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161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现有的能源,石油、天燃气、 煤炭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对环境的危害也日益突出,而且这些都是有限的能源。这个时候要 维持长远的发展,寻找一种可取之不尽的能源成为人们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这时太阳能以 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能辐射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无污染、廉价的能源。目前市场上主要利用太阳能的方法有聚光聚热式发电、储热式太阳能热转换、半 导体太阳能电池。这些方法都是将太阳能光能转化为电能,而且这些光伏发电组件的成体 相当高,不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运行、维护成本 低,可为人们在冬季取暖供热,以及提供日常生活淋浴用热水的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运行、维护成本低的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 统。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太阳能集热系 统、耐高温管道以及用户终端,系统内为耐高温介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由聚光罩以及 安装于聚光罩中央位置的集热球组成,与集热球联接有高温池和低温池,高温池的输入端 与集热球联接,输出端与用户终端联接,低温池的输入端与用户终端联接,输出端与集热球 联接,太阳能集热系统与高温池、低温池以及用户终端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所述的耐高温介质为耐高温油。本发明采用的结构,可为人们在冬季取暖供热,以及提供日常生活热水,适合广大 家庭的应用,不需要昂贵的材料和设备,不需要复杂和精准的技术,直接利用太阳能转化热 能,通过输送器和控制器,控制输出热能达到所需量,成本低,使用更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图中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中1、集热球2、聚光罩3、高温池4、低温池5、用户终端6、热水器7、控制器
8、输送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附图可知,该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耐高温管道以及用户 终端5,系统内为耐高温介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由聚光罩2以及安装于聚光罩2中央位置的集热球1组成,与集热球1联接有高温池3和低温池4,高温池3的输入端与集热球 1联接,输出端与用户终端5联接,低温池4的输入端与用户终端5联接,输出端与集热球1 联接,太阳能集热系统与高温池3、低温池4以及用户终端5形成循环回路。其中,聚光罩可 以通过机械装置,随着太阳光照射方向的变化而变动,充分吸收阳光聚集于一点来加热介 质。本发明通过太阳能集热系统升温的耐高温介质储存于高温池3中,集热系统可以 使耐高温介质升温至200-30(TC,通过耐高温管道输出所需热量至用户终端5应用,用户终 端5可以是饭锅、炒锅、蒸锅,它们分别置于可储存循环高温油的加热炉上,通过控制器7来 控制加热炉上的温度,满足人们烹饪需求。当耐高温介质通过用户终端5后,热量温度降 低,再从热水器6通过,通过热交换来满足生活热水需求。当热量温度进一步变低后储存于 低温池4中,再由输送器8通过管道返回太阳能集热系统升温,由此循环利用。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 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耐高温管道以及用户终端,系统内为耐高温介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由聚光罩以及安装于聚光罩中央位置的集热球组成,其特征在于与集热球联接有高温池和低温池,高温池的输入端与集热球联接,输出端与用户终端联接,低温池的输入端与用户终端联接,输出端与集热球联接,太阳能集热系统与高温池、低温池以及用户终端形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高温介质为耐 尚温油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它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耐高温管道以及用户终端(5),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由聚光罩(2)以及集热球(1)组成,与集热球(1)联接有高温池(3)和低温池(4),高温池(3)的输入端与集热球(1)联接,输出端与用户终端(5)联接,低温池(4)的输入端与用户终端(5)联接,输出端与集热球(1)联接,太阳能集热系统与高温池(3)、低温池(4)以及用户终端(5)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采用的结构,不需要昂贵的材料和设备,不需要复杂和精准的技术,直接利用太阳能转化热能,通过输送器和控制器,控制输出热能达到所需量,成本低,使用更方便。
文档编号F24C9/00GK101968267SQ20101028399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杨庆良 申请人:杨庆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