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069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采暖和热水供应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己有日本特开2004-232915号公报所公开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 该采暧热水供应装置具有热泵、贮存被该热泵所加热的热水的热水箱、 仅配置于该热水箱内的上部区域的热交换器、与该热交换器连接的采暖 机。
上述热水箱通过热水排放管与水龙头连接。通过打开该水龙头,能 够从水龙头取出贮存于热水箱内的热水。
上述采暖机使用贮存在热水箱内的热水进行采暖运转。更为详细而 言,当开始了上述釆暖运转时,热交换器内的载热体被热水箱内的热水 加热。该加热后的载热体被送至采暖机而从采暖机向室内散热。
然而,上述现有的釆暖热水供应装置是作为使用深夜电力的热水供 应器的附加功能来进行采暖运转的,当进行采暖运转时,经由热交换器 从热水箱内的热水中取出应散放到室内的热,因而取出该热的效率较差。 即无法高效地将上述热水箱内的热水的热量提供给采暖机。
因此,上述现有的釆暖热水供应装置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冬季24小 时进行采暖运转时,例如在采暖负荷热水供应负荷为10: 1那样的例 如北欧等采暖负荷较高的地域无法进行足够采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例如北欧等采暖负荷较高 的地域也能进行足够采暖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具有热泵单元;热水箱,其贮存由上述热泵单元所加热 的热水;热水箱内热交换器,其配置在上述热水箱内,且供给热水在该 热水箱内热交换器的内部流过;以及循环回路,其用于使贮存在上述热 水箱内的热水流经上述热水箱外的采暖终端后,再返回上述热水箱内进 行循环。
根据上述构成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在开始了采暖运转时,贮存在 热水箱的热水经由循环路径流向采暖终端,再返回热水箱。由此,上述 热水的热量经由釆暖终端被散放到室内。即,上述采暖终端直接取出热 水箱内的热水的热量,并散发到室内。
因此,由于能够高效地将上述热水箱内的热水的热量提供给采暖终 端,所以即便在例如北欧等采暖负荷较高的地域也能进行充足采暖。
以往,通过热水箱内的热交换器取出热,提供给采暖终端,因而效 率较差,无法进行充足采暖。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上述热水箱是圆筒状体, 上述热水箱内的高度与内径之比即热水箱纵横尺寸比大于等于4.0。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构 成为通过存留于上述热水箱内的存留水与流经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 内的流动水之间的热交换而改变温度的存留水的温度在上述热水箱内的 下方侧较低,在上述热水箱内的上方侧较高。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由 管状体构成,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的下部侧部分的管内径比上述热水 箱内热交换器的上部侧部分的管内径细,上述下部侧部分的管内水流速 度大于上述上部侧部分的管内水流速度。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的 下部侧部分由内表面带槽的管构成。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由 线圈管状体构成,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的下部侧部分的线圈密度高于 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的上部侧部分的线圈密度。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由线圈管状体构成,通过将该线圈管状体的一部分形成为上下方向上的高 度差小于管外径的涡旋状,使得上述涡旋状部分成为阻碍存留于上述热 水箱内的存留水的上下方向的流动的阻挡体。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釆暖热水供应装置,在位置高于上述热水箱内 的低位侧配水管的开口的中间高度位置上设置有用以限制上述热水箱内 的上下方向的水流动的挡板部件。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上述挡板部件由在上下方 向上分隔上述热水箱内的空间的横设板状体构成。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上述挡板部件由在径向上 分隔上述热水箱内的空间的纵设板状体构成。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釆暖热水供应装置,上述挡板部件由在上下方 向上分隔上述热水箱内的空间的横设板状体和在径向上分隔上述热水箱 内的空间的纵设板状体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经由循环路径将贮存在热水箱内 的热水输送至采暖终端,从而能够不经由热交换器而高效地将该热水的
热量提供给采暖终端,因此能够在例如北欧等冬季24小时进行采暖运转 的采暖负荷较高的地域进行充足的采暖。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贮水箱的纵横尺寸比与箱内水对流作用的关系的图表。 图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的第1特征在于, 并非用于使热水箱内的热水直接接触人体的用途,至于直接接触人体的 用途,应使用通过设置于热水箱内的热水箱内热交换器间接加热后的热水。
另外,作为上述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的第2特征,通过对热水箱限制 其纵横尺寸比(该热水箱内的高度H与内径D之比二H/D),从而抑制该 热水箱内的水温变得均匀的情况,由此,在热水箱内下方侧(热泵单元 的放热侧热交换器入口侧)的水温被维持为比上方侧的水温低既定温度 以上的温度(其结果是,在热泵单元的放热侧热交换器中,能够尽量地 增大冷凝制冷剂与被加热水之间的温度差)。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采暧热水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
如图l举例表示的那样,其具有热泵单元2,其具有压縮制冷剂的压縮 机3、使压縮后的制冷剂冷凝而放热的放热侧热交换器4、使冷凝后的制 冷剂蒸发而从空气吸热的吸热侧热交换器6;以及贮水箱l,其通过低位 侧配水管21和高位侧配水管22连接在该热泵单元2上,设置有水箱内 热交换器10,该水箱内热交换器10贮存由上述放热侧热交换器4加热而 升温热的水即存留水W,,并且对在其内部与存留水Wi进行热交换并流 经内部的供给热水即流动水W2加热,而且该忙水箱1内的高度H与内 径D之比即贮水箱纵横尺寸比(H/D)大于等于4.0。并且,上述贮水箱 l是热水箱的一个例子。另外,上述水箱内热交换器10是热水箱内热交 换器的一个例子。
在如上构成的第1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浴缸、厨房、淋 浴等直接提供给人体的热水是通过流经设置在贮水箱1中的水箱内热交 换器10内的流动水(供应的热水)W2而获得的,不会如现有的采暖热 水供应装置那样直接向人体供给滞留于贮水箱1内的(包含水垢)箱内 的存留水(热水)W"
另外,在第1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贮水箱1的纵横尺寸 比(H/D)在4.0以上,抑制了贮水箱l内的上下方向的水流动,进而抑 制了贮水箱l内的存留水W!的水温变得均匀的情况,因而能够在贮水箱 1内将下方(底部)侧的水温尽可能保持得低于上方(顶部)侧的水温, 能够向热泵单元2的放热侧热交换器4输送较低温度的被加热水,其结 果是能够提高热泵单元2的加热效率。而且,图2是表示贮水箱1内的高度H与内径D之比即纵横尺寸比 H/D与贮水箱1内的水对流作用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其示出一般贮水箱1 的纵横尺寸比H/D越小(内径D相对于高度H较大、即较粗)则贮水箱 1内的水对流作用(上下水温的平均化作用)越激烈;与此相对,随着纵 横尺寸比H/D变大(高度H相对于内径D变大、即变得细长),贮水箱 1内的水对流作用得以抑制(贮水箱l内的上下水温的平均化被抑带J)。
而且,还示出了该水对流作用的抑制倾向是在贮水箱1的纵横尺 寸比超过4,0的附近很显著,并且,当纵横尺寸比超过4.0时,贮水箱l 内的水对流被抑制的作用在固定值以下且缓慢递减。从以上的经验考虑, 第1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将贮水箱1的纵横尺寸比H/D规定在4.0 以上(现有的同类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贮水箱1的纵横尺寸比在2.5左 右)。
并且,关于在第1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能采用的纵横尺寸 比(H/D)的上限,从贮水箱1的制造、输送、设置方面等的制约而言, 认为8.0以内为优选。
第1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如上所述,通过使贮水箱1的纵横 尺寸比H/D为4.0以上,抑制了贮水箱1内的上下方向的水流动,使贮 水箱1内的热水即存留水W,产生上下温度差(下方侧部分W化比上方侧 部分W^温度低),然而在第l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除了由上 述的贮水箱的纵横尺寸比带来的上述作用之外,利用水箱内热交换器10 自身的作用也能助长针对贮水箱1内的存留水W,的上下温度差(上方侧 高温,下方侧低温)的生成作用。下面说明其具体内容。
作为利用水箱内热交换器10来助长针对存留水W,的上下温度差生 成作用的一个具体例子,说明一下图1所示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在该 图1所示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通向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供水侧管道 7呈直管状垂直设置到贮水箱1内的底部附近,将从供水侧管道7下端到 出口侧的出热水侧管道8构成为线圈管状体的水箱内热交换器10;另一 方面,该水箱内热交换器10构成为用管接头10D将管内径较大的上部 侧部分10A与相比该上部侧部分10A管内径较小的下部侧部分10B连接起来。由此,流经水箱内热交换器10内的供应热水即流动水W2在管内
径较小的下部侧部分10B中的管内流速要大于管内径较大的上部侧部分 IOA的管内流速,进而流动水W2与贮水箱1内的存留水W!的下方侧部 分W,b之间的热交换作用进一步增大,来自贮水箱1内的存留水w,的下 方侧部分W^的吸热作用(除热作用)大于在上方侧部分Wh的吸热作 用(除热作用),其作用的结果是贮水箱l内的存留水Wi在下方侧部分 Wlb的温度会尽可能地低于在上方侧部分Wla的温度。
接着,如图3所示,第2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表示用于通过 水箱内热交换器10来助长针对贮水箱1内的存留水W,的上下温度差生 成作用的另一个具体例子,在图3所示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通向水 箱内热交换器10的供水侧管道7呈直管状垂直设置到贮水箱1内的底部 附近,从供水侧管道7下端到出口侧的出热水侧管道8成为线圈管状体 的水箱内热交换器10,这些方面都与图1所示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相同; 然而在图3所示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作为线圈管状体的水箱内热交 换器10的线圈密度在其下部侧部分IOB中比在其上部侧部分IOA中要 高(在相同的高度尺寸内线圈数增多),由此,贮水箱1内的存留水 与在水箱内热交换器10内流过的流动水(被加热水)W2之间的热交换 作用在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下部侧部分10B中也比在其上部侧部分10A 大,其结果是,针对贮水箱l内的存留水Wi的吸热(除热)作用在该存 留水W!的下方侧部分Wlb比在上方侧部分Wh大,进而贮水箱1内的存 留水Wi的下方侧部分W化的降温作用也会尽可能地大于在上方侧部分 W^的降温作用。
另外,在图3所示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将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 一部分(下部侧部分10B的最下端侧部分)IOC形成为上下方向高度差 较小的涡旋状IOC,从而该涡旋状部分10C相对于贮水箱1内的存留水 W,在上下方向流动成为阻挡体(由此可抑制贮水箱l内水温变得均匀)。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除了上述说明的各特 征之外,通过在贮水箱1内进一步设置限制上下方向的水流动的挡板部 件,还能够更加提高热泵单元2的加热效率。作为挡板部件,既可以是如图1和图3举例表示的沿着上下方向分
隔贮水箱1内的空间的横设板状体41A,也可以是如图4举例表示的沿 着径向分隔贮水箱1内的空间的纵设板状体41B,或者还可以是如图5 举例表示的横设板状体41A和纵设板状体41B的组合。
图1、图3和图5中举例表示的横设板状体41A例如可以是合成树 脂或不锈钢制的圆板状多孔板(或无孔板),关于它的数量,既可以在比 贮水箱1内的低位侧配水管21的开口 2la要高的中间高度位置上仅设置 l块,也可以呈多级状设置多块。
图4和图5举例表示的纵设板状体41B例如可以是合成树脂或不锈 钢制的圆筒状多孔板(或无孔板),关于它的数量,既可以在比贮水箱1 内的低位侧配水管21的开口 21a要高的中间高度位置上仅设置1个,也 可以呈同心圆状设置多个。纵设板状体41B作为限制IC水箱1内上下方 向的水流动的挡板部件发挥作用是指,由纵设板状体41B沿着径向较细 地划分贮水箱l内的空间,从而相比不存在纵设板状体41B的情况进一 步抑制了贮水箱l内上下方向的水流动(对流)。
并且,在图l、图3、图4和图5中所示的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 还可以使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下部侧部分10B形成为热交换作用良好的 内表面带槽的管,由此,能进一步助长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下部侧部分 IOB中的热交换作用。
图1、图3、图4和图5中所示的釆暖热水供应装置具有热泵单元2, 该热泵单元2具有压縮制冷剂的压縮机3、使压縮的制冷剂冷凝而放热的 放热侧热交换器4、使冷凝的制冷剂蒸发而从空气中吸热的吸热侧热交换 器6,同时,在通过低位侧配水管21和高位侧配水管22连接在该热泵单 元2上、且贮存由上述放热侧热交换器4所加热的水W!的贮水箱1内设 置有水箱内热交换器10,该水箱内热交换器IO对与上述存留水W!进行 热交换且在内部流过的流动水W2进行加热,该采暖热水供应装置能使用 于如浴缸、厨房、淋浴等直接向人体供给由该水箱内热交换器10^f加热 的热水(W2)的用途,因此,相比现有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那样直接向 人体供给虽然极其微量但可能会含有水垢的贮水箱1内的存留7jC W,的情况,具有可使用不舒适感更少且卫生的热水的效果。
另外,上述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通过使贮水箱1的纵横尺寸比(H/D) 在4.0以上,能够抑制贮水箱l内的上下方向的水流动,并能够在贮水箱 1内将存留水W!的下方侧部分W^维持在较低温度,可获得提高与热泵 单元2侧的放热侧热交换器4之间的热交换效率的效果。
下面,参照图l、图3、图4和图5来进一步详细说明第1 第4实 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
图l、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各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具有 热泵单元2,其具有压縮制冷剂的压縮机3、使压縮的制冷剂冷凝而散热 的放热侧热交换器4、使冷凝的制冷剂蒸发而从空气中吸热的吸热侧热交 换器6;以及贮水箱1,其通过低位侧配水管21和高位侧配水管22连接 在该热泵单元2上,设置有水箱内热交换器10,该水箱内热交换器10存 留由上述放热侧热交换器4所加热的水W,,并且对在其内部与上述存留 水W,进行热交换并流经内部的流动水W2加热。
而且,在图l、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各实施例的热泵式热水供应 装置中,贮水箱l的纵横尺寸比H/D (贮水箱l内的高度H与内径D之 比)为4.0。
另外,在图l、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各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 置中,设置有各种结构的挡板部件,将其作为用于抑制贮水箱1内的上 下方向的水流动的追加单元。
图1和图3表示在贮水箱1内设置有由横设板状体41A构成的挡板 部件的实施例。图4表示在贮水箱1内设置有由圆筒状的纵设板状体41B 构成的挡板部件的实施例。图5表示在贮水箱1内设置有由横设板状体 41A构成的挡板部件和由上下2个圆筒状的纵设板状体41B、41B构成的 挡板部件的实施例。
图1、图3、图5的各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的横设板状体41A 在大多情况下是由不锈钢制或合成树脂制的多孔板构成,然而只要能抑 制贮水箱1内的上下方向的水流动,则未必一定是多孔板,例如也可以 是直径略小于贮水箱1的内径的无孔圆板。图4和图5的各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的纵设板状体41B在 大多情况下是由不锈钢制或合成树脂制的圆筒体构成的,然而只要能在 径向上细微划分贮水箱1内部进而能抑制贮水箱1内上下方向的水流动, 则未必一定是圆筒体,也可以是纵向平板状体。
接着说明图l、图3、图4和图5的各实施例中的共同事项,各实施 例的热泵式热水供应装置中的贮水箱1的内径D=350 mm,高度H-1400 mm,容量为135 L,这些实施例的热泵式热水供应装置中的贮水箱1的 纵横尺寸比(H/D)为4.0。热泵单元2的放热侧热交换器4通过低位侧 配水管21与高位侧配水管22连接到该贮水箱1。热泵单元2具有压縮制 冷剂(C02)的压縮机3、使压縮的制冷剂冷凝而放热(对贮水箱l内的 存留水W!加热)的放热侧热交换器4、对由放热侧热交换器4冷凝的制 冷剂进行减压的膨胀机构5、使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并从空气吸热的吸热 侧热交换器6。
贮水箱1内的存留水W,通过泵23被输送到热泵单元2的放热侧热 交换器4,成为85.0度的热水,再返回到贮水箱1内。该贮水箱1内的 存留水(热水)Wi对流经设置在贮水箱1内的水箱内热交换器10内的 流动水W2加热,并通过泵33输送到由管道3K 32连接的采暖用散热器 30,也能作为采暖用热源使用。各实施例的采暧热水供应装置中,该散 热器30例如以15.0 L/m输送85.0度的热水,进行室内采暧。
水箱内热交换器IO是由与垂直设置到贮水箱1内的底部附近的供水 侧管道7相连的线圈管状体构成的,其上端侧与出热水侧管道8相连。 从供水侧管道7流入的供水Wo在流经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期间与贮水 箱l内的存留水Wt进行热交换,成为85.0度的热水(被加热水)W2, 可从出热水侧管道8取出。供水侧管道7和出热水侧管道8之间通过旁 路管9和感温包11连接起来,通过感温包11的作用,可从热水供应管 12取出42.0度的供应热水W3。并且,图l、图3、图4和图5中,符号 40表示作为辅助热源的电热器。
接着说明图l、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各实施例的水箱内热交换器 10的独立结构,在图1和图5所示的各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使通过线圈管状体构成的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一部分(下部侧部分)10B 的管内径比上部侧部分10A的管内径细,使流经水箱内热交换器10内的 流动水W2的流速在下部侧部分10B比上部侧部分10A快,由此,使得 对贮水箱1内的存留水W,中的下方侧部分Wlb的热交换作用(除热作用) 大于存留水上方侧部分Wla的热交换作用。
接着,说明图3所示的各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水箱内热交 换器10的结构,在该实施例的水箱内热交换器10中,使该线圈管状体 的下部侧部分10B的下端部10C的线圈密度大于水箱内热交换器的上部 侧部分10A的线圈密度(减小线圈间间隔并呈涡旋状)。由此,在水箱内 热交换器的下端部(涡旋状部分)10C中,线圈密度的大小本身所带来 的来自存留水下方侧部分W,b的吸热(除热)作用变大,对存留水的下 方侧部分W^的降温作用也变大;同时,该涡旋状部分10C还发挥抑制 贮水箱1内上下方向的水流动的作用,并产生作用以使贮水箱1内的存 留水的下方侧部分W,b尽可能维持在低温度。
另外,对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说明一下水箱内热 交换器10的附加结构,在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中,也 可以针对由线圈管状体构成的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下部侧部分IOB,使 从下端侧起的一定范围成为内表面带槽的管,由此,对该部分周边的存 留水下方侧部分W化的热交换作用(除热作用)变大。
另外,参照图l、图3、图4和图5,第1 第4实施例的采暖热水
供应装置通过热泵单元2使贮水箱1内的存留水wr沸腾而成为热水,将
该热水输送到釆暖用散热器30,从而能够在不经由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将 该热水的热量高效地提供给采暖用散热器30,因此,能够在例如北欧等 冬季24小时进行采暖运转的采暖负荷较高的地域进行充足的采暖。
权利要求
1.一种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具有热泵单元(2);热水箱(1),其贮存由上述热泵单元(2)所加热的热水;热水箱内热交换器(10),其配置在上述热水箱(1)内,且供给热水在该热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内部流过;以及循环回路(31、32),其用于使贮存在上述热水箱(1)内的热水流经上述热水箱(1)外的采暖终端(30)后,再返回上述热水箱(1)内进行循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 水箱(1)是圆筒状体,上述热水箱(1)内的高度(H)与内径(D)之 比即热水箱纵横尺寸比(H/D)大于等于4.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10)构成为通过存留于上述热水箱(1)内的存 留水(W。与流经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10)内的流动水(W2)之间 的热交换而改变温度的存留水(W。的温度在上述热水箱(1)内的下方 侧较低,在上述热水箱(1)内的上方侧较高。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 水箱内热交换器(10)由管状体构成,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 下部侧部分(10B)的管内径比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上部侧部 分(10A)的管内径细,上述下部侧部分(10B)的管内水流速度大于上 述上部侧部分(10A)的管内水流速度。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10)的下部侧部分(10B)由内表面带槽的管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3、 4或5所述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10)由线圈管状体构成,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 器(10)的下部侧部分(10B)的线圈密度高于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10) 的上部侧部分(10A)的线圈密度。
7. 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 在于,上述热水箱内热交换器(10)由线圈管状体构成,该线圈管状体的一部分形成为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差小于管外径的涡 旋状,由此使得上述涡旋状部分(10C)成为阻碍存留于上述热水箱(1) 内的存留水(W,)的上下方向的流动的阻挡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 在于,在比上述热水箱(1)内的低位侧配水管(21)的开口 (21a)位 置高的中间高度位置上设置有用以限制上述热水箱(1)内的上下方向的 水流动的挡板部件(41A、 41B)。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挡 板部件(41A)由在上下方向上分隔上述热水箱(1)内的空间的横设板 状体(41A)构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挡 板部件(41B)由在径向上分隔上述热水箱(1)内的空间的纵设板状体(41B)构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挡 板部件(41A、 41B)由在上下方向上分隔上述热水箱(1)内的空间的 横设板状体(41A)和在径向上分隔上述热水箱(1)内的空间的纵设板 状体(41B)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采暖热水供应装置,其具有热泵单元(2)、贮水箱(1)、贮水箱内热交换器(10)以及管道(31、32)。贮存在贮水箱(1)内的热水通过管道(32)的引导而流经贮水箱(1)外的散热器(30),然后通过管道(31)的引导,重新返回贮水箱(1)内进行循环。由此,散热器(30)能够直接使用贮存于贮水箱(1)内的大量热水的热量。
文档编号F24H1/00GK101622502SQ20088000656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
发明者古井秀治, 沼田光春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