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7426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电采暖炉。
背景技术
我国有一半地区冬季严寒,室内需要用暖气来加热使人能正常生活。在北方城市地区,通常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供暖效率低造价成本高,管网普及率有限,不能满足新城市新农村的发展需求等问题,所以不少的建筑小区花园和不少家庭不能接入到集中供暖的管网中。在农村地区家庭还是采用烧煤等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供暖, 一方面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容易因空气不够通畅而造成燃烧不充分,从而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市面上也出现了电热暖气炉,但存在产品结构复杂,水电不分离电热转换效率低等诸多问题,使这类产品未能得到普及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水电分离的电采暖炉。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采暖炉,包括外壳及其中设置的电控室、电加热室及出入水管,所述电加热室中设有至少一根电加热管,该电加热管由超导热陶瓷管或水晶玻璃管及其内表面附着的纳米电热膜构成,纳米电热膜与加热室隔离并与外部电源联接,还设有一隔板将进水口和出水口分隔,隔板上设有水孔。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电加热室上方并与其连通的补水箱。所述补水箱与电加热室之间由补水箱通向电加热室的单向阀相连通。所述补水箱中设有手动和/或自动补水管。所述补水箱中设有与所述电加热室相连通的排气管。所述补水箱中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补水箱中设有溢水管。所述电加热室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控室中设有漏电保护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纳米非金属水电分离加热体加热,把传统电阻丝线发热体改变成面发热体,大面积提高了热的交换率,电热转换效率高于98%,热利用率高于 98 %,且实现水电分离,安全耐用;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低,更节能,不结水垢,适合家庭别墅等小型场所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
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6]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电采暖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 一种电米暖炉,包括外壳I、电控室2、温度传感器3、电加热管4、水位传感器5、漏电保护开关6、手动补水管7、单向阀8、补水箱9、排气管10、电加热室11、隔板12、 溢水管13、水泵14、出水管15、控制及显示板16、进水管17、自动补水管18及电磁阀19。图中未显不,夕卜壳I包括底壳和外盖,两者结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长方体空间。电控室2为一单独空间,其中设有漏电保护开关6及控制及输电线路等。电加热室11设置于外壳I内的中部位置。侧壁水平方向上设有两根互相平行的电加热管4。电加热管4的基体为超导热陶瓷管或水晶玻璃管,其内表面附着一层纳米电加热膜,电热膜接有电源线及控制线与控制及显示板16联接。纳米电热膜是一种新型电热材料,其核心是一层厚度仅有几微米的半透明纳米级导电膜,这种导电膜由多种金属氧化物复合经高温烧结沉积而成。这种电热膜的电热转换效率可达到98%以上,热利用率高于 98%。电加热室11中还设有两个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及显示板16相连。电加热室11的底壁上分别设有接有进水管17及出水管15,出水管15中设有水泵 14。进水管17及出水管15与电加热室11的接口之间设有隔板12,将电加热室11相对分隔。隔板12顶部设有若干个水孔121。补水箱9设置在电加热室11的正上方。排气管10设置在补水箱9中并与电加热室11相连通,其另一端位于补水箱9的上部位置。水位传感器5设置在补水箱9中并与与控制及显示板16相连。溢水管13的进水口位于补水箱9的顶部,出口位于外壳I外部。补水箱9顶部设有手动补水管7及自动补水管18,自动补水管18中设有电磁阀19。单向阀 8设置在补水箱9的底部,单向通往电加热室11。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采暖炉,也可以在采暖炉内部不配置水泵,而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在外部配置合适的水泵。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具体的改变或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米暖炉,包括外壳及其中设置的电控室、电加热室及出入水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加热室中设有至少一根电加热管,该电加热管由超导热陶瓷管或水晶玻璃管及其内 表面附着的纳米电热膜构成,纳米电热膜与加热室隔离并与外部电源联接,还设有一隔板 将进水口和出水口分隔,隔板上设有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电加热室上方 并与其连通的补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与电加热室之间由补水 箱通向电加热室的单向阀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中设有手动和/或自动 补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中设有与所述电加热室 相连通的排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中设有水位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中设有溢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室中设有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室中设有漏电保护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暖用的电采暖炉。这种电采暖炉,包括外壳及其中设置的电控室、电加热室及出入水管,所述电加热室中设有至少一根电加热管,该电加热管由超导热陶瓷管或水晶玻璃管及其内表面附着的纳米电热膜构成,纳米电热膜与加热室隔离并与外部电源联接,还设有一隔板将进水口和出水口分隔,隔板上设有水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采暖炉,电热转换效率高于98%,热利用率高于98%,且实现水电分离,安全耐用;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低,更节能,永不结水垢,适合家庭别墅等小型场所使用。
文档编号F24D19/10GK202303635SQ20112038652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
发明者刘庆隆 申请人:刘庆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