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6816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专用空调,特别涉及一种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机房专用空调也称机房空调、机房精密空调、基站空调等,其温、湿度环境对于机 房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机房温度过高将导致机房内的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出现高温保护停机;如果机房湿度过低,机房内的空气干燥,则容易产生静电,干扰电子线路,影响工作人员安全和健康;如果机房湿度过高,则某些部位可能出现微薄的凝水,引起漏泄、通路漏电,以致击穿损坏电子元器件、造成错误的逻辑判断、使金属材料氧化腐蚀、引起结构损坏、造成接触不良和断路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在铁路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机房的温度控制基本满足要求,而湿度控制往往不满足要求。工程实际应用的情况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基站,由于没有室外给水条件,一般情况下仅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而湿度没有控制,但过低或过高的室内湿度显然对设备运行造成很坏的影响,其结果不是降低房间内电子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就是房间内电子电器设备的发生故障率增高,影响专业设备甚至整条线路的正常运营;对于有室外给水条件的房间,由于担心给水管道的暴管或大量漏水对房间内电子电器设备的影响,即使整个系统设计有加湿的功能,往往使用单位也是将给水阀门关闭而仅仅使用空调机组的温度控制功能,这样室内的湿度也无从控制。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的要求,开机时,机房内温度应控制在23°C ± I°C,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9Γ55%之间。为了保证机房内的温度要求,机房内长期开启的空调机组必然导致机房内的湿度降低,如果不进行加湿,则必然导致机房内的湿度过低而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特别是对于铁路信息机房,由于地处偏远,无人值守,力口湿补水困难,机房内的湿度更是难于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采用回收的冷凝水对机房进行加湿,可有效地确保机房的湿度要求并节省水资源。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空调机组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设置于空调机冷凝水盘下方的加湿罐和贮水罐,冷凝水盘下方的加湿罐和贮水罐以及加湿罐内置的电加热器;贮水罐和加湿罐与冷凝水盘之间通过冷凝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满足电子信息机房对湿度控制的要求,通过应用回收的冷凝水进行自循环加湿使机组能够在适当的湿度控制范围内正常稳定地运行,避免了由于机房湿度偏低或偏高对电子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效地回收利用了冷凝水,不仅充分节约了水资源,而且解决了偏远、缺水地区补水难的问题,在自循环条件下,尽可能实现不补水或者少补水,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工补水的成本,同时也缓解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员安全,并能有效地降低由于湿度偏低造成的电子设备故障率。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加湿罐10、冷凝水管11、加湿罐排水管12、加湿罐溢流管13、贮水罐20、贮水罐排水管21、贮水罐溢流管22、补水管23、补水泵24、排水管30、冷凝水盘4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它包括设置于空调机冷凝水盘40下方的加湿罐10和贮水罐20,加湿罐10内置有电加热器。加湿罐10和贮水罐20与冷凝水盘40之间通过冷凝水管11连接。所述贮水罐20与补水管23和补水泵24相连接。所述加湿罐10、贮水罐20下方设置有排水管30,加湿罐10通过加湿罐排水管12与排水管30连接,贮水罐20通过贮水罐排水管21与排水管30连接。所述加湿罐10上设置有与排水管30连接的加湿罐溢流管13,忙水罐20上设置有与排水管30连接的忙水罐溢流管22。各连接管段可通过阀门开闭控制水流。本实用新型应用冷凝水盘回收全部空调机组冷凝水,回收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管直接送入加湿罐或先回至贮水罐后再送入加湿罐进行加湿,冷凝水不足时,可以通过补水装置进行补水,而多余的冷凝水则通过排水管排出。湿度调节过程如下(I)当加湿罐10内的水位偏低时,冷凝水盘40里的冷凝水进入加湿罐10补水或通过贮水罐进行补水;当加湿罐10的水位升至高水位时,冷凝水盘40里的冷凝水排至贮水罐20。(2)当贮水罐20里的冷凝水不足以补充加湿器所需的水量时,启动补水泵24,通过补水管23对贮水罐20进行补水。(3)当加湿罐及贮水罐中的冷凝水均至高水位时,加湿罐溢流管13及贮水罐溢流管22打开,通过排水管30排出多余的冷凝水。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空调机组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设置于空调机冷凝水盘(40)下方的加湿罐(10)和贮水罐(20),加湿罐(10)内置有电加热器;加湿罐(10)及贮水罐(20 )与冷凝水盘(40 )之间通过冷凝水管(11)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贮水罐(20)通过补水管(23)和水泵(24)与补水装置相连。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湿罐(10),贮水罐(20 )下方设置有排水管(30 ),加湿罐(10 )通过加湿罐排水管(12 )排水管(30 )连接,贮水罐(20 )通过贮水罐排水管(21)与排水管(30 )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湿罐(10)上设置有与排水管(30)连接的加湿罐溢流管(13),贮水罐(20)上设置有与排水管(30)连接的贮水罐溢流管(22)。
专利摘要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采用回收的冷凝水对机房进行加湿,可有效地确保机房的湿度要求并节省水资源。它包括设置于空调机冷凝水盘(40)下方的加湿罐(10)和贮水罐(20),加湿罐(10)内置有电加热器;加湿罐(10)及贮水罐(20)与冷凝水盘(40)之间通过冷凝水管(11)连接。
文档编号F24F13/22GK202692377SQ20122036144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巩云, 杨伯龙, 曾甫海, 曾明虹, 姚景生 申请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