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8120阅读:10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尤其是一种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燃气灶多采用由内外圈喷火孔组成的多孔式灶具,火焰分 布以外圈喷火孔为主,内圈为辅。这种燃气灶均包括有气门座和炉芯,炉芯又 通称炉盘。气门座上设有进气孔、点火喷气孔、中心出气孔和旁路出气孔。炉 盘为整体式双气管炉盘,其上有中心进气管、旁路进气管和燃烧灶头,气门座 上的中心通气孔通过接头和进气调节阀片与整体式双气管炉盘上的中心进气管 连接,旁路出气孔则通过旁路连接管以及接头和进气调节阀片与整体式双气管 炉盘上的旁路进气管连接。这种燃气灶及其炉盘的不足在于结构复杂,制作 成本高,由于它采用的是整体式双气管炉盘,其体积大、重量重非常耗材,从 而增加了加工难度;易造成燃烧不充分,产生锅底灰的问题;而且在大火转小 火时,容易造成熄火、关火时,输气管道回火等问题;同时节能效率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该炉盘能够促进燃气 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不产生锅底灰,不熄火、不回火,并且结构简 单,能够实现单管炉盘,可以达到减少耗材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增氧节能燃气 灶炉盘,包括输气管和燃烧灶头,灶头盖安装在燃烧灶头上,其特征在于所 述灶头盖的外壁内设有外喷气槽,外喷气槽一端与燃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外 界空气连通,燃烧灶头内壁向外展出形成火焰放大器,燃烧灶头内壁与灶头盖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槽,环形槽下方设有多个孔与燃烧灶头外部连通,灶头盖 外壁的形状与燃烧灶头座圈的形状相配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灶头盖内部设有内喷气槽,内喷气槽的上端 朝向斜向向外,内喷气槽的下端连通燃烧灶头的燃气通道。
对上述技术方安的进一歩改进所述燃烧灶头中间为圆筒,圆筒内部为通 孔,燃烧灶头内壁在燃气通道与所述圆筒之间,灶头盖内部的内喷气槽紧贴在 燃烧灶头的内壁上,所述燃烧灶头的进气口处设有隔热导向板。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灶头盖外壁下端、外喷气槽、燃烧灶 头座圈的倾斜角度均为45。。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气管的进气口处设有气体转向雾 化器,气体转向雾化器为锥形筒体,其粗端的端口内固定有一个连接圈,粗端
il过连接圈连接在气门座上的喷咀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放大器要把一盘小火放大为大火,并且要有火力度,为了达到 这个要求灶头盖的外壁与放大器的内壁设置了一定的距离,合围成"个环形槽, 槽中下方设有多孔,孔与灶头盖外部的空气相通,灶头盖外壁内的外喷气槽与 灶头的座圈倾斜度为45° 。燃烧灶头内壁向外展出形成火焰放大器,放大器的 内边小于45° ,要有一定的高度。当燃火通过环形槽时,它带动槽内下方的空 气,在放人器的内边进行强制混合,进行第二次雾化,利用灶头盖与放大器内 边适当的距离、灶头座圈角度和放大器内边的角度综合来完成放大,使燃火有 一定的规范和力度;
设置在燃烧灶头环形槽下方的孔为增氧孔,增氧孔使得环形槽与灶头外部
空气相通,由于热气上升的原理,它在炉盘中起到一定的助燃作用;灶头盖的内喷气槽上端斜向向外的拐角处为燃气的着火点,也就是灶头盖 从下至上的三分之二处,气体在三分之二处燃烧,还有三分之一的距离才能通 冋盖的顶端,而气体流动的特点是沿着物体的边沿流动,这个三分之一的距离 可给燃火和空气提供充分混合的时间,进行第二次雾化,而内喷气槽内部的空 气量占炉盘的60%,因此能够提供充分的空气与燃火混合;
燃烧灶头的进气口处设有隔热倒向板,安装在炉膛内的进气口处,角度大 于180° ,它挡住了去右面炉膛的混合气,使一部分气体顺着左边旋转,它使混 合气进入炉膛有力度,当大火转小火时,产生一定的流速差,它挡住了一部分 高热气体返回,对回火进行有效控制;
气体转向雾化器为锥形筒体,进气端口直径大、出气端口直径小,安装在 灶头管道进气口内,倾斜安装偏离中心线,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当石化气喷入管 筒内时进行不规则运动,这是石化气与空气进行混合,称为第一次雾化;它的 第二个作用是,当灶头燃烧时,用开关将大火转为小火时,可快速、来回扭动 开关,而不会熄火,小火的稳定性好,不会回火。这是因为气体转向雾化器的 大头朝着喷嘴方向,进气时没有阻力,而当热气从灶头返回是气体转向雾化器 的小头就产生了一定的阻力,成为一个阻风门控制了流速差,从而有效稳定了 微火,有了这种气流变向雾化器,可以增大燃气的雾化效果,促使其在后面的 燃烧过程中得到充分燃烧,并且可以起到调节火苗大小的作用,以辅助燃气灶 上风门调节器对火苗大小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炉盘能够促进燃气充分完全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不产生锅底灰的目的,小火集中、大火有力,不会发生熄火、回火的问题。实 际使用观察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火力大而且省气。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包括输气管1和燃烧灶头2, 灶头盖3安装在燃烧灶头2上,灶头盖3的外壁内设有外喷气槽8,外喷气槽8 一端与燃气通道10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燃烧灶头2内壁向外展出形 成火焰放大器6,燃烧灶头2内壁与灶头盖3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槽4,环形槽 4下方设有多个孔5与燃烧灶头2外部连通,灶头盖3外壁的形状与燃烧灶头2 座圈15的形状相配适,灶头盖3内部设有内喷气槽14,内喷气槽14的上端朝 问斜向向夕卜,内喷气槽14的下端连通燃烧灶头2的燃气通道10,燃烧灶头2中 间为圆筒9,圆筒9内部为通孔,燃烧灶头2内壁了在燃气通道IO与所述圆筒 9之间,灶头盖3内部的内喷气槽14紧贴在燃烧灶头2的内壁了上,所述燃烧 灶头2的进气口处设有隔热导向板11,输气管1的进气口处设有气体转向雾化 器12,气体转向雾化器12为锥形筒体,其粗端的端口内固定有一个连接圈13, 粗端通过连接圈13连接在气门座上的喷咀上。所述灶头盖外壁下端、外喷气槽、 燃烧灶头座圈的倾斜角度均为45。。
使用时,燃气通过输气管后一部分通过灶头盖内部喷气槽释放出来燃烧这 可以给锅底进行小火加热,多数气体则进入灶头盖外壁内的喷气槽,雾化后的 燃气与空气混和气在喷气槽口充分燃烧。可随意调节火焰的大小,小火都不会 熄灭。
本实用新型经过发明人多年的使用经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火力猛、不费气,向 且灶头不产生锅底灰,尤其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炖汤,使用直径为25公分的大罐 炖汤,汤烧开之后,将火调整在保持锅内沸腾的状态直至将汤炖好,仅耗气 0.0〗4m3 。
权利要求1、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包括输气管和燃烧灶头,灶头盖安装在燃烧灶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头盖的外壁内设有外喷气槽,外喷气槽一端与燃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燃烧灶头内壁向外展出形成火焰放大器,燃烧灶头内壁与灶头盖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槽,环形槽下方设有多个孔与燃烧灶头外部连通,灶头盖外壁的形状与燃烧灶头座圈的形状相配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头盖 内部设有内喷气槽,内喷气槽的上端朝向斜向向外,内喷气槽的下端连通燃烧 灶头的燃气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灶 头中间为圆筒,圆筒内部为通孔,燃烧灶头内壁在燃气通道与所述圆筒之间, 灶头盖内部的内喷气槽紧贴在燃烧灶头的内壁上,所述燃烧灶头的进气口处设有隔热导向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头盖 外壁下端、外喷气槽、燃烧灶头座圈的倾斜角度均为45。。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气管的进气U处设有气体转向雾化器,气体转向雾化器为锥形筒体,其 粗端的端口内固定有一个连接圈,粗端通过连接圈连接在气门座上的喷咀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氧节能燃气灶炉盘,包括输气管和燃烧灶头,灶头盖安装在燃烧灶头上,所述灶头盖的外壁内设有外喷气槽,外喷气槽一端与燃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燃烧灶头内壁向外展出形成火焰放大器,燃烧灶头内壁与灶头盖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槽,环形槽下方设有多个孔与燃烧灶头外部连通,灶头盖外壁的形状与燃烧灶头座圈的形状相配适。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炉盘能够促进燃气充分完全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不产生锅底灰的目的,小火集中、大火有力,不会发生熄火、回火的问题。实际使用观察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火力大而且省气。
文档编号F24C3/08GK201251210SQ2008200681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6日
发明者熊道富 申请人:熊道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