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630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加热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器,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取暖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取暖器的加热方式为电阻丝发热,热效率低,不节能,电阻丝易损坏。同时 电阻丝工作时,电阻丝温度很高,甚至发红,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诱发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取暖器热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的 缺陷,提供一种热效率高、安全性高的电磁加热取暖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加热取暖器,包括壳 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可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的电磁 感应线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在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热量的发热体、向空气传热的散 热片、与所述发热体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片的导热体。在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导热体 为筒状,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导热体依次套装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内,所述散热片固定在所 述导热体内壁上。在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导热体 为筒状,所述发热体和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依次套装在所述导热体内,所述散热片固定在所 述导热体外壁上。在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弧形,所述发热体和所述 导热体为平行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的弧形板,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所 述导热体之间,所述散热片固定在所述导热体上。在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圆盘形,所述发热体和所 述导热体为平行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的方形板,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 所述导热体之间,所述散热片固定在所述导热体上。在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中,所述散热组件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电 磁感应线圈圆盘面的两侧。在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设置有 隔热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中,所述隔热组件包括环氧板、玻璃纤维棉。在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上的开 有栅栏状孔的压板。在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中,所述发热体为铁板。实施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磁感应线圈内通有高频交 变电流从而产生高频交变磁场,散热组件中的发热板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发热,通过散热组件中的导热体传热至散热片,散热片对空气传热,使空气温度升高。利用电磁加热取 暖器加热,热效率高,并且发热体在使用时被控制在一定温度下,不存在安全隐患。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取暖器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电磁加热取暖器的零件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电磁加热取暖器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加热组件、隔热组件(图中 未示出)、散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101。隔热组件包括环氧板、玻璃纤维棉 等保温隔热材料。散热组件包括发热体102、导热体(图中未示出)、散热片103。隔热组 件、发热体102和导热体为圆筒状,从外向内依次套接在一起。电磁感应线圈101缠绕在隔 热组件的外壁上,散热片103通过压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在导热体的内壁上。电磁感应线 圈101内通有高频交变电流从而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发热体102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 发热,导热体热量传递到散热片103上,散热片103对空气气流传热,使空气温度升高,实现 取暖的目的。隔热组件的两面温差为200°C,可防止电磁感应线圈101因为温度过高而损 坏。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电磁加热取暖器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加热组件、隔热组件(图中 未示出)、散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201。隔热组件包括环氧板、玻璃纤维棉 等保温隔热材料。散热组件包括发热体202、导热体(图中未示出)、散热片203。隔热组 件、发热体202和导热体为圆筒状,从内向外依次套接在一起。电磁感应线圈设置在隔热组 件形成的腔体内,散热片203通过压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在导热体的外壁上。电磁感应线 圈201内通有高频交变电流从而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发热体202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 发热,导热体热量传递到散热片203上,散热片203对空气气流传热,使空气温度升高,实现 取暖的目的。隔热组件的两面温差为200°C,可防止电磁感应线圈201因为温度过高而损 坏。本实施例将电磁感应线圈201设置在散热组件的腔体内,通过发热体202的磁通量大, 提高了电磁加热取暖器的热效率,同时减少了磁泄漏,降低辐射。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电磁加热取暖器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加热组件、隔热组件(图中 未示出)、散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301。隔热组件包括环氧板、玻璃纤维棉 等保温隔热材料。散热组件包括发热体302、导热体(图中未示出)、散热片303。电磁感应线圈301为弧形,隔热组件、发热体302和导热体为弧形板,依次平行于电磁感应线圈设置 电磁感应线圈的一侧。隔热组件与电磁感应线圈301固定连接,隔热组件与发热体302固 定连接,发热体302连接导热体,散热片303通过压接、粘接或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导热体的 外弧面上。电磁感应线圈301内通有高频交变电流从而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发热体302在 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发热,导热体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散热片303对空气气流传热,使 空气温度升高,实现取暖的目的。隔热组件的两面温差为200°C,可防止电磁感应线圈301 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坏。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电磁加热取暖器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加热组件、隔热组件(图中 未示出)、散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401。隔热组件包括环氧板、玻璃纤维棉 等保温隔热材料。散热组件包括发热体402、导热体(图中未示出)、散热片403。电磁感应 线圈401为圆盘形,隔热组件、发热体402和导热体为方形板,依次平行于电磁感应线圈401 设置电磁感应线圈的一侧。隔热组件与电磁感应线圈401固定连接,隔热组件与发热体402 固定连接,发热体402连接导热体,散热片403通过压接、粘接或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导热体 上。电磁感应线圈401内通有高频交变电流从而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发热体402在高频交 变磁场的作用下发热,导热体热量传递到散热片403上,散热片403对空气气流传热,使空 气温度升高,实现取暖的目的。隔热组件的两面温差为200°C,可防止电磁感应线圈401因 为温度过高而损坏。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电磁加热取暖器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加热组件、隔热组件(图 中未示出)、散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501。隔热组件包括环氧板、玻璃纤维 棉等保温隔热材料。散热组件包括发热体502、导热体(图中未示出)、散热片503。隔热 组件和散热组件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在电磁感应线圈501的两侧。电磁感应线圈501为 圆盘形,隔热组件、发热体502和导热体为方形板,依次平行于电磁感应线圈501设置电磁 感应线圈的侧面。隔热组件与电磁感应线圈501固定连接,隔热组件与发热体502固定连 接,发热体502连接导热体,散热片503通过压接、粘接或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导热体上。电 磁感应线圈501内通有高频交变电流从而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发热体502在高频交变磁场 的作用下发热,导热体热量传递到散热片503上,散热片503对空气气流加热,使空气温度 升高,实现取暖的目的。隔热组件的两面温差为200°C,可防止电磁感应线圈501因为温度 过高而损坏。本实施例在电磁感应线圈501的两侧都设置了散热组件,提高了电磁加热取 暖器的热效率,同时减少了磁泄漏,降低辐射。实施例六如图6、图7所示,电磁加热取暖器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加热组件、隔热组件 604、散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601。散热组件包括发热体602、导热体605、散 热片603。电磁感应线圈601为圆盘状,本实施例中电磁感应线圈601设置有四个,间隔均 勻的固定在隔热组件604上。隔热组件604包括环氧板、玻璃纤维棉等保温隔热材料,隔热 组件604的厚度为10mm-15mm,优选为12mm,隔热组件604两面的温差控制在200°C以上, 可防止电磁感应线圈601温度过高。发热体602为铁板,其厚度为0. 5mm-3mm,优选为1mm。 导热体605为导热率较高的金属板,本实施例中的导热体605为铝板,其厚度为5mm-6mm,优选为6mm。导热体605通过螺接、压接等连接方式与发热体602固定连接。散热片603通过 压接、粘接或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导热体605上。在散热片603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散热片 603的压板606,压板606上设有便于散热的栅栏状孔。电磁感应线圈601内通有高频交变 电流从而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发热体602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发热,隔热组件604可当 防止电磁感应线圈601温度过高,导热体605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603上,通过散热片603 对空气加热,使空气温度升高,实现取暖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加热取暖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其特征在 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可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在高频交 变磁场作用下产生热量的发热体、向空气传热的散热片、与所述发热体固定连接并将所述 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片的导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发热 体和所述导热体为筒状,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导热体依次套装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内,所述 散热片固定在所述导热体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发热 体和所述导热体为筒状,所述发热体和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依次套装在所述导热体内,所述 散热片固定在所述导热体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弧形,所 述发热体和所述导热体为平行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的弧形板,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电 磁感应线圈与所述导热体之间,所述散热片固定在所述导热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圆盘形, 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导热体为平行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的方形板,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 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导热体之间,所述散热片固定在所述导热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有两个,对称设 置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圆盘面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 圈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热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包括环氧板、玻 璃纤维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固定在 所述散热片上的开有栅栏状孔的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铁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取暖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可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线圈,散热组件包括在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热量的发热体、将气流加热的散热片、与发热体固定连接并将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的导热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感应线圈和发热体,电磁感应线圈内通有高频交变电流从而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发热体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发热,通过导热体和散热片传热,使空气温度升高。利用电磁加热取暖器加热,热效率高,并且发热体在使用时温度被控制在一定温度下,不存在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F24D13/00GK201892260SQ201020624628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冯伯明 申请人: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