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574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特别地涉及形成有空气排出口的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通常,空气调节器从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来改变温度、湿度以及清洁度等之后,通过空气排出口向室内排出,从而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空气调节器可在内部设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其中,热交换器使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送风机用于吸入空气来向热交换器吹送之后向外部排出。空气调节器可根据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的形状、开口方向及数量等,在室内形成多种气流。·[0005]进来,为了提高安全性、实现高档化,趋向是尽可能防止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部向外部暴露,同时尽可能向广大面积排出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提供一种可广阔分散地排出空气,并可清洁地维持排出主体的空气调节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并且形成有空间,排出主体,其配置在上述空间内;在上述排出主体形成排出空间和空气排出口,其中,上述空气排出口引导空气向上述排出空间排出;上述排出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其形成有上述排出空间,第二主体,其与上述第一主体一同形成上述空气排出口,并且将从上述本体吹送的空气引向上述空气排出口。上述空气排出口的截面形状可以是闭环形状。上述第一主体可暴露在上述空气调节器的外部。上述本体可包括排出主体外壳,上述排出主体外壳保护上述排出主体,并且在该排出主体外壳的内部形成有上述空间。上述排出主体外壳可包围上述排出主体的左侧、右侧以及上侧。在上述排出主体外壳和上述排出主体之间可形成有空气引导流路。上述排出主体外壳能够可旋转地支撑上述排出主体。上述本体可包括送风机,该送风机向上侧吹送空气;在上述排出主体外壳的底面可形成有吸入口 ;上述吸入口可与送风机相连通。上述本体包括后面板,前面板,其设在上述后面板的前方,热交换器,其设在上述后面板和前面板之间,送风机,其向上述空间吹送经由上述热交换器的空气;上述排出主体外壳可位于上述后面板上侧和前面板上侧。上述第一主体上可形成有后扩张部,该后扩张部与上述第二主体一同形成上述空气排出口 ;上述第二主体的前端和上述排出空间的中心轴之间的最短距离,可比上述后扩张部的前端和上述排出空间的中心轴之间的最短距离更短。[0017]上述本体可包括送风机,该送风机吸入空气来向上述空间吹送;上述送风机的旋转轴可与上述排出主体的中心轴平行。在上述排出主体上可隔开形成使空气流入的多个空气流入口。上述多个空气流入口可包括上部空气流入口,其形成在上述排出主体的外周上部,下部空气流入口,其形成在上述排出主体的外周下部。上述本体可包括排出主体外壳,该排出主体外壳包围上述排出主体;在上述排出主体外壳和上述排出主体之间可形成有空气引导流路,该空气引导流路将空气引向上述上部空气流入口。 上述排出主体能够将上述多个空气流入口作为中心轴进行旋转。在上述排出主体形成有与上述空气排出口相连通的空气分散流路以及使空气向上述空气分散流路流入的至少一个空气流入口 ;在上述本体和排出主体之间可形成有空气 引导流路,该空气引导流路将空气引向上述至少一个空气流入口。可经由上述排出空间能看到上述空气排出口的前端。上述空气调节器可包括发光机构,该发光机构在上述排出空间的外周位置上以闭环形状发光。上述空气调节器可包括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使上述排出主体进行旋转。上述空气调节器可包括发光机构,该发光机构向上述排出主体照射光。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使排出主体看起来简洁且可清洁地维持排出主体的排出空间的优点。另外,具有排出主体借助排出主体外壳来得到保护,由此可防止排出主体损伤的优点。另外,具有排出主体旋转的同时可使空气形成立体气流的优点。另外,具有可使空气调节器的前后方向厚度最小化的优点。另外,具有可使空气向整体空气排出口分散,而且可使空气向排出空间的特定区域集中的现象最小化的优点。另外,具有发光机构可向外部告知空气调节器的空气排出区域,而且可使排出主体的空气排出及排出主体的立体排出实现可视化的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排出主体与本体分离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图6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示出了图6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图6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0043]图10是放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光机构的纵向剖视图。图1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光机构的主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排出主体向前方排出空气时的立体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排出主体向前方右侧排出空气时的立体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排出主体向前方左侧排出空气时的立体图。图15是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17是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18是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正剖视图。图19是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仰视图。图20a至图20c是图12至图14所示的排出主体在旋转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排出主体与本体分离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4,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 2,并且形成有空间
3;排出主体5,其配置在空间3。空气可从空气吸入口 2吸入而经由本体4之后,通过排出主体5向外部排出。空间3可形成为贯通本体4。空间3可向前后方向形成在本体4上。空间3可形成为其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面被堵塞。空间3能形成为前表面开放而后表面堵塞。空间3能形成为前表面堵塞而后表面开放。空间3能形成为前表面和后表面开放。空间3可成为用于容纳排出主体5的排出主体容纳空间,并且可发挥将空气引向排出主体5的空气弓I导流路的功能。本体4可形成空气调节器的外观,且可保护排出主体5。本体4可将空气引向排出主体5。本体4可形成为上下方向纵长的长方体形状。排出主体5上可形成有排出空间G和空气排出口 L,该空气排出口 L引导空气向排出空间G排出。排出主体5能以定位的方式设在本体4上,也能可旋转地设在本体4上,或可移动地设在本体4上。排出主体5可包括内部形成有排出空间G的开口部。排出空间G可以是空的空间。空气排出口L可引导空气从开口部的周围向排出空间G排出。空气排出口L可形成为可向开口部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排出空气,并且空气排出口 L可形成在开口部的大致中央位置。开口部可形成为贯通排出主体5。开口部能够以前后方向贯通排出主体5地进行开口。开口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面可开放。在开口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开放的情况下,从空气排出口 L向排出空间G排出的空气可向排出空间G的前方和后方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排出。在开口部的前表面开放而开口部的后表面堵塞的情况下,从空气排出口 L向排出空间G排出的空气可向排出空间G的前方排出。在开口部的后表面开放而前表面堵塞的情况下,从空气排出口 L向排出空间G排出的空气可向排出空间G的后方排出。开口部可形成为中空圆筒形状。开口部可形成为向前后方向开放的中空圆筒形状。排出空间G的中心轴C可保持水平。空气排出口 L作为引导空气向排出空间G排出的空气排出流路,可形成为相对于开口部而倾斜规定角度。空气排出口L可在空气流动方向上具有直线区间。空气排出口L可朝向与开口部的开口方向形成锐角的倾斜角的方向而开口。空气排出口 L的整体形状可形成为圆锥形状。空气排出口L的截面形状可形成为闭环形状。空气排出口L的截面形状可由圆形闭环形状、四角形闭环形状、椭圆形闭环形状等构成,闭环形状的一部分能一同包括呈圆形的区域和直线区域。排出主体5可根据空气排出口 L的开口方向而决定前方排出和后方排出。在空气排出口 L为越向前方则逐渐变小的形状的情况下,从空气排出口 L向·排出空间G排出的空气可向排出空间G的前方排出。在空气排出口 L为越向后方则逐渐变小的形状的情况下,从空气排出口 L向排出空间G排出的空气可向排出空间G的后方排出。可沿空气排出口 L引导空间3内的空气向排出空间G流动,在此后可使空气通过排出空间G而向排出空间G的外部排出。空气排出口 L可形成为经由排出空间G能看到其前端。排出主体5可包括第一主体6,其形成有排出空间G ;第二主体7,其与第一主体6—同形成空气排出口 L,并且将从本体4吹送的空气引向空气排出口 L。第一主体6和第二主体7可一同形成开口部,空气排出口 L可形成在第一主体6和第二主体7之间。第一主体6可设置为暴露在空气调节器的外部。第二主体7可引导从本体4吹送的空气向空气排出口L分散。第一主体6可位于第二主体7的前方。第二主体7可引导从第一主体6的后方位置向排出空间G排出的空气。排出空间G的前后方可开放。第一主体6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可向前后方向开放。第二主体7的前端可插入到排出空间G。在下面进行说明时,将第一主体6称为前主体6,而将第二主体7称为后主体7。本体4可包括热交换器8,其对由空气吸入口 2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送风机10,其吸入空气来向空间3吹送。送风机10可向上侧吹送空气。送风机10可由空气吸入口 2吸入空气而使其通过热交换器8之后吹送至空间3。本体4可包括形成外观的机壳11。机壳11可形成空气吸入口 2。热交换器8和送风机10可设在机壳11的内部。机壳11可保护排出主体5。本体4外部的空气可通过空气吸入口 2吸入到本体4的内部。空气吸入口 2可形成在机壳11的后方部。本体4的外部的空气可从机壳11的后方位置经由空气吸入口 2而吸入到机壳11的内部。本体4上可形成有使机壳11的内部的空气与空气排出口 L另行排出的本体排出口 12。本体排出口 12可形成在机壳11上。由空气吸入口 2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可在本体4的内部向排出主体5流动之后,向排出主体5的外部排出。由空气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中的其余部分可从本体4的内部通过本体排出口 12而向本体4的外部排出。本体4可包括后面板13 ;前面板14,其设在后面板13的前方。热交换器8可设在后面板13和前面板14之间,送风机10可设在热交换器8和前面板14之间。送风机10可将经由热交换器8的空气向空间3吹送。后面板13可成为形成有空气吸入口 2的吸入面板。后面板13的上表面可开放。后面板13可包括后板15 ;左侧板16,其形成在后板15的左侧部;右侧板17,其形成在后板15的右侧部。后面板13可形成为空气吸入口 2在其后板15上向前后方向开口。在后面板13的左侧板16和右侧板17之间可形成用于容纳热交换器8的热交换器容纳空间。后面板13还可包括用于放置热交换器8的下板18。在后面板13上可设置净化单元,该净化单元对由空气吸入口 2吸入的空气进行净化。净化单元可包括吸入隔栅19,其设在后面板13的背面;至少一个过滤器20,设在吸入隔栅19上。前面板14可成为形成有本体排出口 12的排出面板。前面板14的上表面可开放。前面板14可包括前板21 ;左侧板22,其形成在前板21的左侧部;右侧板23,其形成在前板21的右侧部。前面板14的下表面可堵塞。在前面板14的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上可形成本体排出口 12。优选在前面板14的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上分别形成本体排出口 12。本体排出口 12可向上下方向纵长地形成在前面板14上。
·[0069]空气调节器可构成为站立式空气调节器。本体4还可包括用于放置后面板13和前面板14的底座24。后面板13可设在底座24的后方部上侧。前面板14可设在底座24的前方部上侧。底座24的前表面可开放。热交换器8可设在空气吸入口 2的前方。热交换器8可放置在后面板13的下板18上,可设置为垂至地位于后面板13的左侧板16和右侧板17之间的位置。本体4可包括保护排出主体5的排出主体外壳38。排出主体外壳38可与排出主体5—同构成空气排出单元。在排出主体外壳38的内部可形成空间3,排出主体5可位于排出主体外壳38的空间3。排出主体外壳38可配置为包围排出主体5。排出主体外壳38可配置为包围排出主体5的一部分。排出主体外壳38可配置为包围排出主体5的左侧、右侧以及上侧。在排出主体5配置在空间3的情况下,排出主体外壳38可与排出主体5 —同形成空气引导流路P。排出主体外壳38可设在后面板13的上侧和前面板14的上侧。可在排出主体外壳38的底面形成吸入口 30。吸入口 30可与送风机10相连通。从送风机10向上侧吹送的空气可经由吸入口 30而向排出主体外壳38的空间3流入。排出主体5可固定在排出主体外壳38上。前主体6可固定在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方部,后主体7可固定在排出主体外壳38的后方部。排出主体外壳38可形成为在底面形成有吸入口 30的长方体形状。排出主体外壳38可包括后外壳39 ;前外壳40,其配置在后外壳39的前方。后外壳39可设置为位于后面板13的上侧。前外壳40可设置为位于前面板14的上侧。送风机10可设在热交换器8的前方。送风机10的旋转轴O可与排出空间G的中心轴C平行。送风机10的旋转轴O可进行水平配置,排出空间G的中心轴C可保持水平。送风机10可包括电机和送风扇,送风扇可包括从前后方向吸入空气来向周围方向吹送的离心式送风扇。送风机10可设在前面板14上且向本体排出口 12和空间3吹送空气。可隔开设置多个送风机10。在本实施例中隔开设置了两个送风机10,可根据实施例隔开设置三个以上的送风机10。可将多个送风机中的某一个送风机设置为靠近排出主体5,而将另一个送风机设置为远离排出主体5。靠近排出主体5的送风机可设置为向本体排出口 12和空间3吹送空气,远离排出主体5的送风机可设置为向本体排出口 12吹送空气。送风机10可包括靠近排出主体5的上部送风机41和远离排出主体5的下部送风机42。上部送风机41可设置为位于空间3的下侧,下部送风机42可设置为位于上部送风机41的下侧。上部送风机41可包括上部电机43 ;上部离心式送风扇44,其旋转轴与上部电机43相连接,用于吸入后方的空气来向周围方向吹送。上部电机43可设置在位于热交换器8的上部前方的前面板14。下部送风机42可包括下部电机45,其配置在前面板14上;下部离心式送风扇46,其旋转轴与下部电机45相连接,用于吸入后方的空气来向周围方向吹送。下部电机45可设置为位于热交换器8的下部前方。可在本体4的内部配置划分导向器47,该划分导向器47用于划分上部送风机41的流路和下部送风机42的流路,并且引导空气。划分导向器47的上表面引导借助上部送风机41而流动的空气,划分导向器47的下表面引导借助下部送风机42而流动的空气。划分导向 器47可形成在前面板14的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之间。送风机10可包括孔板48,该孔板48将经由热交换器8的空气引向上部离心式送风扇44及下部离心式送风扇46。孔板48可形成将经由热交换器8的上部的空气引向上部离心式送风扇44的上部导孔49。孔板48可形成将经由热交换器8的下部的空气引向下部离心式送风扇46的下部导孔50。空气调节器可包括一同覆盖前面板14的侧面和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方部侧面的侧面盖60。侧面盖60可覆盖前面板14的侧面和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方部侧面之间的边界。侧面盖60可形成与本体排出口 12相连通的空气排出孔58。侧面盖60可向上下方向纵长地形成,可一同覆盖底座24的前方部侧面和前面板14的侧面及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方部侧面。侧面盖60可包括垂直板62,其向上下纵长地形成;水平部64,其在垂直板62的上部弯曲。垂直板62可一同覆盖底座24的前方部侧面、前面板14的侧面以及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方部侧面。水平部64可覆盖排出主体外壳38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可在侧面盖60与本体排出口 12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空气排出孔58。可在前面板14和侧面盖60中的一个结构上设置风向调节部件67和风向调节电机(未图示)。风向调节部件67可调节由本体排出口 1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风向调节部件67可开闭本体排出口 12。风向调节电机可通过使风向调节部件67旋转来调节空气的风向,并且可开闭本体排出口 12。空气调节器可包括前面盖70,该前面盖70形成有比排出主体5的空气排出口 L更大的开口孔68,并且一同覆盖前面板14的前表面和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表面。前面盖70可覆盖前面板14的前表面和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表面之间的边界。前面盖70可向上下方向纵长地形成,并且一同覆盖底座24的前表面和前面板14的前表面及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表面。前面盖70可设置为覆盖除了排出主体5的前端之外的部分。图6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6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图6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空气调节器可具有排出通道,该排出通道向排出空间G的前方方向排出在本体4的内部进行了调节的空气。排出通道可由空气引导流路P、空气排出口 L以及排出空间G形成。空气排出口 L可形成为使空气引导流路P和排出空间G相连通。前主体6可与前外壳40相连接,并且可容纳在前外壳40。后主体7与后外壳39相连接,并且可容纳在后外壳39。后主体7隔着空气排出口L而与前主体6前后隔开地设置。排出主体外壳38可与前主体6及后主体7 —同形成空气引导流路P。空气引导流路P可发挥分散通道的功能,该分散通道在排出主体5和排出主体外壳38之间使经由吸入口 30而吸入到排出主体外壳38内部的空气分散。排出主体外壳38可形成用于插入而容纳前主体6的一部分的容纳部80。容纳部80可从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板向后方延长。容纳部80可包括圆筒部82,其从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板向后方延长;圆板部84,其形成在圆筒部82的后端。圆板部84可形成为与圆筒部82的后端正交。可在容纳部80的圆板部84形成前开口孔86。前开口孔86可向前后方向开放。前开口孔86可形成为大于后主体7的前端131。下面,对前主体6进行说明。
前主体6可插入到形成在排出主体外壳38上的容纳部80。前主体6可与容纳部80相连接。前主体6的后端可与容纳部80相连接。前主体6的前端可向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表面的前方突出。前主体6可包括前排出主体103,其与后主体7—同形成空气排出口 L ;前盖104,其与前排出主体103相连接。前排出主体103可包括前圆筒部105 ;前圆板部106,其形成在前圆筒部105的后端。前圆筒部105可形成为小于容纳部80的圆筒部82。前圆板部106可形成为比容纳部80的圆板部84更小。前圆板部106可形成为与前圆筒部105的后端正交。前主体6可形成与后主体7 —同形成空气排出口 L的后扩张部107。后扩张部107可形成为越向后方则开口面积越增大。后扩张部107可形成在前排出主体103上。后扩张部107可由形成为后端大于前端的中空圆筒部构成。后扩张部107可形成为越向前方则直径越小而越向后方则直径越大。后扩张部107的后端可与容纳部80的圆板部84相连接。后扩张部107的内表面可与后主体7—同发挥形成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排出流路部的功倉泛。前主体6可包括位于空气排出口 L的前方的前方延长部108。前方延长部108可形成为其内径Dl大于后主体7的前端131的直径D2。前方延长部108可由向前后方向开放的中空圆筒部构成,经由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可通过前方延长部108的内部而向前方排出。前方延长部108的后端可与后扩张部107相连接。前方延长部108能够以与后扩张部107形成钝角(Θ )的方式与后扩张部107相连接。前方延长部108的后端能与后扩张部107的如端接触。如方延长部108的后端能够以嵌入方式或借助粘合剂而与后扩张部107的前端结合。可在前主体6的前方延长部108的前端形成越向前方则开口面积越增大的前扩张部109。前扩张部109可由形成为前端大于后端的中空圆筒部构成。前扩张部109可形成为越向前方则直径越大而越向后方则直径越小。前扩张部109的后端可在前方延长部108的前端弯曲。前扩张部109的前表面可由曲面构成。前扩张部109可形成为其前端比图I所示的前面盖70的开口孔68更小。前主体6的前方延长部108和前扩张部109可构成前盖104。就前主体6而言,后扩张部107可与前圆筒部105及前圆板部106 —同构成前排出主体103。可在前主体6和排出主体外壳38上分别形成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将前主体6紧固在排出主体外壳38上的前主体紧固部110AU10B。可使螺栓等紧固部件贯通形成在前排出主体103和前盖104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上的前主体紧固部IlOA之后,紧固在形成于前外壳40上的前主体紧固部IlOB上,由此将前主体6紧固在排出主体外壳38上。可在前排出主体103和前盖104上分别形成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而使前排出主体103和前盖104结合的前主体结合部111A、111B。可使螺栓等紧固部件贯通形成在前盖104上的前主体结合部IllA之后,紧固在形成于前排出主体103上的前主体结合部IllB上,由此使前盖104和前排出主体103结合。空气调节器可包括发光机构112。发光机构112可向排出主体5照射光。发光机构112可位于排出空间G的外周。发光机构112可位于开口部的外周。发光机构112可发出与空气排出口 L相对应的光。发光机构112能够以与空气排出口 L的截面形状相同的形状发光。发光机构112能够以与空气排出口 L的前端形状相同的形状发光。发光机构112能以闭环形状发光。发光机构112能够以圆形闭环形状发光,或以四角形闭环形状发光,或以椭圆形闭环形状发光。发光机构112能一同发出呈圆形形状的光和直线光。发光机构112可发出大小大于空气排出口 L的前端且形状与空气排出口 L的前端相同的光。发光机 构112可设在前主体6上。前主体6可在前排出主体103和前盖104之间形成发光空间V。发光空间V可在前排出主体103和前盖104之间形成为中空圆筒形状或闭环形状。发光空间V可与形成在开口部的内侧的排出空间G分开。发光空间V可位于开口部的外侧周围而包围开口部。发光机构112能够以闭环形状配置在发光空间V。发光机构112可设在发光空间V。发光机构112可借助前排出主体103和前盖104来得到保护。发光机构112可向排出主体5的前方方向照射光。发光机构112可向前盖104照射光。发光机构112可设在前排出主体103上。前盖104可形成为透明或半透明以使发光机构112的光透过。前盖104可包括使发光机构112的光扩散的扩散层。若打开(on)发光机构112,则从发光机构112照射出的光向前盖104照射,从而前盖104变亮而可照明室内。在前盖104上可呈现大小大于空气排出口 L且形状与空气排出口 L相同的光。排出主体5可在排出空间G的周边变亮,或在排出空间G的周边呈现颜色,并且可以使通过排出空间G的空气排出实现可视化。前盖104可发挥保护发光机构112的同时引导光的光导向器的功能,或可发挥使光扩散的扩散板的功能。下面,对后主体7进行说明。后主体7的外周面可与排出主体外壳38 —同形成空气引导流路P。可在后主体7的内侧形成与前主体6的排出空间G沿着前后方向相连通的后空间。就空气排出主体5而言,前主体6的排出空间G和后主体7的后空间可成为形成在开口部的内侧的空的空间。后主体7的前端131可插入到前主体6的排出空间G。后主体7的前端131和排出空间G的中心轴C之间的最短距离可比后扩张部107的前端和排出空间G的中心轴之间的最短距离更短。后主体7的前端131的直径D2可小于前主体6的后扩张部107的前端的直径D1。可经由排出空间能看到空气排出口 L的前端。后主体7的后端132可与排出主体外壳38相连接。就后主体7而言,与前主体6的后扩张部107对置的部分可发挥与后主体7 —同形成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排出流路部的功能。后主体7可包括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可形成前主体6和空气排出口 L,并且可将空气引导流路P中的空气引向空气排出口 L。后空气导向器133、134的前部分可与前主体6对置而与前主体6 —同形成空气排出口 L。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可设置为其前端位于前主体6的排出空间G。后空气导向器133、134的后部分可与后外壳39形成空气引导流路P。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可包括配置于后内盖135的左侧外周的左侧后空气导向器133和配置于后内盖135的右侧外周的右侧后空气导向器134。就后空气导向器133、134而言,左侧后空气导向器133和右侧后空气导向器134设在后内盖135时,夕卜周面可朝向排出主体外壳38,并且内周面可朝向后内盖135。后内盖135可与后空气导向器133、134结合,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可设在后内盖135上。后内盖135可与排出主体外壳38相连接。后内盖135的后端可与后外壳39相连接。可在后内盖135的内侧形成后空间。后内盖135可形成为圆筒形状。从外部观察后主体7时,可经由后内盖135的后空间能看到后内盖135的内周面。后内盖135可发挥防止经由外部能看到后空气导向器133、134的后盖的功能。后内盖135可发挥防止空气引导流路P的空气从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排出主体外壳38之间的缝 隙流出的密封部件的功能。由于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引导空气引导流路P的空气,因而鉴于空气流动,形状有可能复杂。与此相反,由于后内盖135不直接引导空气引导流路P的空气,因而相比后空气导向器133、134更容易简化形状。就后主体7而言,可借助后内盖135来防止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向外部暴露,从而能实现高档化。可在后主体7和排出主体外壳38上分别形成可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而将后主体7紧固在排出主体外壳38上的后主体连接部136AU36B。可使螺栓等紧固部件贯通形成在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上的后主体紧固部136A之后,紧固在形成于后外壳39上的后主体紧固部136B上,由此将后主体7紧固在排出主体外壳38上。在后空气导向器133、134上可形成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来紧固左侧后空气导向器133和右侧后空气导向器134的后空气导向器结合部137AU37B。可使螺栓等紧固部件贯通形成在左侧后空气导向器133上的后空气导向器结合部137A之后,紧固在形成于右侧后空气导向器134上的后空气导向器结合部137B上,由此使左侧后空气导向器133和右侧后空气导向器134结合。在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上可形成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来紧固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的后主体结合部138AU38B。可使螺栓等紧固部件贯通形成在后空气导向器133、134上的后主体结合部138A之后,紧固在形成于后内盖135上的后主体结合部138B上,由此使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结合。下面,对排出主体外壳38进行说明。排出主体外壳38可在后外壳39形成用于容纳后主体7的后容纳空间,可在前外壳40形成用于容纳前主体6的前容纳空间。后外壳39可包括左侧板141、右侧板142、上侧板143以及后板144。后外壳39的前表面可开放。可在后外壳39的底面形成吸入口 30。后外壳39可在左侧板141和后主体7之间、在右侧板122和后主体7之间、在上侧板123和后主体7之间以及在吸入口 30和后主体7之间分别形成空气引导流路P。后外壳39可在后板144上形成后开口孔145。后开口孔145可向前后方向开放。后开口孔145可形成为向前后方向与后主体7的后空间相连通。前外壳40可包括左侧板151、右侧板152、上侧板153以及前板154。前外壳40的背面可开放。在前外壳40的底面可形成吸入口 30。前外壳40可在左侧板151和容纳部80之间、在右侧板152和容纳部80之间、在上侧板153和容纳部80之间以及在吸入口 30和容纳部80之间分别形成空气引导流路P。前外壳40可形成为使容纳部80在前板154上向后方突出。容纳部80可形成为大于前主体6。前主体6可借助容纳部80来得到保护。图10是放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光机构的纵向剖视图,图1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光机构的主视图。发光机构112可包括基板113 ;光源114,其设在基板113上。可在发光空间V配置一个或多个基板113。基板113可形成为四角形状,或形成为圆形。光源114可由发光二极管构成。光源114可由多色发光二极管构成,该多色发光二极管选择性地发出多种颜色的光。光源114可由三色发光二极管构成。可隔开设置多个光 源114。多个光源114能设在一个基板113上。多个光源114能分散地设在多个基板113上。能够以闭环形状隔开配置多个光源114。可在发光空间V的内部沿圆周方向隔开配置多个光源114。可在圆形线等闭环虚拟线I上沿闭环虚拟线I的圆周方向隔开配置多个光源114。在多个光源114 一同发光时,可整体上发出闭环形状的光。即,可在产生闭环形状的光的区域一同配置多个光源114。可沿闭环的长度方向而以等间隔或非等间隔隔开配置多个光源114,从而可在一同发光时整体上发出闭环形状的光。发光机构112可包括用于设置基板113的PCB (印刷电路板)壳体115。发光机构112能在一个PCB壳体115上设置一个基板113,也能在一个PCB壳体115上设置多个基板113。PCB壳体115可形成为前表面开放而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后表面堵塞的箱体形状。PCB壳体115可形成为呈圆形的形状。可在PCB壳体115和前主体6中的某一个结构上突出有挂钩116,而在另一个结构形成有用于插入挂钩117而使其挂住的挂钩孔118。挂钩117可在PCB壳体115上朝向后方突出。挂钩孔118可形成为在前主体6上向前后方向开口。挂钩孔118可形成在前排出主体103上。挂钩孔118可形成在前排出主体103中的前圆板部106上。发光机构112可包括多个发光模块。能在发光空间V沿圆周方向隔开配置多个发光模块112A、112B、112C、112D。多个发光模块112A、112B、112C、112D可由相同结构构成,从而能够实现部件通用化,并且可在多个中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时,仅维修发生故障的发光模块。多个发光模块112A、112B、112C、112D中的各个发光模块可包括基板113和多个光源114。多个发光模块112A、112B、112C、112D能一同设在闭环形状的PCB壳体115上。多个发光模块112A、112B、112C、112D中的各个发光模块可包括基板113、多个光源114以及PCB壳体115。能在发光空间V沿圆周方向隔开配置PCB壳体114。可用电线112E来使多个发光模块112A、112B、112C、112D中的某一个发光模块112A与用于控制空气调节器的控制部连接,并且可用电线112F、112G、112H来使各发光模块112A、112B、112C、112D与其他电线模块连接。例如,在设有四个发光模块的情况下,可用第一电线112E连接第一发光模块112A和控制部,可用第二电线112F连接第二发光模块112B和第一发光模块112A,可用第三电线112G连接第三发光模块112C和第二发光模块112B,可用第四电线112H连接第四发光模块112D和第三发光模块112C。[0116]下面,说明如上述构成的空气调节器的作用,其为如下。首先,当驱动送风机10时,室内空气可从空气吸入口 2的后方吸入到空气吸入口2,并经由空气吸入口 2向本体4的内部吸入。吸入到本体4的内部的空气向前后方向经由热交换器8的同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向送风机10吸入。吸入到送风机10的空气借助送风机10而向周围方向吹送。向送风机10的周围方向吹送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向后面板13和前面板14之间的上侧吹送,并且通过吸入口 30向排出主体外壳38的内部吸入。吸入到排出主体外壳38的内部的空气可在排出主体外壳38和排出主体5之间扩散的同时向空气引导流路P分散。经由吸入口 30的空气可受到后主体7的外表面的引导的同时向空气弓I导流路P的左右分散,向空气引导流路P分散的空气经由空气排出口 L而向排出空间G排出。向排出空间G排出的空气可在经由排出空间G之后向排出空间G的前方方向排出。向送风机10的周围方向吹送的空气中的其余部分向送风机10的旁边吹送而向本体排出口 12流动,并且经由本体排出口 12而向本体4的外部排出。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排出主体朝向前方排出空气时的立体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排出主体朝向前方右侧排出空气时的立体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排出主体朝向前方左侧排出空气时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可配置为排出主体5可在本体4的空间3内旋转。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那样,排出主体5可形成排出空间G和空气排出口 L。排出主体5可包括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前主体6和后主体7。排出主体5能够将水平轴作为中心向左右方向旋转,还能够将垂直轴作为中心向上下方向旋转。排出主体5在向左右方向旋转时可形成左右立体气流,在向上下方向旋转时可形成上下立体气流。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那样,本体4可包括用于保护排出主体5的排出主体外壳38。排出主体5能够可旋转地容纳在排出主体外壳38内。排出主体外壳38能够可旋转地支撑排出主体5。排出主体外壳38可包括后外壳230 ;前外壳240,其配置在后外壳39的前方。 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除了排出主体5和排出主体外壳38之外的其他结构及作用可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同或类似,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故而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可构成为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本体4及发光机构112等相同或类似。图15是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17是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18是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正剖视图,图19是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仰视图。排出主体5可包括用于容纳前主体6和后主体7的外主体200。外主体200可构成排出主体5的外周,前主体6和后主体7可构成排出主体5的内周。S卩,外主体200可与前主体6及后主体7 —同构成排出主体5。外主体200可与前主体6及后主体7 —同旋转。外主体200可与前主体6及后主体7 —同成为旋转排出单元。排出主体外壳38通过可旋转地支撑外主体200来可旋转地支撑排出主体5。排出主体5能够将垂直轴V作为中心向左右方向旋转。在排出主体5上可形成与空气排出口 L相连通的空气分散流路P2和使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 202、204。空气可通过空气流入口 202、204向排出主体5的内部流入,向排出主体5的内部流入的空气依次通过空气分散流路P2及空气排出口 L之后向排出空间G排出。空气分散流路P2可形成在前主体6和外主体200之间,或者形成在后主体7和外主体200之间,或者形成在前主体6和外主体200之间以及后主体7和外主体200之间。空气分散流路P2可在前主体6和外主体200之间以及后主体7和外主体200之间形成为中空圆筒形状,并且其截面可形成为闭环形状。可在排出主体5上至少形成一个空气流入口 202、204。在本实施例中隔开设置了两个空气流入口 202、204,但根据实施例可设置三个以上的空气流入口。空气流入口 202、204可形成在外主体200上。可隔开形成多个空气流入口 202、204。排出主体5在隔开形成多个空气流入口 202、204的情况下,向空气排出口 L流动的空气可上下均匀地分散,空气不集中在空气排出口 L中的特定区域而可整体上均匀地向开口部G排出。多个空气流入口 202、204可形成在当排出主体5进行旋转时不暴露在空气调节·器的外部的位置上。多个空气流入口 202、204可沿着圆周方向隔开形成在排出主体5。多个空气流入口 202、204可包括上部空气流入口 202,其形成在排出主体5的外周上部;下部空气流入口 204,其形成在排出主体5的外周下部。可在本体4和排出主体5之间形成将空气引向空气流入口的至少一个空气引导流路P1。空气引导流路Pl可形成在排出主体外壳38和排出主体5之间而向上部空气流入口202引导空气。前主体6可与外主体200的前方部相连接。前主体6的前端可比外主体200更向前方突出。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那样,前主体6可包括前排出主体103和前盖104。省略对前排出主体103和前盖104的详细说明。前主体6和外主体200能通过两者中的一个结构嵌入到形成在另一个结构上的嵌入槽部而相互结合,也能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来紧固。后主体7可与外主体200的后方部相连接。后主体7可与外主体200形成空气分散流路P2。后主体7可与前主体6—同形成空气排出口 L。后主体7的外周面可与外主体200形成空气分散流路P2。可在后主体7的内侧形成后空间。后主体7的前端131可插入到前主体6的内侧。后主体7的后端132可与外主体200相连接。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那样,后主体30可包括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省略对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的详细说明。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可设置为前端位于前主体6的内侧。后空气导向器133、134的后部分可与外主体200形成空气分散流路P2。后空气导向器133、134设在后内盖135时,外周面可朝向外主体200,而内周面可朝向后内盖135。后主体7和外主体200能通过两者中的一个结构嵌入到形成在另一个结构上的嵌入槽部而结合,也能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来紧固。外主体200可形成排出主体5的外观。外主体200可保护前主体6及后主体7。外主体200可配置为包围前主体6及后主体7的周面而保护前主体6及后主体7。外主体200整体上可形成为前表面和背面开放的球形状或圆环形状。上部空气流入口 202可在外主体200的上部形成为使空气向下侧方向通过。下部空气流入口 204可在外主体200的下部形成为使空气向上侧方向通过。外主体200可包括将空气引向空气分散流路P2的空气导向器206、208。空气导向器206、208可包括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其形成有上部空气流入口 202 ;下部空气导向器208,其形成有下部空气流入口 204。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可由向上下方向开放而形成空气流入口的中空筒状体构成。可在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内部分别形成分散空气的分散筋210、212。外主体200可包括左侧外主体214,其包围后主体7的左侧和前主体6的左侧;右侧外主体216,其包围后主体7的右侧和前主体6的右侧。左侧外主体214可连接上部空气导向器206的左侧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左侧,并形成为向左侧方向凸出。左侧外主体214可形成为向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呈圆形。右侧外主体216可连接上部空气导向器206的右侧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右侧,并形成为向右侧方向凸出。右侧外主体216可形成为向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呈圆形。外主体200可沿圆周方向依次配置左侧外主体214、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右侧外主体216以及下部空气导向器208。排出主体外壳38可保护排出主体5的外主体200。可在排出主体外壳38的内部形成可旋转地引导排出主体5的外表面的引导部222、224。可在排出主体外壳38的底面形 口 30而向排出主体外壳38的内侧流入。排出主体外壳38可形成为在底面形成有吸入口30的长方体形状。可在排出主体外壳38的内部形成可旋转地容纳外主体200的空间3。后外壳230可构成排出主体外壳38的后方部。后外壳230的前表面可开放。可在后外壳230的底面形成吸入口 30。后外壳230可包括左侧板231、右侧板232、上侧板233以及后板234。可在后外壳230的后板234形成后开口部235。后开口部235可向如后方向开放。后开口部235可形成为向前后方向与后主体7的后空间相连通。当旋转排出主体5时,后开口部235可防止排出主体5的后方部受到后外壳230的限制。当排出主体5向左侧方向或右侧方向旋转时,其后方部的一部分可向后开口部235的后方突出。前外壳240可构成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方部。前外壳240可与后外壳230的前方结合,并且前外壳240的背面可开放。可在前外壳240的底面形成吸入口 30。可在前外壳240形成引导外主体200的外表面并且阻止从排出主体5排出的空气逆流至空气引导通路Pl的前引导部222,可在前外壳240的下部形成可旋转地支撑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前支架242。可在前外壳240的前表面形成前开口部245。前开口部245可向前后方向开放。当旋转排出主体5时,前开口部245可防止排出主体5的前方部受到前外壳240的限制。排出主体5向左侧方向或右侧方向旋转时,其前方部的一部分可向前开口部245的前方突出。排出主体外壳38还可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外主体200的外导向器250。外导向器250可设在后外壳230的内侧。外导向器250可与前外壳240 —同可旋转地支撑外主体200。可在外导向器250形成引导外主体200的外表面并且阻止空气逆流至空气弓I导通路Pl的后引导部224。可在外导向器250的上部形成可旋转地支撑上部空气导向器206的后上部支架252。可在外导向器250的下部形成可旋转地支撑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后下部支架254。可在外导向器250的后方部形成向前后方向与后外壳230的后开口部235相连通的内开口部255。当旋转排出主体5时,内开口部255可防止排出主体5的后方部受到外导向器250的限制。在排出主体5向左侧方向或右侧方向旋转时,其后方部的一部分可向内开口部255的后方突出。排出主体外壳38可具有对通过排出主体外壳38的吸入口 30而向排出主体外壳38的内部流动的空气进行引导的空气引导通道P1。排出主体外壳38的空气引导通道Pl可形成为使经由吸入口 30流动的空气通过空气流入口 202、204而向空气分散通道P2流入。排出主体外壳38的空气引导通道Pl可形成在后外壳230和外导向器250之间。可在排出主体外壳38形成用于防止向空气引导通道Pl流动的空气从前外壳240和外主体200之间的缝隙流出的遮蔽部258。遮蔽部258可突出形成在外导向器250上。空气调节器还可包括使排出主体5旋转的旋转机构260、262。排出主体5能够将多个空气流入口 202、204作为中心轴X进行旋转。旋转机构260、262能够将多个空气流入口 202、204作为中心轴X使排出主体5旋转。排出主体5能够将多个空气流入口 202、204作为中心轴X进行旋转。·[0143]旋转机构260、262可设在排出主体外壳38上。可由多个旋转机构260、262 —同使排出主体5旋转。旋转机构260、262可包括上部旋转机构260,其使排出主体5的上部旋转;下部旋转机构262,其使排出主体5的下部旋转。排出主体5的上部可借助上部旋转机构260而进行旋转。排出主体5的下部可借助下部旋转机构262而进行旋转。排出主体5的上下整体可稳定地进行旋转。旋转机构260、262可包括电机264 ;小齿轮266,其设在电机264上;齿条268,其与小齿轮266啮合。电机264可设在排出主体外壳38上。齿条268可形成在排出主体5上。齿条268可呈圆形地形成在外主体200上。齿条268可呈圆形地形成在外主体200中的空气导向器206、208的外周面。上部旋转机构260的齿条268可形成在上部空气导向器206的外周面,下部旋转机构262的齿条268可形成在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外周面。下面如下说明如上述构成的空气调节器的作用。首先,当驱动送风机10时,室内的空气可依次通过空气吸入口 2和热交换器8,之后借助送风机10而向排出主体外壳38吹送。向排出主体外壳38吹送的空气通过吸入口30而向排出主体外壳38的内部吸入。向排出主体外壳38的内部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下部空气流入口 204而向空气分散流路P2的内侧下部流入,其余部分的空气向空气引导流路Pl的左右分散之后,经由上部空气导向器206的上部空气流入口202而向空气分散流路P2的内侧上部流入。向空气分散流路P2的内侧下部流入的空气左右分散的同时经由空气排出口 L中的下部区域,向空气分散流路P2的内侧上部流入的空气左右分散的同时经由空气排出口 L中的上部区域。经由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可经由排出空间G而向排出空间G的前方方向排出。另一方面,旋转机构260、262能使排出主体5向左右方向中的某一个方向旋转之后使其停止。旋转机构260、262能使排出主体5继续向左右方向摆动旋转。在驱动旋转机构260、262的电机264时,小齿轮266进行旋转,从而形成有齿条268的上部空气导向器206与形成有齿条268的下部空气导向器208 —同进行旋转。当旋转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时,左侧外主体214和右侧外主体216与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及下部空气导向器208 —同进行旋转。并且,前主体6和后主体7与外主体200 —同进行旋转。在排出主体5与前主体6、后主体7以及外主体200 —同进行旋转的过程中,空气通过形成在上部空气导向器206上的上部空气流入口 202和形成在下部空气导向器208上的下部空气流入口 204而分散流入,并从空气分散流路P2通过空气排出口L而向排出空间G排出。向排出空间G排出的空气经由排出空间G而向排出空间G所朝向的方向排出。另一方面,在排出主体5借助旋转机构260、262进行旋转时,发光机构112可发光,发光机构112可与排出主体5—同旋转的同时向排出主体5的前方照射光。S卩,就空气调节器而言,排出主体5在室内形成立体气流时,在排出主体5上显示的光也与排出主体5一同旋转,从而可借助在排出主体5显示的光而使排出主体5的立体排出实现可视化。图20a至图20c是图12至图14所示的排出主体在进行旋转时的俯视图。当排出主体5进行旋转时,排出主体5在可旋转地支撑在排出主体外壳38的状态下向排出空间G的前表面所朝向的方向排出空气。 图20a是在排出主体的排出空间前表面朝向前方时的俯视图,因而排出主体5可向空气调节器的前方方向排出空气。图20b是排出主体的排出空间前表面朝向前方右侧时的俯视图,因而排出主体5可向空气调节器的前方右侧方向排出空气。图20c是排出主体的排出空间前表面朝向前方左侧时的俯视图,因而排出主体5可向空气调节器的前方左侧方向排出空气。若排出主体5进行左右摆动旋转,则从排出主体5排出的空气向排出主体外壳38的前方左右广阔地排出,并且可在室内形成左右立体气流。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并且形成有空间, 排出主体,其配置在上述空间内; 在上述排出主体形成有排出空间和空气排出口,其中,上述空气排出口引导空气向上述排出空间排出; 上述排出主体包括 第一主体,其形成有上述排出空间, 第二主体,其与上述第一主体一同形成上述空气排出口,并且将从上述本体吹送的空气引向上述空气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排出口的截面形状是闭环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主体暴露在上述空气调节器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包括排出主体外壳,该排出主体外壳保护上述排出主体,并且在该排出主体外壳的内部形成有上述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主体外壳包围上述排出主体的左侧、右侧以及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排出主体外壳和上述排出主体之间形成有空气引导流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主体外壳能够旋转地支撑上述排出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包括送风机,该送风机向上侧吹送空气; 在上述排出主体外壳的底面形成有吸入口 ; 上述吸入口与上述送风机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包括 后面板, 前面板,其设在上述后面板的前方, 热交换器,其设在上述后面板和前面板之间, 送风机,其向上述空间吹送经由上述热交换器的空气; 上述排出主体外壳位于上述后面板的上侧和前面板的上侧。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主体形成有后扩张部,该后扩张部与上述第二主体一同形成上述空气排出Π ; 上述第二主体的前端和上述排出空间的中心轴之间的最短距离,比上述后扩张部的前端和上述排出空间的中心轴之间的最短距离更短。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包括送风机,该送风机吸入空气来向上述空间吹送; 上述送风机的旋转轴与上述排出主体的中心轴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主体上隔开形成有空气流入的多个空气流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空气流入口包括 上部空气流入口,其形成在上述排出主体的外周上部; 下部空气流入口,其形成在上述排出主体的外周下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包括排出主体外壳,该排出主体外壳包围上述排出主体; 在上述排出主体外壳和上述排出主体之间形成有空气引导流路,该空气引导流路将空气引向上述上部空气流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主体将上述多个空气流入口作为中心轴进行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排出主体形成有与上述空气排出口相连通的空气分散流路以及使空气向上述空气分散流路流入的至少一个空气流入口; 在上述本体和排出主体之间形成有空气引导流路,该空气引导流路将空气引向上述至少一个空气流入口。
1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经由上述排出空间能看到上述空气排出口的前端。
1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机构,该发光机构在上述排出空间的外周位置以闭环形状发光。
1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使上述排出主体进行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机构,该发光机构向上述排出主体照射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并且形成有空间,排出主体,其配置在上述空间内;在排出主体形成有开口部和空气排出口,其中,上述开口部形成有排出空间,上述空气排出口引导空气从开口部的周围向排出空间排出;排出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其形成有排出空间;第二主体,其与第一主体一同形成空气排出口,并且引导从本体吹送的空气向空气排出口分散;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使排出主体看起来简洁且可清洁地维持排出空间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F13/20GK202692257SQ2012203283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尹柱协, 金正勋, 黄舜哲, 孙相赫, 孙珉洙, 宋星宇, 林栽用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