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燃料节能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810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燃料节能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使用多种燃料的节能取暖炉。
背景技术
普通的取暖炉一般只能使用单一的燃料,煤炉只能烧煤,柴草炉只能烧柴,在农村 中常见的废草、桔梗、锯末、木材等,在城市中普遍使用的蜂窝煤、煤球、块炭、木炭 等不能使用同一种炉体进行燃烧。普通的取暧炉一般为直通式风道,不能充分利用烟气 中的热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多种燃料,热效率高的多燃料节能取暖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燃料节能取暖炉,包括炉体,炉体上设有 进料口,炉体下部设有出灰装置,炉体内的风道与烟闺相通,炉体内设有双层炉膛,炉 膛内层上设有多排透气孔,炉膛与炉桥连接,炉桥上设有多片可转动的叶片,叶片与炉 桥手柄连接,风道上装有活动风门,风道通过活动风门分别与迂回烟道和双层炉膛外侧 的直通烟道相通。炉膛内层上的多排透气孔之间的间距由上到下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燃料节能取暖炉,通过双层活动炉膛可以适用多种燃烧物,增 加了取暖炉的适用性;通过调整炉桥的开启和闭合,并配合排气口的风道调节,可以使 燃料经过两次燃烧,提高燃烧物的燃烧效率,充分利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 一种多燃料节能取暖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上设有进料口 10,炉 体1下部设有出灰装置2,炉体l内的风道5与烟囱7相通,炉体1内设有双层炉膛8, 炉膛8内层上设有多排透气孔9,炉膛8与炉桥4连接,炉桥4上设有多片可转动的叶 片3,叶片3与炉桥手柄6连接,风道5上装有活动风门11,风道5通过活动风门11 分别与迂回烟道12和双层炉膛8外侧的直通烟道13相通。炉膛8内层上的多排透气孔9之间的间距由上到下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层炉膛8,炉膛内底部较阔口部较窄,适合使用多种燃烧物,如 农村中废弃的杂草、桔梗、锯末、树枝等,在城市中普遍使用的蜂窝煤、煤球、木炭等, 增加了取暖炉的适用性。炉膛8的内层上钻有多排透气孔9,透气孔9上密下疏。两层 炉膛间中空。从进料口10加入燃料,通过手柄6控制炉桥4上的炉桥叶片3的开闭, 当叶片3闭合时,燃烧物可以从透气孔9获得少量空气参与燃烧。通过缓慢燃烧的方式 节省燃料。
通过调整炉桥4上的叶片3的开启和闭合,并配合风门11,可以控制燃烧物的燃 烧效率,当叶片3开启到最大时,空气直接进入炉膛8参与燃烧,此时将风门ll倒向 迂回烟道12侧,直通烟道13与风道5相通,燃料充分燃烧后通过直通烟道13、风道5 后从烟囱7排出,,这种方式燃烧充分,热量释放效率高,但是燃烧时间短。通过手柄6 闭合炉桥4上的叶片3,空气只能从双层炉膛8上的透气孔9进入参与燃烧,此时将风门 11倒向直通烟道13 —侧,使迂回烟道12与风道5相通,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迂回 烟道12、风道5进入烟囱7,,燃烧时间延长。当烟雾过大时,关闭叶片3,这时空气从 双层炉膛8上层的透气孔9进入炉膛8内部,使烟雾产生二次燃烧,可降低产生的烟雾, 充分提高燃烧效率。这种燃烧方式在无烟雾时达到最佳效果。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炉灰等 残留物从出灰盒2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多燃料节能取暖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上设有进料口(10),炉体(1)下部设有出灰装置(2),炉体(1)内的风道(5)与烟囱(7)相通,其特征在于炉体(1)内设有双层炉膛(8),炉膛(8)内层上设有多排透气孔(9),炉膛(8)与炉桥(4)连接,炉桥(4)上设有多片可转动的叶片(3),叶片(3)与炉桥手柄(6)连接,风道(5)上装有活动风门(11),风道(5)通过活动风门(11)分别与迂回烟道(12)和双层炉膛(8)外侧的直通烟道(13)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燃料节能取暖炉,其特征在于炉膛(8)内层上 的多排透气孔(9)之间的间距由上到下逐渐增大。
专利摘要一种多燃料节能取暖炉,属于燃具。其主要包括炉体,炉体上设有进料口,炉体下部设有出灰装置,炉体内的风道与烟囱相通,炉体内设有双层炉膛,炉膛内层上设有多排透气孔,炉膛与炉桥连接,炉桥上设有多片可转动的叶片,叶片与炉桥手柄连接,风道上装有活动风门,风道通过活动风门分别与迂回烟道和双层炉膛外侧的直通烟道相通。炉膛内层上的多排透气孔之间的间距由上到下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燃料节能取暖炉,通过双层活动炉膛可以适用多种燃烧物,增加了取暖炉的适用性;通过调整炉桥的开启和闭合,并配合排气口的风道调节,可以使燃料经过两次燃烧,提高燃烧物的燃烧效率,充分利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
文档编号F24B1/189GK201233029SQ200820067168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9日
发明者杨登权 申请人:杨登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