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552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新型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其排管的中段截面积大于尾管段截面积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
背景技术
參阅图1,太阳能集热器为ー种通过阳光照射而将工作流体加热的装置,其主要结
构包含多个平行并排的排管10以两个集管20/30垂直连结排管10的两端,排管10用于承受阳光照射,一般在各排管20/30上焊接金属制的翅片40,或是在两个排管20/30之间会焊接翅片40。常温的工作流体由其中一集管30流入再分流至各排管10,与排管10进行热交换,再由另ー集管20流出。现有传统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缺点在于,翅片40与排管10焊黏处存在极大的接触热阻,影响传热,且翅片40厚度薄,翅片40自接触排管10的一线向两端会形成明显的传热效率递减,故翅片40宽度越宽,平均翅片40単位面积对排管10的传热量会变小。在既有的设计结构下,能够改善的只是借由增加排管10数减小排管10之间的间距,使翅片40宽度减小来提升翅片40传热效率,但是这样并未解决翅片40与排管10焊粘处接触热阻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排管中段呈扁平状而且中段的截面积大于排管尾管段的截面积。扁平状的中段以最大的受热面积承受日照,ニ尾管段因其截面积较中段的截面积小,排管并排时既不增加集管与排管的连接点,还可以保证连接点留有适当间距,确保集管结构强度。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包含ニ集管及多个排管。ニ集管平行设置,每ー集管设置有多个连接部及一通ロ。多个排管彼此平行排列且配置于各集管之间,每ー排管包含ニ尾管段及位于该ニ尾管段之间呈扁平状的中段,且中段每ー排管的ニ尾管段分别与各集管的其中的ー连接部连通。较佳地,前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还包含一密封结构,设于连接部及与连接部相连通的尾管段之间。较佳地,前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密封结构以焊接方式形成于连接部及与连接部相连通的尾管段之间。较佳地,前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密封结构包含一锁接件及设于尾管段的ー挡片,锁接件活动地套设于尾管段之外,挡片位于锁接件与连接部之间并且接抵锁接件,连接部内侧设有ー螺牙,锁接件锁入螺牙而压迫挡片使得该尾管段与连接部迫紧密封。较佳地,前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挡片接抵连接部的内側。较佳地,前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密封结构包含一密封垫片设于尾管段与连接部之间。[0011]较佳地,前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挡片接抵密封垫片。较佳地,前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每ー排管的中段的断面为扁平状。较佳地,前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排管垂直集管配置。本实用新型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通过排管中段呈扁平状且中段的截面积较尾管段的截面积大的结构设计,相较于现有的传统平板热水器,既不存在翅片与排管焊黏结构存在高热阻的缺点,也不存在翅片离排管越远传热效能越差的问题,同时还不会使得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的重量大辐增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图I现有太阳能集热器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排管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排管的尾管段与集管的连接部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内部结构及外观的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排管的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密封结构的剖视图;图10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密封结构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现有技术10排管20/30集管40翅片本实用新型100/200集管110/210连接部111螺牙120/220通 ロ300排管310/320尾管段311/321挡片330中段400锁接件410套接孔500密封垫片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參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包含两个集管100/200及多个排管300。參阅图2及图3,集管100/200较佳地为金属制成,其内部为中空,两个集管100/200平行设置,各集管100(200)分别设有一个通ロ 120(220)及多个连接部110(210),通ロ 120(220)用于供工作流体进出本实用新型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工作流体由其中一个集管200的通ロ 220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经加
热后再由另ー个集管100的通ロ 120排出至ー储液容器。连接部110 (210)沿集管100 (200)的中心轴方向排列设置于各集管100(200)的管壁,较佳地位于两个集管100/200上的连接部110/210为相对设置。參阅图2、图4及图5,各排管300呈中空的管状,较佳地为金属制成,其两端分别垂直连通两个集管100(200),而且多个排管300平行并列设置于ニ集管100/200之间。各排管300包含两个尾管段310/320及ー个中段330,两个尾管段310/320位于各排管300的两端,中段330位于两个尾管段310/320之间。中段330的截面为扁平状,尾管段310/320的截面积较中段的截面积小。较佳地,尾管段310/320垂直排管中心轴方向的截面为圆形,而中段330垂直排管中心轴方向的截面为扁平状(例如椭圆形),且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平行排管300的排列方向(集管100/200的中心轴方向)。排管300的结构可以先制做ー个尾管段310/320缩管的金属管,其中段330截面积较尾管段310/320截面积大,再将中段330压扁而制成扁平排管300。各排管300的其中一个尾管段310连通其中一个集管100的一个连接部110,另ー个尾管段320则连通另ー个集管200的另ー个连接部210而使得排管300的两端垂直连通两个集管100/200,多个排管300并列以达到最大的受日照面积。于本实施例中,较佳地尾管段310与连接部110之间焊接而形成一密封结构以维持尾管段310与连接部110之间的密封性。參阅图6及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包含两个集管100/200、多个排管300、多个密封结构及一密封垫片500。其中集管100/200与排管300的结构及其间连结关系如同前述第一实施例,于此不再累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密封结构设于连接部110(210)及与其相连通的尾管段310 (320)之间,其包含一锁接件400及设于尾管段310 (320)的ー挡片311(321)。參阅图7,各尾管段310 (320)上分别设有ー挡片311 (321),挡片311 (321)较佳地一体成形设于尾管段3 10(320)末端开ロ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位于末端,于本实施例中挡片311(321)自尾管段310(320)末端开ロ处径向向外延伸而环绕尾管段310 (320)的末端开ロ处设置。參阅图8至图10,锁接件400较佳地呈一中空螺杆状,其内沿轴向贯穿开设有ー套接孔410,套接孔410的内径较佳地略大于尾管段310的外径而且小于挡片311的外缘范围,尾管段310穿过套接孔410,而使得锁接件400活动地套设于尾管段310之外并且接抵挡片311。集管100的连接部110内侧设有螺牙111,锁接件400锁入螺牙111。挡片311位于锁接件400与连接部110之间,因此当锁接件400锁入螺牙111时会压迫挡片311而使得尾管段310与连接部110迫紧密封。密封垫片500设于尾管段310与连接部110之间。于本实施例中挡片311位于尾管段310末端开口处,挡片311接抵密封垫片500,当锁接件400压迫挡片311时,尾管段310末端开口及挡片311会压迫密封垫片500而增加尾管段310与连接部110之间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通过排管300中段330呈扁平状,而且中段330的截面积大于尾管段310/320的截面积,既能确保各排管300与集管的各连接点之间有合理间距,还可以在不设置翅片的结构下取得最大的受日照面积。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排管300既可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与集管100/200相连,也可以用集管100/200和排管300对锁密封的方式与集管100/200相连。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二集管,平行设置,每一该集管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部及一通口 '及多个排管,彼此平行排列且配置于各该集管之间,每一该排管包含二尾管段及位于该二尾管段之间的一中段,且该中段的截面积较该二尾管段的截面积大,每一该排管的该二尾管段分别与各该集管的其中的一该连接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密封结构,设于该连接部及与该连接部相连通的该尾管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结构以焊接方式形成于该连接部及与该连接部相连通的该尾管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结构包含一锁接件及设于该尾管段的一挡片,该锁接件活动地套设于该尾管段之外,该挡片位于该锁接 件与该连接部之间并且接抵该锁接件,该连接部内侧设有一螺牙,该锁接件锁入该螺牙而压迫该挡片使得该尾管段与该连接部迫紧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挡片接抵该连接部的内侦U。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结构包含一密封垫片,设于该尾管段与该连接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挡片接抵该密封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排管的该中段的断面为扁平状。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排管垂直该些集管配置。
专利摘要一种扁管式太阳能集热结构,包含二集管平行设置、多个彼此平行的排管垂直设置于二集管之间。每一排管包含二尾管段及位于二尾管段之间的一中段,中段呈扁平状,且中段的截面面积大于尾管段的截面面积,藉此,可由扁形排管取代传统平板集热器上焊黏的翅片以承受日照,同时排管二尾端小截面积的特征可使得集管与排管的连接点留有适当间距,保证集管结构强度。
文档编号F24J2/24GK202581860SQ20122018837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郭大祺, 谢鸿宾, 汪学海, 龙玲 申请人: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