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供热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681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供热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水领域,具体是一种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供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指利用集热器将太阳能光的能量吸收并转换到储热水 箱中,以达到供热水的目的。热泵是利用空气、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 热交换来作为热泵的冷热源,把外界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用热水使用。所述这两种 能源利用方式都属于低耗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但是太阳能与热泵在使用时均存在稀薄性 与间歇性的问题,无法连续使用。如何实现太阳能与热泵结合使用,解决供热稀薄性与不连 续性的难题,是本领域正在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供热水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 在的问题,合理的将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使用,实现连续供热水。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供热水 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箱和热泵,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一循环加热管路与水箱连通, 第一循环加热管路上安装第一循环泵,水箱内安装换热器,换热器通过第二循环加热管路 与热泵连通,第二循环加热管路上安装第二循环泵,热泵通过热源管与热泵热源连通,水箱 上安装供水管,供水管上安装供水泵,供水管与混水阀连通,混水阀与用水装置连通。所述水箱内安装温度检测器,水箱外部安装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温度检测 器、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和热泵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当太阳能可以满足供热 水条件时,优先使用太阳能,当太阳能不能满足供热水条件时,使用热泵加热水使用,解决 了太阳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节省了使用成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环 保;结构简洁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等。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所示标号1、换热器;2、水箱;3、第一循环加热管路;4、太阳能集热器; 5、用水装置;6、混水阀;7、供水管;8、热泵;9、热源管;10、热泵热源;11、第二循环加热管 路;12、第二循环泵;13、第一循环泵;14、供水泵;15、温度检测器;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供热水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太阳能集热器4、水 箱2和热泵8,太阳能集热器4通过第一循环加热管路3与水箱2连通,第一循环加热管路3上安装第一循环泵13,水箱2内安装换热器1,换热器1通过第二循环加热管路11与热泵 8连通,第二循环加热管路11上安装第二循环泵12,热泵8通过热源管9与热泵热源10连 通,水箱2上安装供水管7,供水管7上安装供水泵14,供水管7与混水阀6连通,混水阀6 与用水装置5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在于为了便于自动控制,优选在水箱2内安装温 度检测器15,水箱2外部安装控制器16,控制器16通过导线与温度检测器15、第一循环泵 13、第二循环泵12和热泵8连通。当水箱2内水温长时间无法达到预定温度时,控制器16 控制热泵8开启,通过换热器1对水箱2内水进行加热。
权利要求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4)、水箱(2)和热泵(8),太阳能集热器(4)通过第一循环加热管路(3)与水箱(2)连通,第一循环加热管路(3)上安装第一循环泵(13),水箱(2)内安装换热器(1),换热器(1)通过第二循环加热管路(11)与热泵(8)连通,第二循环加热管路(11)上安装第二循环泵(12),热泵(8)通过热源管(9)与热泵热源(10)连通,水箱(2)上安装供水管(7),供水管(7)上安装供水泵(14),供水管(7)与混水阀(6)连通,混水阀(6)与用水装置(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2)内安 装温度检测器(15),水箱⑵外部安装控制器(16),控制器(16)通过导线与温度检测器(15)、第一循环泵(13)、第二循环泵(12)和热泵(8)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供热水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箱和热泵,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一循环加热管路与水箱连通,第一循环加热管路上安装第一循环泵,水箱内安装换热器,换热器通过第二循环加热管路与热泵连通,第二循环加热管路上安装第二循环泵,热泵通过热源管与热泵热源连通,水箱上安装供水管,供水管上安装供水泵,供水管与混水阀连通,混水阀与用水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当太阳能可以满足供热水条件时,优先使用太阳能,当太阳能不能满足供热水条件时,使用热泵加热水使用,解决了太阳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节省了使用成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环保等。
文档编号F24H4/02GK201662249SQ2010201773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4日
发明者周堃, 周育春 申请人:周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