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控制装置和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222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恒温控制装置和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控制装置和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是根据逆卡诺循环原理,机组以少量电能为驱动力,以制冷剂为载体,源源不断地吸收空气或自然环境中难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_5_43°C ),转化为高品位热能(80°C ),实现低温热能向高温热能的转移;再将高品位热能释放到水中制取热水(55°C,最高达65°C ),通过热水供应管路输送给用户满足热水供应、供暖需求。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具有能源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环保、运行安全,无需值守、不受环境天气的影响、一年四季均可使用等优点,其在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具有制取热水快速、水温稳定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市场容量越来越大。但是,现有家用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一般都为整体式设计,室外机结构为了放置热水换热器及控制水流量的恒温调节阀,需要全新设计,不能利用现有成熟常规空调的室外机箱体;且由于室外机体积较小,热水换热器无法高效保温,损失大量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温控制装置,旨在实现与现有的空调室外机组合形成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恒温控制装置,包括同轴套管式换热器、恒温控制器、水温传感器、进水管、冷媒入管、出水管、冷媒出管和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两个端部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一个端部的水接口连接所述进水管,所述端部的冷媒接口连接所述冷媒出管,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另一端部的水接口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另一端部的冷媒接口连接所述冷媒入管,所述恒温控制器和水温传感器容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恒温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内填充有发泡填料,所述发泡填料包覆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冷媒入管和冷媒出管容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并在盒体的外部设置接口。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包括恒温控制装置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恒温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恒温控制装置包括同轴套管式换热器、恒温控制器、水温传感器、进水管、冷媒入管、出水管、冷媒出管和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两个端部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一个端部的水接口连接所述进水管,所述端部的冷媒接口连接所述冷媒出管,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另一端部的水接口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另一端部的冷媒接口连接所述冷媒入管,所述恒温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优选地,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四通阀包括D端口、E端口、S端口和C端口,所述压缩机分别连接所述四通阀的D端口和S端口,所述四通阀的C端口连接所述冷媒入管,所述冷媒出管经所述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连接到所述四通阀的E端口。 优选地,所述四通阀的D端口与E端口连通,S端口和C端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还包括进水电磁阀和止回阀,所述进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止回阀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内填充有发泡填料,所述发泡填料包覆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冷媒入管和冷媒出管容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优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上设置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采用恒温控制装置和室外机的分体式设计,恒温控制装置可与现有的空调室外机组合组成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实现快速、高效的制取生活热水。其结构简单,组合方便,同时更方便工程安装和运输。恒温控制装置内采用聚氨脂发泡保温材料发泡保温,保温效果更好,减少了热量的损失,降低了运行的费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恒温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恒温控制装置10。参照图1,图I为本实用新型恒温控制装置10 —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恒温控制装置10包括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恒温控制器12、水温传感器13和盒体,其中,该盒体具体为钣金盒体,作为恒温控制装置10的外壳,类似正六面体形状的箱体。该钣金盒体由中隔板14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的主体容置并均匀分布于第一腔室内,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的两个端部分别贯穿中隔板14,并在第二腔室内留有接口。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的其中一个端部的水接口连接用于进水的进水管17,该端部的冷媒接口连接用于导出制冷剂的冷媒出管19,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的另一端部的水接口连接用于出水的出水管16,冷媒接口连接用于导入制冷剂的冷媒入管18。上述进水管17、出水管16、冷媒入管18和冷媒出管19的另一端均贯穿钣金盒体,并在钣金盒体外留有接口。在进水管17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温的恒温控制器12。在出水管16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出水温度的水温传感器13。上述恒温控制器12、水温传感器13、进水管17、出水管16、冷媒入管18和冷媒出管19均容置于第二腔室内,上述各部件优选为通过铆接固定于钣金盒体内部。上述各管路的接头采用不锈钢钢丝编织管连接,方便于工程安装和维修,且制作成本比较低。上述钣金盒体优选为长450cm、宽280cm的盒体。上述第一腔室内填充有发泡填料15,发泡填料包覆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将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 与钣金盒体和中隔板14隔离,以保护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表面不受磨损,同时还能够将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牢固的固定在上述第一腔室内。该发泡填料15优选为聚氨酯发泡填料,能够使第一腔室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热量的损失。该发泡填料15更优选为密度为40kg/m3的聚氨酯发泡填料。上述中隔板14优选为厚度为2_的镀锌板,以加强钣金盒体的抗压强度,同时可提高各个平面受力能力。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包括恒温控制装置10,恒温控制装置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还包括室外机,该室外机包括压缩机21、四通阀22、电子膨胀阀23和室外换热器24,其中,压缩机21的两接口分别连接四通阀22的D端和S端,四通阀22的C端通过相应的管路连接上述恒温控制装置10的冷媒入管18,四通阀22的E端通过相应的管路依次连接室外换热器24、电子膨胀阀23以及上述恒温控制装置10的冷媒出管19,在本实施例中,在四通阀的内部,D端与E端连通,S端和C端连通,形成制冷剂的闭合回路。电子膨胀阀23和室外换热器24设置在四通阀22的E端与冷媒出管19之间。在室外换热器24处设置有风机25。在开机状态下,制冷剂由压缩机21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经过四通阀22 (不上电状态),导入恒温控制装置10的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在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内与水进行热交换后进入电子膨胀阀23节流后,经过室外换热器24,并通过风机25吸收外界空气的热量,最后制冷剂回到压缩机21。上述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还包括设置于上述进水管17上的进水电磁阀26和设置于上述出水管16上的止回阀27。图中A为进水端,可接自来水接口,连接时应保持4-6kg/min的水流量,如果水流量不足时用户可连接一增压泵,增加水压。当进水电磁阀26开启后,自来水将由A端进入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在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内与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产生恒温热水,在本实施例中,恒温热水的温度设置为55°C,本方案的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出水温度最高可达65°C。热水经止回阀27后由B端流出,供用户使用。在用户使用时,进水电磁阀26打开,常温水经过恒温控制器12后进入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常温水在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中与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变成热水,之后从出水管16流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进水一侧的恒温控制器12可以根据设置在出水一侧的水温传感器13感测到的出水温度来控制水的流量,根据水温传感器13的感测,若出水的水温不足则恒温控制器12降低水的流量,使进入同轴套管式换热器11内的水量减少,出水温度将上升;若出水的水温过高,则由恒温控制器12控制增加水的流量,使出水温度降低,以达到温度设定值(即55°C ),当出水水温恒定后,水流量会快速稳定。水温传感器13提供的水温信号实时反馈到系统中,恒温控制器12通过进水水压与水温传感器13检测到的出水温度来来控制进水的流量,使换热之后的水维持稳定的温度,最后恒温水直接供给到用户端或储存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采用恒温控制装置10和室外机的分体式设计,恒温控制装置10可与现有的空调室外机组合组成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实现快速、高效的制取生活热水。其结构简单,组合方便,同时更方便工程安装和运输。恒温控制装置10内采用聚氨脂发泡保温材料发泡保温,保温效果更好,减少了热量的损失,降低了运行的费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ー种恒温控制装置,包括同轴套管式换热器、恒温控制器、水温传感器、进水管、冷媒入管、出水管、冷媒出管和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两个端部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一个端部的水接ロ连接所述进水管,所述端部的冷媒接ロ连接所述冷媒出管,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另一端部的水接ロ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另一端部的冷媒接ロ连接所述冷媒入管,所述恒温控制器和水温传感器容置于所述第ニ腔室内,所述恒温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填充有发泡填料,所述发泡填料包覆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冷媒入管和冷媒出管容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并在盒体的外部设置接ロ。
4.ー种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控制装置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恒温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恒温控制装置包括同轴套管式换热器、恒温控制器、水温传感器、进水管、冷媒入管、出水管、冷媒出管和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两个端部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一个端部的水接ロ连接所述进水管,所述端部的冷媒接ロ连接所述冷媒出管,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另一端部的水接ロ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另一端部的冷媒接ロ连接所述冷媒入管,所述恒温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干,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四通阀包括D端ロ、E端ロ、S端口和C端ロ,所述压缩机分别连接所述四通阀的D端口和S端ロ,所述四通阀的C端ロ连接所述冷媒入管,所述冷媒出管经所述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连接到所述四通阀的E端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的D端ロ与E端ロ连通,S端口和C端ロ连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电磁阀和止回阀,所述进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止回阀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填充有发泡填料,所述发泡填料包覆所述同轴套管式换热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冷媒入管和冷媒出管容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10.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体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干,所述室外换热器上设置有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控制装置,包括同轴套管式换热器、恒温控制器、水温传感器和钣金盒体,钣金盒体由中隔板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同轴套管式换热器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恒温控制器和水温传感器容置于第二腔室内,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一端同时连接进水管和冷媒入管,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出水管和冷媒出管,恒温控制器设置在进水管上,水温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设计,恒温控制装置可与现有的空调室外机组合组成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实现快速、高效的制取生活热水。其结构简单,组合方便,同时更方便工程安装和运输。
文档编号F24H9/20GK202419934SQ20112056491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童炜, 陈卫东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