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857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波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微波炉,尤其是使部件更加顺畅地被冷却的微波炉。
背景技术
通常微波炉是利用微波或/及电热烹饪食物的烹饪设备。这种微波炉通常具有产生微波的电子部件以及/或产生电热的电热器。另外,在微波炉中设有对电子部件或/以及加热器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

但是,现有的微波炉的冷却系统不能有效地对电子部件或/以及加热器有效冷却,使微波炉的动作可信度或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更有效地冷却部件的微波炉。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波炉,包括具有烹饪腔和配电腔的壳体;设置在配电腔的一个以上配电部件;设置在配电腔中,产生传向烹饪腔的电热的至少一个加热器;以及为了冷却配电部件和加热器,形成外加气流的至少一个以上扇。所述配电腔位于壳体的顶面。所述扇包括冷却配电部件的第I扇组合体以及冷却加热器的第2扇组合体。所述第I扇组合体按左右方向长长地设置在配电腔的前端,把从两侧吸入的空气排向烹饪腔的后方,形成冷却配电部件的气流。所述第2扇组合体按前后方向长长地设置在配电腔的一端,把从前后端吸入的空气排向烹饪腔的左右,形成冷却加热器的气流。所述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以上卤素加热器。由扇形成的气流冷却配电部件后,其一部分对加热器间接冷却。由扇形成的气流冷却配电部件后,其一部分流过烹饪腔。由扇形成的气流冷却配电部件后,其一部分对设置在壳体背面的对流电机进行冷却。由扇形成的气流冷却配电部件后,其一部分对设置在相当于加热器相反侧的壳体一侧的另一加热器以及转盘电机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由扇形成的气流冷却加热器后,其一部分对设置在相当于加热器相反侧的壳体一侧的另一加热器以及转盘电机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一种微波炉,包括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产生微波的磁控管的配电部件;与配电部件相隔地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产生电热的加热器组合体;吸入外部空气,产生对配电部件进行冷却的气流的第I扇组合体;吸入外部空气,产生对加热器组合体进行冷却的气流的第2扇组合体。
所述加热器组合体包括设置在壳体顶面的至少一个卤素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组合体包括至少一个卤素加热器;以及封闭卤素加热器,让第2扇组合体形成的气流流动在内部的至少一个加热器罩。还包括把第2扇组合体形成的气流连接到加热器的连接管道。由第I扇组合体形成的气流冷却配电部件后,其一部分流向第2扇组合体,对加热器组合体进行间接冷却。由第I扇组合体形成的气流冷却配电部件后,其一部分流过对食物进行烹饪的烹饪腔。由第I扇组合体形成的气流冷却配电部件后,其一部分对设置在壳体一侧的对流电机进行冷却。 由第I扇组合体形成的气流冷却配电部件后,其一部分对设置在相当于加热器相反侧的壳体一侧的另一加热器以及转盘电机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由第I扇组合体形成的气流冷却配电部件后,其一部分对设置在壳体一侧的对流电机进行冷却后,对设置在相当于加热器相反侧的壳体一侧的另一加热器以及转盘电机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由第2扇组合体形成的气流冷却加热器后,其一部分对设置在相当于加热器相反侧的壳体一侧的另一加热器以及转盘电机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冷却。—种微波炉,包括具有烹饪腔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中,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的一个以上低发热部件以及产生比低发热部件温度更高的高温热的一个以上高发热部件;形成对高发热部件和低发热部件进行冷却的外加气流的至少一个以上扇。所述低发热部件至少包括产生微波、辐射到烹饪腔的磁控管。所述冷却低发热部件后的空气,其一部分流过烹饪腔,排向外部。所述高发热部件包括产生电热、传到烹饪腔的加热器。所述冷却高发热部件后的空气,在与冷却低发热部件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温度得到降低的情况下,排向外部。所述低发热部件包括设置在壳体顶面的磁控管,所述高发热部件包括设置在壳体顶面的加热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后端的对流电机,对流电机被冷却低发热部件后的空气冷却。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下部的加热器和转盘电机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壳体下部的加热器和转盘电机中的至少一个,被对设置在壳体顶面的磁控管以及加热器进行冷却后的空气所冷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发明中,可以通过第I以及第2扇组合体,更有效地冷却构成微波炉的部件,特别是产生微波的配电部件以及产生电热的加热器。可以防止部件处于过热状态,提高微波炉的动作可信度。本发明利用一个扇向两个方向排出空气。可以相对减少用于冷却的部件个数,而且即使只使用有限个数的扇,也能多样地设计各部件的位置。本发明门闩板通过组装部件分别固定在前面板以及内面板的侧面部。在开闭门的过程中,门闩板移动在准确位置上,可以更加准确地与门闩钩结合。不仅如此,顺着由扇组合体形成的气流通路,不同大小地形成向加热器供应空气的冷却孔。可以更加有效地冷却加热器。本发明中,冷却低温部件后的空气与冷却高温部件后的空气在第3空气挡板的作用下被相互隔开,并通过冷却低温部件后的空气,即低温空气冷却对流扇,可以更有效地冷却对流电机。本发明中,利用吸入格栅可以防止扇组合体的吸气部外露,可以让使用者更安全地使用微波炉。
本发明中,利用第I空气引导件,把包括对流加热器电热的空气更有效地导流到烹饪腔内部,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利用对流扇的烹饪。本发明中,利用第2空气引导件,向两个加热器均匀地引导空气,可以均匀地冷却多个加热器,在向烹饪腔导流电热的多孔部上,形成有可以防止台阶部的封合式线性加强压条,可以防止微波集中在多孔部上,即使使用卤素加热器等高功率加热器,也能防止多孔部出现热变形。


图I是本发明微波炉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多孔部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背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对流(convection)腔内部结构正面示意图。图5是图4的A — A’线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侧面示意图。图7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门闩(latch)板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加热器组合体分解示意图。图9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体(reflector)平面示意图。图10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第I加热器罩一部分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2扇组合体以及第2空气挡板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2扇组合体第2扇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2扇组合体的第2扇横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微波炉的壳体100上下面和底面以及两侧面,分别有顶面板110、底面板120、内面板130形成。内面板130在整体上具有向前方开放的“C”形形状,包括背面部和一双侧面部。在壳体100的前后端分别结合有前面板140和背面板150。前面板140和背面板150实际上形成微波炉的正面以及背面外观。前面板140和背面板150具有分别向顶面板110的顶面、底面板120的底面以及内面板130的侧面部延伸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在壳体100的下部,结合有底座面板160。底座面板160的前后端部,分别固定在前面板140的下端以及背面板150的下端。另外,底座面板160在结合于壳体100下部的状态下,与底面板120相隔一定间距。在壳体100的上部以及两侧结合有外壳170。外壳170包括顶面部和一双侧面部,整体上呈向下开放的“C”形形状。在外壳170与壳体100的上部以及两侧的状态下,外壳170的顶面部和侧面部分别与顶面板110和内面板130的侧面相隔一定间距。在壳体100的内部形成有烹饪腔101。实际上,烹饪腔101的顶面和底面、背面以及两侧面分别由顶面板110和底面板120以及内面板130的背面部以及两侧面部形成。烹饪腔101是通过微波或/以及电热对实物进行烹饪的地方。在顶面板110和外壳170顶面部之间设有配电腔103。在配电腔103中,设有用于产生微波的配电部件、用于产生电热的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以及用于冷却配电部件和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第I、第2扇组合体300、400。配电部件包括磁控管104和高压变压器 105。如图2所示,在与高压变压器105相邻的配电腔103,实际上顶面板110的附图左侧部分,设有多孔部111。顶面板110的多孔部111在整体上呈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轴线, 略微倾斜的长长的长方形形状。顶面板110的多孔部111被加热器玻璃(图略)遮蔽。在多孔部111上设有加强压条(bead) 113。加强压条113是由多孔部111的一部分按一定的厚度封合的形状形成,具有线性形状。这是为了防止微波集中在形成于加强压条113的角部上。详细地,如果加强压条113具有开放的线性形状,则微波会集中在将强压条113的两端部。本实施例中,加强压条113在整体上具有‘口’字形结构,但本发明不受限于该结构。即,比如加强压条113可以具有椭圆形状或跑道(中间部分有平行段的椭圆形状)形状。如图I所示,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设置在相当于多孔部111上的配电腔103中。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是为了对烹饪腔101中的食物辐射加热,产生电热的部分。对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第I扇组合体300按左右方向长长地形成在相当于配电部件前方的配电腔103右侧前端部分(附图为准)。第I扇组合体300包括一个扇电机310和一双扇320、330。下面,第I扇组合体300的两个扇320、330中,附图右侧的叫做第I扇320,附图左侧的叫做第2扇330。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I扇320吸入室内空气后冷却包括磁控管104和高压变压器的配电部件,形成用于排出烹饪腔101内部油气或蒸汽的气流。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2扇330吸入室内空气后,形成用于以闭流方式冷却下面将要说明的对流电机760的气流。第I扇320从配电腔103右侧方向(附图为准)吸入空气后,向磁控管104排出。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2扇330从配电腔103左侧方向(附图为准)吸入室内空气后,向高压变压器105向后方(附图为准)排出。第2扇组合体400按前后方向长长地设置在相当于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左侧(附图为准)的配电腔103左侧端部(附图为准)。第2扇组合体400包括一个扇电机410和分别设置在扇电机410两侧的一双扇420、430。下面,在第2扇组合体400的一双扇420、430中,把附图上相对后方的叫做第I扇420,相对前方的叫做第2扇430。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形成用于冷却下面将要说明的下部加热器780以及转盘电机790的气流。第2扇组合体的第I扇420把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2扇330吹送的一部分空气,吸入到配电腔103的后方后,排向附图的下方。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形成用于冷却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气流,以及用于冷却下部加热器780及转盘电机790的气流。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从配电腔103前方吸入室内空气后,排向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以及附图上的下方。S卩,在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上,形成有第I及第2排出部433、434 (图12及图13),实际上以两个方向排出空气。形成气流的第2扇组合体400按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动作与否有所选择地被驱动。即,第2扇组合体400在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进行工作时也一起驱动,当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停止驱动时,也被停止驱动。至于第2扇组合体400和第2扇430的与驱动方式相关的结构,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在配电腔103中,设有第I空气挡板510。第I空气挡板510防止由第I扇组合体300排出的空气,重新流入到第I扇组合体300。另外,第I空气挡板510实际上划分出设置第I扇组合体300的配电腔103右侧前端(附图为准)部分,和设置配电部件以及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配电腔103剩余部分。在第I空气挡板510上设有一双排出口(图略)。第I空气挡板510的排出口,让由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I以及第2扇320、330排出的空气传向配电腔103。·在配电腔103上,形成有第2空气挡板520。第2空气挡板520防止由第2扇组合体400排出的空气重新流入到第2扇组合体400。本实施例中,第2空气挡板520从壳体100上端左侧角部(附图为准),向壳体170顶面部和左侧面部(附图为准)之间的角部延伸。在第2空气挡板520上,形成有一双排出口 521、523 (参照图6)。通过第2空气挡板520的排出口 521、523,排向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以及第2扇420、430的空气,传向内面板130左侧的侧面部(附图为准)和外壳170右侧的侧面部(附图为准)之间的空间。另外,在第2空气挡板520上形成有连通开口 525。连通开口 525由相当于第2扇组合体400第I扇420后方(附图为准)的第2空气挡板520后端部,一部分被切开后形成。连通开口 525即使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停止(当然,由于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第2扇420、430被同一个电机410驱动,因此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以及第2扇420、430会同时停止),也让由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2扇330吹送空气的一部分流向内面板130左侧侧面部(附图为准)以及外壳170的左侧侧面部(附图为准)之间的空间。至于对第2空气挡板520的说明,将在详细说明第2扇组合体400后进行。在前面板140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多个吸入口 141和排出口 143。前面板140的吸入口 141和排出口 143分别由前面板140的上端部或下端部按一定形状切除后形成。前面板140的吸入口 141和排出口 143分别作为第I以及第2扇组合体300、400的空气吸入口以及排出口起作用。在相当于前面板140吸入口 141后方的顶面板110的前端部,设有吸入格栅600。吸入格栅600大体上呈扁平的六面体形状。另外,吸入格栅600把通过前面板140吸入口141吸入的室内空气,引导到第I以及第2扇组合体300、400。另外,吸入格栅600防止外部异物流入的同时,防止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电热传向室内。在相当于配电部件以及第I扇组合体300前方的吸入格栅600右侧部分(附图为准),在吸入格栅600的正面以及顶面形成有多个吸入孔610。在相当于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以及第2扇组合体400前方的吸入格栅600左侧部分(附图为准),在吸入格栅600的顶面形成有多个吸入开口 620。之所以吸入格栅600的空气吸入结构有所不同,是因为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位置以及第I扇组合体300以及第2扇组合体400的设置位置不同。即,相邻于靠近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第2扇组合体400的吸入格栅600,在其左侧部分(附图为准)只在顶面形成吸入开口 620。另外,由于第I扇组合体300的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部朝着两侧,因此即使在吸入格栅600的正面形成吸入孔610,外部异物不会进入第I扇组合体300的吸入部。但是,由于第2扇组合体400的吸入部朝着前后方向,因此吸入格栅600的左侧部分(附图为准),只在顶面形成吸入开口 620。在前面板140的上端设有控制支架180。控制支架180具有与前面板140左右幅度对应的幅度,呈板状结构。控制支架180的正面位于与前面板140正面相同的平面上。在控制支架180的正面设有控制面板190。控制面板190用于输入操作微波炉动作的各种操作信号,并向外显示与微波炉动作有关的各种信息。控制面板190在设置于控制支架180的状态下,遮蔽前面板140吸入口 141以及吸入格栅600吸入孔610上部的一 部分。控制面板190由通过前面板140的吸入口 141、吸入口 600的吸入孔610以及吸入开口 620,流入的室内空气冷却。为了进一步增加控制面板190的冷却效率,在与吸入格栅600的吸入孔610以及吸入开口 620相邻的控制面板190的里面可以设置热泵(图略)。另外,如图I、图3所示,在背面板150的上下端部,形成有吸入开口 151和排出开口 157。背面板150的吸入开口 151和排出开口 157由相当于顶面板110上方或底面板120下方的背面板150 —部分切开后形成。背面板150的吸入开口 151让冷却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后的空气以及冷却高压变压器105后的空气吸入,起空气的吸入口作用。下面,把相当于高压变压器105正后方的与配电腔103连通的背面板150吸入开口 151的一部分称为配电腔吸入开口 153,把与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连通的背面板150吸入开口 151的一部分称为加热器吸入开口 155。背面板150的排出开口 157与底面板120和底座面板160之间的空间连通,让通过背面板150的吸入开口 151流入的空气排出,起空气的排出口作用。如图I所示,在相当于烹饪腔101背面的背面板150后方设有对流腔710。对流腔710与烹饪腔101连通。对流腔710实际上由背面板150和位于背面板150里面的对流罩720形成。对流罩720大体上呈正面开放的扁平六面体形状。如图3、图4所示,在对流腔710内部设有对流加热器730以及对流扇740。作为对流加热器730可以使用整体上按环状结构弯曲的保护套加热器(Sheath Heater)。对流扇740位于对流加热器730内部,以其前后方向上的水平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另外,对流扇740从其中心部分吸入空气后,按直径方向排出。对流加热器730和对流扇740用于以对流方式加热烹饪腔101内部的食物。即,对流扇740驱动时,对流加热器730加热的空气,在烹饪腔101和对流腔710内部循环,让烹饪腔101的食物得到对流加热。为了让对流加热器730产生的电热在对流扇740的吹送作用下更均匀地传向烹饪腔101内部,在对流腔710的内部设有第I空气引导件750。第I空气引导件750让对流扇740排出的空气流向烹饪腔101角部。如图6所示,第I空气引导件750顺着对流扇740的直径方向,向前方,即向烹饪腔101倾斜一定角度。另外,第I空气引导件750相对于对流扇740的旋转中心,位于非对称的位置。从而,被对流加热器730加热的空气,不会只流向烹饪腔101特定部分,而是会在整个烹饪腔101范围内均匀地发生对流。在相当于对流腔710外部的对流罩720里面,设有对流电机760。对流电机760用于驱动对流扇740。对流电机760被冷却配电部件后,通过背面板150吸入开口 151流入的
空气冷却。另外,如图I、图3所示,在背面板150上设有背部罩770。背部罩770具有可遮蔽背面板150吸入开口 151以及排出开口 157的大小。在背面板150和背部罩770之间,形成让通过背面板150吸入开口 151流入的空气通过背面板150排出开口 157排出的一定通路。在背面板150和背部罩770之间设有第3空气挡板530。第3空气挡板530,把背面板150和背部罩770之间的空间,划分成让冷却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后的空气流动的通路,以及让冷却高压变压器105后的空气流动的通路。对流电机760位于冷却高压变压器105后的空气流动的通路上。如图I所示,在内面板130的右侧侧面部(附图为准)上,设有微波引导件540。微波引导件540把冷却磁控管104后的空气以及磁控管104发射的微波,引导到烹饪腔101内部。为此,微波引导件540的两端分别与烹饪腔101以及磁控管104连通。如图6所示,在相当于微波引导件540相反侧的内面板130左侧侧面部(附图为准),设有排出管道550。排出管道550把由微波引导件540导流到烹饪腔101内部,流过烹饪腔101后的空气,引导到下方。因此,排出管道550可以具有底面开放的六面体形状。
虽然没有图示,但在排出管道550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感知经过烹饪腔101后被排出管道550导流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底面板120和底座面板160之间的空间,设有下部加热器780。下部加热器780产生对烹饪腔101内部的食物进行加热的电热。作为下部加热器780可以使用陶瓷加热器。下部加热器780由第I以及第2扇组合体300、400向下吹送的空气冷却。另外,在相当于下部加热器780前方的底面板120和底座面板160之间,设有转盘电机790。转盘电机790向可旋转地设置在烹饪腔101底面的转盘(图略)提供动力。与下部加热器相同,转盘电机790也由第I以及第2扇组合体300、400向下吹送的空气冷却。在相当于下部加热器780以及转盘电机790右侧(附图为准)的底面板120和底座面板160之间的空间,设有第4空气挡板560。第4空气挡板560顺着前后方长长地形成,防止流动到底面板120和底座面板160之间的空间,对下部加热器780以及转盘电机790冷却后,流入内面板130右侧面部(附图为准)和外壳170右侧面部(附图为准)之间的空间。如图7所示,在壳体100上设有一双门闩板810。门闩板810在下面将要说明的门820封闭烹饪腔的状态下,防止其任意转动。门闩板810在紧密接触于前面板140里面两侧端部上端以及内面板130侧面部上端的状态下,通过螺丝等组装部件得到固定。门闩板810固定在与壳体100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得到固定,可以防止开闭门820时由于外力作用发生位移的现象。如图I所示,为了有所选择地开闭烹饪腔101,设有门820。门820以设置在其里面下端的铰接件821为中心,上端向上下转动,以翻开的方式开闭烹饪腔101。门820的上端与控制面板190的下端相隔一定间距。另外,门820的正面位于与控制面板190的正面相同的平面上。在门820上设有一双门闩钩823。门闩钩823在门820封闭烹饪腔101的状态下,结合在门闩板810上。门闩钩823对应于门闩板810,设置在门820里面两侧端部上端。
下面,对本发明微波炉实施例的通路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在壳体100的上部,形成有第I通路P1。第I通路Pl设置在顶面板110和背面板150、外壳170顶面部以及侧面部中的某一个之间。第I通路Pl包括设有磁控管104和高压变压器105等配电部件的配电腔103 —部分。第I通路Pl是被第I以及第2扇组合体300、400吹送,通过前面板140吸入口 141以及吸入格栅600的吸入孔610被吸入,通过背面板150配电腔吸入开口 153流向下面将要说明的第6通路P6的空气流动的通路。在壳体100的上部形成有第2通路P2。第2通路P2包括配电腔103的设置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部分。在第2通路P2中,流动着流过第I通路Pl时对高压变压器105冷却后的空气一部分。另外,流过第2通路P2后的空气,流向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
在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内部,形成有第3通路P3。第3通路P3与第I通路Pl相隔离。流动在第3通路P3的空气,对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进行冷却。流过第3通路P3后的空气,通过背面板150的加热器吸入开口 145,流向下面将要说明的第7通路P7。在壳体100的右侧(附图为准),设有第4通路P4。第4通路P4,实际上由内面板130的右侧面部(附图为准)和微波引导件540形成。第4通路P4是让由第I扇组合体300吹送到第I通路Pl的空气一部分,即让由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I扇320吹送到第I通路Pl的空气的流动的通路。即,在第4通路P4中,空气流动着冷却磁控管104后,以包括微波的状态流向烹饪腔101。第4通路P4的两端分别与第I通路Pl和烹饪腔101连通。在壳体100的左侧(附图为准),形成有由内面板130的左侧侧面部(附图为准)和外壳170左侧侧面部(附图为准)形成的第5通路P5 (参照图6)。在第5通路P5上,流动着流过第2通路P2时,间接冷却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后的空气,以及流过第4通路P4后流过烹饪腔101的空气。第5通路P5虽然通过第2空气挡板520在整体上与第I以及第2通路P1、P2划分,但通过第2空气挡板520的连通开口 525,一部分与第2通路P2连通。在相当于壳体100后部的背面板150和对流罩720以及背部罩770之间,形成有第6通路P6。第6通路P6是让流过第I通路Pl的空气一部分,详细地,让冷却高压变压器105后的空气流动的通路。第6通路P6通过背面板150的配电腔吸入开口 153与配电腔103,即第I通路Pl连通。在第6通路P6上,设有对流电机760。在壳体100的后部设有第7通路P7。实际上第7通路P7与第6通路P6相同,形成在背面板150和对流罩720以及背部罩770之间,在第3空气挡板530的作用下,与第6通路P6得到划分。另外,第7通路P7通过背面板150的加热器吸入开口 155,与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内部,即与第3通路连通。在壳体100的下部,形成有第8通路P8 (图6为准)。第8通路P8形成在底面板120和底座面板160之间。第8通路P8,其附图上的左侧端部与第5通路P5的下端部连通。另外,第8通路P8通过背面板150的排出开口 157与第6通路以及第7通路P7连通。第8通路P8通过前面板140的排出口 143与室内连通。但是,第8通路P8通过第4空气挡板560与第I通路Pl得到实质上的划分。在第8通路P8中,设有下部加热器780以及转盘电机790。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微波炉实施例的上部加热器组合体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包括加热器支架210,一双加热器220A、220B,反射体230,第I加热器罩240,第2加热器罩250,以及连接管道260。加热器支架210是用于支撑加热器220A、220B的部件。加热器支架210大体上呈长方形框架形状。加热器支架210在支撑加热器220A、220B的状态下,固定在与顶面板110多孔部111相邻的顶面板110顶面。加热器220A、220B产生电热。加热器220A、220B产生的电热,对烹饪腔101内的食物进行辐射加热。本实施例中,作为加热器220A、220B使用卤素加热器。由于卤素加热器与保护套加热器或陶瓷加热器等其他种类加热器相比,其发热量大,可以更有效地烹饪食物。下面,从加热器220A、220B中,把相对地与第2扇组合体400相邻的左侧(附图为准)的称作第I加热器220A,把相对地与第2扇组合体400相隔更大间距的右侧(附图为准)的称作第2加热器220B。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设置在顶面板110的状态下,即加热器支架210固定在顶面板110的状态下,加热器220A、220B处于按前后方向长长地设置的状态。这里加热器220A、220B与多孔部111相同,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轴倾斜一定角度。·
反射体230把加热器220A、220B的电热反射到烹饪腔101。反射体230形成有一双分别环抱加热器220A、220B外围面的凹入部231。凹入部231由反射体230的一部分以梯形横剖面形状,左右(附图为准)相隔地向上凹陷所形成。在凹入部231上形成有多个冷却孔233。冷却孔233用于冷却加热器220A、220B。如图9所示,冷却孔233只形成在凹入部231相互隔开的面以及顶面。详细地,冷却孔233不形成在凹入部231的相向的面。这是为了防止对加热器220A、220B中的某一个(第I加热器220A进行冷却后的空气)流向另一个(第2加热器220B)的现象。另外,冷却孔233按冷却加热器220A、220B的空气通路,其直径有所不同。详细地,相对位于上游侧的冷却孔233直径大于下游侧的冷却孔233。这是为了让用于冷却加热器220A、220B的空气顺着其通路流动的同时,冷却加热器220A、220B。第I加热器罩240遮蔽被加热器支架210支撑的第I以及第2加热器220A、220B以及反射体230。第I加热器罩240实际上兼用作让冷却第I以及第2加热器220A、220B的空气流动的通路。即,在顶面板110的顶面和第I加热器罩240内面之间,形成有冷却第I以及第2加热器220A、220B的第3通路P3。本实施例中,第I加热器罩240呈具有长方形横剖面结构的六面体形状。另外,在第I加热器罩240的长度方向上的左侧面前端部和背面,分别形成有入口部241和出口部243。第I加热器罩240的入口部241是为了冷却加热器220A、220B通过第2扇组合体第2扇430的第2排气口 434排出的空气的流入的入口。第I加热器罩240的出口部243是让通过第I加热器罩240的入口部241流入的空气,冷却加热器220A、220B后,排出的出口。第I加热器罩240的入口部241与连接管道260连通。第I加热器罩240的出口部245与背面板150的吸入开口 151连通。第I加热器罩240的入口部241以及出口部243的位置,决定于与第2扇组合体400第2扇430的第2排气口 434以及背面板150的吸入开口 151相对的加热器组合体200的相对位置。如图10所示,在第I加热器罩240上,形成有第2空气挡板245。第2空气挡板245划分地引导通过第I加热器罩240吸入口 241流入的空气,使之分别向第I加热器220A和第2加热器220B流动。为此,第2空气引导件245包括从第I加热器罩240的入口部241向第I加热器罩240内部延伸的第I引导部246,以及为了划分出分别冷却第I以及第2加热器220A、220B的空气,从第I引导部246的一端按第I加热器罩240长度方向延伸的第2引导部247。第I引导部246把第I加热器罩240的入口部241,以具有同一流动剖面积的方式二等分。另外,第2引导部247位于第I以及第2加热器220A、220B之间的适当位置,让流向第2加热器220B的空气流动剖面积大于流向第I加热器220A的空气流动剖面积。与第2扇组合体400之间的间距无关,通过加热器罩240入口部241流入的空气,总是可以以均等的量流向第I以及第2加热器220A、220B。第2加热器罩250防止第I以及第2加热器220A、220B的电热传向配电部件。第2加热器罩250遮蔽与高压变压器105相邻的第I加热器罩240的一部分。连接管道260用于连接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和第I加热器罩240。连 接管道260的两端分别与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第I以及第2排出部433、434和第I加热器罩240的入口部241连通。如图8所示,在第I加热器罩240上,设有一双热敏器件270。热敏器件270在第2扇组合体400不驱动时,用于感知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即加热器220A、220B的温度。当第2扇组合体400驱动时,热敏器件270不会检测加热器220A、220B的温度。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微波炉实施例第2扇组合体以及第2空气挡板,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如图11所示,第2扇组合体400实际上以安装于第2空气挡板520的状态固定在壳体100上。S卩,第2空气挡板520划分第I通路Pl和第5通路P5的同时,用于安装第2扇组合体400,起扇支架作用。在第2空气挡板520上,设有一双排出口 521、523。下面,从第2空气挡板520的排出口 521、523中,把位于附图上后端的称作第I排出口 521,把附图上前端的称作第2排出口 523。第2空气挡板520的第I以及第2排出口 521、523由第2空气挡板520的一部分切开形成。第2空气挡板520的第I以及第2排出口 521、523以相互不同的剖面积形成。即,第2空气挡板520的第2排出口 523相对于第2空气挡板520的第I排出口 521以更小的面积形成。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 (下面称作‘第I扇’)固定在第2扇组合体400扇电机410的后面(附图为准)。第I扇420包括扇机壳421和叶片(图略)。在第I扇420的扇机壳421后面,形成有吸气部(图略)。第I扇420的吸气部是吸入空气的部分。另外,在第I扇420扇机壳421外围面一侧,形成有排气部423。第I扇420的排气部用于排出空气,具有与第I排出口 521对应的面积,呈长方形形状。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 (下面称作“第2扇”)位于第2扇组合体400扇电机410的前面(附图为准)。第2扇430与第I扇420相同,也包括扇机壳431和叶片437。第2扇430的扇机壳431以圆筒形状形成在与第I扇420扇机壳421相同的大体水平方向上。第2扇430的叶片427可在第2扇430扇机壳431内部以水平轴为中心,按附图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2所示,第2扇430的扇机壳431上,形成有吸气部432和第I以及第2排气部433、434。第2扇430的吸气部432位于第2扇430的扇机壳431前面(附图为准),通过第2扇430的吸气部432吸入空气。另外,第2扇430的第I排气部433以与第2空气挡板520第2排出口 434相应的面积,按长方形形状形成。另外,第2扇430的第2排气部434位于相当于与第2扇430第I排气部433相隔一定角度的位置的第2扇430扇机壳431外围面一侧。第2扇430可以叫做通过第2扇430的第I以及第2排气部433、434,按相互不同的两个方向排出空气的两向扇。如图13所示,为了让第2扇430按两向排出空气,第2扇430的第I以及第2排气部433、434要满足如下3个条件。
(I)以叶片的旋转方向,即空气流动方向为准,在第I以及第2排气部的入口侧端部上的从扇机壳内周面到叶片外围面之间的最短距离D1、D3,要分别大于在第I以及第2排气部出口侧端部上的从扇机壳内周面到叶片外围面为止的最短距离D2、D4。(2)以叶片的旋转方向为准,在第I以及第2排气部出口侧端部上的从扇机壳内周面到叶片外围面为止的最短距离D2、D4,要分别大于在第2以及第I排气部的入口侧端部上的从扇机壳内周面到叶片外围面之间的最短距离D3、D1。(3)以叶片的旋转方向为准,第I以及第2排气部相对于叶片旋转中心的中心角Al、A2,要分别大于第I排气部入口侧端部和第2排气部出口侧端部之间的中心角A3或第I排气部出口侧端部和第2排气部入口侧端部之间的中心角A4。如果把关系整理成不等式,则第2扇430的第I排气部433和第2排气部434要分别满足下面的不等式。(1)D1>D2 和 D3>D4(2)D2>D3 和 D4>D1(3)A1 彡 A3 和 A2 彡 A4条件(I)以及(2)是通过第2扇430的第I以及第2排气部433、434排出空气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条件(3)虽然不是其充分必要条件,实际上是为了通过第2扇430的第I以及第2排气部433、434排出空气所要满足的条件。通过调节第2扇430的第I排气部433或第2排气部434的面积,可以调节通过第2扇430第I排气部433或第2排气部434排出的空气量。详细地,通过相对减小第2扇的第I排气部433面积,可以相对增加第2扇430第2排气部434排出的空气量。另外,相同地形成第2扇430的第I以及第2排气部433、434的面积后,可以通过调节第2空气挡板520第2排出口 523的面积,调节通过第2扇430的第I以及第2排气部433、434排出的空气量。S卩,第2扇430的第I以及第2排气部433、434的面积相同的状态下,如果增加第2空气挡板520的第2排出口 523面积,则通过第2扇430第I排气部433排出的空气量相对增加。相反,减少第2空气挡板520第2排出口 523的面积,则通过第2扇430的第2排气部434排出的空气量就会增加。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微波炉实施例空气流动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首先,驱动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I扇320后,室内空气通过前面板140的吸入口141以及吸入格栅600的吸气孔610,流入第I扇组合体300第I扇320吸气部。吸入空气通过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I扇320排气部,排出到第I通路Pl,对磁控管104进行冷却。排出到第I扇组合体300第I扇320排气部的空气,在第I空气挡板510的作用下,不会重新流入到第I扇组合体300第I扇320吸气部。冷却磁控管104后的空气,以包括由磁控管104产生的微波的状态,通过第4通路P4,即微波引导件540,流向烹饪腔101内部。流动到烹饪腔101内部的空气,以包括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油气以及水蒸气的状态,通过第5通路P5流向第8通路。与第1扇组合体300的第I扇320同时驱动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2扇330时,室内空气通过前面板140的吸入口 141以及吸入格栅600的吸入孔610,流入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2扇330吸气部。流入到第I扇组合体300第2扇330吸气部的室内空气,通过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I扇320排气部排出到第I通路P1,对高压变压器105进行冷却。冷却高压变压器105后的空气,其大部分通过背面板150的配电腔吸入开口 153流向第6通路P6。流动到第6通路P6的空气,冷却对流扇760后,通过背面板150的排气开口 157流向第8通路。在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进行工作时,第2扇组合体400也进行工作。当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被驱动时,室内空气通过前面板140的吸入口 141以及吸入格栅600的吸入开口 520流入到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吸气部。由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2扇330通过排气部排出到第I通路,冷却高压变压器105后的空气中,一部分也流入到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吸气部。吸入到第2扇组合体400第I扇420吸气部的空气,对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进行间接冷却。另外,吸入到第2扇组合体第I扇420吸气部的空气,通过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排气部423排出,流过第5通路P5,流向第8通路P8。通过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排气部423排出的空气,在第2空气挡板520的作用下,不会重新流入到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或第2扇420、430。与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驱动的同时,驱动第2扇组合体第2扇430时,空气通过前面板140吸入口 141以及吸入格栅600的吸入开口 620被吸入到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吸气部432。吸入到第2扇组合体第2扇430吸气部432的空气,其一部分通过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第I排出部433排出到第5通路P5,流向第8通路P8。这里,通过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排气部433排向第5通路P5的空气,与通过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I扇420排气部,排出到第5通路P5的空气相同,在第2空气挡板520的作用下,不会重新流入到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吸气部432。另外,吸入到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2扇430吸气部432的空气,其一部分通过第2扇组合体400的第3扇第2排气部434流向第3通路P3,即连接管道260以及第I加热器罩240内部。流动到第3通路P3的空气,对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具体地对构成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第I以及第2加热器220B进行冷却。冷却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空气,在第2空气引导件245的作用下分流,分别被引导到第I加热器220A和第2加热器220B,可以更加有效地对第I以及第2加热器220A、220B进行冷却。另外,冷却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空气,通过背面板150的加热器吸入开口 155流动到第7通路P7,流向第8通路P8。流动在第7通路P7的空气,在第3空气挡板530的作用下,与流动在第6通路P6的空气相互隔离。在冷却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的过程中被加热后,流动在第7通路P7的空气,不会对对流电机760加热。通过第4到第7通路P7流动到第8通路P8的空气,通过前面板140的排出口 143排向室内。位于第8通路P8上的下部加热器780以及转盘电机790被流动在第8通路P8的空气冷却。当然,流向第8通路P8的空气中,虽然冷却上部加热器200后通过第7通路P7流入的空气是高温空气,但与之相比、通过第4以及第6通路P6流入的空气温度非常低,从而流动在第8通路的空气,其整体上的温度会低于下部加热器780以及转盘电机790的温度。流动在第8通路P8的空气,可以冷却下部加热器780以及转盘电机790。流动在第8通路P8的空气,在第4挡板560的作用下,不会通过形成有第3通路P3的内面板130右侧侧面部(附图为准)和外壳170的右侧侧面部(附图为准)之间的空间,重新流入到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I或第2扇430的吸气部。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处于停止状态,比如只利用微波进行烹饪或/以及利用对流加热器进行烹饪时,第I扇组合体300进行工作,而第2扇组合体400停止工作。详细地,即使上部加热器组合体200停止工作,第I扇组合体300还是以与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驱动。但是由于第2扇组合体400停止驱动,因此在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2扇330作用下,冷却高压变压器105后的空气,其一部分不能流动到第5通路P5。但是,由于第2空气挡板520上形成有连通开口 525,因此即使第2扇组合体400停止工作,在第I扇组合体300的第I扇320作用下冷却高压变压器105后的空气的一部分,还是可以通过第2空气挡板520的连通开口 525流动到第5通路P5。另外,利用对流加热器进行烹饪时,在对流加热器730开启的状态下,对流电机·760进行工作。对流扇740被驱动,由对流加热器730发出的热量对烹饪腔101的食物进行对流加热。被对流扇740吹送的空气,以包括对流加热器730电热的状态,流动到烹饪腔101内部,在第I空气引导件750作用下被均匀地引导。详细地,第I空气引导件750,把顺着对流扇740的圆周方向排出的含有对流加热器730电热的空气,引导到烹饪腔101的角部。从而,烹饪腔101内部的食物,可以被对流加热器730的电热,更有效地得到对流加热。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同领域内的有识之士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可以轻易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壳体的至少一个配电部件;设置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加热器;形成用于冷却配电部件以及加热器的外加气流的至少一个以上扇;以及划分对配电部件进行冷却的气流与对加热器进行冷却的气流的至少一个隔离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包括划分让冷却配电部件的气流流动的空间与让冷却加热器的气流流动的空间的至少一个加热器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包括遮蔽加热器的至少一个加热器罩;以及把由扇形成的气流冷却加热器后,引导到加热器罩的连接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包括划分对设置在壳体顶面的配电部件进行冷却后,对设置在壳体背面的对流电机进行冷却的气流,与对设置在壳体顶面的加热器进行后,顺着壳体背面流动的气流的空气引导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炉,利用由第1扇以及第2扇形成的气流分别冷却配电部件和加热器组合体,设有防止由第1以及第2扇组合体形成的气流被重新流入到第1扇以及第2扇,或把气流引导到配电部件或加热器组合体的挡板部件或引导部件,可以用更简单的结构对产品进行冷却。
文档编号F24C7/02GK102878589SQ20121043141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9日
发明者金圭英, 陈再明, 金东汉, 崔时荣, 崔盛皓, 李尚律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