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350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热水箱,尤其涉及一种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的热水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水器一般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电磁炉线圈盘为扁平状,当用在电磁加热热水器中,加热水箱结构必须适应这种扁平状的电磁炉线圈而设计,此外,传统的电磁炉线圈,成品有两条引线,一端在中心,一端在线圈侧面,这样,为了方便与外置的电路连接,还需要将线圈盘的中心的引线经过特殊处理引出到侧边,因此,热水器的水箱的内部结构,以及与该引线相连接的电路模块,都需要匹配该引线的位置而设置,增加了工艺的流程,甚至影响热水器的外观。申请人:于之前申请一个专利号为“201120255514. 3”,名称为“电磁加热热水器”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热水器,包括水箱、散热装置、第一水流检测器及第二水流检测器,在线圈盘两侧均设置水箱的结构,减低了产品成本又提高了线圈盘的热利用率,在水箱内采用了螺旋状水槽回路,增强了热交换效果。在水箱的壳体设置有线槽,线圈盘的中心引线通过线槽引出到侧面。这样,就需要浪费一部分壳体的空间,另外,由于需要对引线进行弯折,导致引线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水器热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其能够解决现有的热水器水箱中的线圈盘的引线出线方式不合理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所述水箱包括两个单体水箱以及固定于两个单体水箱之间的线圈盘,所述单体水箱包括发热钢板,左盖以及右盖,所述发热钢板固定于左盖和右盖之间,所述左盖的中心设置有垂直于左盖内表面方向的凸起的过线孔,所述发热钢板设置有与该过线孔位置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在右盖设置有与该过线孔位置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过线孔顺序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固定,所述右盖的上下侧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线圈盘包括位于线圈盘中心的第一引线和位于线圈盘外侧的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穿过任意一单体水箱的过线孔,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均与外置电路相连接。其中,所述单体水箱还包括螺母,所述过线孔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过线孔与螺母螺纹连接且固定于所述右盖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单体水箱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左盖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圈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嵌入于密封圈槽中。其中,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接于所述过线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连接处。其中,所述左盖和右盖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引流水槽。[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采用设置线槽将位于线圈盘中心的引线引出到线盘外侧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方式,在水箱的左盖的中心设置过线孔,对应线盘中心的第一引线的位置,穿过发热钢板、右盖,这样,引线就能够直接从该过线孔通过,引出到水箱外侧,再与外置的器件或者电路连接,在结构上更为简化,工艺更简单。此夕卜,将线圈盘中心的第一引线从中心引出,这样与其匹配的电路或器件的位置就更有选择空间,起到节省引线,合理利用空间的作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的单体水箱正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的单体水箱结构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的单体水箱的左盖的外表·面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的单体水箱的左盖的内表面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的单体水箱的右盖的外表面结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的单体水箱的右盖的内表面结构图。

I、单体水箱2、线圈盘11、左盖12、右盖 13、发热钢板 14、第一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6、螺母21、第一引线22、第二引线111、密封圈槽112、过线孔121、第二通孔122、进水口 123、出水口 124、加固筋131、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热水箱,包括两个单体水箱I以及设置于所述单体水箱I之间的线圈盘2,所述单体水箱I包括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发热钢板13,左盖11以及右盖12。其中,发热钢板13固定于左盖11和右盖12之间,在左盖11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圈槽111,所述第一密封圈14在左盖11和右盖12固定的时候,嵌入于密封圈槽111中,起到密封的水箱左盖11和右盖12之间隙缝的作用,起到防漏水的作用。在所述左盖11的中心设置有垂直于左盖11内表面方向的凸起的过线孔112,发热钢板13设置有与该过线孔112位置以及大小匹配的第一通孔131,同样的,在右盖12与该过线孔112位置匹配的地方,设置有第二通孔121。水箱各个配件固定的时候,所述左盖11的过线孔112顺序穿过发热钢板13的通孔以及所述右盖12的通孔,使得线圈盘2的引线可以从该过线孔112引出。为了起对过线孔112的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做了两个方面的设置,一方面是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5,其大小与所述凸起通孔相匹配,设置在过线孔112与左盖11的连接处,用于使得过线孔112与发热钢板13更为紧密的固定;另一方面是在水箱固定的时候,过水孔的顶端突出于右盖12的背面,在该顶端设置有外螺纹,在利用一螺母16,将所述过线孔112位置固定,从而也同时使得水箱左右盖与发热钢板13紧密固定。线圈盘2固定于两个单体水箱I的中心,传统的线圈盘2设置包括第一引线21和第二引线22,第二引线22设置于线圈盘2的外侧,第一引线21则设置于线圈盘2的中心,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水箱结构,能够使位于线圈盘2的第一引线21穿过其中一个单体水箱I的过线孔112,这样,就使位于线圈盘2的第一引线21引出到线圈外侧,方便与外置电路的连接,而第二引线22由于设置于线圈盘的外侧,则能够很方便的与外置电路相连接。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箱结构上更为简化,工艺更简单。此外,将线圈盘中心的第一引线 21从中心引出,这样与其匹配的电路或器件的位置就更有选择空间,起到节省引线,合理利用空间的作用。左盖11采用的是非金属材料,例如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对线圈盘2产生的电磁场无阻碍,无遮蔽,起到不产生电磁损耗的效果。右盖12采用的是金属材质,采用金属材质制作的具备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氧化能力以及常年在温水环境下运行的抗腐蚀能力,此外,由于金属材料要备优良的焊接性,使水箱易于制造。水箱右盖12可以采用铁质材料、有色金属等,例如不锈钢,这样焊接成的右盖12既轻又强,从而弥补了非金属材料的耐压性能不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水箱结构,既能够起到降低电磁损耗的效果,又能够起到承受较大水压的效果。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右盖12的外表面设置有突出的加固筋124,所述加固筋为突出的纹路,可以为网状的,条纹状等,起到进一步加固右盖12的作用。在某些实施例中,左盖11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引流槽,引流槽以左盖11的中心扩散排列。所述右盖12结构其形状与左盖11匹配,且在其内侧均设置有引流槽,过线孔112,特别的是,在右盖12在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 122和出水口 123,且当在水箱安装于热水器内的时候,其进水口 122设置于出水口 123下端。一般的安装方式如图2所示,将水箱上右盖12、发热钢板13以垂直方式竖立固定,并且将进水口 122朝下设立,这样就能保证进水口 122位于出水口 123的水平下方,在外置水泵的作用下,水箱中的水位一直上升,直至出水口 123端。当出水口 123开启时,水箱中的水就从出水口 123流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这种方式,具备多种有益的效果,一方面是,将水从下往上输送的方式,由于出水口123位于水箱的上端,因此在水位充满水箱的空间,出水口 123才能更顺利出水,因此,当出水不顺畅的时候,就能够有效的引起用户注意,另外,当水量较少不能即时充满水箱的时候,由于进水口 122的水被作用向上流动,其受重力的影响较少,水流会沿着水槽的各个方向顺序与发热钢板13接触,使加热钢板的各个部分与水流充分接触,提高加热效率并能防止干烧;另一方面是,若是采用从上到下的输水方式,即进水口 122在出水口 123的水平上方,则由于重力的作用,这样当进水速度低于出水速度的情况下,水会集中以水箱的下方的路径流动,与发热钢板13的接触面积几乎少了一半,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加大水箱中水与加热钢板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干烧,提高加热效率。在使用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水箱外部将电能转换为磁热能的加热器,在控制器内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5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度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盘2会产生高速度的磁场,当磁场内部的磁力线通过单体水箱I内的发热钢板13时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单体水箱I内的水自行高速发热,然后通过水箱右盖12上设置的出水口 123输出,达到炊洗、洗浴等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所述水箱包括两个单体水箱以及固定于两个单体水箱之间的线圈盘,所述单体水箱包括发热钢板,左盖以及右盖,所述发热钢板固定于左盖和右盖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的中心设置有垂直于左盖内表面方向的凸起的过线孔,所述发热钢板设置有与该过线孔位置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在右盖设置有与该过线孔位置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过线孔顺序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固定,所述右盖的上下侧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线圈盘包括位于线圈盘中心的第一引线和位于线圈盘外侧的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穿过任意一单体水箱的过线孔,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均与外置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水箱还包括螺母,所述过线孔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过线孔与螺母螺纹连接且固定于所述右盖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水箱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左盖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圈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嵌入于密封圈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接于所述过线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和右盖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引流水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水器水箱的中心过线结构,包括两个单体水箱以及固定于所述单体水箱之间的线圈盘,所述单体水箱包括发热钢板,左盖以及右盖,所述发热钢板设置于左盖和右盖之间,所述左盖的中心设置有垂直于左盖内表面方向的凸起的过线孔,所述发热钢板设置有与该过线孔位置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在右盖设置有与该过线孔位置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过线孔顺序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固定,所述右盖的不同侧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线圈盘固定于所述单体水箱的右盖之间,所述线圈盘包括位于线圈盘中心的第一引线,所述第一引线穿过任意一单体水箱的过线孔,并与外置电路相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方便传统线圈盘的过线,简化工艺。
文档编号F24H9/18GK202630428SQ20122012287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郭士军 申请人:深圳市海一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