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调湿蒸汽回转干燥机的汽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416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调湿蒸汽回转干燥机的汽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煤调湿蒸汽回转干燥机的汽室结构。 现有技术目前工业中常用的蒸汽回转圆筒干燥机的汽室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汽室结构是将干燥机汽室沿圆周方向分为三部分,每部分设置一个蒸汽进 入管和一个凝液回水管,三个蒸汽通入管与汽轴的蒸汽通入总管焊接,三个凝液回水管与 汽轴的凝液回水总管焊接,汽轴回水管道上设置导水螺旋,便于凝液顺利排出,且蒸汽进入 管和凝液回水管均为外置结构,即在汽室与筒体内侧,均与物料汽相接触,且凝液回水管的 设计有旋向要求,结构较复杂。此汽室结构多用于蒸汽压力及温度较低、产量较小,蒸发水 量少,且蒸汽耗量较小的场合。第二种汽室结构是将汽室沿圆周方向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内置一个蒸汽进入管和 一个凝液回水管,蒸汽进入管通过半管与汽轴对接,凝液回水管直接与汽轴回水口对接,此 汽室结构因蒸汽进入管和凝液排出管均在同一汽腔内部,存在蒸汽凝液影响蒸汽顺利进入 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针对煤调湿原料含水份高,且处理量大,蒸发水量大,蒸汽耗量多的特点,蒸汽回 转圆筒干燥机汽室结构的设计主要考虑蒸汽凝液能够顺畅的排出和蒸汽能够顺利的进入。 本着这一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调湿蒸汽回转圆筒干燥机的汽室结构。 利用该结构,保证了汽凝液能够顺畅的排出和蒸汽能够顺利的进入,实现了良好的换热效 果,达到既干燥有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煤调湿蒸汽回转圆筒干燥机的汽室结构,汽室汽腔外圈内安装换热管,换热 管以同心圆方式均勻排列,换热管一端与汽室焊接,另一端用堵头封死;汽室侧板沿圆周方 向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内置隔板,且隔板与汽腔侧板的加强拉杆焊接;汽室端板采用整体结 构;汽腔内共设置六个蒸汽进入流道和六个凝液回水流道,蒸汽进入流道一端通过弯管、法 兰与汽轴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汽腔连接;凝液回水流道通过直管直接与汽轴回水腔焊 接,汽轴为夹套结构,中心管为凝液排出流道,凝液回水流道直接与汽轴回水腔焊接,凝液 回水管设置在汽室内圈的最底部,凝液排出流道上设置水螺带,螺带外圆与汽轴筒体内壁 焊接,在中心螺带相焊接;相邻两个螺带腔体对应一个凝液排出口,凝液排出后经导水螺带 直接从中心管排出,汽室外圈上设置了排尽口,每个汽腔对应一个排尽口 ;汽室侧板上汽室 端板上设置人孔,人孔为长圆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在干燥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分六部分汽室结构与分三部分汽室结构相比较, 增加了蒸汽进入和凝液排出的几率,克服了汽室结构因蒸汽进入管和凝液排出管均在同一汽腔内部,蒸汽凝液影响蒸汽顺利进入的现象,有效的保证凝液的排出和蒸汽的进入。2、凝液回水流道直接与汽轴回水腔焊接,且凝液回水管设置在汽室内圈的最底 部,即减少了凝液排出的死区,又缩短了凝液排出的距离,且未设置弯管,减少回水阻力,有 利于凝液有效排出。外置汽水流道结构均不与物料直接接触,材料可选用普通材质,节省了 造价。3、汽室外圈上设置了六个排尽口,每个汽腔对应一个排尽口,便于在干燥机水压 试验及长时间停车时,将干燥机汽腔内的水排干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再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煤调湿蒸汽回转干燥机的汽室结构,,汽室汽腔外圈3内安装 换热管2,换热管2以同心圆方式均勻排成4圈,换热管2 —端与汽室焊接,另一端用堵头5 封死;汽室侧板1沿圆周方向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内置隔板14,且隔板14与汽腔侧板1的加 强拉杆12焊接,汽室端板4采用整体结构,可避免因汽室分隔组焊而产生的焊接变形。隔板 14的主要作用是干燥机在旋转过程中,每个汽腔内的蒸汽凝液随干燥机旋转到一定高度后 从凝液回水流道9排至汽轴7,经汽轴7排出。汽腔内共设置六个蒸汽进入流道6和六个凝 液回水流道9,蒸汽进入流道6 —端通过弯管、法兰与汽轴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汽腔连 接;凝液回水流道9通过直管直接汽轴7回水腔焊接,且凝液回水管9设置在汽室内圈10 的最底部,蒸汽进入流道6采用法兰连接结构,可定期进行拆卸检查、检修。汽轴7设置为 夹套结构,中心管8为凝液排出流道,且流道上设置六个导水螺带14,螺带14外圆与汽轴7 筒体内壁焊接,在中心六个螺带14相焊接,相邻两个螺带14腔体对应一个凝液排出口,有 效防止凝液倒窜,凝液排出后经导水螺带14直接从中心管8排出。汽室端板4上设置了六 个检查孔16,便于汽室检修。且汽室外圈3上设置了六个排尽口 11,每个汽腔对应一个排尽 口 11。煤调湿干燥机所用的蒸汽压力一般在1. 2MPa 2. OMPa左右,温度在240°C 360°C 左右,汽室为平板受力,为了保证汽室强度,采用加强拉杆12对汽室结构进行补。汽室端板 4上设置两个人孔13,人孔13为长圆孔,便于进入干燥机筒体内部进行检查和检修。
权利要求一种煤调湿蒸汽回转圆筒干燥机的汽室结构,汽室汽腔外圈(3)内安装换热管(2),换热管(2)以同心圆方式均匀排列,换热管(2)一端与汽室焊接,另一端用堵头(5)封死;其特征是汽室侧板(1)沿圆周方向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内置隔板(14),且隔板(14)与汽腔侧板(1)的加强拉杆(12)焊接;汽室端板(4)采用整体结构;汽腔内共设置六个蒸汽进入流道(6)和六个凝液回水流道(9),蒸汽进入流道(6)一端通过弯管、法兰与汽轴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汽腔连接;凝液回水流道(9)通过直管直接与汽轴(7)回水腔焊接,汽轴(7)为夹套结构,中心管(8)为凝液排出流道,凝液回水流道(9)直接与汽轴(7)回水腔焊接,凝液回水管(9)设置在汽室内圈(10)的最底部,凝液排出流道上设置导水螺带(14),螺带(14)外圆与汽轴(7)筒体内壁焊接,在中心六个螺带(14)相焊接;相邻两个螺带(14)腔体对应一个凝液排出口,凝液排出后经导水螺带(14)直接从中心管(8)排出,汽室外圈(3)上设置了排尽口(11),每个汽腔对应一个排尽口(11),汽室侧板上汽室端板(4)上设置人孔(13),人孔(13)为长圆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调湿蒸汽回转圆筒干燥机的汽室结构,汽室侧板沿圆周方向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内置隔板,且隔板与汽腔侧板的加强拉杆焊接;汽室端板采为整体结构;汽腔内设置六个蒸汽进入流道和六个凝液回水流道,蒸汽进入流道一端通过弯管、法兰与汽轴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汽腔连接;凝液回水流道通过直管直接与汽轴回水腔焊接,中心管为凝液排出流道,凝液回水流道直接与汽轴回水腔焊接,凝液回水管设置在汽室内圈的最底部,凝液排出流道上设置导水螺带,螺带外圆与汽轴筒体内壁焊接,在中心螺带相焊接;相邻两个螺带腔体对应一个凝液排出口,凝液排出后经导水螺带直接从中心管排出,汽室外圈上设置了排尽口,每个汽腔对应一个排尽口,汽室侧板上汽室端板上设置人孔。在干燥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六部分汽室结构增加了蒸汽进入和凝液排出的几率,有效的保证凝液的排出和蒸汽的进入。
文档编号F26B25/00GK201593907SQ20102006231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4日
发明者张福行, 窦岩, 赵旭, 金宝, 韩玮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