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环形烟道的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815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环形烟道的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炉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环形烟道的炉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煤炉灶均具有炉体,炉体内的下部设有炉膛,炉膛的正上方 具有燃烧区,燃烧区上放置有炒锅或煮锅,在燃烧区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出 烟口,出烟口连接有烟道,烟道穿过炉体直接将烟气引入烟卤排出。这种 炉灶的引火口存在易堵塞,引火不顺畅,并且由于燃烧区内的热空气直接 进入烟道,使烟道内的烟气温度比较高,这种排烟结构致使这些热量白白 的浪费掉,降低了炉灶的加热效率,造成燃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 单,燃烧充分,加热效率高,并能减少炉灶重量的具有环形烟道的炉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具有环形烟道的 炉灶,具有炉体,炉体内设有炉膛,炉膛上部具有燃烧区,引火口和烟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口为环形引火口,环形引火口环绕设置在燃烧区外 的炉体上,所述烟道为环形烟道,环形烟道通过环形引火口与燃烧区相连 通。
所述环形引火口具有位于炉体操作面部分和背离操作面部分,位于炉 体操作面部分的引火口水平位置低于背离操作面部分的引火口位置。
所述环形烟道连通有贯穿炉体底部的下灰通道,下灰通道的出口设有 挡灰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具有环形烟道的炉灶,具有引火口 和烟道,引火口为环形引火口,环形引火口环绕设置在燃烧区外的炉体上, 烟道为环形烟道,环形烟道通过环形引火口与燃烧区相连通。当炉灶放置 有锅具时,炉体支撑锅具,且炉体与锅具接触部位形成密封面,使火焰在 燃烧区内燃烧后只能通过环形引火口引出,由于环形引火口是环绕设置在 锅的周围,并与燃烧区直接相通,使引火更均匀,引入到引火口内的热空 气在环形烟道内流通中可直接对锅具进行加热,对烟气的余热进行再利用。 环形引火口具有位于炉体操作面部分和背离操作面部分,位于炉体操作面 部分的引火口水平位置低于背离操作面部分的引火口位置,使燃烧区的火 焰燃烧充分,出火均匀,解决了偏火现象。环形烟道连通有贯穿炉体底部 的下灰通道,下灰通道的出口设有挡灰板,清理烟道内的烟灰更方便。与 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燃烧充分,加热效率高,且炉灶重量较轻。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2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 2,本实用新型具有炉体l,炉体内设有炉膛2,炉膛上部具 有燃烧区3,环形引火口4,环形烟道5。环形引火口4环绕设置在燃烧区
3外部的炉体上,环形烟道5通过环形引火口 4与燃烧区3相连通。炉灶通 常具有操作位置和相对于操作位置的背离操作位置,环形引火口 4具有位 于炉体操作面部分6和背离操作面部分7,如图3所示位于炉体操作面部分 的引火口水平位置低于背离操作面部分的引火口位置,当锅放置在炉灶上 后,位于背离操作面部分的引火口与锅的间距9小于低于炉体操作面部分 的引火口与锅的间距8,使热烟气能够均匀的由环形引火口引出。与环形烟 道5连通有贯穿炉体底部的下灰通道10,下灰通道的出口设有挡灰板11, 清理烟道内的烟灰时打开挡灰板11,可使烟灰从下灰通道10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环形烟道的炉灶,具有炉体,炉体内设有炉膛,炉膛上部具有燃烧区,引火口和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口为环形引火口,环形引火口环绕设置在燃烧区外的炉体上,所述烟道为环形烟道,环形烟道通过环形引火口与燃烧区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烟道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 形引火口具有位于炉体操作面部分和背离操作面部分,位于炉体操作面部 分的引火口水平位置低于背离操作面部分的引火口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环形烟道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 述环形烟道连通有贯穿炉体底部的下灰通道,下灰通道的出口设有挡灰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环形烟道的炉灶,具有炉体,炉体内设有炉膛,炉膛上部具有燃烧区,引火口和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口为环形引火口,环形引火口环绕设置在燃烧区外的炉体上,所述烟道为环形烟道,环形烟道通过环形引火口与燃烧区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燃烧充分,加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并能减少炉灶重量,可广泛应用于家庭、食堂等场所。
文档编号F24B1/195GK201177282SQ20082006935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4日
发明者田林中, 田林红 申请人:田林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