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管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280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管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管防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系统主要由保温箱、集热管、上下水管路、溢流水管路和水龙头等物件所组成。由于保温水箱和上下水管直通,因而只要水箱内有水,上下水管内就充满水。这样到了冬季在较寒冷的地区易发生上下水管路冻结,冻裂冻坏上下水管路,且在上下水管路解冻前,即使在阳光充足使水箱内有热水的情况下,用户也无法享用。为避免上下水管路被冻坏,通常采用对上下水管路进行保温措施,或兼用伴热措施,这样不仅成本提高了,而且占用了水路的空间,其安装既复杂又不安全。而采用常规电磁阀控制上下水管路内水排空时,电磁阀再打开时,电磁阀是处于长时间通电的一种状态,这样易烧坏电磁阀。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另外由于上下水管路内存有冷水,用户在使用时先要将其放掉这样造成许多水资源的浪费和用户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太阳能热水器的上下水管道在冬季易冻坏,现有防冻装置工作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价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的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管防冻装置。
实现上述的目的的结构设计方案如下
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管防冻装置包括上水通道管5,上水通道管5的一端为上下给水管口ll,另一端口径向设有支柱4,支柱4连接着与端口同轴的导向杆14,导向杆14上套设有压縮弹簧15,导向杆14的前端位于堵塞16后端中部的轴向孔内;堵塞16为圆柱状,且位于通气腔体19内;通气腔体19为圆柱管状, 一端为进气口18,另一端为螺纹管,通气腔体19的螺纹管端连接着上水通道管5的另一端口;
在上水通道管5的一侧通过上水短管3连通着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侧管口为上下水接
口l,另一侧管口连通着出水通道管8,第三侧管口设有阀盖13,阀盖13内侧面连接着阀芯导向杆6,与阀芯导向杆6配合的导向管7下端连接着圆盘状阀芯2,圆盘状阀芯2与上水短管3的管口配合;上水通道管5的另一侧连通着出水短管10;出水通道管8通过单向脉冲电磁闭9连通着上水通道管5的出水短管10。
所述上水短管3为一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的台阶管,其大直径端口连通着上水通道管5,其小直径端口连通着三通管,圆盘状阀芯2与上水短管3的小直径端口配合。
3所述堵塞16与通气腔体19进气口配合的堵塞16端部设有密封垫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防冻效果好,可大大延长水管使用寿命,经济实用。由于采用小型单向脉冲电磁阀控制出水,其打开和关闭是用脉冲供电方式即可使其保持打开或关闭状态,因此耗电非常少,只需很小的电能,大约0.2At3.5VM.4秒,无需象一般电磁阀那样需要始终通电才能保持某种开关状态,不会因为忘记断电而引发电磁阀烧坏或其他事故。
2、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种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系统和各种太阳能集热器。使用时只需将本装置的上下水接口与太阳能热水器保温箱热水出水口对接,再将上下水管道与本装置的上下给水管口对接即可。由于本装置采用脉冲式电磁阀控制出7j^,因其功耗很小,因此,既可采用线控也可使用太阳能电池供电采用无限遥控来控制其开和关。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堵塞将通气腔体的进气口关闭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盘状阀芯打开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
参见图1,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管防冻装置包括上水通道管5,上水通道管5的一端为上下给水管口ll,另一端口径向设有支柱4,支柱4连接着与端口同轴的导向杆14,导向杆14上套装有压縮弹簧15,导向杆14的前端位于堵塞16后端中部的轴向孔内;堵塞16为圆柱状,且位于通气腔体19内;通气腔体19为圆柱管状, 一端为进气口18,另一端为螺纹管,通气腔体19螺纹管端连接着上水通道管5的另一端口;与通气腔体19进气口配合的堵塞16端部设有密封垫17。
在上水通道管5的一侧通过上水短管3连通着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侧管口为上下水接口l,另一侧管口连通着出水通道管8,第三侧管口设有阀盖13,阀盖13内侧面连接着阀芯导向杆6,与阀芯导向杆6配合的导向管7下端连接着圆盘状阀芯2;上水短管3为一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的台阶管,其大直径端口连通着上水通道管5,其小直径端口 12连通着三通管,圆盘状阀芯2与上水短管3的小直径端口配合。上水通道管5的另一侧连通着出水短管10;出水通道管8通过单向脉冲电磁闭9连通着上水通道管5的出水短管10。
安装使用时,上下水接口 1与太阳能热水器的上下水管口相接,进气口 18接一个高于水箱的与大气相通的通气管,上下给水管口 ll与上下水管道相接。当要使用太阳能保温箱体内的热水时,则将单向脉冲电磁闭9通电打开,见图2,太阳能保温水箱内的热水由上下水接口 l经过出水通道管8、单向脉冲电磁闭9、出水短管10、上下给水管口 ll再经上下水管道流入用户的水龙头。
当不需要太阳能热水时,则将单向脉冲电磁闭9反向点触通电关闭,即可关断水箱向下供水的通路,此时由于水箱内的水压作用,使得圆盘状阀芯2关闭,在用户水龙头没有关闭时由于上水通道管5内,虹吸作用使得堵塞16被向右拉动而打上水通道管5与大气的通道,见图1,此时上下水管内所存有的热水在用户水龙头没关闭前仍将向下流去,直至排空。因此,实现上下水管中不存有水,从而达到冬季不被冻结目的。在上下水管内的存水排空后,堵塞16在压缩弹簧15的作用下又将进气口 18堵塞起来。在上水或用户用水状态时,此时由于上水通道管5内水压大于管外压力,因此堵塞16在压縮弹簧15和管道内水压共同作用下将进气口 18牢牢封闭,无水溢出。
在常态下堵塞16由于压縮弹簧15压力的作用,堵塞16将堵住与大气相通的进气口18,圆盘状阀芯2在水箱内的水压作用下关闭上水通道。
当要向太阳能保温水箱供水时,见图3,水经上下给水管口ll、上水通道管5和上水短管3到达圆盘状阀芯2底部,由于此时上水的压力高于太阳能保温水箱内的压力,圆盘状阀芯2被上水的压力顶开,此时上下水接口l流入太阳能保温水箱内。当太阳能保温水箱内水上满时,溢流管内有回水流出,用户关闭上水阀停止上水,同时打开出热水水龙头,将管内存水排空,这时保温水箱内的压力高于上水短管3内的压力,因此圆盘状阀芯2自动关闭。
权利要求1、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管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通道管(5),上水通道管(5)的一端为上下给水管口(11),另一端口径向设有支柱(4),支柱(4)连接着与端口同轴的导向杆(14),导向杆(14)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5),导向杆(14)的前端位于堵塞(16)后端中部的轴向孔内;堵塞(16)为圆柱状,且位于通气腔体(19)内;通气腔体(19)为圆柱管状,一端为进气口(18),另一端为螺纹管,通气腔体(19)的螺纹管端连接着上水通道管(5)的另一端口;在上水通道管(5)的一侧通过上水短管(3)连通着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侧管口为上下水接口(1),另一侧管口连通着出水通道管(8),第三侧管口设有阀盖(13),阀盖(13)内侧面连接着阀芯导向杆(6),与阀芯导向杆(6)配合的导向管(7)下端连接着圆盘状阀芯(2),圆盘状阀芯(2)与上水短管(3)的管口配合;上水通道管(5)的另一侧连通着出水短管(10);出水通道管(8)通过单向脉冲电磁闭(9)连通着上水通道管(5)的出水短管(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管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短 管(3)为一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的台阶管,其大直径端口连通着上水通道管(5),其 小直径端口连通着三通管,圆盘状阀芯(2)与上水短管(3)的小直径端口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管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16) 与通气腔体(19)进气口配合的堵塞(16)端部设有密封垫(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管防冻装置,本装置的上水通道管的一端为上下给水管口,另一端口通过螺纹连接着具有进气口的通气腔体,通气腔体内的活动堵塞与进气口配合实现关或闭;上水通道管的一侧通过上水短管连通着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侧管口为上下水接口,另一侧管口为出水通道管,第三侧管口通过阀盖、阀芯导向杆、导向管设有圆盘状阀芯,圆盘状阀芯与上水短管的管口配合;上水通道管的另一侧连通着出水短管;出水通道管通过单向脉冲电磁闭连通着出水短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防冻效果好,可大大延长水管使用寿命,经济实用。由于采用小型单向脉冲电磁阀控制出水,不会因为忘记断电而引发电磁阀烧坏或其他事故。
文档编号F24J2/40GK201368612SQ20092014346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5日
发明者谢志平 申请人:谢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