风道从主体进气 口不通过放热装置而通过吸热装置和吸放湿装置的吸湿区域,从而到达 第二吸入口,迂回风道的一部分由送风装置容器、吸放湿装置、吸热装 置各自与装置主体的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装置主体内的多余空间,从而节省空间 地设置迂回风道,并且在室内温度低的情况下能够借助于由迂回风道供 给的空气大幅提高除湿能力。
另外,在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叶轮由与电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的主 板以及配设于主板的两个面上的多个第一叶片和多个第二叶片构成,使 第一叶片与送风装置容器的第一吸入口对应,使第二叶片与送风装置容 器的第二吸入口对应,并且送风装置容器在内部具有划分排热风道和除 湿风道的分隔壁。
根据该结构,送风装置能够由一个电动机和一个叶轮构成,由于部 件数目少且部件结构也能够简化,所以能够得到轻型小型且细长的风道 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倾斜角度或 安装间隔各不相同。
根据该结构,送风装置能够由一个电动机和一个叶轮构成,并且能 够对排热风道和除湿风道的各风量平衡进行微调,能够避免送风装置的 共振,所以能够构成低振动且高效的风道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送风装置容器具有基体部和从基体 部伸出的舌状部,通过由基体部和舌状部形成的凹部与装置主体的侧壁 之间的空隙形成除湿风道的一部分,除湿风道的一部分供通过放热装置后的室内空气通过。
根据该结构,縮短了风道并优化了放热装置的风速分布,能够构成 除湿效率高的风道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还具有对吸放湿装置的吸湿区域进行加热 的加热装置,送风装置容器具有基体部和从基体部伸出的舌状部,并且 加热装置被容纳于由基体部和舌状部形成的凹部中。
根据该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无用的空隙来容纳加热装置,还 能够将送风装置和吸放湿装置接近主体的进深方向进行配置,能够将主 体形状细长化。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送风装置容器的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 入口由分别在送风装置容器的第一叶片侧和第二叶片侧形成的喇叭口形 的开口部构成,送风装置容器呈开口有由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分别吹出 空气的排出口的涡旋形状。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在除湿风道中被冷却除湿的低温空气和在排
热风道中被加热的高温空气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中的升压过程中混 合。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排热风道和除湿风道中的所需风量大 的风道侧的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的内径大于另一侧的第二叶片或第一叶 片的内径。
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所需风量大的风道侧的流入阻力,不增大叶 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中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第一叶片的内径大于第二叶片的内径。
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所需风量大的排热风道侧的流入阻力,不增 大叶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中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排热风道和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 的风道侧的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的内周面积小于另一侧的第二叶片或第 一叶片的内周面积。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 度和另一侧的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从而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不增大叶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第二叶片的内周面积小于第一叶片的 内周面积。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除湿风道侧的第二叶片中的流体 的相对速度和排热风道侧的第一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从而使 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不增大叶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 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排热风道和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 的风道侧的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的长度比另一侧的第二叶片或第一叶片 的长度短。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 度和另一侧的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从而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 片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不增大叶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第二叶片的长度比第一叶片的长度短。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除湿风道侧的第二叶片中的流体 的相对速度和排热风道侧的第一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从而使 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不增大叶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 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排热风道和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 的风道侧的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的数目少于另一侧的第二叶片或第一叶 片的数目。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 度和另一侧的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从而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 片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不增大叶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第二叶片的数目少于第一叶片的数目。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除湿风道侧的第二叶片中的流体 的相对速度和排热风道侧的第一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从而使 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总压上升均匀化,不增大叶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 的所需风量。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排热风道和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 的风道侧的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的出口角小于另一侧的第二叶片或第一 叶片的出口角。
根据该结构,具有使压力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总压上升变大且高 静压的特性,从而不增大叶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第二叶片的出口角小于第一叶片的出 口角。
根据该结构,具有使压力损失大的除湿风道侧的第二叶片的全压上 升变大且高静压的特性,从而不增大叶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的送风装置容器是涡旋形状,排热风道和 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的风道侧的送风装置容器的涡旋形状的涡旋展 开角小于另一侧的涡旋展开角。
根据该结构,与压力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小 于另一侧的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相对应,送风装置容器的形状能够 形成为适合各风量的涡旋展开角。因此,在确保各风道中所需风量的同 时能够实现送风装置容器的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送风装置容器的除湿风道侧的涡旋展 开角小于排热风道侧的涡旋展开角。
根据该结构,与压力损失大的除湿风道侧的第二叶片中的流体的相 对速度小于第一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相对应,送风装置容器的形状 能够形成为适合各风量的涡旋展开角。因此,在确保各风道中所需风量 的同时能够实现送风装置容器的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排热风道和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 的风道侧的第一吸入口或第二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另一侧的第二吸入 口或第一吸入口的开口面积。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风道侧的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 度和另一侧的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从而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 片的总压上升均匀化。因此不增大叶轮就能够确保各风道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第二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吸入口的开口面积。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压力损失大的除湿风道侧的第二叶片中的流体 的相对速度和排热风道侧的第一叶片中的流体的相对速度接近,从而能 够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总压上升均匀化。因此,不增大叶轮就能够 确保各风道的所需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吸热装置具有第一吸热区域和不同于 第一吸热区域的第二吸热区域,并且除湿风道具有反转风道,该反转风 道将通过放湿区域后的室内空气通过第一吸热区域,然后使送风方向反 转,并通过第二吸热区域供给吸湿区域。
根据该结构,能够形成使吸放湿装置和吸热装置接近且弯折次数少 的风道结构,能够降低通风道的压力损失。另外,由于以覆盖吸放湿装 置的方式扩大形成吸热装置的通风面积,所以能够縮短吸热装置的通风 方向的进深尺寸,能够实现产品的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第一吸热区域至少包含将吸放湿装置 的放湿区域投影到吸热装置的区域。
根据该结构,从放湿区域到第一吸热区域的通风道不会突然缩小, 能够降低通风道的压力损失。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具有将吸放湿装置划分成吸湿区域和放湿 区域的隔板,通过将隔板抵接在吸热装置上,来将吸热装置划分成第一 吸热区域和第二吸热区域。
通过该结构,形成了连接放湿区域和第一吸热区域的通风道和连接 第二吸热区域和吸湿区域的通风道,所以部件数目减少,能够实现结构 的简化和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还具有迂回风道,该迂回风道从主体进气 口不通过放热装置和放湿区域就达到第一吸热区域。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在放湿区域中被加湿的高温高湿的空气和从迂 回风道导入的室内空气混合后的饱和度高的空气供给第一吸热区域,从 而提高除湿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还具有迂回风道,该迂回风道从主体进气口不通过放热装置、放湿区域和第一吸热区域就达到第二吸热区域。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在第一吸热区域被冷却减湿的空气和从迂回风
道导入的室内空气混合后的焓高的空气供给第二吸热区域,从而能够抑
制因第二吸热区域结霜而使除湿量下降。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的第一吸热区域和第二吸热区域的通风面
积相等。
根据该结构,在不设置直接将室内空气供给第二吸热区域的迂回风 道的结构中,能够以均匀的风速将室内空气供给第一吸热区域和第二吸 热区域。因此,能够毫不浪费且有效地将吸热装置的整个通风面用作传 热面积,从而提高了使用吸热装置的冷却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第二吸热区域的通风面积大于第一吸 热区域的通风面积。
根据该结构,在设有直接将室内空气供给第二吸热区域的迂回风道 的结构中,能够以均匀的风速将室内空气供给第一吸热区域和第二吸热 区域。因此,能够毫不浪费且有效地将吸热装置的整个通风面用作传热 面积,从而提高了使用吸热装置的冷却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吸放湿装置的通风面、吸热装置的通 风面、放热装置的通风面、送风装置的第一吸入口及第二吸入口的开口 面平行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成为风的流动顺畅的风道结构,能够降低送风损失。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在吸热装置和送风装置之间配置有吸 放湿装置。
根据该结构,不需要连接在吸热装置和吸放湿装置之间、以及送风 装置和吸放湿装置之间的多余的管道,从而能够构成低廉且小型的风道 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中,从装置主体上方观察,送风装置 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中心。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主体装置的中央部分上设置排气口,特别是在干燥衣物时使用方便,能够高效地干燥衣物。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中,主体排气口由第一和第二两个主体排 气口构成,该除湿装置还具有对以下两种通风道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装 置 一种通风道将通过排热风道和除湿风道后的空气双方从第一主体排 气口或第二主体排气口中的任一方排出,另一种通风道将通过排热风道 和除湿风道后的空气分别从第一主体排气口或第二主体排气口分开排 出。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结构实现切换装置,并且能够应对多样的
用途,例如可以容易地进行衣物干燥运转和定点冷风运转的切换等。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将电动机配设于排热风道中。 根据该结构,缓和了除湿风道和排热风道中的通气阻力的不平衡,
能够在确保各风道中所需风量的同时实现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将电动机配设于除湿风道中。
根据该结构,使在吸热装置中被冷却的低温空气接触电动机从而抑
制电动机的温度上升,能够实现电动机的长寿命化。
因此,本发明的除湿装置简化风道结构并降低压力损失,并且能够
实现产品的薄型化,也适用于除湿机、干燥机、干衣机、洗衣干衣机、
浴室换气干燥机、溶剂回收装置或空调等。
权利要求
1、 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除湿装置包括-具有主体进气口和主体排气口的装置主体;热泵,该热泵在上述装置主体内通过配管将压縮制冷剂的压縮装置、 上述制冷剂向供给空气放热的放热装置、使上述制冷剂膨胀以减压的减 压机构以及上述制冷剂从上述供给空气吸热的吸热装置连接起来;吸放湿装置,该吸放湿装置具有从上述供给空气吸收水分的吸湿区 域和向上述供给空气放出水分的放湿区域;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内置有由电动机驱动的叶轮,并具有在两个 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入口的送风装置容器;排热风道,其由上述送风装置使从上述主体进气口抽吸到上述装置 主体内部的空气通过上述放热装置后从上述主体排气口排出到上述装置 主体外部;以及除湿风道,其由上述送风装置使抽吸到上述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依 次通过上述放热装置、上述放湿区域、上述吸热装置、上述吸湿区域后 从上述主体排气口排出到上述装置主体外部,在上述送风装置的上述第一吸入口侧配置上述放热装置, 在上述送风装置的上述第二吸入口侧配置上述吸放湿装置和上述吸 热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除湿装置还具有迂回风道,该迂回风道从上述主体进气口不通过上述放热装置而通过上述吸热装置和上述吸放湿装置的上述吸湿区 域,到达上述第二吸入口,上述迂回风道的一部分由上述送风装置容器、上述吸放湿装置、上 述吸热装置各自与上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叶轮由与上述电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的主板以及配设于上述主板的两个面上的多个第一叶片和多个第二叶片构成,使上述第一叶片与上述送风装置容器的第一吸入口对应,使上述第 二叶片与上述送风装置容器的第二吸入口对应,并且上述送风装置容器 在内部具有划分上述排热风道和上述除湿风道的分隔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叶片和上述第二叶片的倾斜角度或安装间隔各不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装置容器具有基体部和从上述基体部伸出的舌状部,通过由上述基体部和上述舌状部形成的凹部与上述装置主体的恻壁之间的空 隙形成上述除湿风道的一部分,上述除湿风道的一部分供通过上述放热 装置后的上述室内空气通过。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除湿装置还具有对上述吸放湿装置的上述吸湿区域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上述送风装置容器具有基体部和从上述基体部伸出的舌状部, 并且上述加热装置被容纳于由上述基体部和上述舌状部形成的凹部中。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装置容器的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入口由分别在上述送风装置容器的上述第一叶片侧和上述第二叶片侧形成的喇叭口形的开口部构 成,上述送风装置容器呈开口有由上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分别吹出空 气的排出口的涡旋形状。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热风道和上述除湿风道中的所需风量大的风道侧的上述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的内径大于另一侧的上述第二叶片或第一叶片的内径。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叶片的内径大于上述第二叶片的内径。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热风道和上述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的风道侧的上述第一 叶片或上述第二叶片的内周面积小于另一侧的上述第二叶片或上述第一叶片的内周面积。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叶片的内周面积小于上述第一叶片的内周面积。
12、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热风道和上述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的风道侧的上述第一叶片或上述第二叶片的长度比另一侧的上述第二叶片或上述第一叶片的 长度短。
13、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叶片的长度比上述第一叶片的长度短。
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热风道和上述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的风道侧的上述第一叶片或上述第二叶片的数目少于另一侧的上述第二叶片或上述第一叶片 的数目。
1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叶片的数目少于上述第一叶片的数目。
1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热风道和上述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的风道侧的上述第一叶片或上述第二叶片的出口角小于另一侧的上述第二叶片或上述第一叶 片的出口角。
1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叶片的出口角小于上述第一叶片的出口角。
1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装置容器是涡旋形状,上述排热风道和上述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的风道侧的上述送风装置容器的涡旋形状的涡旋展开角小于 另一侧的上述涡旋展开角。
1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风装置容器的除湿风道侧的上述涡旋展开角小于上述排热风 道侧的上述涡旋展开角。
2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热风道和上述除湿风道中的通气阻力大的风道侧的上述第一 吸入口或上述第二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另一侧的上述第二吸入口或上述第一吸入口的开口面积。
2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小于上述第一吸入口的开口面积。
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热装置具有第一吸热区域和不同于上述第一吸热区域的第二吸热区域,并且上述除湿风道具有反转风道,该反转风道将通过上述放 湿区域后的上述室内空气通过上述第一吸热区域,然后使送风方向反转, 并通过上述第二吸热区域供给上述吸湿区域。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吸热区域至少包含将上述吸放湿装置的上述放湿区域投影于上述吸热装置的区域。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反转风道具有将上述吸放湿装置划分成上述吸湿区域和上述放 湿区域的隔板,通过将上述隔板抵接在上述吸热装置上,来将上述吸热 装置划分成上述第一吸热区域和上述第二吸热区域。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除湿装置还具有迂回风道,该迂回风道从上述主体进气口不通 过上述放热装置和上述放湿区域就达到上述第一吸热区域。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除湿装置还具有迂回风道,该迂回风道从上述主体进气口不通过上述放热装置、上述放湿区域和上述第一吸热区域就达到上述第二吸 热区域。
27、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吸热区域和上述第二吸热区域的通风面积相等。
28、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吸热区域的通风面积大于上述第一吸热区域的通风面积。
29、 根据权利要求1 2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放湿装置的通风面、上述吸热装置的通风面、上述放热装置 的通风面、上述送风装置的第一吸入口及第二吸入口的开口面平行地配 置。
30、 根据权利要求1 2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热装置和上述送风装置之间配置有上述吸放湿装置。
31、 根据权利要求1 2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装置主体上方观察,上述送风单元是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中心。
32、 根据权利要求1 2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排气口由第一主体排气口和第二主体排气口构成,该除湿装置还具有在以下两种风道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 一种风道将通过 上述排热风道和上述除湿风道后的空气双方从上述第一主体排气口或上 述第二主体排气口中的任一方排出,另一种通风道将通过上述排热风道 和上述除湿风道后的空气分别从上述第一主体排气口或上述第二主体排 气口分开排出。
33、 根据权利要求1 2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动机配设在上述排热风道中。
34、 根据权利要求1 2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动机配设在上述除湿风道中。
全文摘要
一种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在开设有主体进气口(11)和主体排气口(12)的装置主体(13)内具备具有放热装置(16)和吸热装置(18)的热泵(14);具有吸湿区域(24)和放湿区域(25)的除湿转轮(26);以及具有第一及第二吸入口(22、23)的两吸入型送风装置(21);在送风装置(21)的第一吸入口(22)侧配置放热装置(16),在第二吸入口(23)侧配置除湿转轮(26)和吸热装置(18),具有将室内空气通过放热装置(16)后排出主体排气口(12)的排气风道(27)和通过放热装置(16)、放湿区域(15)、吸热装置(18)、吸湿区域(24)后排出的除湿风道(28),从而使结构紧凑,能够提高除湿效率。
文档编号F24F1/02GK101310830SQ20081008088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1日
发明者堀达也, 源水和夫, 胜见佳正, 藤井泰树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