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998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特别是一种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
背景技术
空调箱或组合空调的箱体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框架式结构,另一种是无 框架的全面板结构。现有框架式的空调箱或组合空调的箱体是由框架和面板组合而成,见图1,其中, 框架17是箱体的骨架支撑,面板18是箱体的主要隔热保温部件。该框架式结构存在箱体 的抗扭性差、密封度不够;其次,箱体的框架材料主要是采用铝合金,存在成本高、现场生产 效率低等问题。现有无框架的全面板结构的空调箱或组合空调的箱体是直接由面板拼接组成,去 掉了箱体的框架。该无框架全面板结构的面板型式主要由面板型材决定,目前有代表性的 结构形式,见图2 ;无框架的全面板结构的面板之间通过面板边框的型材实现紧固,这种结 构由于第一型材19和第二型材20 —般都使用铝合金的金属构件,箱体存在冷桥会造成冷 量损失和凝露等问题,如果第一型材或第二型材使用塑料件,则存在紧固强度不够等问题。 另外,第二型材20的锁紧螺丝21的头部位于面板发泡区域外,也存在影响箱体的紧固性和 密封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 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每个面板包括外面板、内面板、 隔热框架以及发泡聚氨酯层,外面板、内面板通过隔热框架予以隔开,发泡聚氨酯层设置在 外面板和内面板之间,其结构特征是隔热框架内设置有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位于发泡聚
氨酯层中。所述隔热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面板的第一卡位以及用于安装内面板的 第二卡位,隔热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空腔,加强构件设置在空腔内。所述隔热框架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凹槽,该凹槽设置在空腔的外侧r所述隔热框架的截面呈L形。所述组合式空调箱的相邻面板通过隔热框架相接,第一个隔热框架的空腔与第二 个隔热框架的空腔靠近在一起。所述第一个隔热框架的空腔内的加强构件和第二个隔热框架的空腔内的加强构 件通过紧固螺丝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强构件的截面呈U形,其开口方向朝向隔热框架的一侧。所述隔热框架的另一侧突出部位的高度 <隔热框架的另一侧突出部位的宽度。本发明中的加强构件为金属材料,紧固螺丝固定在被塑性隔热材料完全包复着的金属材料上,隔热框架为塑性隔热材料,由于隔热框架为通用件以及自身上设置有第一卡 位和第二卡位,故使得面板装配、发泡工艺简化,且不需钣金折边、铆接附加工艺等,只需简 单发泡定位工装就能实现面板的尺寸稳定、刚性增强、且无扭曲和变形等缺陷。本发明中的隔热框架的另一侧突出部位的高度 <隔热框架的另一侧突出部位的 宽度,在进行箱体装配时,面板之间可通过两个隔热框架在不同方向的组合而实现装配定 位和箱体密封。同时,由于紧固螺丝固定面板的位置位于面板的发泡聚氨酯层,螺纹紧固的 受力点在加强构件上,而加强构件为金属材料,故该固定连接十分牢靠,并且可以紧紧压在 位于凹槽内的密封条上,以进一步提高箱体的刚性、抗剪能力以及密封性能,作到密封严实 不漏风,消除箱体表面的凝露,彻底实现断冷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图1为现有框架式的空调箱或组合空调的箱体分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无框架的全面板结构的空调箱或组合空调的箱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 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周围的四个面组装后的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隔热框架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两个相邻隔热框架的第二种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两个相邻隔热框架的第三种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两个相邻隔热框架的第四种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面板,2为第二面板,3为隔热框架,4为加强构件,5为外面板,6为 内面板,7为发泡聚氨酯层,8为凹槽,10为紧固螺丝,13为第一密封条,14为第二密封条,15 为第一卡位,16为第二卡位,17为框架,18为面板,19为第一型材,20为第二型材,21为锁 紧螺丝,22为,30为开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3-图8,本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每个面板包括外面板5、内面板6、 隔热框架3以及发泡聚氨酯层7,外面板5、内面板6通过隔热框架3予以隔开,发泡聚氨酯 层7设置在外面板5和内面板6之间,隔热框架3内设置有加强构件4,该加强构件4位于 发泡聚氨酯层7中。隔热框架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面板5的第一卡位15以及用于安装内面板 6的第二卡位16,隔热框架3的内侧设置有空腔,加强构件4设置在空腔内。隔热框架3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凹槽8,该凹槽8设置在空腔的外侧。该凹槽8可根 据需要填充第一密封条13或第二密封条14。隔热框架3的截面呈L形。组合式空调箱的相邻面板通过隔热框架3相接,第一个隔热框架3的空腔与第二 个隔热框架3的空腔靠近在一起。
第一个隔热框架3的空腔内的加强构件4和第二个隔热框架3的空腔内的加强构 件4通过紧固螺丝10连接在一起。加强构件4的截面呈U形,其开口方向朝向隔热框架3的一侧。隔热框架3的另一侧突出部位的高度B <隔热框架3的另一侧突出部位的宽度C, 见图5。该结构能有利于相邻面板的组装。一般情况下,隔热框架3的另一侧突出部位的宽 度C略微大于隔热框架3的一侧的总高A。对于相邻两件面板组装成直角时,可以采用图3或图4的结构,对于相邻两件面板 组装成同一平面时,可以采用图7或图8的结构。在安装紧固螺丝10时,可以在相应的隔热框架3上挖出一个开孔30,见图3,以便 于完成装配。至于开孔30可以用装饰盖或装饰条进行密封,甚至可以与发泡聚氨酯层7结 为一体,图中未画出装饰盖或装饰条。另外,对于图8中的结构,两个隔热框架中间共同形成的凹槽,可以用来装配过滤 网,这种结构对于分段式组合空调箱特别适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每个面板包括外面板(5)、内面板(6)、隔热框架(3)以及发泡聚氨酯层(7),外面板(5)、内面板(6)通过隔热框架(3)予以隔开,发泡聚氨 酯层(7)设置在外面板(5)和内面板(6)之间,其特征是隔热框架(3)内设置有加强构件(4),该加强构件(4)位于发泡聚氨酯层(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框架(3)的 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面板(5)的第一卡位(15)以及用于安装内面板(6)的第二卡位 (16),隔热框架(3)的内侧设置有空腔,加强构件(4)设置在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框架(3)的 另一侧还设置有凹槽(8),该凹槽(8)设置在空腔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框架(3)的 截面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其特征是所述组合式 空调箱的相邻面板通过隔热框架(3)相接,第一个隔热框架(3)的空腔与第二个隔热框架 (3)的空腔靠近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个隔热框架 (3)的空腔内的加强构件(4)和第二个隔热框架(3)的空腔内的加强构件(4)通过紧固螺 丝(10)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构件(4)的 截面呈U形,其开口方向朝向隔热框架(3)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框架(3)的 另一侧突出部位的高度(B) <隔热框架(3)的另一侧突出部位的宽度(C)。
全文摘要
一种无框架全面板组合式空调箱,每个面板包括外面板、内面板、隔热框架以及发泡聚氨酯层,外面板、内面板通过隔热框架予以隔开,发泡聚氨酯层设置在外面板和内面板之间,隔热框架内设置有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位于发泡聚氨酯层中。隔热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面板的第一卡位以及用于安装内面板的第二卡位,隔热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空腔,加强构件设置在空腔内。隔热框架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凹槽,该凹槽设置在空腔的外侧。隔热框架的截面呈L形。组合式空调箱的相邻面板通过隔热框架相接,第一个隔热框架的空腔与第二个隔热框架的空腔靠近在一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F24F13/20GK102109214SQ20111007123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刘树清, 李秀余 申请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