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015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炒灶技术领域,具体是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
背景技术
传统式炒灶采用手动点火及立式喷火,存在以下缺点1、立式喷火对锅底小面积直接加热,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受热不均,使锅的寿命短,烹饪时由于局部受热,使食物受热不均,不能满足烹饪的需要。2、其次由于炉膛中燃烧机喷火口与烟道出口距离只有炉膛底部半径的距离,使得天然气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燃烧就被中压风机强制抽走,造成能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3、传统式炒灶的风机是需要用一个或两个550W中压风机噪音很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节约能源。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包括架体、灶台、背板、烟道、炉膛体,所述架体后侧设有背板,背板后侧固定烟道,所述架体上设有灶台,灶台上嵌固炉膛体,炉膛体内放置锅,所述炉膛体主要包括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S形拱体、出火口、烟道口,炉膛体内侧设有相互临近的水平设置的出火口、烟道口,烟道口与烟道相通,炉膛体底部设有S形拱体,S形拱体自出火口、烟道口之间且靠近烟道口处回转延伸,S形拱体靠近烟道口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S形拱体将炉膛体内部分为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所述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还包括全自动控制电子点火的数控燃烧机,数控燃烧机设置在架体下部,数控燃烧机的出口与炉膛体的水平方向出火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燃烧室由S形拱体围绕形成,为向下的弧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燃烧室由S形拱体与炉膛体侧壁形成。进一步,所述灶台上还设有余热灶,所述余热灶设置在炉膛体一侧且靠近烟道处,与炉膛体的烟道口相通的烟道从余热灶侧部和或下部经过。更优选地,所述数控燃烧机上设有自动、手动控制开关。更优选地,所述数控燃烧机上设有安全火焰检测系统。 更优选地,所述数控燃烧机上设有预吹扫及自动电子点火系统更优选地,所述背板内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端连接摆水龙头,摆水龙头设置在余热灶内放置的余热锅上方,所述出水管下端与进水管连通。更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一侧设有台面水管,台面水管上端固定在灶台上,台面水管下端与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的有益效果是无需传统风机及配件等,结构简单,全自动控制使用方便、安全,节约能源。采用数控燃烧机作为热源,避免了传统灶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故障及厨房火警火灾等;数控燃烧机内配有85W的风机,相对传统的风机节约电能60%到80% ;数控燃烧机带有自动、手调节开关,如果出现自动控制系统电子点火或安全火焰检测系统失灵的情况可以把燃气开关中半圆口旋转向上,就变为手动电子点火,起到一个应急的作用。炉膛体设有两个燃烧室,形成火焰的回旋,从而天然气得以更充分的燃烧起到一个很好的节能降低污染的作用,经过实验测算节能达到209^35% ;锅底与炉腔底部有lcnTl4cm的距离;使锅能得到均匀的受热,大大增加了锅的使用寿命及食物受热均匀更利
于烹饪。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的炉膛体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的炉膛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包括架体I、灶台
2、背板3、烟道4、出水管5、炉膛体6、数控燃烧机7、支架8、摆水龙头9、台面水管10、进水管11,所述架体I下侧设有支架8,通过支架8可调节架体I的平衡,架体I下部设有作为热源的数控燃烧机7,数控燃烧机7的出口与炉膛体6的水平方向出火口连通,所述炉膛体6设置在架体I的灶台2上,炉膛体6内放置锅,所述架体I后侧设有背板3,背板3内侧固定烟道4,所述背板3内设有出水管5,出水管5上端连接摆水龙头9,所述出水管5下端与进水管11连通,所述进水管11还连接台面水管10,台面水管10上端固定在灶台2上。所述炉膛体6主要包括第一燃烧室6-1、第二燃烧室6-2、S形拱体6_3、出火口6-4、烟道口 6-5,所述炉膛体6内侧设有相互临近的水平设置的出火口 6-4、烟道口 6_5,出火口 6-4与数控燃烧机7的出口连通,烟道口 6-5与烟道4相通,炉膛体6内的烟气通过烟道口 6-5、余热锅底部、侧面烟道4排出,所述炉膛体6底部设有S形拱体6-3,S形拱体6-3自出火口 6-4、烟道口 6-5之间且靠近烟道口 6-5处回转延伸,S形拱体6-3靠近烟道口6-5 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S形拱体6-3将炉膛体6内部分为太极八卦形设置的第一燃烧室6-1和第二燃烧室6-2,S形拱体6-3将第一燃烧室6-1和第二燃烧室6-2分成太极八卦形状;所述第一燃烧室6-1由S形拱体6-3围绕形成,为向下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二燃烧室6-2由S形拱体6-3与炉膛体6侧壁形成,使用时,出火口 6-4水平出来的火焰进入第一燃烧室6-1,并在S形拱体6-3的阻挡下回转,从S形拱体6-3低的一端进入第二燃烧室6-2,这样起到一个回旋的燃烧过程,整个炉腔中都能充满火焰,使锅能得到均匀的受热,大大增加了锅的使用寿命及食物受热均匀更利于烹饪;并且由于火焰的回旋,出火口 6-4到烟道口 6-5有4到5倍炉腔半径的距离,从而天然气得以更充分的燃烧起到一个很好的节能降低污染的作用,经过实验测算节能达到20% 35%。[0025]所述灶台2上还设有余热灶12,所述余热灶12设置在炉膛体6 —侧且靠近烟道4处,与炉膛体6的烟道口 6-5相通的烟道4从余热灶12侧部和下部经过,通过烟道4内的余热烧汤用。所述摆水龙头9设置在余热灶12上方。所述数控燃烧机7使用时,点火前对燃烧室进行7秒预吹扫,使燃烧室内可能残留的天然气排空避免产生爆燃,预吹扫后自动电子点火;配有安全火焰检测系统在停电、停气及熄火后自动关气关电,避免了传统灶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故障及厨房火警火灾等;数控燃烧机7内配有85W的风机,相对传统的风机节约电能60%到80%。数控燃烧机7带有自动、手控制开关,如果出现自动电子点火及安全火焰检测系统失灵的情况可以把燃气开关中半圆口旋转向上,就变为手动电子点火,起到一个应急的作用。本具体实施方式
只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具体各项权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包括架体、灶台、背板、烟道、炉膛体,所述架体后侧设有背板,背板后侧固定烟道,所述架体上设有灶台,灶台上嵌固炉膛体,炉膛体内放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体主要包括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S形拱体、出火口、烟道口,炉膛体内侧设有相互临近的水平设置的出火口、烟道口,烟道口与烟道相通,炉膛体底部设有S形拱体,S形拱体自出火口、烟道口之间且靠近烟道口处回转延伸,S形拱体靠近烟道口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S形拱体将炉膛体内部分为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所述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还包括全自动控制电子点火的数控燃烧机,数控燃烧机设置在架体下部,数控燃烧机的出口与炉膛体的水平方向出火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室由S形拱体围绕形成,为向下的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室由S形拱体与炉膛体侧壁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上还设有余热灶,所述余热灶设置在炉膛体一侧且靠近烟道处,与炉膛体的烟道口相通的烟道从余热灶侧部和/或下部经过。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燃烧机上设有自动、手动控制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燃烧机上设有安全火焰检测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燃烧机上设有预吹扫及自动电子点火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内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端连接摆水龙头,摆水龙头设置在余热灶内放置的余热锅上方,所述出水管下端与进水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一侧设有台面水管,台面水管上端固定在灶台上,台面水管下端与进水管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包括架体、灶台、背板、烟道、炉膛体,所述架体上设有灶台,灶台上嵌固炉膛体,所述炉膛体主要包括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S形拱体、出火口、烟道口,炉膛体内侧设有相互临近的水平设置的出火口、烟道口,烟道口与烟道相通,炉膛体底部设有S形拱体,S形拱体自出火口、烟道口之间且靠近烟道口处回转延伸,S形拱体靠近烟道口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S形拱体将炉膛体内部分为太极八卦形设置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所述全自动安全节能炒灶还包括全自动控制的数控燃烧机,数控燃烧机设置在架体下部,数控燃烧机的出口与炉膛体的水平方向出火口连通。
文档编号F24C15/00GK202494140SQ20122000875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郑勇 申请人:四川省兴新酒店设备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