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035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系统,尤其是一种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属于热泵 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泵热水器由于其制热能效比恒大于l,其节能优势明显,在能源紧缺的现 代社会己经被人们大力推广应用,现有技术的热泵热水器其工作原理是制冷 剂被压縮机压縮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由压縮机出气口排出进入到水冷凝 器,释放出制热热量后冷凝为中温中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经节流装置减压成 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制冷剂后流入蒸发器吸收热能,最后通过压縮机吸气口回 到压縮机完成循环,在此过程中水冷凝器中的水得到加热,可以满足人们对热 水的需求。众所周知,相对于燃气、燃油等热水器来说,热泵热水器制热功率 较低、制热水速度也较慢,属于慢热型热水器,在现有常规技术下,热泵热水 器的使用等待时间较长,尤其是在大量使用热水之后,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其 实际使用效果不能充分令人满意,也大大地限制了这种新一代节能环保型产品 的推广应用,虽然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增加热泵功率、增大储热水箱等方法缓解 热泵热水器的上述不足之处,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初期投资相应大幅提高, 设备占用空间也必须增大,显然这些解决方法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蓄能速热型热 热水器,主要由压縮机、 水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和电控装置构成,所述的压縮机出气口与所述的水冷凝器气态制冷剂入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凝器入口之后液态制冷 剂输出通道至少有两路,其中第一路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所述的节流装置 相连,第二路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一蓄能换热器的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 相连,该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所述的 节流装置相连,所述的蓄能换热器还包括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该第二路制 冷剂换热通道的入口连接于所述的节流装置之后,该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 出口连接于所述的压缩机吸气口之前。
进一步的,上述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蒸 发器入口与所述的节流装置相连,所述的蒸发器出口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 所述的压縮机吸气口相连,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入口 连接于所述的节流装置之后、所述的蒸发器之前,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二路 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出口连接于所述的蒸发器之后、所述的压縮机吸气口之前;
更进一步的,上述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 节流装置包括一可调节流阀,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入 口连接于所述的可调节流阀的出口之后。
进一步的,上述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蒸 发器入口与所述的节流装置相连,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 的入口与所述的蒸发器出口连接,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 的出口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所述的压縮机吸气口连接;
更进一步的,上述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包括一 可调控制阀,所述的可调控制阀的入口与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二路制冷剂换 热通道的入口相连,所述的可调控制阀的出口与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二路制 冷剂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进一步的,上述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节 流装置包括一可控阀,所述的可控阀的入口与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一路制冷 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出口相连;或者是所述的可控阀的入口与所述的水冷凝器 入口之后液态制冷剂出口相连,所述的可控阀的出口与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 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上述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节 流装置包括一可调阀,所述的水冷凝器入口之后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的第一路 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所述的可调阀的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上述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 蓄能换热器还包括一水流换热通道,该水流换热通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的水冷凝 器的水流换热通道相连。
进一步的,上述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 蓄热材料,所述的蓄热材料与所述的水冷凝器和/或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相结合, 并且所述的蓄热材料与所述的水冷凝器的制冷剂通道和/或所述的水冷凝器的 水流换热通道和/或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和/或所述的蓄 能换热器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热接触;
更进一步的,上述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 蓄热材料为相变蓄热材料或包含相变蓄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性能提升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所述的蓄能换热器其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换热蓄存 并可释放大量热能。当蓄存热能时,所述的蓄能换热器其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 道中的液态制冷剂可流入或相对快速流入所述的节流装置,而此时所述的水冷 凝器之后第一路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中的液态制冷剂可停止流入或相对慢速流入所述的节流装置;当释放热能时,所述的蓄能换热器其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 道中的液态制冷剂可停止流入或相对慢速流入所述的节流装置,而此时所述的 水冷凝器之后第一路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中的液态制冷剂可流入或相对快速流 入所述的节流装置。释放热能时,所述的蓄能换热器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 中的制冷剂可以大量吸收所述的蓄能换热器其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中液态制 冷剂中的热能,这样,即使所述的蒸发器所处吸热环境的温度较低,本实用新 型也能快速制热并提供大量热水,保证舒适性;当包括蓄热材料时,更可利用 蓄热材料蓄热和放热,尤其是当蓄热材料为相变蓄热材料或包含相变蓄热材料 时,单位体积的相变材料一般均大大超过水的蓄热量。因此,同样的供水量本 实用新型的整机体积可以较小而紧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蓄能快速制热,与常规技术的热泵热水器 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相同的功率及体积配置下能够相对快速而大量地供应热水, 工作性能稳定,综合性价比高,易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縮机(l)、水冷凝器(2)、节流装置(3)、蒸发器(4)和电控装置(5)构成,压縮机(l)出气口通过相应的铜管等 配件与水冷凝器(2)气态制冷剂入口相连,水冷凝器(2)之后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 分有两路,其中第一路通过相应的铜管等配件与节流装置(3)相连,第二路通过 相应的铜管等配件与一蓄能换热器(6)的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相连,该第一路 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相应的铜管等配件与节流装置(3)相连,蓄能 换热器(6)还包括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该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入口通过 相应的铜管等配件与蒸发器(4)出口连接,该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出口通过 一气液分离器与压縮机(l)入气口相连,蒸发器(4)的入口通过相应的铜管等配件 与节流装置(3)相连。另外还有一可调控制阀(8),可调控制阀(8)的入口与蓄能换 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可调控制阀(8)的出口与蓄能换热 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在本系统中,蓄能换热器(6)相当于 回热器,而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相当于过热器。
节流装置(3)包括一可控阀(9)和一可调阀(10),可控阀(9)的入口与蓄能换热 器(6)的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出口相连;水冷凝器(2)液态制冷剂出口 的第一路通过相应的铜管等配件与可调阀(10)的入口相连;可控阀(9)的两端并联 有一毛细管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工作,必要时还可并联一热力膨胀阀,效果更佳, 此时,所述毛细管也可以省略;可调阀(10)的出口通过小段毛细管与可控阀(9) 的出口相连接后与一段毛细管相连。以此构成本实施例的节流装置(3)。本实用 新型的节流装置(3)既可以是由相应的节流原件及连接管道接合而构成的一体式 独立组件,该独立组件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出口,也可以 是分散组合式,在制造时将相应的节流原件及连接管道接合而构成。
另外,还包括蓄热材料(ll),并且蓄热材料(ll)为相变蓄热材料,这些相变 材料被封装在多个金属(尤其是不锈钢)或塑料壳体内,其外形可以是小球状或块状等。
一般来讲,同体积相变材料的蓄热量要大大超过水的蓄热量,选用
时其相变潜热至少应超过100kJ/kg以上,在此选用280kJ/kg的液-固或固-固相 变材料。蓄热材料(11)分别与水冷凝器(2)和蓄能换热器(6)相结合。其中,与水 冷凝器(2)相结合的蓄热材料(11)其相变温度选在45'C 80'C之间较妥当,与蓄 能换热器(6)相结合的蓄热材料(11)其相变温度选在25'C 6(TC之间较妥当,本 实施例分别选在58"C及42'C。
可调控制阀(8)、可控阀(9)及可调阔(10)在此均可以选用二位二通电磁阀, 也可以是其它电磁阀、电动阀、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手调阀等可以调整 开度状态或开关的阀件。
水冷凝器(2)和蓄能换热器(6)在此均可以优选壳管式换热器,其外层均附有 保温层。其中水冷凝器(2)的壳体内腔为制冷剂通道,并且内部置有蓄热材料(11), 水冷凝器(2)的管体内腔为水流换热通道;蓄能换热器(6)的壳体内腔为第一路制 冷剂换热通道,并且内部置有蓄热材料(ll),蓄能换热器(6)的管体内腔为第二路 制冷剂换热通道。蓄能换热器(6)壳体内腔的容积可设计为5升 100升之间较妥 当,本实施例选为15升左右,本实施例的制冷剂主要为R22。这样,在系统热 水速度不足时,通过热泵提取蓄能换热器(6)壳体内腔中蓄热材料(11)及制冷剂蓄 存的热能,再结合蒸发器(4)吸收的外界热量,足以快速稳定地提供大量的热水 满足用户需求。需要说明的 ,由于系统制冷剂的总量可能较大,若有必要, 在制造时,应适量增加压縮机冷冻润滑油的注入量,防止压縮机(l)缺油损毁。 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系统在压縮机(l)之后、水冷凝器(2)之前还可串接专门的油 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和与之配合的主要由毛细管、过滤器(必要时还可包 括电磁阀以间歇方式控制回油)等构成的回油支路接在压縮机(l)回气管路上, 这样更能充分的保证回油,另外,还可以将水冷凝器(2)设计成带有专门回油口的结构。根据不同要求,水冷凝器(2)壳体内腔的容积可设计为2升 50升之间 较妥当,本实施例选为5升左右,水冷凝器(2)还可以选用套管式(尤其是螺旋 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及水箱盘管式换热器等。而水冷凝器(2)的管体及 蓄能换热器(6)的管体均可以采用带外(铝)翅片或外螺纹的铜管绕制而成,这 样可以大大地增加换热效率。蓄能换热器(6)的管体还可以是带有内螺纹。当然, 两者都还可以选用经轴向旋转扭曲后的螺旋铜管绕制而成。 一般来讲,若将本 实施例定型为无外接水箱的即热式家用(或小型商用)热水器,则蓄能换热器(6) 壳体内腔及水冷凝器(2)壳体内腔的容积可设计稍大一些;而若将本实施例定型 为有外接水箱的储热式工程(或大型商用)热水器,则蓄能换热器(6)壳体内腔 及水冷凝器(2)壳体内腔的容积可设计稍小一些,并且水冷凝器(2)内也可以不设 置蓄热材料(ll)(甚至蓄能换热器(6)内也可不设蓄热材料(U))。 蒸发器(4)在此选用风机旁管式翅片换热器。
下面以本实施例定型为即热式家用(或小型商用)热水器为例,描述其工 作原理首先,蓄热运行当电控装置(5)感应到水冷凝器(2)内的温度低于设定 启动温度时(如低于58°C),电控装置(5)控制热泵系统启动运行,可调控制阀(8)、 可控阀(9)开启,可调阀(10)可关闭,直至达到设定值(如水冷凝器(2)内的温度 达到6(TC或蓄能换热器(6)内的温度达到45"C)停机。
为达到快速供水的目的,可调控制阀(8)、可控阀(9)及可调阀(10)的工作模 式还可以是这样的可调阀(10)先开启,可控阀(9)可关闭,液态制冷剂主要通过 可调阀(10)流向蒸发器(4),少量通过并联在可控阀(9)两端的毛细管(或热力膨 胀阀)流向蒸发器(4)。此时,热泵系统优先加热水冷凝器(2)内的水、制冷剂及 蓄热材料(U),以达到可以快速供水的目的。待水冷凝器(2)内的温度先升至某预 定值(如58'C)后,延时一段时间(如5分钟)后可控阀(9)再开启,而此时可
10调阀(10)既可关闭也仍可开启。此时,热泵系统同时加热蓄能换热器(6)内的制冷 剂及蓄热材料(ll)(由于制冷剂是不断流动的,事实上应该是热的制冷剂逐渐代 替了冷的制冷剂留在壳体内,显得壳体内的制冷剂被加热了),以达到可以蓄存 大量热能的目的。而在可调阀(10)仍然开启的情况下,直至水冷凝器(2)内的温度 升至另一预定值(如59*C )或蓄能换热器(6)内的温度升至另一预定值(如42'C ) 时,可调阀(10)关闭,这种控制模式可以保证转换制冷剂流向后,水冷凝器(2) 内的蓄能速度不至变化(减少)太多,同时也能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直至 水冷凝器(2)内的温度升至设定值(如水冷凝器(2)内的温度达到6(TC或蓄能换热 器(6)内的温度达到45°C ),电控装置(5)控制热泵系统停止运行。
在上述运行过程中,若用户用水,并且出水温度即将不足(如低至42X:), 则可调控制阀(8)关闭,此时,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将作为系 统过热器从蓄能换热器(6)内大量吸收热能用于加热水冷凝器(2)内流过的水和制 冷剂,保证稳定的供水能力。
供热运行流入水冷凝器(2)内的冷水吸收其内制冷剂及蓄热材料(ll)蓄存的 热能可以提供少量的热水。当持续用水至电控装置(5)感应到水冷凝器(2)内的温 度低于设定启动温度时(如低于58-C)或出水温度低于某预定值(如42"C)时, 电控装置(5)控制热泵系统启动运行(为精确控制,电控装置(5)在系统水路上还 可设置水流开关或水流量传感器,电控装置(5)根据水流情况或能量输出情况而 控制热泵系统的启动)。若水冷凝器(2)内的温度低至某预定值(如58。C)时,可 调阀(10)开启,可控阀(9)此时既可关闭也仍可开启。若出水温度即将不足(如低 至4(TC),则可调控制阀(8)关闭,此时,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 道将作为系统过热器从蓄能换热器(6)内大量吸收热能用于加热水冷凝器(2)内流 过的水,保证稳定的供水能力。除霜运行事实上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均有可能结霜,当电控装置(5)感应
到蒸发器(4)要除霜时,控制可调控制阀(8)关闭,此时,由于蒸发器(4)出口的压 力上升,流入蒸发器的蒸冷剂温度相对较高,可以除霜。为达到更佳的效果, 此时,还可以是将可调阀(10)开启,可控阀(9)关闭,或者是可控阀(9)及可调阀(10) 均开启。
若将木实施例定型为外接水箱的储热式工程(或大型商用)热水器,则电 控装置(5)是感应外接水箱内的温度而控制热泵系统的启动运行。
为加快热交换,保证进入水冷凝器(2)的高温气态制冷剂迅速液化而控制系 统高压,还可设置一止回阀,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出口通过一个三通与 该止回阀的入水口相连,该止回阀的出水口通过另一个三通与水冷凝器(2)的水 流换热通道入口相连。当热泵系统启动制热时,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中 的水受热膨胀经止回阀进入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入口 ,以此产生自力式 循环换热,促进高温气态制冷剂迅速液化。为进一步达到目的,该止回阀还可 以串接一水泵以增加换热效果,或者是将该止回阀换成一带有止回阀的水泵。 另一种方法是,将水冷凝器(2)气态制冷剂入口在壳体内腔中连接一段深入内腔 中并可与液态制冷剂充分接触的换热管道,该换热管道的另一出口可转回壳体 内腔中水冷凝器(2)气态制冷剂入口附近,这样,由水冷凝器(2)气态制冷剂入口 进入水冷凝器(2)的高温气态制冷剂经过该换热管道与该换热管道外的液态制冷 剂热交换后再进入壳体内腔,可以促进气态制冷剂迅速的液化。
本实用新型供热水速度快,与现有技术的普通热泵热水器相比,显著地提 升了整机的使用舒适性,大大地增加了本热泵热水器的适用范围并且其系统整 体体形相对小型化,尤其适合制造成为整体式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
实施例二 一种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似,只是具有以下调整不设可控阀(9)及与之并联的毛细管、热力膨胀阀等,蓄能 换热器(6)的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出口直接与可调斷10)的出口相连;
水冷凝器(2)与蓄能换热器(6)为壳体相通的同壳一体式结构,并且水冷凝器(2)与
蓄能换热器(6)的结合体在整机中的布置设计为卧置在整机的上部或下部;增设
一蓄热水箱(12),蓄热水箱(12)的出口与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入口相连, 蓄拔水箱nrv的A门诵计一小二诵Js— +岡陶nri的.屮7k"门站诠一 ,卜r5l鳊^in的
入水口通过另一个三通与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出口相连。蓄热水箱(12) 外附保温层。在其它实施例中,蓄热水箱(12)与系统间还可以有另一种接法,即 将蓄热水箱(12)的入口与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出口相连,蓄热水箱(12)的 出口通过一个三通与一止回阀(13)的入水口相连,止回阀(13)的出水口通过另一 个三通与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入口相连。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很明显水冷凝器(2)入口之后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分 有两路,其中第一路从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入口之后的壳体开孔引出与 节流装置(3)的可调阀(10)入口相连,第二路通过壳体内腔与蓄能换热器(6)的第 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及壳体内腔相连。水冷凝器(2)与蓄能换热器(6)的区分界线 在此是相对模糊化的。 一般来讲,既可以以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入口处 为界,也可以以蓄能换热器(6)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出口为界进行划分。水 冷凝器(2)与蓄能换热器(6)在壳体内腔之间还可设置非密封的隔层以减少两者制 冷剂间的热量交换和干扰。而当水冷凝器(2)与蓄能换热器(6)的结合体在整机中 的布置设计为立式结构时,壳体上开孔引出第一路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的出口 的内管口所处位置应相应地设置存油结构,防止在某些工况下,由于冷冻润滑 油大量沉淀于壳体底部而制冷剂主要由第一路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输往蒸发器 (4)工作,以此造成压縮机缺油而损毁。上述的非密封隔层的设计其实就可以成为存油结构的一种设置方式。
工作原理也与实施例一近似,只是由于蓄热水箱(12)的入口与水冷凝器(2) 的水流换热通道出口之间接有止回阀(13),当制热时,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 道中的水受热膨胀经止回阀(13)进入蓄热水箱(12)并回到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 热通道入口,以此产生自力式循环换热。在其它实施例中,止回阀(13)还可以串 接一水泵增加换热效果,或者是直接将止回阀(13)换成一带有止回阀的水泵。
本实用新型热水速度快、结构简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尤其适合制 造成为家用整体式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
实施例三 一种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本实施例也与实施例一基本相似, 只是具有以下调整:水冷凝器(2)与蓄能换热器(6)为壳体相通的同壳一体式结构; 蓄能换热器(6)壳体内还包括一水流换热通道,该水流换热通道的出水口与水冷 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在壳体内相连,事实上,蓄能换热器(6)内的水流换热通 道与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可以是一段完整的铜盘管,只不过分处不同的 环境其所属部件的名称和功能不同;水冷凝器(2)与蓄能换热器(6)的结合体在整 机中的布置设计为立式结构,壳体上开孔引出第一路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的出 口的内管口所处位置之下设有隔层(14),隔层(14)非密封,上开有通孔;在具体 构造时,本实施例设计为外形类似立式冰箱型,压縮机(1)及蒸发器(4)置于整机 的底后部,蒸发器(4)也可单独置于整机顶部;水冷凝器(2)及蓄能换热器(6)壳体 内腔的容积分别选为10升及30升左右。
同实施例二一样,水冷凝器(2)与蓄能换热器(6)的区分界线在此是相对模糊 化的。在此可以以壳体上开孔引出第一路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的出口的内管口 所处位置为界进行划分,而该出口的内管口是位于构成蓄能换热器(6)内水流换 热通道与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的换热铜盘管两端之间的位置中。本实施例由于蓄能换热器(6)还包括一水流换热通道,蓄能换热器(6)内的制 冷剂及蓄热材料(U)也可以直接预热冷水,因此其供热水速度更快,显著地提升 了整机的使用舒适性,尤其适合制造成小功率家用整体式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 器。
实施例四 一种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基本相似, 只是具有以下调整蒸发器(4)入口弓节流装置(3)的一个热力膨胀阔出口相连,
蒸发器(4)出口通过气液分离器与压縮机(1)吸气口相连,节流装置(3)包括一可调 节流阀(7),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入口连接于所述的可调节 流阀(7)的出口之后,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出口连接于蒸发 器(4)出口之后。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在此起了系统过冷器 及除蒸发器(4)之外的第二蒸发器的作用。
实施例五 一种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本实施例也与实施例一基本相似, 只是具有以下调整水冷凝器(2)及蓄能换热器(6)的壳体内腔都不作为制冷剂通 道,而是分别另设换热管体作为相应的制冷剂换热通道;可控阀(9)的入口与水 冷凝器(2)入口之后液态制冷剂出口相连,可控阓(9)的出口与蓄能换热器(6)的第 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入口相连,蓄能换热器(6)的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 道的制冷剂出口与节流装置(3)相连。
实施例六 一种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基本相似, 只是具有以下调整水冷凝器(2)与蓄能换热器(6)的结合体在壳体上开孔引出第 一路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的出口所处位置之下设有隔层(14),隔层(14)为不开通 孔的密封隔层;水冷凝器(2)内不设置蓄热材料(11);蓄能换热器(6)的壳体内腔 不作为制冷剂通道,而是另设换热管体作为相应的制冷剂换热通道;节流装置(3) 不设可控阀(9)。
1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典型实施例,在需要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 各种常规零配件的增减变换或常规技术以及控制方式、参数数据的调整、搭配, 以使得本实用新型获得各种需求领域的最佳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1、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缩机(1)、水冷凝器(2)、节流装置(3)、蒸发器(4)和电控装置(5)构成,所述的压缩机(1)出气口与所述的水冷凝器(2)气态制冷剂入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凝器(2)入口之后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至少有两路,其中第一路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所述的节流装置(3)相连,第二路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一蓄能换热器(6)的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相连,该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所述的节流装置(3)相连,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还包括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该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入口连接于所述的节流装置(3)之后,该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出口连接于所述的压缩机(1)吸气口之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4) 入口与所述的节流装置(3)相连,所述的蒸发器(4)出口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 与所述的压縮机(l)吸气口相连,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 道的入口连接于所述的节流装置(3)之后、所述的蒸发器(4)之前,所述的蓄能 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出口连接于所述的蒸发器(4)之后、所述 的压縮机(l)吸气口之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装置 (3)包括一可调节流阀(7),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入 口连接于所述的可调节流阀C7)的出口之后。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4) 入口与所述的节流装置(3)相连,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 道的入口与所述的蒸发器(4)出口连接,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 换热通道的出口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所述的压縮机(l)吸气口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调控制阀(8),所述的可调控制阀(8)的入口与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 热通道的入口相连,所述的可调控制阀(8)的出口与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的第 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装置 (3)包括一可控阀(9),所述的可控阀(9)的入口与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的第一 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出口相连;或者是所述的可控阀(9)的入口与所述 的水冷凝器(2)入口之后液态制冷剂出口相连,所述的可控阀(9)的出口与所述 的蓄能换热器(6)的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入口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装置 (3)包括一可调阀(10),所述的水冷凝器(2)入口之后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的第 一路通过相应的制冷剂通道与所述的可调阀(10)的入口相连。
8、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 5、 6或7所述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还包括一水流换热通道,该水流换热通道的出水 口与所述的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相连。
9、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 5、 6或7所述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蓄热材料(U),所述的蓄热材料(ll)与所述的水冷凝器(2)和/或 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相结合,并且所述的蓄热材料(11)与所述的水冷凝器(2) 的制冷剂通道和/或所述的水冷凝器(2)的水流换热通道和/或所述的蓄能换热 器(6)的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和/或所述的蓄能换热器(6)的第二路制冷剂换 热通道热接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材 料(ll)为相变蓄热材料或包含相变蓄热材料。
专利摘要蓄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属热泵应用技术领域,主要由压缩机(1)、水冷凝器(2)、节流装置(3)、蒸发器(4)和电控装置(5)构成,压缩机(1)出气口与水冷凝器(2)气态制冷剂入口相连,其特点是水冷凝器(2)入口之后液态制冷剂输出通道至少有两路,第一路与节流装置(3)相连,第二路与一蓄能换热器(6)的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相连,该第一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制冷剂出口与节流装置(3)相连,蓄能换热器(6)还包括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该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入口连接于节流装置(3)之后,该第二路制冷剂换热通道的出口连接于压缩机(1)吸气口之前。本热泵热水器能够高效蓄能、快速供热,工作性能稳定,综合性价比高,易于推广和普及。
文档编号F24H9/18GK201373566SQ200820129009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秦恩溢 申请人:惠州市思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