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2839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是一种阀门,特别涉及取暖供热、分段取水自动化控制分流
量控制智能阀门。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在北方冬季供暖的城市,供暖能耗将占其建筑物能耗的50%左右,部分 城市居民供热总费用支出已占其可支配性收入的10%以上,就传统供热而言,每年造成巨 大的能源和资金浪费,一般情况下,职工每周168个小时将有118个小时不在办公室,而冬 季的供热却一直在进行,时刻没有停止,尤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学校等教育机 构,占有很多的公共建筑面积,使用率却只有30%,闲置的时间有70%。住宅用户每天的供 热需求只有十五个小时,他们每周对供热的需求每周供热需求时间123小时,每周的供热 需求比例73% ;传统的暖气供暖方式是自进入供暖日开始,暖气管道中始终有热水或蒸汽 不停地流通,其通断、大小无法控制,房间内的温度也无法控制;由于温度和流量是不可调 的,房间内有人与无人都一样供暖,学校的教室,政府以及企业办公楼,在晚上和节假日室 内一般都无人,但暖气照样供暖,按照供热设计的原理,晚上气温最低,比白天反而需要更 多的热量,这就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根据以上不同建筑的使用热能特点,利用教室、办 公楼、宿舍楼和家属住宅楼等不同时段的供热需求特点,实现暖气水量控制是成为节约能 源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发明目的在于设计制造一种电动分流量自动控 制阀门,保持建筑供暖水平维持相应的取暖状态。 本实用新型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是这样实现的由阀门(1)、控制芯片(2)、电源 (3)、控制模块壳体(4)、换向器(5)、控制面板(6)、直流电机(7)、RS485接口 (8)、机械转柄 (9)、阀芯轴(10)和阀门体(11)组成;阀门(1)的阀芯轴(10)通过机械转柄(9)和直流 电机(7)联接,直流电机(7)联接控制芯片(2),控制芯片(2)联接换向器(5)和控制面板 (6),控制面板(6)配装RS485接口 (8);控制模块壳体(4)套装阀芯轴(10)固定安装在阀 门体(11)上;控制芯片(2)、换向器(5)、控制面板(6)、直流电机(7)、RS485接口 (8)和机 械转柄(9)安装在控制模块壳体(4)内。 本实用新型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的有益效果有效实现暖气水量控制,保持建筑 供暖水平维持相应的合理取暖状态,节约能源,节约开支。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组装示意图 图中阀门(1)、控制芯片(2)、电源(3)、控制模块壳体(4)、换向器(5)、控制面板(6)、直流电机(7)、RS485接口 (8)、机械转柄(9)、阀芯轴(10)、阀门体(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由阀门(1)、控制芯片(2)、电源(3)、控制模块壳 体(4)、换向器(5)、控制面板(6)、直流电机(7) 、RS485接口 (8)、机械转柄(9)、阀芯轴(10) 和阀门体(11)组成;阀门(1)的阀芯轴(10)通过机械转柄(9)和直流电机(7)联接,直流 电机(7)联接控制芯片(2),控制芯片(2)联接换向器(5)和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 配装RS485接口 (8);控制模块壳体(4)套装阀芯轴(10)固定安装在阀门体(11)上;控制 芯片(2)、换向器(5)、控制面板(6)、直流电机(7)、RS485接口 (8)和机械转柄(9)安装在 控制模块壳体(4)内。
权利要求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其特征在于由阀门(1)、控制芯片(2)、电源(3)、控制模块壳体(4)、换向器(5)、控制面板(6)、直流电机(7)、RS485接口(8)、机械转柄(9)、阀芯轴(10)和阀门体(11)组成;阀门(1)的阀芯轴(10)通过机械转柄(9)和直流电机(7)联接,直流电机(7)联接控制芯片(2),控制芯片(2)联接换向器(5)和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配装RS485接口(8);控制模块壳体(4)套装阀芯轴(10)固定安装在阀门体(11)上;控制芯片(2)、换向器(5)、控制面板(6)、直流电机(7)、RS485接口(8)和机械转柄(9)安装在控制模块壳体(4)内。
专利摘要电动分流量自控阀门,是一种阀门,特别涉及取暖供热、分段取水自动化分流量控制智能阀门;阀门的阀芯轴通过机械转柄和直流电机联接,直流电机联接控制芯片,控制芯片联接换向器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配装RS485接口;控制模块壳体套装阀芯轴固定安装在阀门体上;控制芯片、换向器、控制面板、直流电机、RS485接口和机械转柄安装在控制模块壳体内;有效实现暖气水量控制,保持建筑供暖水平,维持相应最佳节约状态,节约能源,节约开支。
文档编号F24D19/10GK201475396SQ20092014419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何昀旭 申请人:何昀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