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电两用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057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电两用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尤其涉及一种装有可移动式用电炉具的气电两用燃气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通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使用燃气的燃烧器,或者通常具有一个使用燃气燃烧器和一个使用电的固定式电磁炉,电磁炉是安装固定在灶具上,不可以灵活移动,当使用过程中电磁炉损坏后需将整台灶具运往售后服务点维修,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修方便,又节省费用和空间的移动式气电两用燃气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电两用燃气灶,包括装有燃气燃烧器的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灶具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置用电炉具的容置空间,所述用电炉具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所述容置空间的边缘向上凸起形成环形凸棱。
在所述用电炉具的周边具有凸缘,在所述用电炉具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时,所述凸缘卡在所述容置空间的边缘。
所述凸缘为环绕所述用电炉具周边的环状凸缘。
所述容置空间为设置在所述灶具上表面的开口。
所述容置空间为由所述灶具上表面下凹所形成的容置槽。
所述用电炉具为圆形、方形或矩形。
所述用电炉具可以为电磁炉、光波炉和电炉。
在所述用电炉具的底部设有底脚。
本实用新型的气电两用燃气灶与现有气电两用燃气灶技术相比,由于在灶具上装有可移动的用电炉具,所述用电炉具可以置于灶具上的容置空间内使用,也可以从灶具上的容置空间内取出来单独使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修方便。一个家庭的厨房配有本实用新型的气电两用燃气灶,不需要再单独配置用电炉具,节省了购买用电炉具的费用及放置用电炉具所需要占用的空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电两用燃气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气电两用燃气灶取出用电炉具时的结构图。
图中 1.炉体2.容置空间 3.用电炉具4.燃气燃烧器 5.环状凸缘6.环形凸棱 7.用电炉具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气电两用燃气灶,包括装有燃气燃烧器4的灶具1,在所述灶具1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置用电炉具3的容置空间2,所述用电炉具3置于该容置空间2内。
所述容置空间2的边缘向上凸起形成环形凸棱6,可以防止灶具表面的水进入容置空间内。
在所述用电炉具3的周边具有凸缘,在所述用电炉具3置于所述容置空间2内时,所述凸缘卡在所述容置空间2的边缘。在图1、图2中,所述凸缘为环绕所述用电炉具3周边的环状凸缘5。
所述容置空间2可为设置在所述灶具1上表面的开口。所述容置空间2也为由所述灶具1上表面下凹所形成的容置槽。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用电炉具3为方形,该用电炉具3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圆形或者矩形的。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用电炉具3为光波炉。该用电炉具也可以是电磁炉或电炉。
在所述用电炉具3的底部设有用电炉具底脚7。在用电炉具3取出时还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气电两用燃气灶,包括装有燃气燃烧器的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灶具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置用电炉具的容置空间,所述用电炉具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两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边缘向上凸起形成环形凸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两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电炉具的周边具有凸缘,在所述用电炉具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时,所述凸缘卡在所述容置空间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电两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为环绕所述用电炉具周边的环状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两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为设置在所述灶具上表面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两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为由所述灶具上表面下凹所形成的容置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两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炉具为圆形、方形或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两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炉具为电磁炉、光波炉或电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两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电炉具的底部设有底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电两用燃气灶,包括装有燃气燃烧器的灶具,在所述灶具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置用电炉具的容置空间,所述用电炉具置于该容置空间内。所述容置空间的边缘向上凸起形成环形凸棱。本实用新型的气电两用燃气灶与现有气电两用燃气灶技术相比,由于在灶具上装有可移动的电磁炉、光波炉或电炉等用电炉具,所述用电炉具可以置于灶具上的容置空间内使用,也可以从灶具上的容置空间内取出来单独使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F24C11/00GK201277625SQ2008201338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6日
发明者陈四强 申请人:陈四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