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3084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塑料盘管嵌入在结构楼板内进行采暖的一种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和室内舒适要求的提高,导致以往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随着建筑节能的发展和要求进一步提高,使建筑空调能耗进一步降低,在低能耗的前提下,人们更多的重视室内空气的品质和温湿度的要求,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这种系统将温度和湿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系统来实现,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也灵活地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常规中央空调系统占用大量建筑空间,为了遮挡空调水管、风管,通常需要设计吊顶装置,这无疑也增加了一定的投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将温度控制与湿度控制区分开来,温度处理通过各种辐射方式或者干式风盘来解决。干式风盘还是存在湿式风盘的常见问题噪声、温度分布不均等。而目前使用的辐射方式来处理温度的各种系统,也存在管径小、易堵塞、初投资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以实现一种适合于新建建筑的依靠辐射来使温度达到舒适值的空调系统,并能够尽可能少的占用建筑空间、且施工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塑料盘管(3)、受拉钢筋(2)以及塑料绑扎带(4),所述塑料盘管(3)在混凝土楼板(I)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塑料绑扎带(4)绑扎并铺设在混凝土楼板(I)底端的受拉钢筋(2)上。进一步,所述塑料盘管(3)从混凝土楼板(I)中伸出,其一端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到分集水器(7)上。进一步,所述塑料盘管(3 )连接到分集水器(7 )后,再通过过滤器(8 )、平衡阀(9 )、球阀(10)与空调水干管(11)相连接,所述空调水干管(11)与板式换热器(12)相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12)再与空调冷热源(13)相连接。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楼板(I)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30mm。进一步,所述塑料盘管(3)的材质为PPR、PB、PEX或PERT,所用管径为16 32mm。进一步,所述塑料盘管(3)铺设的间距为100 300mm,所述塑料盘管(3)拐弯处弯曲半径为10 15R,其中R为塑料盘管(3)的自身半径。进一步,所述塑料盘管(3)每个回路的使用长度不超过110米。进一步,所述塑料绑扎带(4)在直管上的绑扎间距小于500mm,在拐弯处的绑扎间距小于200臟。[0014]进一步,所述空调冷热源(13)冬季供水温度为26 34°C,夏季供水温度为16 22。。。采用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套兼供制冷与采暖的系统,同时避免了占用建筑空间和管径过小而造成堵塞的问题,且施工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剖 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与分集水器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的系统布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混凝土楼板;2、受拉钢筋;3、包括塑料盘管;4、塑料绑扎带;6、塑料波纹套管;7、分集水器;8、过滤器9、平衡阀;10、 球阀;11、 空调水干管;12、 板式换热器;13、 空调冷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如图I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塑料盘管3、受拉钢筋2以及塑料绑扎带4,所述塑料盘管3在混凝土楼板I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塑料绑扎带4绑扎并铺设在混凝土楼板I底端的受拉钢筋2上。该实施例中,在施工混凝土楼板I的时候,先支底层模板,然后按结构设计图纸要求铺设底部受拉钢筋2,之后将塑料盘管3用塑料绑扎带4按照一定的间距要求固定在底部受拉钢筋2上。并按照一定的排列规律固定在混凝土楼板I上,作为采暖制冷的主要媒介。夏季制冷时供水温度为18 22°C,回水温度为20 24°C。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热量和冷量均可传递给混凝土楼板1,继而混凝土楼板I作为一个大的辐射体对室内采暖制冷。因为通常来说,混凝土楼板I内会埋设钢筋、电管,为了保证塑料盘管3能固定在混凝土楼板I上,要求混凝土楼板I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30_。为了保证水流通畅,塑料盘管3的管径在16 32_范围内,材质可以为PPR、PB、PEX或PERTP管材,单独环路在结构楼板内没有接头。[003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塑料盘管3利用塑料绑扎带4固定在受拉钢筋2上,塑料绑扎带4在水平管道上的绑扎距离不能大于500mm,在拐弯处绑扎距离不能大于200mm,以保证盘管和钢筋固定紧密。塑料盘管3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塑料盘管3之间的间距在100 300mm之间,塑料盘管3在拐弯处弯曲半径为10 15R,其中R为塑料盘管3的自身半径。一根盘管的长度控制在110米以内,以减小水泵的能耗和提高盘管的工作效率。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与分集水器连接示意图,从混凝土楼板I延伸出来的塑料盘管3在穿过混凝土楼板I时需要设置比塑料盘管3管径大两号的塑料波纹套管6,塑料波纹套管6埋在混凝土楼板I和伸出楼板的长度不能小于300_。从混凝土楼板I延伸出来的数根塑料盘管3的另一端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到分集水器7上,分集水器7可以对每个环路进行独立控制和调节,并可以与电动温控阀组合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分集水器7再通过过滤器8、平衡阀9、球阀10与空调水干管11相连接,这样可以对一个分集水器7内的所有塑料盘管3进行统一控制和计量。过滤器8可以防止杂质进入塑料盘管3中,进而保证换热效果。平衡阀9可以按照实际需要流量要求进行调节, 球阀10可以对流过分集水器的流量进行调节或者关闭。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的系统布置结构示意图,所述塑料盘管3连接到分集水器7后,通过过滤器8、平衡阀9、球阀10与空调水干管11相连接,而所述空调水干管11与板式换热器12相连接,板式换热器12可以保证盘管冬季供水温度升至26 34°C之间,夏季将供水温度降至16 22°C之间。所述板式换热器12再与空调冷热源13相连,从而保证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连续正常运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盘管(3)、受拉钢筋(2)以及塑料绑扎带(4),所述塑料盘管(3)在混凝土楼板(I)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塑料绑扎带(4)绑扎并铺设在混凝土楼板(I)底端的受拉钢筋(2)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盘管(3)从混凝土楼板(I)中伸出,其一端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到分集水器(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盘管(3)连接到分集水器(7)后,再通过过滤器(8)、平衡阀(9)、球阀(10)与空调水干管(11)相连接,所述空调水干管(11)与板式换热器(12 )相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12 )再与空调冷热源(1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楼板(I)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30mm。
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盘管(3)的材质为PPR、PB、PEX或PERT,所用管径为16 3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盘管(3)铺设的间距为100 300mm,所述塑料盘管(3)拐弯处弯曲半径为10 15R,其中R为塑料盘管(3)的自身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盘管(3)每个回路的使用长度不超过110米。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绑扎带(4)在直管上的绑扎间距小于500mm,在拐弯处的绑扎间距小于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冷热源(13)冬季供水温度为26 34°C,夏季供水温度为16 22°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板嵌入式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塑料盘管(3)、受拉钢筋(2)以及塑料绑扎带(4),所述塑料盘管(3)在混凝土楼板(1)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塑料绑扎带(4)绑扎并铺设在混凝土楼板(1)底端的受拉钢筋(2)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套兼供制冷与采暖的系统,同时避免了占用建筑空间和管径过小而造成堵塞的问题,且施工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24F5/00GK202511404SQ20122010586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田原, 陈季芬 申请人:北京凯乐源机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