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入式纺织空气调节控制系统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017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入式纺织空气调节控制系统改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车间工艺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纺织车间空气调节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车间内的空气调节控制大都是通过主风道及支风道向车间内送水雾和蒸汽,目的是使车间内的温湿度满足纺织工艺要求。主风道设置在车间纵向两侧的顶部,两主风道之间连接多个支风道,由锅炉产生的水蒸汽和喷淋室的水雾,通过主风道、支风道的送风口压入车间。由于现有的空气调节加湿系统是用轴流风机强劲的气流将喷淋室产生的水雾通过主风道、支风道压入车间,喷淋室产生的水雾珠直径大(喷淋室喷嘴直径大),因采用的是循环水,若直径太小,水中杂物易堵塞喷嘴,温度高时(大于24°C ),加湿降温效果好, 但温度低于24°C,若不辅助送热蒸汽,加湿的效果就差,不能满足车间工艺温湿度要求,但辅助送蒸汽又将大大增加耗煤量。再加上各支风道的出风口离主风道之间的距离不同,距离主风道出口的位置湿度明显较大,而距离主风道出口越远的位置湿度越小,加湿效果随着距离的增长而逐步减弱,造成车间整体温湿度不均勻,同时出现当温度达到工艺要求的标准时,湿度达不到工艺要求的标准,或者当湿度达到工艺要求的标准时,温度又大大超过工艺要求的标准,温度超标后,耗煤量也同步增长,车间温湿度不能同时满足工艺要求的标准,使织机开台效率下降,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产品品质。于是人们对纺织空气调节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直接在支风道大梁下或者在车间周围安装加湿器喷头,虽然对纺织车间内的空气调节控制有所改善,但采用的是局部加湿、末端送风,空气调节送风循环不足, 仍存在局部相对湿度大,车间整体温湿度不均勻,加湿效果达不到工艺要求的标准。在车间温度低于24°C时,仍然需要送蒸汽才能够保证车间湿度满足要求,温度低于24°C时,若不辅助送蒸汽,加湿器喷头就会滴水,仍然存在车间湿度大影响设备的使用,尤其影响设备的电器、集成电路板等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车间整体的工作环境,低温加湿辅助送蒸汽使能源(煤)消耗量增大的状况仍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能使纺织车间内的空 气调节满足工艺要求,又能大大降低耗煤量,加湿效率高,加湿均勻,加湿效果好,提高织机开台率,提高产品品质,并使车间工作环境显著改善的纺织空气调节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压入式纺织空气调节控制系统改进,包括喷淋室水雾产生装置、蒸汽输送装置、位于车间纵向两侧顶部的主风道、连接在该两主风道之间的支风道和加湿设备;蒸汽输送装置通过管道与主风道的送风口连接,支风道上均勻设有送风口 ;加湿设备包括高压泵、加湿器管道、水加热装置、加湿器喷头;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湿器喷头设置在主风道内。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湿器管道沿主风道送风方向设置在主风道内;力口湿器喷头设在加湿器管道上。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湿器喷头直接设置在主风道内送风方向的位置上。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主风道内分别并排设有6 8根加湿器管道,相邻加湿器管道间距为40cm。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湿器喷头的间距是按加湿器喷头与主风道送风口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相邻两根加湿器管道上的加湿器喷头是错落安装的。本发明由于将加湿器管道设置在主风道内,因而可使加湿器喷头置于空调主风道中,通过主风道强大的气流吹送,不仅加湿效率高,加湿均勻,而且在低温时(低于24°C )仍可满足加湿要求,同时节约蒸汽。改进后的耗煤量比原来降低47%,开台效率提高7. 9%, 下机一等品率提高3. 5%,车间的工作环境显著改善。本发明具有既能满足纺织车间内的空气调节工艺要求的标准,又能大大降低耗煤量,加湿效率高,加湿效果好,加湿均勻,提高织机开台率,提高产品品质,并使车间工作环境显著改善的特点。本发明主要用于纺织车间空气调节控制。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蒸汽输送装置、喷淋室水雾产生装置、主风道3、支风道2 和加湿设备7,为现有技术。加湿设备7包括高压泵、加湿器管道、水加热装置、加湿器喷头及温湿度调控装置。主风道3位于车间纵向两侧的顶部,主风道3上设有主风道送风口 4。 多个支风道2连接在该两主风道3之间,支风道2上均勻设有支风道送风口 5。蒸汽输送装置通过管道与主风道送风口 4连接。本发明的特征是将加湿设备7的加湿器管道6沿主风道送风方向设置在主风道3内,每个主风道3内设有6 8根加湿器管道6,加湿器喷头 1按距离主风道送风口的远近逐渐减小喷头间距,错落安装在加湿器管道6上,相邻加湿器管道6间距为40cm。本发明还可以是直接将加湿器喷头直接设置主风道3内,而不是将加湿器管道全部设置在主风道3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入式纺织空气调节控制系统改进,包括喷淋室水雾产生装置、蒸汽输送装置、 位于车间纵向两侧顶部的主风道(3)、连接在该两主风道(3)之间的支风道(2)和加湿设备 (7),蒸汽输送装置通过管道与主风道(3)的送风口(4)连接,支风道(2)上均勻设有送风口 (5),加湿设备(7)、加湿器管道(6)、水加热装置、加湿器喷头(1)和温湿度调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湿器喷头(1)设置在主风道(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式纺织空气调节系统改进,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湿器管道(6 )沿主风道送风方向设置在主风道(3 )内,加湿器喷头(1)设置在加湿器管道(6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式纺织空气调节控制系统改进,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湿器喷头直接设置在主风道(3)内送风方向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入式纺织空气调节控制系统改进,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侧主风道(3)内分别并排设有6 8根加湿器管道(6),相邻加湿器管道(6)间距为4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入式纺织空气调节系统改进,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湿器喷头(1)的间距是按加湿器喷头(1)与主风道送风口(4)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相邻两根加湿器管道(6)上的加湿器喷头(1)是错落安装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入式纺织空气调节系统改进,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湿器喷头(1)的间距是按加湿器喷头(1)与主风道送风口(4)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相邻两根加湿器管道(6 )上的加湿器喷头(1)是错落安装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名称为压入式纺织空气调节控制系统改进。属于纺织车间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纺织空气调节控制系统控制车间内温度、湿度不符合工艺要求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喷淋室水雾产生装置、蒸汽输送装置、主风道、支风道和加湿设备;蒸汽输送装置通过管道与主风道连接,支风道上均匀设有送风口;加湿设备包括高压泵、加湿器管道、水加热装置、加湿器喷头及温湿度调控装置;加湿器喷头设置在主风道内。本发明具有温度、湿度控制效果好,加湿效率高,加湿均匀,加湿效果好,提高织机开台效率,提高产品品质,又能大大降低耗煤量,并使车间工作环境显著改善的特点,主要用于纺织车间空气调节控制。
文档编号F24F3/14GK102200328SQ20111008671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安明, 郑大群 申请人:湖北石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