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热式节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442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即热式节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装置,特别是涉及热水器供热装置结构的改进,属供热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供应与人们使用的热水器的供热装置有采用太阳能供热的、燃气供热 的、还有用电供热的等等,就用电供热而言,它又分二大类一类是贮藏式,即先用庞大的贮 水筒贮(满)水,后用电预热水至设定温度供淋浴或用作其他生活用热水;另一类是近期 上市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热水器一边进冷水,经过该热水器供热装置,出来的就是热水。该 热水器有供热装置与控制装置二部分构成。其供热装置采用高纯导热硅晶管,外壁附着一 层发热材料,通电后热能迅速通过管壁传递给管内冷水,这种热水器具有水电分离、安全性 高、发热膜老化慢、寿命长、使用方便等优点,但管壁上发热材料在向管内供热同时也向管 外四周辐射热量,这部分热传导至外壳,使外壳发热导致热能损失,降低热效率。为了使出 水温度较快达到使用要求,厂家往往采用加大电功率,如3 5000瓦,甚至高达8000瓦,这 样高功率用电,对一般家庭用电会带来安全隐患,这也是进一步打开市场的瓶颈。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效率较高,且结构简单的即热式节能热水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即热式节能热水器,包括控制装置与供热装置二部分构成,其控制装置包括 防漏电、防高温、水流控制,通电控制设施;供热装置中间是一组发热管,它的两端各与一个 通水连接件的内板上的连接孔紧密接触,并用螺钉紧固成一体,其中下端的通水连接件设 一个进水管与一个出水管,发热管上下各端设有供电导线,其特征是每支发热管外周套有 一个套管,各套管外被一个外壳式水箱包裹着,上、下通水连接件的内板上各有一个连接孔 是不连接发热管与套管的。此外壳式水箱即可吸收发热管向外辐射的热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点除了原技术可提供即热式的热水器优点外,最主要的优点是增设了一个套管与一 个水箱后,可吸收发热管原先无法利用的向外辐射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热的利用率,节约了 电能,为降低电功率用电打下基础,有利于安全用电。再就是设置的水箱相当于原来的外壳,只增加了一个为防漏水用的密封圈,另增 设的套管是用石英玻璃制成,所以结构上仍很简单。

图1是即热式节能热水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A A处横截面的剖面图。图3是通水管内板(主显示内侧)结构示意图。[0012]图4是通水管内外板之间的填圈结构示范图。图5是通水管外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通水板内板(主显示外侧)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 即热式节能热水器、2 控制装置、3 通水连接件、4 水箱密封圈、5 套管密封 圈、6 套管、7 发热管、8 水箱、9 出水管、10 进水管、11-ρ11-2 均为供电导线、12^ 3 均为控制导线、13 二端通水连接件固定螺孔、14 通水连接件内、外板连接螺孔、15 内板、 16 内板的外侧连接孔、17 内、外板之间的填圈、18 外板、19 过水槽、20、填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即热式节能热水器结构示意图,它有控制装置(2)与供热装 置二大部分构成。控制装置结构与原有技术相同,它设自动控制漏电、防高温、水流开关、通 电设施。供热装置包括上、下两端的通水连接件(3),其中上端通水连接件(3)本身有内板 (15)与外板(18),填圈(17)构成(请见图3、图4、图5),下端通水连接件与上端通水连接 件的的区别,1是设有进水管(10)与出水管(9),2是连接控制线(ll-pll-yU-n)。上、 下两个通水连接件(3)的内板(15)上各有一个连接孔(16)是不连接发热管(7)与套管 (6)的。发热管(7)是高纯导热硅晶管,外壁附着一层发热材料(发热膜),通电后热能传 递给发热管内部的冷水,同时发热膜又向外辐射热量,通过套管(6)让水箱内冷水吸热,这 些吸收余热而提高了温度的水,又通入发热管内继续的吸热,吸热后与原在发热管内的热 水一起从出水管(9)流出,供生活使用,套管(6)与发热管(7)与两端内板上设有的连接孔 连接时,都设有垫圈(5),以防止发热管内热水渗漏到发热管外壁及水箱内水渗漏到发热管 外壁上。所述热水器的水箱内至少设置1支发热管与一支套管,也可设计成两只供热装置 串联成较大热水器。水箱(8)与上、下两端通水连接件(3)接触处设有密封件(4),它们之 间用螺钉在封口连接孔(13)处螺接。图2是本实用新型即热式节能热水器水箱(A-A)处横裁面剖面图。它表示水箱内 部结构状况,最外面是水箱(8),内设三套发热的管子,每一套中间设发热管(7),外被套管 (6)包围,其中有一个空缺,即不设发热管(7)与套管(6),发热管外壁与水箱(8)是不连通 的,一只发热管的水与邻近发热管的水是通过通水连接件(3)的外板(18)上的过水槽(19) 连通,即水的流动方向为进水管(10)—发热管(7)—上端通水连接件(3)外板上的过水 槽(19)—进入水箱(8)—又回流入下端通水连接件的外板上的过水槽(19)—进入另一发 热管……一依次进入最后一只发热管一出水管(9)。从上面描述可知,水箱内发热管数量总 是少于内板上的连接孔(16) —个,即空缺了一根发热管与套管。目的使发热管内的水与水 箱内水连接,这样水箱中吸收了余热的水可进入下一只发热管,即相当于提高了进水管的 水温,从较高的进水温度提高到了淋浴等热水所需温度,自然温差变小,节约电能是显而易 见的,从而提高了热效率。图3-5表示热水器的上端通水连接件(3)的结构;它包括内板(15)、内外板之间 的填圈(17)及外板(18)。内板上内侧的中间部位设有4个连接孔(16),该孔的中心部位与发热管(7)连接,二者之间设有填圈,该孔的外周与套管(6)紧密连接,中间也设有填圈。 图6是内板(15)的外侧面的结构,该面中间部位设有一个长方的填圈槽(20),其 上面可置放填圈(17),可防止水通过过水槽(19)时漏水。
权利要求一种即热式节能热水器,包括控制装置与供热装置二部分构成,其控制装置包括防漏电、防高温、水流控制、通电控制设施;供热装置中间是一组发热管,它的两端各与一个通水连接件(3)的内板(15)上的连接孔(16)紧密接触,并用螺钉紧固成一体,其中下端的通水连接件(3)上设一个进水管(10)与一个出水管(9),发热管(7)上、下各端设有供电导线(11-1、11-2),其特征是每支发热管(7)外周套有一个套管(6),各套管外被一个外壳式水箱(8)包裹着,上、下两个通水连接件(3)的内板(15)上各有一个连接孔(16)不连接发热管(7)与套管(6)。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节能热水器,其特征是水箱内至少设置1支发热管和一 支套管或由二只小型供热装置串联成较大热水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节能热水器,其特征是通水连接件(3)有内板(15)、外 板(18)及内、外板之间的填圈(17)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供热结构的改进,属供热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电热水器用电量大,热效率较低而研制。本即热式节能热水器包括控制装置与供热装置构成,供热装置包括中间一组发热管,它的两端各与一个通水连接件连成一体,其中下端通水连接件设有一个进水管与一个出水管,发热管上、下二端设有供电导线,其特征是每个发热管外周套有一个套管,各套管外周被一个外壳式水箱包裹着,上、下通水连接件的内板各有一个连接孔是不连接发 热管与套管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即开即热,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节电,为降低电功率用电打下基础,有利于安全用电。
文档编号F24H9/18GK201628359SQ201020106269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
发明者徐光平 申请人:徐光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