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397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加热器,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热水器主要有两种水箱式和即热式,水箱式 电热水器加热速度慢、耗电量大、浪费较为严重,即热式电热水器可解决 此类问题,但现有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基本上都是将电热棒直接设置于水管 中对水进行力口热,水电混合方式,极易发生漏电事故,在使用中无法确保 使用者的绝对安全。发明专利200620081296.5公开了 一种电热管式红外线加热器,其包括 若干根远红外电热管和若干根传热管,每根远红外电热管插到 一根传热管 内,通过传热管的两端固定到外壳体的左右两侧。传热管均匀布成多行多 列,每行与行之间有一个水平隔板,水平隔板的左或右一端固定到外壳体 内壁上,另一端与内壁之间有一定间距,多块水平隔板构成迷宫形的介质 流通腔室。外壳体上有介质进口和出口,外表面有绝热保温层。该技术方 案通过需另外设置水平隔板,结构复杂,这种结构传热加热效果不佳。发明专利02137253.5公开了一种超薄型电热水器,由加热水箱、红外 线加热灯管、水压自动开关、交流接触器、功率转接开关、漏电保护期及 电流表组成,其中,加热水箱是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连续盘向管组成, 再将每才M目邻的连续盘向管用连续焊缝焊接成一体,再用金属沖压件封焊 在加热水箱左右两端,形成一个密闭的加热水箱,在加热水箱的连续盘向 管所围成中空腹腔中,横向安装红外线加热灯管。该技术方案加热不均匀 且制作工艺复杂、焊接点多、性能不佳。中国专利200310106094.2 7>开了 一种电热膜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发热 元件技术领域。其主要采用四氯化锡、三氯化钛、三氯化锑、二氯化钙、 异丙醇、乙醇、水经混合加热,搅拌均匀,使固体溶解冷却至常温,成为
电热膜处理液待用;将该处理液喷雾在基材上形成半导体电导薄膜为电热 膜半成品;再将上述电热膜半成品两端表面涂上氧化4M艮浆送入电极炉烘 烧熔合一体为成品。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快、热吸收率高、体积小、安全性能好的即热 式水电分离加热器。一种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包括外壳、循环导流系统、加热组件和 控制系统,所述的循环导流系统由若干根上下交错排列的电热管及其两端 的上导流腔、下导流腔组成,下导流腔接入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导流腔、 下导流腔上均i殳有若干个对应各电热管的导流孔,各相邻的上下两导流孔 经一导流槽连通,每^f艮电热管插入两端对应的导流孔内,形成回流导流通 道;所述的加热组件由包覆于每根电热管外周的加热膜、涂在加热膜两端 外部的银极以及套设在银极外周的电极组成,电极接入电源。所述的若干根电热管分为多组,每组电热管的电极连通,并接入单独 的电源控制装置。所述的导流槽沿其所导通的相邻上下两导流孔的排列方向设置。所述的加热膜两端不延及电热管两端端部。所述的电极通过卡簧卡紧固定。所述的控制系统带有一防干烧装置。所述的电热管与外壳之间设有隔热盖板。所述的电热管两端套有密封圈。所述的进水管内设有位移控制阀。本发明才艮据水流原理,巧妙地设计了一条回流循环导流通道,在保证 电热水器体积小的情况下,数倍的增长了水流流道,大大延长了水流在通 道中的流经时间,有利于水流充分吸收热能,热吸收利用率高;同时,本 发明直接采用用于加热的电热管作为导流通道,且在所有电热管的外周包 覆一层加热膜,实现了热能从外向内进行传导,增加了传热面积,扩大热 能与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热吸收利用率,减少了热能损耗,降低 了能源消耗,电热管采用远红外线电热管,功率衰减更低、使用寿命长。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电热水器将电热棒直接放入水中对水进行加热的
方式,通过电极、银极、电热管结合加热膜进行加热导热,实现了真正的 水电分离,安全性能好,同时可使热能分布均匀,使通道内水温均衡。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上导流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单组电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 一种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包括外壳l、循环导流系 统、加热组件和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循环导流系统由十根上下交错排列的电热管2及其两端 的上导流腔3、下导流腔4组成,下导流腔4接入进水管5和出水管6, 进水管5内设有位移控制阀(图中未示),上导流腔3、下导流腔4上均设 有十个对应各电热管2的导流孔7,如图3所示,各相邻的上下两导流孔 7经一导流槽8连通,如图4所示,导流槽8沿其所导通的相邻上下两导 流孔7的排列方向"i殳置。每才艮电热管2插入两端对应的导流孔7内,形成 回流导流通道,电热管2两端套有密封圏15,增加连接处的密闭效果。加热组件由包覆于每根电热管2外周的加热膜9、涂在加热膜9两端 外部的银极10以及套设在银极10外周的电极11组成,电极11接入电源, 加热膜9两端不延及电热管2两端端部,电极11通过卡簧12卡紧固定于 电热管2上。上述加热膜9及4M及10可根据发明专利200310106094.2所公开的方 法制得,电热膜9也可通过购买加热膜复合液直接喷涂在电热管2上,高 温固化制得。该电热管2由石英、陶瓷或玻璃等材3阡制成。本发明还可根据不同的水温要求将电热管2分为多组,电热管组可由 单根组成,可由两才艮组成,也可由三才艮组成,如图5所示,每组电热管的 电极连通,并接入单独的电源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如此一来,使用者可根 据需要自行设定,充分做到人性化设置,同时也可避免浪费。 打开水阀,水流进入进水管5,位移控制阀净皮推动产生位移,由光电 管感应,并打开控制系统电源,4吏用者才艮据温度需要打开电热管2的电源 控制装置,电极ll接通电源马上开始工作,使加热膜9发热,对电热管2 中的水进4亍加热,水流经回流导流通道充分加热升温后,经出水管6流出 使用。其中,电热管2与外壳l之间设有隔热盖板14,可完全隔热,使产生 的热量能被完全利用。控制系统带有一防干烧装置13,若加热组件的温度超过限制温度时, 防干烧装置13立即启动工作,使加热组件停止工作,以防加热器内部无 水干烧,进一步提高了热水器的安全使用性能。
权利要求
1. 一种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包括外壳(1)、循环导流系统、加热组件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导流系统由若干根上下交错排列的电热管(2)及其两端的上导流腔(3)、下导流腔(4)组成,下导流腔(4)接入进水管(5)和出水管(6),上导流腔(3)、下导流腔(4)上均设有若干个对应各电热管(2)的导流孔(7),各相邻的上下两导流孔经一导流槽(8)连通,每根电热管(2)插入两端对应的导流孔(7)内,形成回流导流通道;所述的加热组件由包覆于每根电热管(2)外周的加热膜(9)、涂在加热膜(9)两端外部的银极(10)以及套设在银极(10)外周的电极(11)组成,电极(11)接入电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若干根电热管(2)分为多组,每组电热管(2)的电极(11)连通,并 接入单独的电源控制装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导流槽(8)沿其所连通的相邻上下两导流孔的排列方向设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加热膜(9)两端不延及电热管(2)两端端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电极(11)通过卡簧(12)卡紧固定。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控制系统带有一防干烧装置(13 )。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电热管(2)与外壳(1)之间设有隔热盖板(14)。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电热管(2)两端套有密封圏(15)。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进水管(5)内设有位移控制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热式水电分离加热器,包括外壳、循环导流系统、加热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循环导流系统由若干根上下交错排列的电热管及其两端的上导流腔、下导流腔组成,下导流腔接入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导流腔、下导流腔上均设有若干个对应各电热管的导流孔,各相邻的上下两导流孔经一导流槽连通,每根电热管插入两端对应的导流孔内,形成回流导流通道;所述的加热组件由包覆于每根电热管外周的加热膜、涂在加热膜两端外部的银极以及套设在银极外周的电极组成,电极接入电源。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电热水器将电热棒直接放入水中对水进行加热的方式,通过电热管结合加热膜进行加热导热,实现了真正的水电分离,安全性能好。
文档编号F24H1/12GK101392948SQ20081013770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0日
发明者宋建新 申请人:宋建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