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新风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587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温新风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通风换气领域,具体是一种保温新风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开启的通风方式主要有门窗通风、抽风机通风以及中央新风等通风方式,其普遍存在通风不保温的缺点,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及炎热的夏季室内外温差很大的情况下,目前的通风方式,冬季会损失室内的大量热气,夏季会损失室内的大量凉气。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新风换气装置,通风效果好,能够在更换新风的同时对其温度进行调节,使之与室温一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新风换气装置,包括密闭空间,设有与密闭空间连通的新风风道和旧风风道,旧风风道设于新风风道内,至少设有一个风机连接到旧风风道用于给密闭空间进行抽风或者连接到新风风道用于给密闭空间进行送风。所述新风风道外设有箱体或者保温层。所述新风风道螺旋设置或者盘旋设置,旧风风道采用传热效果好的导热材料制成。所述旧风风道的截面为圆形或者不规则的闭合多边形。新风风道和旧风风道上各连接风机,分别用于给密闭空间进行送风和抽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温新风换气装置,由于将旧风风道设于新风风道内部,且新风和旧风采用逆向输送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热传递,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节约了大量能量,特别是在冬夏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效果极佳。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风道连接电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两个风机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风道和旧风风道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新风风道和旧风风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密闭空间1,设有与密闭空间I连通的新风风道2和旧风风道3,旧风风道3设于新风风道2内,至少设有一个风机4连接到旧风风道3用于给密闭空间I进行抽风或者连接到新风风道2用于给密闭空间I进行送风。[0017]所述新风风道3外设有箱体或者保温层。所述新风风道3螺旋设置或者盘旋设置;旧风风道3采用传热效果好的导热材料制成,如金属或者采用在旧风风道上增加散热片进行传热。所述旧风风道3的截面为圆形或者不规则的闭合多边形,用于增大新风和旧风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的效率。新风风道2和旧风风道3上各连接风机,分别用于给密闭空间I进行送风和抽风。[0021 ] 当在新风风道2上连接风机4时,可在新风风道2的侧管道上开设小孔,然后通过管道连接风机,向密闭空间I进行送风。使用时,新风从室外通过新风风道2进入密闭空间I,密闭空间I的旧风通过旧风风道3排除到室外,信封和旧风逆向传输,当新风和旧风存在温度差时,在传输的过程中进 行热交换,可以达到均衡室温和提供新风的双重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保温新风换气装置,包括密闭空间(1),其特征在于设有与密闭空间(I)连通的新风风道(2 )和旧风风道(3 ),旧风风道(3 )设于新风风道(2 )内,至少设有一个风机(4 )连接到旧风风道(3)用于给密闭空间(I)进行抽风或者连接到新风风道(2)用于给密闭空间(I)进行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温新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道(3)外设有箱体或者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温新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道(3)螺旋设置或者盘旋设置,旧风风道(3)采用传热效果好的导热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温新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旧风风道(3)的截面为圆形或者不规则的闭合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温新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新风风道(2)和旧风风道(3 )上各连接风机,分别用于给密闭空间(I)进行送风和抽风。
专利摘要一种保温新风换气装置,包括密闭空间,设有与密闭空间连通的新风风道和旧风风道,旧风风道设于新风风道内,至少设有一个风机连接到旧风风道用于给密闭空间进行抽风或者连接到新风风道用于给密闭空间进行送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温新风换气装置,由于将旧风风道设于新风风道内部,且新风和旧风采用逆向输送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热传递,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节约了大量能量,特别是在冬夏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效果极佳。
文档编号F24F12/00GK202561971SQ2012202015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杨选涛 申请人:杨选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