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隧道轮回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350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隧道轮回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节能隧道式砖窑,尤其是一种节能隧道轮回窑。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砖窑,呈直洞式结构,窑体由砖砌成,生长砖过程中,要先把砖坯在日光下晒干,然后靠人工搬进窑内,烧成后再由工人从窑内搬出,费时费力,烧窑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从窑顶排往空中,不但造成能源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能源浪费和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 新型节能砖窑,以克服现有技术能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节能隧道轮回窑,包括干燥窑和烧成窑,干燥窑和烧成窑相互连通;烧成窑侧壁上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干燥窑相连。其中,所述干燥窑、烧成窑的底面设有相互连通的输送导轨。其中,所述输送导轨为两个,分别位于干燥窑、烧成窑底面的两侧边。具体的,所述排气口位于烧成窑的顶部。进一步的,该节能隧道轮回窑还包括冷却窑,沿着“砖”的进给方向依次设有干燥窑、烧成窑和冷却窑。具体的,所述节能隧道轮回窑为倒“U”字型结构。其中,所述节能隧道轮回窑包括两个以上并列的倒“U”字型结构。其中,所述节能隧道轮回窑的两侧内墙体还开设有用于给窑室加氧的通气道。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管道将烧成窑从排气口排出的余热以及剩余的燃料又重新回送到干燥窑,剩余的燃料燃烧后的热量以及预热重新给干燥窑提供热量,这样达到了充分循环利用余热的目的,节约了能源的利用,而且还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节能隧道轮回窑的正面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节能隧道轮回窑的俯视图。标注说明节能隧道轮回窑I通气道2输送导轨3通气口 4排气口 5管道6干燥窑7烧成窑8冷却窑9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0018]请参阅图I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隧道轮回窑1,该节能隧道轮回砖窑I设有干燥窑7、烧成窑8,干燥窑7、烧成窑8相互连通;烧成窑8侧壁上的排气口 5通过管道6与干燥窑7相连通,可以通过管道6与干燥窑7的顶部相连通,从而使烧成窑的余热以及未完全燃烧的燃烧物进入干燥窑,从而达到继续给干燥窑供热的目的。所述干燥窑7、烧成窑8的底面设有相互连通的输送导轨3。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输送导轨3自动传送需要烧制的砖块,不需要人力的搬运,不但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而且还减少了人力的利用。通过输送导轨3传输,操作简单方便,输送效率高,从而提高了砖块的生长效率。在本技术方案中,输送导轨可以仅在底面设置一个,也可以在底面设置两个导轨,从而保证输送时的稳定性。以下就以两个输送导轨为例给予详细说明,所述输送导轨3为两个,分别位于干燥窑、烧成窑底面的两侧边。通过两个导轨输送,两个导轨支撑一运输车,这样输送更加稳定,安全性高,同时能够减少导轨不平衡而导致导轨易磨损,毁坏等缺陷。具体的,所述排气口 5位于烧成窑8的顶部,所述节能隧道轮回窑I设有两个窑 室。在实际设计中,在两个窑室的顶部分别设有两个排气口 5。该排气口 5 —般为现有技术中的烟 ,现有技术的烟 都是设计成非常高的形状,这样能减少粉尘往空气中排放,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本技术方案,燃烧后的气体以及余热通过顶部的排气口 5排出,接着又经过导管返回到干燥窑7,这些余热以及燃烧后的气体中剩余的燃烧物又重新燃烧,为干燥窑7提高热量,使干燥窑7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该技术方案不仅减少了环境的污染,而且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实用性高。进一步的,该节能隧道轮回窑还包括冷却窑9,沿着“砖”的进给方向依次设有干燥窑7、烧成窑8和冷却窑9。在烧成窑8内制成的窑经过冷却窑9冷却后再通过输送导轨3输出,这样避免了刚烧成的砖块直接从烧成窑8推出,大量的热量容易照成烫伤等,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其中,所述节能隧道轮回窑为倒“U”字型结构。所述节能隧道轮回窑包括两个以上并列的倒“U”字型结构。如图I所述,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节能轮回砖窑为两个并列的“U”结构。进一步的,窑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而设计,在此仅以“U”型为例给予说明。这三个窑的形状还可以为四方形、长方形等形状,不同形状的砖窑都能达到烧制砖块的目的,在此就不再赘述。进一步的,所述节能隧道轮回窑I的两侧内墙体还开设有用于给窑室加氧的通气道,氧气进入通气道2后,通过烧成窑8跟干燥窑7相通的通气口 4给窑室加氧,从而使窑室内的燃烧物得以充分燃烧、火力更加旺盛。传统技术方案的砖窑烧制一千克砖消耗燃烧物500大卡,而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节能隧道轮回窑I烧制一千克砖仅消耗燃烧物250大卡,利用有机材料绝热原理以及辐射原理,可节能百分之五十,所以本砖窑的节能效果十分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新型节能隧道轮回砖窑I。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隧道轮回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窑和烧成窑,干燥窑和烧成窑相互连通;烧成窑侧壁上的排气ロ通过管道与干燥窑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节能隧道轮回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烧成窑的底面设有相互连通的输送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隧道轮回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导轨为两个,分别位于干燥窑、烧成窑底面的两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节能隧道轮回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ロ位于烧成窑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节能隧道轮回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窑,沿着“砖”的进给方向依次设有干燥窑、烧成窑和冷却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隧道轮回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隧道轮回窑为倒“U”字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隧道轮回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隧道轮回窑包括两个以上并列的倒“U”字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隧道轮回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隧道轮回窑的两侧内墙体还开设有用于给窑室加氧的通气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隧道轮回窑,其包括干燥窑和烧成窑,干燥窑和烧成窑相互连通;烧成窑侧壁上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干燥窑相连。该技术方案,通过管道将烧成窑从排气口排出的余热以及剩余的燃料又重新回送到干燥窑,剩余的燃料燃烧后的热量以及预热重新给干燥窑提供热量,这样达到了充分循环利用余热的目的,节约了能源的利用,而且还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文档编号F27B19/04GK202522068SQ20122012282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
发明者武国仁 申请人:武国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