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2706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其特点是在外壳内上下排装着三个两端相互由连通管连通的内胆,上内胆的一端连接进水管,下内胆内装有电热管,中内胆的一端连接出水管、温控传感器,内胆与外壳之间留有真空结构。它解决了目前电热水器热效率低、保温效果差的问题,适应于家庭、宾馆等场所安装使用。
【专利说明】电热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电加热烧水的器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社会上使用的电热水器,多是采用一个内胆里安装加热管的简单结构,其缺点是热效率低、保温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电热水器热效率低、保温效果差的问题,发明一种多内胆真空结构的电热水器。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其特殊之处是:在外壳内上下排装着三个两端相互由连通管连通的内胆,上内胆的一端连接进水管,下内胆内装有电热管,中内胆的一端连接出水管、温控传感器,内胆与外壳之间留有真空结构。外壳的侧壁上装有真空管,外壳的正面上装有温控开关、冷热水转换阀。
[0005]使用时,先通过进水管将内胆注满水,再接通电源由下内胆内的电热管加热,当达到设定的水温时,温控传感器能自动控制温控开关断电,然后可通过下内胆一端的出水管将热水放出使用,若水温过高可通过冷热水转换阀进行调节;外壳侧壁上的真空管专供制作时,将外壳和内胆之间的空气吸出。
[0006]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适节能在60%以上,保温在20小时以上的电热水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
[0008]图2是本发明的外观视图。
[0009]在图中,I进水管、2出水管、3温控传感器、4电热管、5外壳、6连通管、7内胆、8冷热水转换阀、9温控开关、10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所示,在外壳5内上下排装着三个两端相互由连通管6连通的内胆7,上内胆7的一端连接进水管1,下内胆7内装有电热管4,中内胆7的一端连接出水管2、温控传感器3,内胆7与外壳5之间留有真空结构。外壳5的侧壁上装有真空管10,外壳5的正面上装有温控开关9、冷热水转换阀8。
[0012]使用时,先通过进水管I将内胆7注满水,再接通电源由下内胆7内的电热管4加热,当达到设定的水温时,温控传感器3能自动控制温控开关9断电,然后可通过下内胆7一端的出水管2将热水放出使用,若水温过高可通过冷热水转换阀8进行调节;外壳5侧壁 上的真空管10专供制作时,将外壳5和内胆7之间的空气吸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其特征是:在外壳内上下排装着三个两端相互由连通管连通的内胆,上内胆的一端连接进水管,下内胆内装有电热管,中内胆的一端连接出水管、温控传感器,内胆与外壳之间留有真空结构。
【文档编号】F24H1/20GK103851776SQ201210549508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姜立刚 申请人:姜立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