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947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低碳环保意识的增强,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逐渐被推 广应用,例如太阳能加热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家用热水器中。但是,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不 充足的情况下,例如南方的连续阴雨天,北方寒冷的冬季以及夜晚,其加热效果都会受到极 大的限制,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虽然目前市场把电加热设备加入太阳能热水器中弥 补以上不足,但电能加热是耗能大,能量转化效率低的加热方式,不符合当今低碳环保的要 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它可解决上述存在的 问题,能大幅降低外界环境对其供热水的影响,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包括支承架,支 承架上安装壳体,壳体内安装水箱,水箱上安装数根集热管,集热管穿出壳体外与支承架连 接;水箱上安装出/入水管,出/入水管的一端穿出壳体外;壳体内安装支承座,支承座上 安装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壳体内设置第二隔离板和第一隔离板,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 将换热器壳体的内腔分为导流仓、换热仓和制冷剂仓三个互不相通的腔,制冷剂仓内安装 第三隔板,第三隔板将制冷剂仓分为第一制冷剂仓和第二制冷剂仓;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 离板之间安装数根换热管,每根换热管的左端均与导流仓相通,一部分换热管的右端与第 一制冷剂仓相通,另一部分换热管的右端与第二制冷剂仓相通;换热器壳体上安装换热器 入水管和换热器出水管,换热器入水管的一端与换热仓相通,换热器入水管的另一端安装 水泵,水泵上安装水箱出水管,水箱出水管的一端与水箱连接并相通,换热器出水管的一端 穿出壳体外;支承架上安装热泵装置,热泵装置的回液口处安装制冷剂循环泵,制冷剂循环 泵上安装制冷剂回液管,制冷剂回液管的一端与第一制冷剂仓相通,热泵装置的出液口安 装制冷剂出液管,制冷剂出液管的一端与第二制冷剂仓相通。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的热泵装 置由压缩机、节流阀和蒸发器通过管路连接构成。水箱内安装换热盘管,换热盘管的一端安 装换热盘管出液管,换热盘管的另一端安装换热盘管供液管,换热盘管出液管的另一端穿 出壳体外与制冷剂循环泵连接,换热盘管供液管的另一端穿出壳体外与热泵装置的出液口 连接。热泵装置上安装控制器,出/入水管上安装第一电磁阀,换热器出水管上安装第二电 磁阀,制冷剂出液管上安装第三电磁阀,制冷剂回液管上安装第六电磁阀,换热盘管供液管 上安装第四电磁阀,换热盘管出液管上安装第五电磁阀,水箱内安装第一测温仪,第一制冷 剂仓内安装第二测温仪,第二制冷剂仓内安装第三测温仪;第一测温仪、第二测温仪、第三 测温仪、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水泵、制冷剂循环泵、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换热仓内安装数块挡流板,相邻两块挡流板 的安装位置相反,即一块挡流板的下端与换热器壳体内壁连接,则另一块挡流板的上端与 换热器壳体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热泵加热装置可辅助加热,确 保用户在几乎任何条件下都有充足的热水使用,从而可最大限度地排出外界环境对加热水 的影响。它的热泵辅助加热分为两种形式,可根据不同需要自由选择。本实用新型还具有 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承架2集热管3出/入水管4壳体5水箱6第一测温仪
7水箱出水管8导流仓9支承座10换热管11挡流板12换热器壳体13第一制冷 剂仓14换热器出水管15第二测温仪16第二制冷剂仓17第三测温仪18换热器入 水管19控制器20制冷剂出液管21制冷剂回液管22制冷剂循环泵23热泵装置 24水泵25第一电磁阀 26第二电磁阀 27换热仓28第一隔离板29第二隔离板 30第三隔板31换热盘管32换热盘管出液管33换热盘管供液管34第三电磁阀35 第四电磁阀36第五电磁阀37第六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包括支承架1,支承架1上安装壳体4, 壳体4内安装水箱5,水箱5上安装数根集热管2,集热管2的数量越多集热效果越好,但制 造成本较高。集热管2穿出壳体4外与支承架1连接,支承架1对集热管2起支撑固定作 用;水箱5上安装出/入水管3,出/入水管3的一端穿出壳体4外;壳体4内安装支承座 9,支承座9上安装换热器壳体12,换热器壳体12内设置第二隔离板29和第一隔离板28, 第一隔离板28和第二隔离板29将换热器壳体12的内腔分为导流仓8、换热仓27和制冷 剂仓三个互不相通的独立空腔,制冷剂仓内安装第三隔板30,第三隔板30将制冷剂仓分为 第一制冷剂仓13和第二制冷剂仓16两个互不相通的独立空腔;第一隔离板28和第二隔离 板29之间安装数根换热管10,每根换热管10的左端均与导流仓8相通,其中一部分换热管 10的右端与第一制冷剂仓13相通,另一部分换热管10的右端与第二制冷剂仓16相通;换 热器壳体12上安装换热器入水管18和换热器出水管14,换热器入水管18的一端与换热 仓27相通,换热器入水管18的另一端安装水泵24,水泵24上安装水箱出水管7,水箱出水 管7的一端与水箱5连接并相通,换热器出水管14的一端穿出壳体4外;支承架1上安装 热泵装置23,热泵装置23的回液口处安装制冷剂循环泵22,制冷剂循环泵22上安装制冷 剂回液管21,制冷剂回液管21的一端与第一制冷剂仓13相通,热泵装置23的出液口安装 制冷剂出液管20,制冷剂出液管20的一端与第二制冷剂仓16相通。集热管2在太阳能充 足时候,吸收太阳能加热水箱5中的水。水箱5上的出/入水管3,既可向水箱5内补水,又 可在利用太阳能加热水时出水。热泵装置23可以是空气源热泵装置,也可以是水源热泵装 置。制冷剂循环泵22可省略,仅靠热泵装置23内的压缩机为制冷剂提供循环动力。当光照充足时,由集热管2直接加热水箱5中的水。[0011]当遇到阴雨天或者冬天温度较低以及在夜晚的时候,水箱5中水的温度达不到使 用要求,则启动热泵装置23、制冷剂循环泵22和水泵24,关闭出/入水管3,开启换热器出 水管14,水箱5中的水依次经水箱出水管7、水泵24和换热器入水管18进入换热仓27内, 在换热仓27内吸收热量升温至设定温度后,通过换热器出水管14输送给用户使用;热泵装 置23将制冷剂经制冷剂出液管20输入第二制冷剂仓16内,制冷剂经与第二制冷剂仓16 相通的换热管10进入导流仓8内,在流经换热管10时,制冷剂加热换热仓27内的水,制冷 剂由导流仓8经与第一制冷剂仓13联通的换热管10流入第一制冷剂仓13内,最终经制冷 剂回液管21和制冷剂循环泵22流回热泵装置23内。所述的热泵装置可以是由压缩机、节流阀和蒸发器通过管路连接构成。也可以是 现有的其他能够使制冷剂吸收外界热量的热泵装置。为适应光照条件极差,而又需大量热水的情况,如图1所示,水箱5内安装换热盘 管31,换热盘管31的一端安装换热盘管出液管32,换热盘管31的另一端安装换热盘管供 液管33,换热盘管出液管32的另一端穿出壳体4外与制冷剂循环泵22连接,换热盘管供液 管33的另一端穿出壳体4外与热泵装置23的出液口连接。具体连接时,制冷剂循环泵22 可利用三通阀分别与制冷剂回液管21和换热盘管出液管32连接,热泵装置23的出液口通 过另一三通阀分别与制冷剂出液管20和换热盘管供液管33连接。使用时,调三上述两三 通阀,使制冷剂出液管20和制冷剂回液管21关闭,换热盘管出液管32和换热盘管供液管 33导通,此时,制冷剂可直接通入换热盘管31内加热水箱5内的水。为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如图1所示,热泵装置23上安装控制器19,出/入水管3 上安装第一电磁阀25,换热器出水管14上安装第二电磁阀26,制冷剂出液管20上安装第 三电磁阀34,制冷剂回液管21上安装第六电磁阀37,换热盘管供液管33上安装第四电磁 阀35,换热盘管出液管32上安装第五电磁阀36,水箱5内安装第一测温仪6,第一制冷剂仓 13内安装第二测温仪15,第二制冷剂仓16内安装第三测温仪17 ;第一测温仪6、第二测温 仪15、第三测温仪17、第一电磁阀25、第二电磁阀26、水泵24、制冷剂循环泵22、第三电磁 阀34、第四电磁阀35、第五电磁阀36和第六电磁阀37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9连接。当 需要使用热水时,第一测温仪6将测得数据传给控制器19,水箱5中水温度达到要求温度 时,开启第一电磁阀25,使用太阳能加热的热水;当水箱5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在控制器19 的作用下,启动热泵装置23加热,此时,通过各个感温元件的数据,控制器调控水泵24与制 冷剂循环泵23的流量,将水加热到指定温度,打开第二电磁阀26,使用热泵加热的热水。具体加热原理如下所示根据换热器热传导公式Q=Whcph(T「T2) =WcCpc (Vt1) =K Δ tm。Q—总传热量;Wh—制冷剂流速,通过制冷剂循环泵22控制;Cph—制冷剂比热容;T1+制冷剂进入换热器时温度,通过第二测温仪15测得;T2_制冷剂流出换热器时温度,通过第三测温仪17测得;W。一水的流速,通过水泵22控制;Cp。一水比热容;t2—水流出换热器时温度,即指定温度;[0025]水进入换热器时温度,通过第一测温仪6测得;K一总传热系数,换热器的性质;Atm—平均温度差。控制器19通过控制水泵24、制冷剂循环泵22来控制水的流量和制冷剂的流量,从 而达到控制水温的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增大流经换热仓27内的水的行程,使水在换热仓27内能最大限度的吸热升温, 如图1所示,换热仓27内安装数块挡流板11,相邻两块挡流板11的安装位置相反,即一块 挡流板11的下端与换热器壳体12内壁连接,则另一块挡流板11的上端与换热器壳体12 内壁连接。挡流板11还可增大水的速度,使湍动程度加剧,以便水流经换热仓27时可以较 高的效率吸热升温。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架(1),支承架(1)上安装壳体(4),壳体(4)内安装水箱(5),水箱(5)上安装数根集热管(2),集热管(2)穿出壳体(4)外与支承架(1)连接;水箱(5)上安装出/入水管(3),出/入水管(3)的一端穿出壳体(4)外;壳体(4)内安装支承座(9),支承座(9)上安装换热器壳体(12),换热器壳体(12)内设置第二隔离板(29)和第一隔离板(28),第一隔离板(28)和第二隔离板(29)将换热器壳体(12)的内腔分为导流仓(8)、换热仓(27)和制冷剂仓三个互不相通的腔,制冷剂仓内安装第三隔板(30),第三隔板(30)将制冷剂仓分为第一制冷剂仓(13)和第二制冷剂仓(16);第一隔离板(28)和第二隔离板(29)之间安装数根换热管(10),每根换热管(10)的左端均与导流仓(8)相通,一部分换热管(10)的右端与第一制冷剂仓(13)相通,另一部分换热管(10)的右端与第二制冷剂仓(16)相通;换热器壳体(12)上安装换热器入水管(18)和换热器出水管(14),换热器入水管(18)的一端与换热仓(27)相通,换热器入水管(18)的另一端安装水泵(24),水泵(24)上安装水箱出水管(7),水箱出水管(7)的一端与水箱(5)连接并相通,换热器出水管(14)的一端穿出壳体(4)外;支承架(1)上安装热泵装置(23),热泵装置(23)的回液口处安装制冷剂循环泵(22),制冷剂循环泵(22)上安装制冷剂回液管(21),制冷剂回液管(21)的一端与第一制冷剂仓(13)相通,热泵装置(23)的出液口安装制冷剂出液管(20),制冷剂出液管(20)的一端与第二制冷剂仓(16)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装置由压 缩机、节流阀和蒸发器通过管路连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水箱(5)内安装换热 盘管(31),换热盘管(31)的一端安装换热盘管出液管(32),换热盘管(31)的另一端安装换 热盘管供液管(33),换热盘管出液管(32)的另一端穿出壳体(4)外与制冷剂循环泵(22)连 接,换热盘管供液管(33)的另一端穿出壳体(4)外与热泵装置(23)的出液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热泵装置(23)上安装 控制器(19),出/入水管(3)上安装第一电磁阀(25),换热器出水管(14)上安装第二电磁 阀(26),制冷剂出液管(20)上安装第三电磁阀(34),制冷剂回液管(21)上安装第六电磁 阀(37),换热盘管供液管(33)上安装第四电磁阀(35),换热盘管出液管(32)上安装第五 电磁阀(36),水箱(5)内安装第一测温仪(6),第一制冷剂仓(13)内安装第二测温仪(15), 第二制冷剂仓(16)内安装第三测温仪(17);第一测温仪(6)、第二测温仪(15)、第三测温仪 (17)、第一电磁阀(25)、第二电磁阀(26)、水泵(24)、制冷剂循环泵(22)、第三电磁阀(34)、 第四电磁阀(35)、第五电磁阀(36)和第六电磁阀(37)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换热仓(27)内安装数 块挡流板(11 ),相邻两块挡流板(11)的安装位置相反,即一块挡流板(11)的下端与换热器 壳体(12)内壁连接,则另一块挡流板(11)的上端与换热器壳体(12)内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泵热水一体机,包括支承架,支承架上安装壳体,壳体内安装水箱,水箱上安装数根集热管,集热管与支承架连接;水箱上安装出/入水管;壳体内安装支承座,支承座上安装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壳体内设置两隔离板,两隔离板将换热器壳体的内腔分为三个空腔,右侧腔内安装第三隔板,第三隔板将制冷剂仓分为两个制冷剂仓;所述两隔离板之间安装数根换热管;换热器壳体上安装换热器入水管和换热器出水管,换热器入水管的一端与换热仓相通,换热器入水管的另一端安装水泵,水泵上安装水箱出水管,水箱出水管的一端与水箱连接并相通;支承架上安装热泵,热泵通过管路分别与两个制冷剂仓相通。
文档编号F24H4/02GK201715731SQ201020259780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刘光辉, 禹占洲 申请人:山东小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