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空调器室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2571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嵌入式空调器室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下端敞开的壳体;保温底座,所述保温底座套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下端敞开;保温底板,所述保温底板封闭所述保温底座的下端,所述保温底板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保温底板上设有接水槽;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设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处且覆盖所述第一进风口;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设在所述保温底座内且下端位于所述接水槽中;至少一个贯流风轮,所述至少一个贯流风轮分别一一对应地设在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的上方,其中所述每一个贯流风轮和与其对应的出风口之间连接有用于导流冷气的蜗壳风道;驱动件。所述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换热效率高、制冷效果好且噪音低。
【专利说明】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在传统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中,其内风道系统均采用离心风轮风道系统进行排风,这种离心风轮风道系统无蜗壳等导向作用,排出的风不是很有效地通过换热器,导致这种空调换热效率低,同时噪音也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效率高、制冷效果好且噪音低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0004]根据本发明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敞开;保温底座,所述保温底座套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下端敞开;保温底板,所述保温底板封闭所述保温底座的下端,所述保温底板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保温底板上设有接水槽且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之间;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设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处且覆盖所述第一进风口 ;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设在所述保温底座内且下端位于所述接水槽中;至少一个贯流风轮,所述至少一个贯流风轮分别一一对应地设在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的上方,其中所述每一个贯流风轮和与其对应的出风口之间连接有用于导流冷气的蜗壳风道;用于分别驱动所述至少一个贯流风轮的至少一个驱动件。
[0005]根据本发明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贯流风轮和蜗壳风道,使进入壳体内的空气可以更好地与换热器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从而改善制冷效果,且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由于蜗壳风道的导向作用还有利于收集、汇聚换热后的冷空气并从蜗壳风道中流出,此外,与传统离心风轮式空调器相比,本发明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具有噪声低的优点,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实用性好。
[0006]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可选地,所述保温底座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平齐。
[0008]所述第一进风口形成在所述保温底板的中央;所述接水槽环绕形成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周向,所述接水槽包括内壁、外壁和底壁,其中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分别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
[000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为四个,所述四个出风口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接水槽的周向外侧的保温底板上;所述换热器为四个,所述四个换热器分别首尾相接以形成与所述接水槽的形状相配合的环形,其中所述四个换热器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接水槽内;四个贯流风轮,所述四个贯流风轮分别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四个出风口的上方,其中每一个所述贯流风轮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出风口之间均设有蜗壳风道;四个驱动件,所述四个驱动件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四个贯流风轮相连以分别驱动所述四个贯流风轮工作。[0010]有利地,每一个所述换热器均竖直地插设在所述接水槽内。由此,可提高壳体内空气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11]更有利地,每一个所述换热器的上端均止抵所述保温底座的顶壁的内侧。由此,可进一步提闻壳体内空气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防止空气从换热器的上端直接流入蜗壳风道。
[0012]所述蜗壳风道的入口端部分地包覆在所述贯流风轮的周向外侧,且所述蜗壳风道的出口端覆盖所述出风口。
[0013]可选地,所述蜗壳风道为渐扩形通道。
[0014]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
[0015]所述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排水件,所述排水件设在所述接水槽上以将所述接水槽内的水排出所述壳体外。由此,方便接水槽内的水排出壳体外。
[0016]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壁的中央进一步形成有一个第二进风口 ;所述保温底座的顶壁的中央进一步形成有一个第三进风口,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三进风口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对应;所述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设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且覆盖所述第二进风口。
[0017]由此,空气可分别通过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顶部和底部的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由此提高了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量,可大大提高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整机的制冷效果O
[0018]所述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多个导风件,所述多个导风件邻近每一个所述出风口设置以调节风向。由此,使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具有更大的自由调节角度,进一步提高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实用性。
[0019]根据本发明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换热效率高、制冷效果好、噪音低、使用方便且操作简便。
[002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爆炸图;
[0023]图2是图1中所示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主视图;和
[0024]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0]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用于调整
室内空气。
[003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保温底座2、保温底板
3、第一过滤网4、至少一个换热器5、至少一个贯流风轮6和至少一个驱动件7。
[0032]如图1-图3所示,壳体I的下端敞开,壳体I的水平截面大致成八边形。保温底座2套设在壳体I内且下端敞开,具体而言,保温底座2的外形与壳体I的外形大致相同且尺寸略小于壳体1,由此方便保温底座2设在壳体I且可与壳体I的内壁紧密贴合以保证密封性。
[0033]保温底板3封闭保温底座2的下端,保温底板3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 31和至少一个出风口 32,保温底板3上设有接水槽33且接水槽33位于第一进风口 31和至少一个出风口 32之间。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出风口 32为四个,且沿周向均匀地分布在保温底板3上,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出风口 32也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
[0034]第一过滤网4设在第一进风口 31处且覆盖第一进风口 31。如图1所示,第一过滤网4设在保温底板3的底面上,第一过滤网4的尺寸大于第一进风口 31的尺寸以更好地封闭第一进风口 31,同时方便第一过滤网4固定在保温底板3的底面上。可选地,第一过滤网4也可设在第一进风口 31的内侧。第一过滤网4用于过滤进入壳体I内的空气,将空气中的杂质、灰尘等滤除掉,以保证从出风口 32中导出的冷风更加清洁、卫生。
[0035]换热器5设在保温底座3内且下端位于接水槽33中。换热器5用于与从第一进风口 31中进入壳体I内的空气进行换热,降低这部分空气的温度并从出风口 32中排出,其中换热器5已为现有技术并为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由于换热器5与空气换热后会产生凝露水,因此将换热器5的下端设在接水槽33内大大方便了凝露水的收集,便于集中排出壳体I外。[0036]至少一个贯流风轮6分别——对应地设在至少一个出风口 32的上方,其中每一个贯流风轮6和与其对应的出风口 32之间连接有用于导流冷气的蜗壳风道8。如图2所示,第一进风口 31和贯流风轮6相对于换热器5分别位于换热器5的两侧,由此空气从第一进风口 31进入壳体I后,在贯流风轮6的吸力作用下,壳体I内的空气通过换热器5进行换热,并在贯流风轮6的导向作用从蜗壳风道8中流出。驱动件7用于驱动贯流风轮6工作。可选地,驱动件7为驱动电机。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其它类型的驱动件7也适用于本发明中,只要能满足驱动贯流风轮6工作即可。
[0037]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工作时,驱动件7驱动贯流风轮6旋转,在贯流风轮6的吸力作用下,空气通过第一过滤网4后从第一进风口 31进入到壳体I内,第一过滤网4滤除掉空气中的杂质,提高空气的清洁度,然后壳体I内的空气通过换热器5并与换热器5进行热交换,经过换热后的空气温度降低,并在贯流风轮6的导向作用下进入蜗壳风道8,最后经过蜗壳风道8的出口端从出风口 32流出。
[003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通过设置贯流风轮6和蜗壳风道8,使进入壳体I内的空气可以更好地与换热器5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从而改善制冷效果,且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由于蜗壳风道8的导向作用还有利于收集、汇聚换热后的冷空气并从蜗壳风道8中流出,此外,与传统离心风轮式空调器相比,本发明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具有噪声低的优点,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实用性好。
[0039]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进风口 31形成在保温底板3的中央,接水槽33环绕形成在第一进风口 31的周向,具体地,接水槽33大致成方形环且向上敞开,接水槽33包括内壁331、外壁332和底壁333,内壁331和外壁332分别从底壁333的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有利地,接水槽33的底壁333与保温底板3 —体形成,也就是说,底壁333为保温底板3的一部分,其中接水槽33由内壁331、外壁332和底壁333共同限定出。更有利地,如图2所示,接水槽33的底壁333相对于水平面倾斜预定角度,且底壁333在竖直方向上较低的一端,即沿周向的外端还进一步形成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334,集水槽334用于汇集换热器5与热空气换热后产生的凝露水,方便凝露水集中排出。
[0040]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 32为四个,四个出风口 32均匀地分布在接水槽33的周向外侧的保温底板3上。可选地,出风口 32为矩形,当然,出风口 32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长圆形。对应地,换热器5、贯流风轮6、驱动件7均为四个,即每一个出风口 32对应一个换热器5、一个贯流风轮6和一个驱动件7。
[0041]具体地说,四个换热器5可分别首尾相接以形成与接水槽33的形状相配合的环形,其中四个换热器5的下端分别位于接水槽33内,即在本实施例中,接水槽33大致成方形环,四个换热器5的首尾分别相接以形成与接水槽33形状大致相同的方形环状。由此方便将四个换热器5装配在保温底座2内,并使每一个换热器5的下端均位于与其对应的成方形环的接水槽33的一段中。
[0042]四个贯流风轮6分别一一对应地位于四个出风口 32的上方,其中每一个贯流风轮6和与其对应的出风口 32之间均设有蜗壳风道8,四个驱动件7分别一一对应地与四个贯流风轮6相连以分别驱动四个贯流风轮6工作。可选地,每一个贯流风轮7均位于与其对应的出风口 32的正上方。进一步可选地,每一个驱动件7可设在与其对应的贯流风轮7轴向的一端。[0043]通过采用贯流风轮6作为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引风机构,与传统离心风轮式的空调器相比,不仅能更好地导引空气与换热器5换热,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噪音。
[004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除了保温底板3上的进风口 31外,在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顶部还进一步形成有一个供空气进入壳体I内的进风口。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I的顶壁的中央形成有一个第二进风口 11,保温底座2的顶壁的中央形成有一个第三进风口 21,其中第二进风口 11与第三进风口 21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对应,为了保证从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顶部进入壳体I内的空气干净卫生,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二过滤网9,第二过滤网9设在壳体I顶壁的外壁面且覆盖第二进风口 U。可选地,第二过滤网9也可设在壳体I内并封闭第三进风口 21。第二过滤网9用于过滤从顶部进入壳体I内的空气,将空气中的杂质、灰尘等滤除掉,以保证从出风口 32中导出的冷风更加清洁、卫生。
[0045]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可分别通过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顶部和底部的进风口进入壳体I内,由此提高了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进风量,可提高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整机的制冷效果。
[004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从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外进入壳体I内的空气能够充分与换热器5进行热交换,换热器5优选沿竖向设置,即换热器5竖直地插设在接水槽33内。进一步地,每一个换热器5的上端均止抵保温底座2的顶壁的内侧,且下端与接水槽33的底壁333相邻。由此,进入壳体I内的空气在贯流风轮6的吸力作用下,可全部通过换热器5换热,不会从换热器5的顶部和底部直接流到蜗壳风道8内,从而提高了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制冷效率,改善制冷效果。
[0047]可选地,保温底座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壳体I的上下端平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保温底座2是套设在壳体I内的,因此保温底座2的上端与壳体I的上端平齐应作广义理解,即可以理解为大致平齐。
[0048]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蜗壳风道8为渐扩形通道,蜗壳风道8的入口端部分地包覆在贯流风轮6的周向外侧,且蜗壳风道8的出口端覆盖出风口 32。由此,蜗壳风道8可更好地导引冷气从通道内流出,提高换气效率。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个,蜗壳风道8还可以是其它形状的通道,例如还可以是直筒状的通道,图未示出。
[0049]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在使用一定时间后,由于换热器5与热空气的热交换作用,在换热器5的表面会发生凝露现象,凝露生成的凝露水可顺着换热器5流入接水槽33内并进一步汇集在接水槽33内的集水槽334中,为了方便集水槽334中的水排出壳体I外,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设置排水件335,排水件335设在接水槽33上,用于排出接水槽33中的水。排水件335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将接水槽33中的冷凝水排出壳体I即可,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排水件335可采用抽吸的方式将接水槽33内的水抽出壳体I外。
[0050]为了进一步提高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实用性,使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出风方向具有更大的自由调节角度,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包括多个导风件(图未示出),多个导风件邻近每一个出风口 32设置,用来调节出风口 32的出风方向,例如导风件可以是设在出风口 32处的多个荷叶,多个荷叶的角度分别可调以调整出风口 32的出风方向。
[005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100,换热效率高、制冷效果好、噪音低、使用方便且操作简便。
[005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敞开; 保温底座,所述保温底座套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下端敞开; 保温底板,所述保温底板封闭所述保温底座的下端,所述保温底板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保温底板上设有接水槽且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之间; 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设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处且覆盖所述第一进风口 ; 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设在所述保温底座内且下端位于所述接水槽中; 至少一个贯流风轮,所述至少一个贯流风轮分别一一对应地设在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的上方,其中所述每一个贯流风轮和与其对应的出风口之间连接有用于导流冷气的蜗壳风道; 用于分别驱动所述至少一个贯流风轮的至少一个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底座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形成在所述保温底板的中央; 所述接水槽环绕形成在所 述第一进风口的周向,所述接水槽包括内壁、外壁和底壁,其中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分别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四个,所述四个出风口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接水槽的周向外侧的保温底板上; 所述换热器为四个,所述四个换热器分别首尾相接以形成与所述接水槽的形状相配合的环形,其中所述四个换热器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接水槽内; 四个贯流风轮,所述四个贯流风轮分别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四个出风口的上方,其中每一个所述贯流风轮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出风口之间均设有蜗壳风道; 四个驱动件,所述四个驱动件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四个贯流风轮相连以分别驱动所述四个贯流风轮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换热器均竖直地插设在所述接水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换热器的上端均止抵所述保温底座的顶壁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风道的入口端部分地包覆在所述贯流风轮的周向外侧,且所述蜗壳风道的出口端覆盖所述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风道为渐扩形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件,所述排水件设在所述接水槽上以将所述接水槽内的水排出所述壳体外。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壁的中央进一步形成有一个第二进风口; 所述保温底座的顶壁的中央进一步形成有一个第三进风口,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三进风口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对应; 所述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设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且覆盖所述第二进风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导风件,所述多个导风件邻近每一个所述出风口设置以调节风向。
【文档编号】F24F13/00GK103542452SQ201210243951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钟小键, 陈俊, 岑振宙, 陈晓波, 马超 申请人: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