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077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箱内胆,尤其是一种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用保温水箱多为不锈钢内胆,由于不锈钢内胆焊缝存在晶间腐蚀问题,使用寿命短是一个尚未解决的世界难题,虽然国内外近年来有使用钢板搪瓷内胆的趋势,而搪瓷内胆加工工艺要求高,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或针眼,同时搪瓷脆性较大,震动、碰撞容易产生鳞爆现象,另外,搪瓷在热水中会逐渐溶解剥落,技术上称为“沸水失重”现象,这就使得搪瓷内胆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不锈钢内胆、搪瓷内胆寿命短、价格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胆桶壁内有增强层,内桶中安装有球管式换热器;多根螺旋换热管两端通过换热管接口分别与底座、换热球上的内腔相连通;排气管通过底座排气管下接口、底座排气管上接口、换热球排气管接口与换热球内腔上部相连通;排气管下端与大气相通;热水管通过底座热水管下接口、底座热水管上接口与内胆上部相连通;冷水管通过底座冷水管下接口、底座冷水管上接口与内胆下部相连通; 底座循环管接口与底座内腔相连通;内胆上部的上连接管通过第一桶、第二桶上部的上连接管接口分别与两个桶上部内腔相连通;内胆下部的下连接管通过两个桶下部的下连接管接口分别与两个桶下部内腔相连通。内胆采用高分子材料,或改性高分子材料,或增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高分子材料制造。内胆壁内的增强层为管状、或螺旋状、或环状、或网状、或纤维分散状结构。内胆壁内的增强层用的是金属材料、或玻纤、或碳纤、或化纤、或钢纤、或陶瓷纤维材料、或天然纤维材料、或植物纤维、或纤维复合材料;内胆壁内的增强层或在内胆壁外。第一桶、第一桶壁内的增强层、第一桶上所有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一体化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第二桶、第二桶壁内的增强层、第二桶上所有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一体化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换热球、换热球上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底座、底座上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底座与第一桶下端热熔连接或焊接在一起。电加热器安装底座内埋藏有金属螺母,电加热器安装底座与第二桶下端热熔连接或焊接在一起;电加热器安装固定在金属螺母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换热器的循环通道由多条呈并联状态的换热管构成,循环通道的总截面值很大,循环介质的流动阻力很低,这就为自然循环加热工作状态铺平了道路。
本发明有足够大的热交换面积,因而热阻小且热交换温度低,热交换面上不易结垢,可永远保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本发明的双桶结构不但可节约安装空间,而且可使产品外观更加漂亮。本发明主要由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增强高分子材料制造,能节约大量的金属原材料,大幅度的降低系统的制造成本,且有寿命长、可靠性高、生产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是一种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的剖面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中1.底座热水管下接口,2.底座,3.底座热水管上接口,4.热水管,5.底座换热管接口,6.排气管,7.换热管,8.第一桶,9.第一桶壁内的增强层,10.换热球排气管接口,11.换热球,12.换热球换热管接口,13.第一桶连接管上接口,14.上连接管,15.第二桶连接管上接口,16.第二桶,17.第二桶壁内的增强层,18.电加热器,19.底座冷水管上接口,20.电加热器安装底座,21.金属螺母,22.第二桶连接管下接口,23.下连接管,24.第一桶连接管下接口,25.底座曲面壳,26.冷水管,27.底座冷水管下接口,28.底座第一循环管接口,29.底座排气管上接口,30.底座排气管下接口,31.底座第二循环管接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描述了一种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的结构形式。第一桶8、第二桶 16采用高分子材料,或改性高分子材料,或增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高分子材料制造;第一桶壁内有增强层;第一桶、第一桶壁内的增强层9、第一桶上所有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一体化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第二桶壁内有增强层;第二桶、第二桶壁内的增强层17、第二桶上所有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一体化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 第一桶、第一桶壁内的增强层、第二桶、第二桶壁内的增强层、两桶之间的下连接管23、两桶之间的上连接管14共同构成内胆;内胆壁内的增强层为螺旋状、或管状、或环状、或网状、 或纤维分散状结构。内胆壁内的增强层用的是金属材料、或玻纤、或碳纤、或化纤、或钢纤、 或陶瓷纤维材料、或天然纤维材料、或植物纤维、或纤维复合材料;内胆壁内的增强层或在内胆壁外。底座2、换热球11采用高分子材料,或改性高分子材料,或增强高分子材料制造; 底座上部为曲面壳状;螺旋状换热管7 —端通过底座曲面壳25上的底座换热管接口 5与底座内腔相连通,螺旋状换热管7另一端通过换热球换热管接口 12与换热球内腔相连通;底座第一循环管接口 28、底座第二循环管接口 31与底座内腔相连通;底座排气管下接口 30 通过排气管6、底座排气管上接口 29、换热球排气管接口 10与换热球内腔上部相连通;底座排气管下接口 30与大气相通;第一桶内腔上部第通过第一桶连接管上接口 13、上连接管 14、第二桶连接管上接口 15与第二桶内腔上部相连通;第一桶内腔下部第通过第一桶连接管下接口 24、下连接管23、第二桶连接管下接口 22与第二桶内腔下部相连通;底座热水管下接口 1通过热水管4、底座热水管上接口 3与第一桶内腔上部相连通;底座冷水管下接口 27通过冷水管沈、底座冷水管上接口 19与第一桶内腔下部相连通;底座、多根螺旋状换热管、换热球共同构成换热器;底座2与第一桶下端热熔连接或焊接在一起;电加热器安装底座20采用高分子材料,或改性高分子材料,或增强高分子材料制造;电加热器安装底座内埋藏有金属螺母21 ;电加热器安装底座与第二桶下端热熔连接或焊接在一起;电加热器18 安装固定在金属螺母21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主要由内胆、换热器组成,其特征是内胆桶壁内有增强层,内桶中安装有球管式换热器;多根螺旋换热管两端通过换热管接口分别与底座、换热球上的内腔相连通;排气管通过底座排气管下接口、底座排气管上接口、换热球排气管接口与换热球内腔上部相连通;排气管下端与大气相通;热水管通过底座热水管下接口、底座热水管上接口与内胆上部相连通;冷水管通过底座冷水管下接口、底座冷水管上接口与内胆下部相连通;底座循环管接口与底座内腔相连通;内胆上部的上连接管通过第一桶、第二桶上部的上连接管接口分别与两个桶上部内腔相连通;内胆下部的下连接管通过两个桶下部的下连接管接口分别与两个桶下部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内胆采用高分子材料,或改性高分子材料,或增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高分子材料制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内胆壁内的增强层为管状、或螺旋状、或环状、或网状、或纤维分散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内胆壁内的增强层用的是金属材料、或玻纤、或碳纤、或化纤、或钢纤、或陶瓷纤维材料、或天然纤维材料、或植物纤维、或纤维复合材料;内胆壁内的增强层或在内胆壁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第一桶、第一桶壁内的增强层、第一桶上所有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一体化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第二桶、第二桶壁内的增强层、第二桶上所有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一体化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换热球、换热球上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底座、底座上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底座与第一桶下端热熔连接或焊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电加热器安装底座内埋藏有金属螺母,电加热器安装底座与第二桶下端热熔连接或焊接在一起;电加热器安装固定在金属螺母内。
全文摘要
一种双桶螺旋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主要由内胆、换热器组成,热交换器由换热球、底座和多条呈并联状态的换热管构成,循环通道的总截面值很大,循环介质的流动阻力很低,这就为自然循环加热工作状态铺平了道路。本发明有足够大的热交换面积,因而热阻小且热交换温度低,热交换面上不易结垢,可永远保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本发明的双桶结构不但可节约安装空间,而且可使产品更加漂亮。本发明主要由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增强高分子材料制造,能节约大量的金属原材料,大幅度的降低系统的制造成本,且有寿命长、可靠性高、生产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F24H9/18GK102313385SQ20101022995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7日
发明者侯国山 申请人:侯国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