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节能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063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热节能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能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供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显著提高 热效率,并节能降耗的供热节能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净化空气,保护环境,许多城市采用集中供热系统在冬季为办公场所和居民 小区提供热力,杜绝了诸多小锅炉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目前采用的供热 系统,从热源到末端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常规热源设备,热效率低;2)供热机组负荷分配 由人为经验控制,自动化程度低;3)供热系统没有数字化精确控制系统;4)末端用户改、扩 建,管网设计流量与所需流量偏差较大,近远端温差过大;5)供热系统改造措施单一化,要 么针对热源,要么针对管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热节能一体化 系统,能够根据热用户的供热特性进行自动智能控制供热,改善供热质量,充分回收利用管 网末端的余热,并对管网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供热节能一体化系统,包括热源1 和供热管网,该供热系统还包括供热控制系统2、管网平衡系统3和余热回收系统,供热控 制系统2包括节能监控平台4、气候补偿器5、变频控制器10、现场控制器11和室内温度远 传采集器6,管网平衡系统3包括多个平衡阀7和多个管道泵8,其中,热源1,用于产生热量,并将产生的热量送入供热管网;供热控制系统2,用于检测室内或车间温度,为气候补偿提供温度参数,实现用户 室内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用于根据室外温度和监测到的用户室内温度,调节相应的锅炉、 循环泵、空调、地源热泵和阀门的开启关闭,用于控制对不同供热特性热用户的供热量,实 现防冻运行与供热自动切换,用于调节水泵转速,增大供电电网的有功功率,用于对热源1 进行监测;管网平衡系统3,用于按一次性预先设定的支管流量,控制各支管按该设定的流量 运行,提高管网的水压;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能量,二次应用,减少供热系统的热损失。热源1采用环保节能型锅炉或可再生能源设备。环保节能型锅炉采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锅炉。可再生能源设备采用生物质锅炉、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或太阳能集热设备。节能监控平台4由通信服务器、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库和节能数据发布平台组 成。平衡阀7采用自力式平衡阀。余热回收系统采用高温冷凝水回收系统、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或废热回收系统。
本发明一体化供热系统采用新型环保设备为管网提供热力,同时使用控制系统对 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提高了原有供热系统的用热效率,同时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同时,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社会效益。该供热系统 可用于生活供暖系统,也可用于工业供热系统;可整套实施,也可根据具体工程选择部分实 施,灵活方便,降低了对原有供热系统改造的成本。


附图是本发明一体化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源,2.供热控制系统,3.管网平衡系统,4.节能监控平台,5.气候补偿 器,6.室内温度远传采集器,7.平衡阀,8.管道泵,9.建筑物,10.变频控制器,11.现场控 制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供热系统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包括热源1,热源1通过供热管网与建筑物9 内的用热设备相通,该供热系统还包括供热控制系统2、管网平衡系统3和余热回收系统, 供热控制系统2包括节能监控平台4、气候补偿器5、变频控制器10、现场控制器11和室内 温度远传采集器6,管网平衡系统3包括多个平衡阀7和多个管道泵8。热源1,用于产生热量,并将产生的热量送入供热管网;热源1采用环保节能型锅炉(针对非可替代型)或可再生能源设备。环保节能型 锅炉采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锅炉;可再生能源设备采用生物质锅炉、水源热泵、地 源热泵或太阳能集热设备。供热控制系统2,室内温度远传采集器6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将检测到的室内温度 通过GPRS通信传送给气候补偿器5,为气候补偿提供温度参数,实现用户室内温度的实时 在线监测,用于根据室外温度和监测到的用户室内温度,调节相应的锅炉、循环泵、空调、地 源热泵和阀门的开启关闭;现场控制器11控制对不同供热特性热用户的供热量,智能控制 供热量,实现防冻运行与供热自动切换,变频控制器10用于调节水泵的转速,增大供电电 网的有功功率,节电降耗,气候补偿器5用于对热源1、现场控制器11、变频控制器10进行 监测;节能监控平台4是由通信服务器、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库和节能数据发布平台 组成的控制系统,基于开放平台和开放协议,对节能自动化设备进行节能监测,可针对环境 控制设计多种控制算法。气候补偿器5采用一拖三形式,根据室内温度远传采集器6实时采集的数据,结合 室外温度、供回水温度对三台换热器一次侧供水温度进行调节,使得本发明供热系统随气 候按需供热;循环泵一拖三变频控制、补水泵一拖二变频控制;现场分时分温控制器对学 校、宾馆实行有别于住宅区的分时分温控制,假期或非工作时间30%热量防冻运行(30% 热量即可保证天气在突变时,管道不结冰。通过调节阀门开度实现)信号、数据远传至气候 补偿器5,实现远程控制;在管网近端计算选择安装点,采用平衡阀技术,设定预设流量,管 网实现动态平衡;管网末端压力不足位置,安装管道泵8,增大水压,增进循环。
管网平衡系统3,按一次性预先设定的支管流量,控制各支管按该设定的流量运 行,用于提高管网的水压;平衡阀7采用自力式平衡阀。管道泵8安装于管网中压力不足的位置,用于提高 该位置的水压。余热回收系统采用高温冷凝水回收系统、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或废热回收系统,用 于回收能量,二次应用,减少供热系统的热损失。本发明一体化供热系统采用间接供热系统或者直供系统,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整 体或部分灵活实施。将室内温度远传采集器6安装于需要供热的建筑物9内。启动本发明一体化供热 系统,热源1提供热量,通过换热站换热后,供给热用户热量(直供系统热源直接供热)。气 候补偿器5通过接收室内温度远传采集器6传送的用户室内温度,结合室外温度对供水进 行调节;变频控制技术对系统泵进行变频控制,同时将运行参数传至供热控制系统2 ;现场 控制器11对不同供热性质的公共建筑实行分时分温、防冻运行,同时将运行参数传至供热 控制系统2 ;管道泵8与4管网平衡系统3调节供热管网平衡,并通过气候补偿器5、变频控 制器10和室内温度远传采集器6保证供热95%以上的供热合格率。节能监控平台4对整 个供热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测,管理人员可通过IE浏览器随时查看。本供热节 能一体化系统可依据不同项目针对性实施。
权利要求
供热节能一体化系统,包括热源(1)和供热管网,其特征在于,该供热系统还包括供热控制系统(2)、管网平衡系统(3)和余热回收系统,供热控制系统(2)包括节能监控平台(4)、气候补偿器(5)、变频控制器(10)、现场控制器(11)和室内温度远传采集器(6),管网平衡系统(3)包括多个平衡阀(7)和多个管道泵(8),其中,热源(1),用于产生热量,并将产生的热量送入供热管网;供热控制系统(2),用于检测室内温度,为气候补偿提供温度参数,实现用户室内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用于根据室外温度和监测到的用户室内温度,调节相应的锅炉、循环泵、空调、地源热泵和阀门的开启关闭,用于控制对不同供暖特性热用户的供热量,实现防冻运行与供热自动切换,用于调节水泵转速,增大供电电网的有功功率,用于对热源(1)进行监测;管网平衡系统(3),用于按一次性预先设定的支管流量,控制各支管按该设定的流量运行,提高管网的水压;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能量,二次应用,减少供热系统的热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1)采用环保节能型锅炉 或可再生能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保节能型锅炉采用蓄热式 高温空气燃烧锅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再生能源设备采用生物质 锅炉、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或太阳能集热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能监控平台(4)由通信服务 器、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库和节能数据发布平台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阀(7)采用自力式平衡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采用高温冷凝 水回收系统、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或废热回收系统。
全文摘要
供热节能一体化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管网、供热控制系统、管网平衡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热源产生热量;供热控制系统检测室内温度,为气候补偿提供温度参数,实时在线监测用户室内温度,根据室外温度和用户室内温度,调节相应锅炉、循环泵、空调、地源热泵和阀门的开启关闭,控制对不同供热特性热用户的供热量,实现防冻运行与供热自动切换;管网平衡系统按一次性预先设定的支管流量,控制各支管按该设定的流量运行,提高管网的水压;余热回收系统回收能量,二次应用,减少供热系统的热损失。本发明供热节能一体化系统能够根据热用户的供热特性进行自动智能控制供热,改善供热质量,充分回收利用管网末端的余热,并对管网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文档编号F24D3/02GK101886831SQ20101021790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
发明者刘捷, 卢锋, 陈刚 申请人:西安特瑞斯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