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866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热泵热水器水箱有内置盘管和外置盘管两种形式。内置盘管式是把 金属管内置于水箱中,传热性能好,但长时间使用会使金属管因腐蚀而破裂,导致冷媒泄露 到水箱中。外置盘管式热泵热水器是将金属管包覆在水箱外表面,安全性能好,但由于是圆 弧形面接触,金属管有部分传热面积未加以利用,传热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是使其安全可靠、且传热性能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包括内水箱;包覆在该内水箱外表面上的金属 管;设置在该内水箱外表面且包覆全部金属管的壳体,该壳体是由内壳体及与该内壳体之间 形成空腔的外壳体所组成;以及由上述内壳体与上述外壳体之间的空腔组成的外水箱。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所述金属管包括设置于内水 箱一侧底部的金属管进管口、及设置于内水箱另一侧顶部的金属管出管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所述金属管为单层或多层的螺 旋管排列,或者是单层或多层的蛇管排列。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所述金属管为铜管。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外置盘管式热泵热水器水箱进行改进,将金属管包覆于水箱 的外表面上,在水箱外表面设有包容全部金属管的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间的空腔组成外 水箱;金属管与内水箱接触,向内水箱传热,并与外水箱接触,向外水箱传热,增大了外置盘 管式传热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0:内水箱21:金属管进管口31:内壳体40 外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主要包括内水箱10、金属
20 金属管 22 金属管出管口 32 外壳体管20、壳体30、及外水箱40 ;在该内水箱10的外表面上包覆有金属管20,其包覆形式可以 是单层或多层的螺旋管排列,也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蛇管排列,该金属管20的材质优选为 铜管;该金属管20包括设置于该内水箱10—侧底部的金属管进管口 21、及设置于该内水 箱10另一侧顶部的金属管出管口 22。在该内水箱10的外表面设置有可全部包覆金属管 20的壳体,该壳体是由内壳体31及与该内壳体31之间形成空腔的外壳体32所组成。所述 内壳体31上设置有用于金属管20通过的进管口和出管口。上述内水箱10的外表面与上述内壳体31可以是加工成嵌套金属管20的坑槽,也 可以是与金属管20的平面接触。上述内水箱10的外表面与上述内壳体31之间的空腔组 成外水箱40,该内壳体31全部包覆金属管20。内水箱10储热时,高温工作介质通过金属管进管口 21进入,与内水箱10的外表 面接触部分金属管20,并将热量传递给与之相接触的内水箱10,加热内水箱10里的热水; 同时,与内壳体31接触的全部金属管20将热量传递给与之相接触的外水箱40,加热外水箱 40里的热水;内水箱10与外水箱40中的热水均可直接取出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 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水箱;包覆在该内水箱外表面上的金属管;设置在该内水箱外表面且包覆全部金属管的壳体,该壳体是由内壳体及与该内壳体之间形成空腔的外壳体所组成;以及由上述内壳体与上述外壳体之间的空腔组成的外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包括设置 于内水箱一侧底部的金属管进管口、及设置于内水箱另一侧顶部的金属管出管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为单层或 多层的螺旋管排列,或者是单层或多层的蛇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管为铜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包括内水箱;包覆在该内水箱外表面上的金属管;设置在该内水箱外表面且包覆全部金属管的壳体,该壳体是由内壳体及与该内壳体之间形成空腔的外壳体所组成;以及由上述内壳体与上述外壳体之间的空腔组成的外水箱。本实用新型的套筒式热泵热水器水箱具有安全可靠、传热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H4/04GK201724406SQ20102023485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3日
发明者杨昌仪, 蔡佰明, 邹得球 申请人:广东长菱空调冷气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