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721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烟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油烟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不用经常清洗的油烟 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员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人员的流动给各 地的务改业带来迅猛的发展,同时产生大量的油烟,造成环境污染。而人们对 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排放的油烟却严重破坏居住的环境。目前,市 面出现了净化油烟的油烟净化器,但效果不好,而且油烟净化器用久后,还带 来负面影响,如净化器很脏,需要经常清洗。
现在市面上的油烟净化装置一般采用的是水处理和静电处理的油烟净化装
置,它们存在以下问题(l)净化效率不高、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其整套净化装 置一般都是安装在烟道风管的尾端,仅能处理到尾端的烟气,占全部烟气的30°/。, 而从厨房油烟罩的烟道末端占70%的烟气都沉积的烟道壁上,从而产生安全隐 患;(2)成本高每小时要耗费大量的水,同时需要消耗清洁剂协助净化,还需 要水泵和控制电源;(3)维护烦杂、成本高、带来二次污染由于净化水中含有 大量的油污,容易造成喷嘴和管路的堵塞,不仅造成净化效果降低,还必须花 钱请专业人员进行清洗,而清洗后的水又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市场上的净化器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了 一种成本低、 寿命长、油烟净化效率高、能消毒杀菌和维护简单的油烟净化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设在机壳底部的滴油盒、 隔油网、设在机壳上的烟罩灯、设在机壳上的抽风口和设在机壳上的控制面板,
在每个正对抽风口处的机壳内都设置有一组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和控制紫外线 灯的镇流器,机壳内还设置有漏光保护单元、抽风单元、超温保护单元、继电 器和镇流电路单元,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紫外线灯状况的故障指示灯、计数 器、漏光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抽风单元故障指示灯、超温保护单元故障指示
灯和故障指示灯;紫外线灯的灯管、镇流器、漏光保护单元、抽风单元、超温 保护单元、继电器、镇流电路单元,故障指示灯、计数器、漏光保护单元故障 指示灯、抽风单元故障指示灯和超温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在机壳内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每组灯管内还设有固态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 一种优选实施例,每组抽风口和每组设有紫外线灯的灯 管间还设置有挡板,挡板固定在机壳内壁上;挡板内的通道为。形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每组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各有4根。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油烟净化器装置在每个正
对抽风口处的机壳内都设置有一组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当油烟随风进入抽风
口后,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产生紫外线,破坏油脂的分子链,油烟中的油脂被
氧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排出,不残留污水或油污,也无噪音,
无二次污染,并对整个烟道有持续的消毒和去除异味的功能,对大气的排污降
低到了最低点,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烟道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油烟进入烟道,有效
地防止由于油烟在烟道内的淤积和明火结合所产生的火灾隐患,此种净化不消
耗水、不用清洁剂,仅仅在排风时用电,用电量很小,由于高效的净化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烟道不用清洗,为用户节约了大量资金;在每组抽风口和每组设
有紫外线灯的灯管间还设置有挡板,以阻挡紫外线辐射伤人,机壳内还设有许
多保护装置,更加起到了安全保护的作用;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使用时间可达
8500小时以上。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寿命长、油烟
净化效率高、能消毒杀菌和维护简单的油烟净化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俯一见图; 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挡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控制面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图1、图2、图3、图5及图6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6、设在 机壳6底部的滴油盒1、隔油网2、设在机壳6上的烟罩灯3、设在机壳6上的 抽风口 4和设在机壳6上的控制面板7,在每个正对抽风口 4处的机壳6内都设 置有一组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5和控制紫外线灯的镇流器51,机壳6内还设置 有漏光保护单元52、抽风单元53、超温保护单元54、 继电器KM1、 KM2和镇流 电路单元55,控制面板7上设置有显示紫外线灯状况的故障指示灯56、计数器 57、漏光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L3、抽风单元故障指示灯L4、超温保护单元故障 指示灯L5和故障指示灯19;其中紫外线灯的灯管5、镇流器51、漏光保护单 元52、抽风单元53、超温保护单元54、继电器KM1、 KM2、镇流电路单元55, 故障指示灯56、计数器57、漏光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L3、抽风单元故障指示灯 L4和超温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L5在机壳6内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每组灯管5内还设有固态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由图3、图4可以看出,每组抽风口 4 和每组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5间还设置有挡板8,挡板8固定在机壳6内壁上; 挡板8内的通道为。形通道,以阻挡紫外线辐射伤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每组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5各有4才艮。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作进一步的阐述
由图6可以看出,市电进入后,经过电源开关71,后依次并联电源指示灯
Ll、 220V的继电器KM1、镇流电路单元55、工作指示灯L2、 12V的继电器KM2、 计数器57、镇流器51和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5,在220V的继电器KM1和火线 上接有启动开关72和急停开关73, 12V的继电器KM2 —端和镇流电路单元55 电连接,镇流电路单元55两端还接有电源指示灯L6,在镇流电路单元55和 12V的继电器KM2间还依次串联漏光保护单元52、抽风单元53和超温保护单元 54,在镇流电路单元55和漏光保护单元52间接有漏光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L3, 在镇流电路单元55和抽风单元53间接有抽风单元故障指示灯L4,在镇流电路 单元55和超温保护单元54间接有超温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L5,显示紫外线灯 状况的故障指示灯56接在镇流器51上。当某部出现故障时,其对应的故障指 示灯会亮,提醒用户。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原理作进一步的阐述
当打开电源开关71后,按下启动开关72, 抽风单元53开始工作,油烟 随风进入抽风口后,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5产生紫外线,破坏油脂的分子链, 油烟中的油脂被氧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汽和二氧化碳随风排出,不残留污水 或油污,无二次污染,并对整个烟道进行消毒和去除异味,净化后的气体排出 烟道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油烟进入烟道,有效地防止由于油烟在烟道内的淤积和 明火结合所产生的火灾隐患,此种净化不消耗水、不用清洁剂,而且仅仅在排 风时用电,用电量很小,由于高效的净化效果,很少需要清洗烟道,为用户节 约了大量资金;在每组抽风口和每组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间还设置有挡板,以 阻挡紫外线辐射伤人,机壳内还设有许多保护装置,更加起到了安全保护的作 用;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使用时间可达到8500小时以上,当出现异常情况时, 按下急停开关73,该油烟净化器停止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 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机壳(6)、设在所述机壳(6)底部的滴油盒(1)、隔油网(2)、设在所述机壳(6)上的烟罩灯(3)、设在所述机壳(6)上的抽风口(4)和设在所述机壳(6)上的控制面板(7),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正对所述抽风口(4)处的所述机壳(6)内都设置有一组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5)和控制紫外线灯的镇流器(51),所述机壳(6)内还设置有漏光保护单元(52)、抽风单元(53)、超温保护单元(54)、继电器(KM1、KM2)和镇流电路单元(55),所述控制面板(7)上设置有显示所述紫外线灯状况的故障指示灯(56)、计数器(57)、漏光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L3)、抽风单元故障指示灯(L4)、超温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L5)和故障指示灯(19);所述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5)、所述镇流器(51)、所述漏光保护单元(52)、所述抽风单元(53)、所述超温保护单元(54)、所述继电器(KM1、KM2)、所述镇流电路单元(55),所述故障指示灯(56)、所述计数器(57)、所述漏光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L3)、所述抽风单元故障指示灯(L4)和所述超温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L5)在所述机壳(6)内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灯管(5)内 还设有固态汞。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抽风口 (4)和每组紫外线灯的灯管(5)间还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固定在所述机 壳(6)内壁上;所述挡板(8)内的通道为。形通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设有紫外线 灯的灯管(5)各有4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机壳、设在机壳底部的滴油盒、隔油网、设在机壳上的烟罩灯、设在机壳上的抽风口和设在机壳上的控制面板,在每个正对抽风口处的机壳内都设置有一组设有紫外线灯的灯管和控制紫外线灯的镇流器,机壳内还设置有电连接的紫外线灯、镇流器、漏光保护单元、抽风单元、超温保护单元、继电器、镇流电路单元,故障指示灯、计数器、漏光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抽风单元故障指示灯和超温保护单元故障指示灯。采用上述结构,可提供一种成本低、寿命长、油烟净化效率高、能消毒杀菌和维护简单的油烟净化器。
文档编号F24C15/20GK201203185SQ20082004413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0日
发明者皓 张 申请人:皓 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