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948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燃煤提供热能的大型烘干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物料干燥的设备种类繁多,一般包括微波、红外蒸汽传热、烟气直接烘 干、热风干燥、电热干燥及低压低温干燥等。从技术角度分析,现有物料烘干设备存在着 资源浪费,结构复杂,运行不平稳及不能自动出料等缺点,其整体生产效率也受到极大的限 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能源,运行 平稳并能完成自动出料功能的大型烘干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型烘干机,它包括燃火器、风机及烘干箱组件;所述燃火器的出火口经加热 管与风机的入风口相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烘干箱组件的进风口相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烘干箱组件包括烘干箱本体及驱动部分;所 述驱动部分的工作端与烘干箱本体相接。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部分可采用四轮传动系统结构。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烘干箱组件还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固定位于 烘干箱本体的下面。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部件内可含有液压顶进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通过采用四托轮传动方式,使设备运行平 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一倍以上。本实用新型风机与燃火器采用直接相连的方式,利用燃火器燃煤产生的热能进行 烘干,预计可节能40%以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支撑机构,可使机器自动倾斜出料,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系统 的综合运行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轮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燃火器;2为烘干箱组件;3为风机;4为加热管;5为烘干箱本体;6为液 压顶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所示,大型烘干机,它包括燃火器1、风机3及烘干箱组件2 ;所述燃火器 1的出火口经加热管4与风机3的入风口相通;所述风机3的出风口与烘干箱组件2的进 风口相通;所述烘干箱组件2包括烘干箱本体5及驱动部分7 ;所述驱动部分7的工作端与 烘干箱本体5相接。参见图2所示,在实际设计时,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部分7采用四轮传 动系统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烘干箱组件2还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固定位于烘干 箱本体5的下面。本实用新型风机与燃火器直接连接,利用燃火器产生的热能进行烘干。在具体操 作时,通过风机将高温热能吸进加热管中,管被加热后,再将高温热能吹进烘干机的滚筒中 以达到加热烘干的效果。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能源70%。本实用新型四轮传动系统用于带动烘干箱本体5的转动。为保证自动倾斜出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部件内可含有液压顶进机构6。当需要出料时,可开启液压顶进机构 6,这样烘干箱本体一端受力被顶起,烘干后的物料即可从出料口卸出。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 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大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火器(1)、风机(3)及烘干箱组件(2);所述燃火器(1)的出火口经加热管(4)与风机(3)的入风口相通;所述风机(3)的出风口与烘干箱组件(2)的进风口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组件(2)包括烘干箱 本体(5)及驱动部分(7);所述驱动部分(7)的工作端与烘干箱本体(5)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分(7)采用四轮传动 系统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组件(2)还包括支撑 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固定位于烘干箱本体(5)的下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内含有液压顶进机 构(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燃煤提供热能的大型烘干机,它包括燃火器(1)、风机(3)及烘干箱组件(2);所述燃火器(1)的出火口经加热管(4)与风机(3)的入风口相通;所述风机(3)的出风口与烘干箱组件(2)的进风口相通;所述烘干箱组件(2)包括烘干箱本体(5)及驱动部分;所述驱动部分的工作端与烘干箱本体(5)相接;所述驱动部分采用四轮传动系统结构;所述烘干箱组件(2)还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固定位于干箱本体(5)的下面;所述支撑部件内含有液压顶进机构(6)。本实用新型节省能源,运行平稳并能完成自动出料功能。
文档编号F26B11/04GK201751779SQ201020260169
公开日2011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李玉臣 申请人:李玉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